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忠法  姜淑娟 《山东医药》2002,42(10):53-53
经皮肺活检在诊断肺部周围性病变具有简便、迅速、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常规采用的穿刺针较细 ,获得组织细胞甚少 ,故在病理诊断上难度较大。为此我们对 42例肺周围性病变患者采用肝穿刺针经皮肺活检进行检查 ,并结合细胞学涂片 ,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  相似文献   

2.
肺周围占位性病变单纯依靠影像学、痰脱落细胞、以及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常不能明确诊断,尤其是恶性病变的诊断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等。由于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直接取得病变组织,为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提供了必要的标本。我们对122例经常规检查未能确诊的老年肺周围占位性病变实施了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经皮肤行肺穿刺切割活检是肺部非血管介入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一些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检、痰细胞学检查等难以明确性质的病变,通过活检取得组织学资料可作出定性诊断,阳性率高,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制订以及治疗后随访、判断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CT引导下肺穿刺切割活检术方法简单、微创安全。现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5月行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的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有64例患者,男50例、女14例,年龄47~79岁,平均65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刷检及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病程半个月~2年。病变位于肺实质周围型52例,位于肺实质中央型10例,肺内弥漫性病变2例。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CT下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21例肺周围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其中1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行活检或刷检.8例因诊断不明确或为进一步治疗,行胸科手术,取病理做组织学及微生物学检查.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病理准确率为90.4%(19/21).21例中明确诊断,肺肿瘤者10例,肺结核3例,肺部感染2例,肺转移癌3例,结节病1例,未能明确诊断2例(1例误穿至肝脏未获得肺组织,诊断为轻度脂肪肝;另1例病理未见异常)15例行支气管检查,有阳性结果者仅为2例,诊断为腺癌,确诊率为13.3%.经开胸手术诊断者共8例(肿瘤切除者为5例,另外3例,1例为肺部慢性炎症,1例为肺隐球菌感染,1例为良性错构瘤).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并发症有1例发生少量气胸,未做特殊处理而自愈,1例误穿至肝脏未获得肺组织,发生率为9.52%(2/2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是肺部周围性病变的一种重要诊断措施,其安全性可靠,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发症少和侵袭性小的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周围性病变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弥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对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总结1993-1999年间,经痰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的肺部弥漫性病变86例行FB,并做活检,灌洗及刷片检查。结果:FB总的阳性率87.2%,镜下直视有病变51例,占59.4%,活检,灌洗液及刷检阳性率分别为69.2%、55.6%和30.8%,确诊肺癌38例中,支气管内新生物及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4.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性率仅27.3%,在25例肺结核中,FB总的活检阳性率85.7%,而FB刷检和培养阳性率低16.2%,支气管镜肺活检的阳性率不因取活检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FB,特别是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对肺弥漫性病变诊断率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作者介绍一种简单且危险性较小的肺活检方法。检查对象为用其他方法不能确诊的肺部弥漫性病变(68例)和局限性病变(5例)。患者年龄自2~81岁,而以50~70岁者最多。肺活检总的成功率为51%。而肺部弥漫性病变的活检成功率为53.4%。具体方法:先用利多卡因作咽喉局部麻醉,然后藉间接喉镜,将大口径导管插入气管内。或当病人作气管镜检查时,将导管置入。通过导管,将活检钳插入气管内,在透视下,尽量将该钳送至远端。一般可达胸膜下肺组织,尤其容易达到肺下叶基底段。如果病人感觉疼痛,往往表示插入过深,可将活检钳稍退出。在病人平静呼气时,钳取肺组织,作组织学检查。如未取得适当标本,可再次钳取。本组病例共作78次肺活检,成功40次。其中肺弥漫性病变活检73次,成功39次,局限性病变活检5次,仅成功1次。作者认为对局限性病变作活检时,往往易误取病变邻近的正常肺组织。而在弥漫性病变时,钳取病变组织的机会较多。在39次成功的肺活检中,取得病变组织34次,另5次取得正常肺组织。35  相似文献   

7.
B超、X线及CT三种引导经皮胸部针吸活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采用B超、X线及CT引导下经皮胸部针吸活检诊断胸内肿块性病变已有 15年余历史 ,本文对这 3种引导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以期总结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应证。1 临床资料1 1 病例 全部病例系我院 1985 - 0 7~ 1999- 0 6经纤维支气管镜和痰细胞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胸内肿块性病变 ,我们对此类病人进行了B超、X线以及胸部CT引导下经皮胸部针吸活检术。1 2 分组 分 3组 :B超引导组 ,共 6 2例 ,男 44例 ,女 18例 ;年龄 19~ 72岁 (平均 49 7岁 )。肿块位于肺尖者 7例 ,肺周围者 2 4例 ,肺后部者 10例 ,纵隔或肺门者 2 1例。 6 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检查,其中13例实施手术,进一步做病理组织检查。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确诊率高达97.7%。在确诊的85例中肺癌41例,结核18例,非特异性炎症9例,坏死性炎症7例,淋巴瘤2例,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前列腺癌肺转移1例,血管内皮瘤1例,间皮瘤1例,结节病1例,肺吸虫病1例,皮肌炎1例,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实施手术的13例患者术后病理确诊均为阳性,其中包括经皮肺活检未确诊的1例,其术后病理检查为腺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有16例出现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安全性好及并发症少,能为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于肺部局限性孤立性结节病灶及弥漫性病变,有时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尚有一定的难度,而经皮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获得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为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72例经皮CT引导肺穿刺活检病例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Max-Core活检枪在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周边及弥漫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在螺旋CT引导下,采用Max-Core活检枪对中国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2-02~2005-01收治的38例肺周围结节性和弥漫性病变进行肺活检。结果检出肺癌30例,其中肺腺癌28例,低分化鳞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余8例中,肺结核2例,炎性假瘤2例,特殊表现肺炎2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未获得有意义结果1例。38例肺周边及弥漫性病变经Max-Core活检枪经皮肺活检获阳性结果37例,阳性率为97·36%。手术病人31例,活检枪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相符率为100%。副反应轻微,短期内均痊愈。结论螺旋CT引导下采用Max-Core活检枪经皮肺活检是一项简捷、高效、准确和安全的诊断技术,对于肺周围结节性和弥漫性病变的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微创的方法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对经影像学、脱落细胞学、细菌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不能明确诊断的肺部周围性病变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对其安全性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依病灶部位不同,患者取平卧、俯卧或侧卧位行CT薄层扫描选择最佳穿刺平面,在体表以金属针定位扫描,拟定穿刺点,用美国cok穿刺针经CT扫描证实穿刺活检针已达病灶中心,应用穿刺针取小长条切割组织,做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术后常规扫描穿刺区域,了解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125例患者在CI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均获得成功,本组病例中有121例获得了明确诊断,组织学诊断率为96.8%。在确诊的121例病例中,腺癌39例(32.2%),鳞癌25例(20.7%),小细胞癌16例(13.2%),肺炎19例(15.7%),肺结核15例(12.4%),黏膜相关性淋巴瘤2例(1.7%),隐源性机化性肺炎2例(1.7%),良性结节2例(2.5%),隐球菌感染1例(0.08%)。125例患者穿刺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占8.8%,其中气胸8例,发生率为6.4%(8/125);咯血3例,咯血量〈50m l,发生率为2.4%(3/125)。结论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外周型肺部病变的诊断中成功率高,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穿刺并发症很少,所以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损伤小,为肺部周围性病变、特别是纤维支气管镜及痰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提供一个较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对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1993~1999年间,经痰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的肺部弥漫性病变86例行FB,并做活检、灌洗及刷片检查。结果 FB总的阳性率87.2%,镜下直视有病变51例,占59.4%。活检、灌洗液及刷检阳性率分别为69.2%、55.6%和30.8%。确诊肺癌38例中,支气管内新生物及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4.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阳性率仅27.3%。在25例肺结核中,FB总的活检阳性率85.7%,而FB刷检和培养阳性率低16.2%。支气管镜肺活检的阳性率不因取活检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FB,特别是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对肺弥漫性病变诊断率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汪德明  汪惠斌 《内科》2014,(6):665-666
目的探讨X线放射治疗模拟机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用于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6例肺部周围型占位性病变患者在模拟机引导下采用槽式切割式穿刺针穿刺,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46例患者均穿刺成功,45例获阳性结果(97.8%),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44例为原发性肺癌,1例肺结核,l例未能明确诊断。术后出现气胸并发症3例(6.5%),咯血2例(4.3%),胸痛1例(1.4%)。结论模拟机定位下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准确、安全、实用、经济的诊断技术,并发症少,是肺部周围型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术对肺内直径<3cm的孤立性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开胸手术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部恶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根据临床资料,疑似诊断肺恶性结节者27例(临床疑诊组),检出率56.3%,术前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涂片细胞学检查(穿刺诊断组),提示肺恶性结节者45例,检出率93.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8例手术切除结节病灶病理学诊断,腺癌27例,占56.3%,鳞癌18例,占37.5%,小细胞癌3例,6.3%。穿刺诊断组与手术诊断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直径<3cm肺部结节,在CT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可作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灶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鉴别17例肺部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应用局限性开胸作肺组织活检得到确诊。有6例结节病;5例恶性肿瘤肺转移;3例结核;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和1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本文讨论手术方式和指征。作者认为在包括TBLB在内各种常规检查失败之后,应作局限性开胸肺活检,这是诊断肺部弥漫性病变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弹簧切割针经皮肺活检对肺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肺穿刺活检 ,是诊断肺占位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用弹簧切割针对 39例肺占位病变患者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 ,取得很好的诊断效果。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8- 0 9~ 1999- 12门诊及住院检查患者 39例 ,男 2 6例 ,女 13例 ,年龄 34~ 68岁 ,平均 (4 6 7± 6 7)岁 ,其中 4例仅有细胞学诊断 ,35例为经CT、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及细胞学检查仍不能确诊者。中央型病变 2例 ,周围型病变 37例。盲穿肺活检 13例 ,B超引导下穿刺肺活检 2 6例。所用弹簧切割针由意大利生产 ,型号为 18/15。1 2 方法  (1)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  相似文献   

17.
针型胸腔镜在晚期肺癌病理学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型胸腔镜活检术在晚期肺癌病理学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胸部螺旋CT和磁共振(MRI)检查临床诊断为Ⅲa~Ⅳ期肺癌,行痰、胸液细胞学和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未能获得病理诊断的94例患,施行针型胸腔镜肺内原发病灶、纵隔淋巴结、肺内和胸壁转移病灶组织活检术。结果 94例患中89例经针型胸腔镜取得病理学标本,成功率为95%;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肺癌,其中腺癌47例,鳞癌23例,腺鳞癌12例,小细胞肺癌7例。经胸腔镜活检病理检查后,15例(17%)肺癌患病理分期得到更正;4例发生气胸,11例出现轻度皮下气肿,2例出现少量咯血;89例患术后8~18个月均获随访并行螺旋CT检查,无胸壁针道的肺癌种植性转移。结论 对常规检查方法不能明确病理诊断和病理分期的晚期肺癌患,针型胸腔镜活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8.
各种肺活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尤其疑诊为恶性肿瘤者,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不能确诊时,可采用肺活组织检查(简称肺活检)。现就其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  相似文献   

19.
精细针多点取材在CT引导经皮肺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细针多点取材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部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对102例经无创检查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能确诊的肺部周围性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使用精细针经皮肺活检,其中55例进行多点取材,47例进行单点取材,分析其诊断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多点取材组均能获取组织标本;单点取材组有4例未能获取组织标本。病理显示多点取材组有42例为恶性病变,10例为良性病变(误诊1例),3例无明确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2.7%;单点取材组有31例为恶性病变,9例为良性病变(误诊4例),7例无明确结果,诊断准确率为76.6%。活检后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多点取材组并发气胸8例,肺内出血4例;单点取材组并发气胸6例,肺内出血3例,咯血2例。结论CT引导下使用精细针经皮肺活检对肺部周围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安全性高;通过多点取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的最终诊断是病理细胞学诊断 ,病理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能够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并能对此进行分型的唯一方法。 2 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2年 6月 ,我们开始研制超导定向穿刺活检术诊断恶性肿瘤 ,经过近 2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法快速准确 ,安全可靠 ,现将有关技术操作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本组 1 3 2例为经 B超、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肝脏、胰腺、腹腔、肺、胸腔、胆道等部位肿块而又不能明确定性者 ,其中男 98例 ,女 3 4例 ;年龄 2 6~ 82岁 ,平均年龄 5 9.4岁。1 .2 仪器与方法1 .2 .1 仪器 所用超声仪为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