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杭春玖 《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497-1498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合并临床前期或先兆期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单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5例35眼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采用单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房角及前房深度变化。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恢复至0.3~0.8,术后第1d,仅3眼眼内压轻度升高,达22~28mmHg,经治疗观察1wk后2眼眼内压恢复正常,仍有1眼眼内压升高至27mmHg,经局部用药控制,未再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部分合并有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行单纯的超声乳化手术能确实的恢复视力,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种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ed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156例(160眼),按房角粘连程度分4组:房角粘连≤180°且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分别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Phaco+ IOL)+厉角分离术(A组)及Phaco+ IOL术(B组);对房角粘连>180°且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取Phaco+ IOL+房角分离术(C组)及Phaco+ IOL+小梁切除术(D组),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并发症等.结果 A、B、C、D组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3.14±3.08) mmHg(1 kPa=7.5 mmHg)、(19.68±7.58) mmHg、(13.14±5.32) mmHg、(15.16±5.19) 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组术后1个月、3个月眼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C、D组术后3d、l周眼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C组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视力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组,C、D组术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术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chamber thickness,CCT)分别为(3.56±0.26) mm、(2.96±0.33)mm、(3.27±0.32)mm、(3.12±0.38)mm,较术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A、B、C、D组CCT加深幅度分别为(1.75±0.32)mm、(1.14±0.23)mm、(1.57±0.34)mm、(1.38±0.27)mm,除A、D组之间外,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三种手术方式均是解决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办法,具体要依照患者眼内环境、病情严重程度、经济状况以及依从性好坏等多方面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联合手术方式治疗高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57例(57只眼)高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6例,行单纯小梁切除术;观察组31人,接受联合手术治疗(包括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首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且房角关闭粘连范围<180°的患者16例18眼,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分析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矫正视力的变化。 结果:术后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1mmHg=0.133kPa)以下,前房深度明显增加,17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眼无变化。术中、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期间,17眼视力无明显变化,1眼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眼底出血视力下降明显。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恰当适应证的选择可使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联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文九  陈陶阳  戴追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1971-1972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0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mo。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占90%,术后1wk眼压全部在正常范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不同房角关闭状态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48例64眼,术前及术后常规行视力、裂隙灯、Goldmann前房角镜检查、前房深度、眼压检查。结果:术后随访3~12mo,52眼视力较前有明显提高。59眼术后眼压〈21mmHg。64眼前房深度均加深,术前前房深度平均1.803mm,术后前房深度平均3.143mm。术前关闭的前房角有不同程度的开放,虹膜平坦,虹膜周边前粘连的范围明显缩小。64眼均未发生后囊膜破裂及角膜失代偿。结论: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不但能够有效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开放房角,还可恢复视功能,并能减少小梁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慧中  施玉英 《眼科》2003,12(2):90-92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和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4月至 12月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34例 4 0只眼。其中 15例 17只眼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 ,19例 2 3只眼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 3个月。结果 :虹膜周边切除术组术后眼压 (15 78± 4 5 2 )mmHg ,小梁切除术组术后眼压 (17 71± 3 1)mmHg ,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两组间术后 1周 ,1、3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虹膜周边切除术组术后视力≥ 0 5者 13只眼 (占76 4 7% ) ,小梁切除术组 14只眼 (占 6 0 87% )。术后各种并发症、虹膜周边切除术组为 4只眼 (2 3 5 % ) ,小梁切除术组 15只眼 (6 5 2 2 % )。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或小梁切除术均可以明显降低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 ,提高视力。但虹膜周边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 ,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不同房角关闭状态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65例70眼,根据房角关闭状态分别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A组)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 B组),其中A组30例33眼, B组35例37眼。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以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6~8(平均6.5)mo。结果:手术后1 mo A组与B组各组的平均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与术后1wk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1mo与术前平均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术后1 mo平均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不意义(P>0.05)。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根据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房角关闭状态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改良式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4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观察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改良式房角分离术,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和瞳孔大小.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3眼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眼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提高;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术后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眼压控制、增加前房角宽度方面具有较好疗效.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以及联合改良式房角分离术能有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更有效的降低眼压及增加前房角宽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性评价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可靠的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以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均为中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2,P<0.0001); 两组患者术后1wk,1、3mo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使术后眼压降至正常,但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优于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滤过术后发生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48例4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随访3~12mo,观察患者视力、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85%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达0.3~0.8,所有患者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显著提高视力,对眼压及滤过泡影响较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张建强 《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462-1463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临床前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06-06/2007-12就诊于我院白内障患者中,38例(38眼)经术前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术前及术后周边前房深度、房角宽度、青光眼暗室加俯卧试验、眼压、视力。结果:术前所有患者周边前房<1/4CT,静态前房角镜检查>3/4象限不见巩膜突,青光眼暗室加俯卧试验阳性;术后所有患者周边前房加深,房角加宽,青光眼暗室加俯卧试验均为阴性。手术前后眼压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视力均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手术治疗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方法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共64例(66眼).其中43例(45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21例(21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视力:晶状体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组术后视力比术前提高者44眼(97.78%).晶状体超乳联合小梁切除手术组术后视力比术前提高者18眼(85.72%).术后眼压:晶状体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组术后第1天眼压正常;8周后有2眼眼压>30 mmHg,给予二期行小梁切除术.晶状体超乳联合小梁切除手术组术后第1天19眼(90.48%)眼压正常,有2眼(9.52%)低眼压,4周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或联合小梁切除术均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视力并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14.
王伟  程萍  陈娜  杨艳风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8):1495-1497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双切口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双切口三联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6-01期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5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29眼予以双切口三联术治疗,对照组20例29眼予以单切口三联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术眼的视力、眼压、术后滤过泡,术前和术后1 mo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并统计两组术后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术后滤过泡形成率分别为14.41±1.38 mmHg、90%,与对照组的14.40±1.40 mmHg、8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 mo 时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为1696.6±300.8个/mm2、540.8±71.6μm2,与对照组的(1410.6±288.5个/mm2、594.3±72.8μ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合并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7%,对照组为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双切口三联术和单切口三联术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双切口术式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择2012-02/2014-02收入我院诊断为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68例,根据简单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试验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视力水平和眼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提高,眼压均下降,且试验组改善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中央前房深度和房角宽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和房角宽度均上升,且试验组改善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浅前房、虹膜纤维素样渗出、结膜滤过泡渗漏和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角分离术辅助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平  苏胜 《眼科新进展》2021,(2):101-104
青光眼是全球仅次于白内障的致盲性眼病,严重损害人们的视力。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诊疗一直是眼科临床研究的热点。随着眼科医师的临床实践,青光眼,尤其是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案经历了较大的变革。经典的小梁切除术、传统的三联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以及近年不断拓宽适应证的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术,这些术式如何选择是白内障及青光眼诊疗医师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尽管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通常具有共同的特性,但是个体差异性同样突出,如发病后就诊时机、眼部解剖结构、就诊医疗机构的条件、主治医师技术特点的差异等均会对术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临床研究报道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对不同手术方案进行分析,以期推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诊疗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对伴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1例(33眼)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IOL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前房角、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变化。术后随访1.5-3年。结果术后所有术眼眼压下降,平均(14.99±0.65)mmHg(1mmHg=0.133kPa),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4.43±1.61)mmHg明显降低。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显著性(t=5.28,P=0.000)。UBM检查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60±0.25)mm增加到术后的(3.30±0.35)mm,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6.24,P=0.000);术后前房角宽度均增加,房角开放。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均增宽,睫状体带易于看见。术后视力明显提高(X^2=63.47,P〈0.01)。结论对由晶状体因素引起的瞳孔阻滞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IOL植入术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Moghimi S  Lin S 《眼科学报》2011,26(3):121-131
 Cataract or clear lens extraction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treatment option for different spectrums of primary angle closure diseases. It might reduce the risk of progression of angle closure and/or glaucoma by helping to open the angle and control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Conventionally, medically uncontrolled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as treated with trabeculectomy or phacotrabeculectomy and 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was treated with 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 However, rece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have demonstrated greater promise of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surgery alone for control of the IOP. In this report we review the current literatur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cataract surgery up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primary angle closure diseases.  相似文献   

19.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佩炎  岑洁 《眼科研究》2003,21(3):314-31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82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上方隧道巩膜瓣切口行三联于术,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术后眼压范围为9.2~22.5mmHg,其中≤16mmHg者67眼(74.4%);矫正视力范围为0.02~0.8,其中≥0.5者45眼(54.9%);53眼(64.6%)均形成弥漫扁平的滤过泡。结论 三联术具有恢复良好视力、有效降低眼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联合手术(以下简称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三联手术对62例6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结果:随访6~50mo,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较好的控制眼压,并能恢复较好的视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