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常见的二尖瓣疾病,近年来这种疾病的治疗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疾病往往由房室结构和功能改变引起,若引起房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因素得到纠正,二尖瓣反流可能会改善甚至消失,这与治疗器质性二尖瓣病变有所不同。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策略上的观点及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心房室隔左侧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解剖观察和组织切片的方法研究32例成人心脏的房室隔。结果:中心纤维体为房室隔后上部的主要结构,充当左室流出道后隐窝右壁的“骨架”;房室结贴于中心纤维体下份的右侧,紧位于二尖瓣前、后叶在房室隔上附着的交点的前方;房室束沿室间隔肌部的后缘走向上前,至室间隔膜部的后下缘分出左束支。结合心导管插管术的临床,本文讨论了这些结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30年开始即有关于二尖瓣环钙化的报导,其病变是以心律失常为主的二尖瓣及主动脉钙化。本文报告8例二尖瓣钙化,其中有昏厥发作的房室传导阻滞者4例,希氏束心电图证实为1~3度希氏束内阻滞。一例典型病人,73岁,男。因昏厥发作而住院。胸部X线照片可见二尖瓣前瓣基底部至后瓣基底部及室间隔处瓣环均有广泛钙化。超声心动图表现以二尖瓣瓣环为中心钙化,呈反光增强。入院时心电图为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0.24秒)及低电压,数日后时而表现为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QRS间期正常。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的希氏束心电图显示在A波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迷宫手术及其电生理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为评价迷宫手术的电生理效果及对窦房结心房激动顺序和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1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疾患伴心房纤颤病人施行迷宫手术和二尖瓣替换或修复术。女5例,男5例,平均年龄41岁。持续房颤病史3个月至3年。电生理检查标测房颤心外膜电图,同步电击复制后测定SNRT和房室结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应用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方法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延迟参数后,Tei指数与主动脉瓣、二尖瓣血流频谱时间流速积分的相关性。方法 24例因Ⅲ°房室传导阻滞接受永久起搏器治疗的患者,于植入术后行常规超声及脉冲多普勒检查,应用最小Tei指数方法选择最佳房室延迟时间(优化组)。结果 与非优化组相比,优化组的主动脉瓣、二尖瓣血流频谱时间流速积分(TVI—AV、TVI—MV)及左室充盈时间(丌)均较高(无统计学差异),优化组的Tei指数与TVI—MV、TVI—AV及F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0.744(P〈0.01)和-0.641(P〈0.05)。结论 房室延迟参数优化中应用Tei指数方法与左室做功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解剖学的方法研究行标准外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迷宫Ⅳ手术时需要明确的冠状动脉走行问题。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接受心脏移植的16例患者,对切除下的受体心脏进行解剖。观察与标准外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迷宫Ⅳ手术相关的冠状动脉走行、与房室环的毗邻关系以及房室结动脉和窦房结动脉的走行。结果:右冠状动脉沿三尖瓣瓣环走行时,至三尖瓣前叶瓣环处时多数走行于三尖瓣瓣环的心房侧,至后叶瓣环处时平三尖瓣瓣环水平。左回旋支沿二尖瓣瓣环水平走行时,在P1区时多走行于二尖瓣瓣环的心房侧,二尖瓣的P2区瓣环为无血管区,P3区瓣环有右冠状动脉来源的分支血管,但与瓣环的走行关系变异较大。窦房结动脉自右冠状动脉发出时,经常会走行于右心耳与三尖瓣瓣环之间。如果源自左冠状动脉,则经常会走行于主动脉根部后左心房顶处。房室结动脉源自右冠状动脉主干,走行于三尖瓣隔侧瓣环与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开口之间,走向房室结。结论 :冠状动脉在房室沟走行时,与房室环之间的空间毗邻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充分认识并掌握这些规律,可有效避免迷宫Ⅳ手术中消融线路损伤冠状动脉,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防止术后并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左房室旁路消融二尖瓣室侧,右房室旁路消融三尖瓣房侧;房室结双径路通过下位能量递增消融法改良房室结慢径。结果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38例,左侧旁道30条右侧旁道9条,消融成功37条,成功率95%,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24例,房室结双径路改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总成功率97%。无1例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房室管畸形     
房室管畸形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据报道占先天性心脏病的4.2%。对于本病的命名,意见尚未统一,早年多数作者称之为心内膜垫缺损,也有称房室共同通道,原发孔缺损伴二尖瓣裂隙和永存共同房室管等,近年倾向于称为房室管畸形。病理解剖特征房室管畸形的基本病理解剖特征是:(1)  相似文献   

9.
部分房室通道畸形的诊断主要是与继发孔房缺鉴别。手术关键是矫正二尖瓣返流和修补房缺时避免损伤传导系统。手术疗效与心脏大小、心功能、二尖瓣返流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最近利用射频电流消蚀房室副束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副柬电生理标测后,将7Fr导营插入和房室副束邻近的同侧心腔,进行消蚀。然后沿着房室瓣环.向激动最早的点发放射频电流(放电)。对于左边房室副束导管通常逆行横过主动脉进入左室,在二尖瓣前叶的后下方。对于右边房室副束,导管顺行进人右房或右室.  相似文献   

11.
右室起搏致心音及二尖瓣杂音改变一例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于金俊,徐义枢,陈在嘉,姜治中,刘延龄,陈庆华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并发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时,安置右心临时起搏器后,有时会造成三尖瓣关闭不全,我院近来收治1例...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房性过早博动诱出前向性房室结双径路钱秉源患者女性,41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三年发生再狭窄来我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既往无心动过速发作史。术前心电图为心房纤颤、T波改变(Ⅱ、Ⅲ、avF双向)。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何...  相似文献   

13.
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一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择性消融慢径路是根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主要方法,成功消融靶点常位于冠状静脉窦口水平的三尖瓣环间隔部位。本文报道1例最终于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成功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  相似文献   

14.
部分性房室通道的手术治疗与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48例部分性房室通道手术纠治的患儿作回顾性总结。除1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纠治外,其余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纠治。采用二尖瓣裂缺间断缝合、自体心包关闭原发孔缺损方法,无手术死亡。其中21例远期随访,1例术后3年二尖瓣重度返流,再次手术死亡。2例二尖瓣中度返流。本文对手术指征和方法作了讨论,认为部分房室通道术后必须定期随访,早期发现二尖瓣返流的可能性,避免晚期心功能不良而丧失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5.
完全性房室隔缺损的手术治疗(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完全性房室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采用双补片法修复36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结果手术死亡2例,余患者术后均恢复为窦性心律,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复查心脏彩超二尖瓣轻度反流8例,中度反流2例。结论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应尽早手术。双补片法效果较好。术中应注意预防左室流出道狭窄和矫治二尖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16.
患者勰生,52岁,1983年二尖瓣闭式分离术。1999年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1年多后行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射频消融术及起博器安置,术中直接消融房扑折返的最狭窄部位,但未能终止房扑的发作,改行房室结慢径消融成功,并安装VVIR起搏器痊愈出院。房扑消融失败原因考虑与两次心脏手术后,根据解剖影像确定的线性切割消融方法的靶点难以把握所致。  相似文献   

17.
Tawara于1906年发现致密房室结和心房肌并不是钝性连结,有一些规律排列的纤维束从房室结发出后向右后和左后延伸,分别形成致密房室结的右侧后延伸和左侧后延伸;McGuire等研究表明三尖瓣环、二尖瓣环10mm范围内和逆行主动脉结均为类房室结样组织的分布区域,类房室结样组织和心房肌组织的不应期、传导速度不均一,使折返、自律性异常或触发活动容易发生在两者交界处。电生理学检查和射频消融的一些成果表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瓣环附近消融成功的房性心动过速和主动脉窦消融成功的房性心动过速其成功消融靶点处均为类房室结样组织的分布区域,类房室结样组织参与了这些心动过速,因此这些心动过速可以统称为类房室结样组织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8.
部分房室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部分房室隔缺损外科治疗的经验及效果。方法 :部分房室隔缺损病人 2 75例 ,年龄 9个月~ 6 0岁 ,平均 ( 14 4± 11 1)岁。男性 117例 ,女性 15 8例。术中见均有较大的原发孔缺损呈半圆形 ,二尖瓣裂隙为完全性的 179例 ,部分的为 81例 ,有二尖瓣双开口 1例。合并畸形有卵圆孔未闭4例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房缺 ) 2 5例 ,左上腔静脉 4例 ,主动脉瓣下膜样狭窄 2例 ,动脉导管未闭 1例 ,单心房 2例 ,三房心 1例。所有病人均修复二尖瓣裂隙 ,以心包修补原发孔房缺。结果 :早期死亡 11例 ,4 %。晚期死亡 5例。其余病人经 6个月到 2 5年随诊 ,其中心功能已达Ⅰ级 2 0 6例 ,Ⅱ级 5 2例。晚期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2例 ,行二尖瓣替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6例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3例。结论 :对于部分房室隔缺损的病人一经发现需尽早手术治疗 ,妥善修复二尖瓣裂隙 ,严密闭合原发孔房缺 ,防止传导阻滞的发生 ,尽量修复三尖瓣关闭不全是取得良好远期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利用2450MHz微波(固定功率50W,消融时间30秒),对离体猪心脏不同部位组织进行消融比较。结果:左室前壁损伤范围大于左室乳头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环下以及右侧房室交界区(P<0.05);室间隔的损伤范围大于右侧房室交界区(P<0.05);主动脉瓣环下、二尖瓣环下及右侧房室交界区损伤范围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50W、30秒的能量可引起左右心房、右室前壁的透壁性损伤,但无穿孔。结论:同等微波条件下,消融心脏不同部位的组织,其损伤范围有显著差异。应依据组织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消融功率及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二尖瓣成形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中的应用.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10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不包括完全性或部分性房室通道)婴幼儿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所有婴幼儿中有3例(2.7%)行再次二尖瓣成形术.术中根据瓣膜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成形方法,包括二尖瓣瓣环环缩、Wooler瓣环成形术、瓣裂修补、乳头肌缩短技术及复合技术.对所有患者均行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二尖瓣功能.结果:全组婴幼儿无死亡病例,所有婴幼儿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残留少量反流23例(21.3%),中度反流12例(11.1%),重度反流3例(2.7%),3例重度反流患几分别于术后2年、2年9个月及4年行再次手术,再次手术后1例无反流,2例少量反流.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是婴幼儿先心病中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的首选术式,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