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胰腺肿块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例87例,将PET/CT显像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探究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所有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胰腺肿块的病例中,18F-FDGPET/CT显像诊断为胰腺癌76例,其中术后病理结果为胰腺癌72例,胰腺滤泡型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胰腺局限性炎症2例,胰岛素瘤1例:18F-FDG PET/CT诊断为良性肿瘤11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胰岛素瘤5例,实质性假乳头状瘤2例,囊腺瘤2例,胰腺粘液腺癌2例.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3.10%,敏感性为97.30%,特异性为69.23%.结论 18F-FDG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优于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影像学检查中的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从解剖结构的精细图像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影像依据,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2-氟-18-氟-脱氧-D-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glucose,18F-FDG)已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且成熟的正电子核素显影剂,18F-FDG与PET/CT技术联合使用从分子水平反映肿瘤的功能和代谢信息为肿瘤的诊断比PET/CT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影像依据,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为今后乳腺癌影像诊断的主要发展趋向提供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评估18F-FDGPET/CT在无症状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 月至2015年7 月间至少有一项肿瘤标志物升高后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PET/CT 检查的受检者183 例,并对所有受检者进行随访,分析肿瘤标志物升高与18F-FDGPET/CT 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18F-FDGPET/CT 在无症状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统计分析显示18F-FDGPET/CT 诊断阳性患者43例,其中真阳性患者34例,最常见的阳性部位为肺部,其次为肠道。18F-FDGPET/CT在CEA ,CA199 和(或)CA242 升高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阳性诊断准确率,其中单项CEA 升高的18F-FDG PET/CT阳性诊断准确率为13.0% 、灵敏度为79.0% ;CEA 或CA242 单项高水平异常时,18F-FDGPET/CT 阳性诊断准确率与其升高水平相关。多项肿瘤标志物升高时,如果包含CA242 或CA724,则18F-FDGPET/CT 阳性诊断准确率与升高肿瘤标志物的个数相关。结论:CEA或CA242 单项高水平异常时,推荐进行18F-FDGPET/CT 检查;当多项肿瘤标志物升高时,若其中包含CA242 或CA724,倾向于推荐18F-FDGPET/CT应用;而对于CA199 和CA724 单项升高的人群,不推荐首选18F-FDG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65例肺病变患者(80个病灶)行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早期、延迟显像SUVmax的变化幅度(ΔSUVmax),并与病理及随访结果对比。利用ROC曲线计算SUVmax和ΔSUVmax诊断肺病变的最佳阈值。比较PET/CT与PET及CT的诊断效能。[结果](1)65例共计80个肺内结节中良性结节38个,恶性结节42个。恶性结节组早期相SUVmax值为5.35(4.6),高于良性结节组的1.7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46,P=0.0001)。恶性结节组双时相ΔSUVmax值为30.54(2.0),高于良性结节组的16.8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1,P=0.0042)。(2)ROC分析显示早期显像SUVmax值〉2.45和双时相显像ΔSUVmax值〉24.66%是两者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时的最佳阈值。早期相SUVmax值〉2.45诊断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0%、63.16%、76.25%、72.55%、82.76%,双时相ΔSUVmax值〉24.66%时,分别为64.29%、71.05%、67.50%、71.05%、64.29%。(3)PET/CT诊断肺病变的准确率优于PET和CT(P〈0.05),诊断灵敏度优于CT(P〈0.05)。[结论]18F-FDGPET/CT诊断肺恶性病变,早期相SUVmax值及双时相ΔSUVmax值的最佳阈值为〉2.45和〉24.66%;并需结合病灶CT形态学特征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多系统性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0年04月期间于我科行PET/CT检查,并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结节病患者38例。结果:38例患者均可见纵隔及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合并颈部、锁骨上窝淋巴结增大者21例,合并腹腔淋巴结增大者15例,伴有肺内病变者32例,肝脏受累3例,脾脏受累3例,心肌受累1例,2例伴有皮下结节,骨骼受累2例,肌肉受累3例,以上病变FDG摄取均增高。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够从代谢角度全面、无创的评价全身各器官受累情况,对多系统性结节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 并与增强CT、B超及MRI进行比较。   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38例临床疑似胆囊癌而在本院行PET/CT检查的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12例; 年龄46~82岁, 中位年龄69岁。患者均行PET/CT、增强CT、B超及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 其中35例为原发胆囊癌, 3例为胆囊炎。分别统计4种影像诊断方法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及诊断正确率。   结果   PET/CT、增强CT、B超及MRI检查的真阳性率分别为100.0%、74.3%、60.0%、71.4%;假阴性率分别为0、25.7%、40.0%、28.6%;增强CT、B超及MRI检查真阴性率分别为66.7%、33.3%、66.7%;假阳性率分别为33.3%、66.7%、33.3%。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1%、71.1%、60.5%、68.4%。PET/CT与增强CT、B超及MRI结果比较, P值分别为0.036、0.002、0.019, 均P < 0.05。   结论   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 PET/CT较其他3种传统影像诊断方法准确率高。如将PET/CT结合增强CT检查, 可使诊断正确率提高2.6%。故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勇  张莹  林琳 《肿瘤学杂志》2017,23(6):483-488
摘 要:[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拟诊断为骨髓瘤的30例患者,利用CT、PET及PET/CT 3种诊断方法分别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23例骨髓瘤,7例骨骼转移瘤)进行对照,分析不同方法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PET诊断的灵敏度为34.8%~47.8%,特异性为57.1%~71.4%,诊断符合率为40.0%~50.0%;CT诊断上述指标分别为73.9%~86.9%、71.4%~85.7%和80.0%~86.6%;PET/CT诊断分别为82.6%~100%、42.9%~71.4%和 80.0%~90.0%。PET/CT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PET和CT。本研究中观察到:(1)骨髓瘤与骨骼转移瘤均容易侵犯脊柱、骨盆,四肢及肋骨。骨髓瘤侵犯颅骨的几率高于骨骼转移瘤。(2)骨髓瘤病灶的SUVmax为3.46±1.52,骨转移瘤病灶为4.59±3.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0,P=0.216)。骨髓瘤病灶SUVmax与健康者不同部位骨骼(颅骨、脊柱、骨盆、四肢、肋骨)的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颅骨“穿凿”样骨质破坏,肋骨膨胀性骨质破坏、脊柱骨质疏松样改变、18F-FDG的不均匀分布、轻微性分布等特征可以提高骨髓瘤的诊断率。(4)CT影像特征是PET/CT诊断骨髓瘤的的关键因素。[结论] 18F-FDG PET/CT在诊断骨髓瘤具有较高的价值,但需与其它多发骨骼转移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18F-FDG PET/CT显像在肝脏恶性肿瘤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对于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判的价值。方法:对55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PET/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HC)11例,胆管细胞性肝癌1例,转移性肝癌40例,白血病肝浸润1例,淋巴瘤肝浸润2例。其中原发性肝癌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均有明确肿瘤病史或临床检查随访证实。所有患者均行双时相全身PET/CT显像检查。结果:低分化PHC4例及胆管细胞癌1例,^18F—FDG异常高摄取,延迟后大部分病灶^18F—FDG摄取SUVmax上升;高分化原发性肝癌7例,其中^18F-FDG等摄取5例,相对肝本底为略低摄取2例;9例PHC及1例胆管细胞癌CT表现为低密度灶,2例PHC为等密度,7例患者有肝炎肝硬化基础,另外同时发现肝外病灶6例。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43例(含淋巴瘤、白血病肝浸润)中PET/CT上共发现109个病灶;其中99个肝内病灶表现为^18F-FDG高摄取,31个病灶CT未显示,另外有2例患者有4个病灶经手术证实有肝内微小病灶而PET/CT未检出;而淋巴瘤、白血病肝浸润表现为大片状或弥漫性^18F—FDG明显异常高摄取;大部分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治疗方案。结论:^18F-FDG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分期、评价分化程度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好的临床价值,PET/CT诊断肝脏恶性肿瘤明显优于单纯PET。充分认识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有利于临床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18F-FCH联合8F-FDG PET/CT显像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癌(AFP-nega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FP-N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AFP-NHCC患者250例为病例组,肝良性病变30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行18 F-FCH联合18F-FDG PET/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定量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间142例肺部病变患者手术前的CT、PET、PET/CT显像结果。142例患者行PET/CT检查前均未进行抗肿瘤治疗,行PET/CT检查后1个月内行手术或活检取得病理。手术淋巴结分区以1997年美国AJCC为标准。对CT、PET、PET/CT显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比较纵隔淋巴结阳性及阴性者SUVmax、CT值、CT短径的差异,绘制SUVmax值、CT值的ROC曲线,找到最佳诊断界点。分别计算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及PET/CT双定量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比较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以及PET/CT SUVmax、CT值双定量分析对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SUVmax、CT值、CT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ax取2.45,CT值取38.5Hu为诊断诊断界点。当SUVmax≥2.45时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准确度分别为50.9%、 96.5%、92.8%、72.5%、77.0%,其准确性高于单纯PET、单纯CT值及单纯CT短径 (χ2=19.192,P=0.000)。结论:PET/CT显像对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明显价值,其准确性优于单纯PET或CT; 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时, 提示转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