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付月箫 《光明中医》2009,24(10):1843-1844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本文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阐述了慢性心衰非独心病的理论观点,并运用五脏相关的理论提出了慢性心衰的辨证论治应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证候分别采用从肺论治、从肾论治、从肝论治、从脾论治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2.
"心肾相关"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了祖国医学关于"心肾相关"理论的文献研究与有关论述,并从生理基础及病理基础方面对"心肾相关"理论的中医内涵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心、肾两脏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心肾相关理论对治疗心衰的指导作用辽宁中医学院(110032)郝明慧,王者仁辽宁省中医研究院(110031)周淑华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是各种心脏疾患在其发展过程中,心功能严重受损所致,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心衰可分为急、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4.
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与肾脏均出现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涉及心、肾两脏,由心及肾,或由肾及心,或心肾同病,故治疗时应两者兼顾。目前单纯西医治疗并未取得较好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获益较差。相比之下,中医学从"心肾相关"理论认识心肾同病历史悠久,相关方剂的治疗作用不仅被研究证实,更能在临床上取效。因此,从传统"心肾相关"思路探讨心肾综合征(尤其是Ⅰ型和Ⅱ型)的证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带病生存期的延长,Ⅱ型心肾综合征(CRS)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由于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对Ⅱ型CRS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既往研究结果表明,具备多靶点特征的中医药可能在心肾疾病中有突破性疗效.文章将通过Ⅱ型CRS"心肾相关"理论追溯、现代中医理论对Ⅱ型CRS的阐释、Ⅱ型CRS的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发病机...  相似文献   

6.
7.
《伤寒论》心肾相关理论与“心衰”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中医学关于心肾功能和病机的有关论述与现代医学关于“心衰”发生发展认识的比较,认为《伤寒论》“心肾相关”理论体现了“心衰”病理,即心肾虚损、水火逆乱是“心衰”的主要病理;并且结合现代病理生理和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阐发了《伤寒论》“心肾相关”理论及在其理论指导下运用的调补心肾方药体现在抗“心衰”临床上,具有“综合治疗”、“多向调节”、“随证治之”等多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心阳虚为本,气滞、痰饮、瘀血等病理因素相互搏结为标。肝为心之母,母病及子当先治其母,故辨治心力衰竭时可在温阳利水基础上加疏肝活血、理气化浊药物。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心力衰竭患者更应注意对血压的控制,可在治疗基础上加平肝熄风、清心泻火药物。高血压病程日久者,可见肝肾不足,阴阳两虚之证,需心肝同治,在温阳利水基础上兼滋水涵木、滋阴利水。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情志异常,而情志异常与心肝脾密切相关,故在治疗上,应合理运用疏肝理气、解郁安神药物,一则舒畅肝郁,调达气机,助利水药通调水道,助温阳药升阳有道;二则解心神思绪,防诸气凝郁,水道不通,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9.
肾性骨病是由脏腑内伤导致的骨病,是中医学面临的新问题.肾性骨病病位在骨,其本在肾,兼有筋、肉损伤,与肝脾关系密切.其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标实则多见水湿、瘀血、浊毒为患.在治疗上尝试分别主证、次证,肝肾阴虚者给予补益肝肾、滋阴养血,脾肾阳虚者给予温肾助阳、健脾益气,再依据水湿、瘀血、浊毒等次证辅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排毒泻浊等治法,以达到标本兼顾、补虚而不恋邪、邪去正安的目的,收到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长期高血压等心血管病(CVD)会导致肾脏病变,而多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均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可见心血管疾病与肾脏病关系密切。本文从中医学对心肾相关的认识对CVD肾脏病变进行分析,为CVD肾脏病变在治疗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临床终末状态,也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效果显著。基于中医三焦的生理病理以及功能特点,从上、中、下三焦构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三焦辨证体系,对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衰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媛媛  刘磊 《光明中医》2016,(3):325-326
目的通过长期对慢性心衰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研究与观察,总结出中医治疗慢性心衰的经验。方法通过对慢性心衰病人的长期观察,对其不同时期的临床分型进行系统的梳理,辨证施治,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对慢性心衰病人病因、病机的有效把握,辨证施治,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衰病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首要原因。心力衰竭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治疗冠心病,并准确、有效地处理心衰,成为我国冠心病心力衰竭预防和治疗的重要任务。本文在总结近年文献的基础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3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组加用保元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阳虚水泛组加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VEF、FS 3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ng-Ⅱ、IL-6及TNF-α显著降低(P<0.05)。结论:辨证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循证医学证实ACEI和β阻滞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显著降低猝死率.但由于其明显的副作用.使得一些重症病人难以得到及时应用而受益于远期疗效。在慢性心衰常规药物治疗时,中医辨证施治可改善患者基础状况,尽早加用ACEI和β阻滞剂;缩短起始至目标维持量时间,防止药物副作用和病情反复;延缓和阻止心肌重构,为ACEI和β阻滞剂做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一临床综合征,系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临床以头痛、意识障碍为最普遍、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的“头痛”、“中风”范畴。目前,中医药治疗SAH的临床报道不少,但缺乏对SAH的系统论述及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导师张学文教授从事中医急症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数十年,对中风病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在SAH的理论和临床上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课题在总结导师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中医药对SAH病类、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床分期、论治的特点,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一定意义。1病类划分祖国医学文献中…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发病机制不明的消化系统疾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联系唐容川《血证论》"便血""便脓"篇,指出五脏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治血四法"的基础上,根据临床证型和现代发病机制,论述本病常用治法,进行治法的相应拓展.  相似文献   

18.
从升降理论来分析、阐释慢性肾功能衰竭。认为气机升降失调是其发生的关键,升降失常贯穿整个疾病全过程。因此,运用升降理论指导临床,应细审升降出入来辨证识病,测虚实与转归,以升降理论作为用药指南,方为药证相合。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医辨证治疗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生 《河南中医》2009,29(6):563-565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多由肺脏疾患迁延失治,痰瘀稽留,正虚卫外不固,外邪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反复发作。本病的证候要素以痰、阳虚、气虚、火(热)、水饮、瘀血为主,病位以肺、肾、心为主。证候大致为虚证类(心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心肾阳虚证)、实证类(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壅肺证、兼血瘀证)、危重变证类(痰浊闭窍证、正虚喘脱)三证类九证候。治疗急则以清热、涤痰、活血、化饮利水、宣肺降气、开窍立法而兼固正气,缓则以补肺、养心、益肾为主并根据气虚、阳虚之偏而分别益气、温阳,兼祛痰活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探讨使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本院在2010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在对照组中,对患者进程常规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受体数量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情况,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受体数量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二者之间有着本质上差异。结论:通过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还能够解决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