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脑缺血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局灶区白细胞的粘附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摄录像系统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局灶区白细胞的粘附性,结果显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局灶区微动脉白细胞附壁指数升高,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断裂应力降低,粘附力显著增强。上述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粘附性显著增强,白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中,白细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白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是其病理效应的前提条件。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白细胞与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基础研究现状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流室系统定量地研究了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红细胞与损伤内皮细胞的粘附特性。结果表明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红细胞与损伤内皮细胞的粘附较红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的粘附数目增多,强度增加,揭示内皮细胞损伤促进了红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而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作用增强了又加重内皮细胞损伤,最终造成血流低灌注,导致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室系统定量地研究了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红细胞与损伤内皮细胞的粘附特性.结果表明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红细胞与损伤内皮细胞的粘附较红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的粘附数目增多,强度增加,提示内皮细胞损伤促进了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而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作用增强又加重了内皮细胞损伤,最终造成血流低灌注,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同时也提示内皮细胞因素是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CD61抗体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组织血管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上GPIIIa糖蛋白的表达. 方法: 本研究用夹闭沙土鼠一侧颈总动脉、 30 min后再通造成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由颈动脉注入FITC标记血小板,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活体软脑膜微血管中血小板对内皮细胞的粘附. 结果: 再灌注后即刻, 软脑膜细静脉内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粘附, 呈星点状分布; 再灌注30~60 min, 可观察到小动脉和细静脉内皮形成的空泡. 免疫组化显示缺血再灌注1~6 h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GPⅢa表达增强. 结论: 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脑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粘附蛋白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6.
肿瘤坏死因子与移植肝的保存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移植过程中的保存再灌注损伤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殊类型。肝移植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升高,可能与内毒素的产生和枯否氏细胞的激活有关。肿瘤坏死因子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白细胞及分泌炎性介质,增强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激活巨噬细胞释放白介素等,介导组织损伤,通过使用降低TNF合成的药物,设计新型保存液及TNF抗体的使用可拮抗TNF对原位肝移植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内皮损伤和GPⅢa的表达。方法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通造成灌注模型 ,由颈动脉注入FITC标记血小板。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活体软脑膜微血管中血小板对内皮细胞的粘附 ,用CD61抗体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组织血管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上GPⅢa糖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后即刻 ,软脑膜细静脉内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粘附 ,呈星点状分布 ;再灌注(30~60)min ,可观察到小动脉和细动脉内皮形成的空泡和血栓形成。免疫组化显示缺血再灌注(1~6)h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GPⅢa表达增强。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脑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粘附蛋白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血栓形成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方法 :在动物活体模型上 ,连续观察脑缺血 /再灌注时脑软膜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过程并测量了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期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单纯缺血期 ,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血管内血细胞呈粒流或泥沙流 ,细静脉内白细胞贴壁滚动逐渐增多。微血管管径缩小 ,有部分毛细血管血流停滞。再灌注后 ,血流速度较缺血期明显加快 ,但细静脉内白细胞粘附贴壁也明显增多 ,随着再灌时间的延长 ,白细胞粘附贴壁越来越多且牢固 ,血管内皮增厚 ,管腔内壁变得粗糙 ,纤维蛋白形成 ,呈丝…  相似文献   

9.
缺血—再灌注状态白细胞粘附性变化及针刺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研究了白细胞粘附性的变化以及针刺对缺血及再灌注状态下白细胞粘附性的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切变率(15、30、60、150、300s ̄(-1))作用于白细胞,随切变率的增大,白细胞粘附率逐渐下降,较之对照组,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白细胞粘附率均有所下降,切变率为150s ̄(-1)时,对照组为0.65±0.32,缺血组为0.49±0.27,缺血再灌注组为0.38±0.36;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及再灌注组白细胞粘附性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研究室(北京100853)张岚李向红Adhesionmoleculesinbrain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ZHANGLan,LIXiang-HongL...  相似文献   

11.
缺血再灌脑血管内皮损伤及GPⅢ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 血再灌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粘附 ,已有一些研究[1,2 ] ,但缺血再灌后脑微血管血小板与内皮细胞之间粘附却研究不多 ,特别在脑缺血再灌的情况下 ,血小板粘附分子的表达和在体状态下血小板的粘附行为与粘附分子的表达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我们在活体状态下观察脑缺血再灌内皮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粘附变化 ,结合组织免疫方法研究细胞粘附与粘附分子表达 ,确切地了解内皮损伤和血小板粘附的关系 ,为脑梗塞、血栓形成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动物为蒙古沙土鼠 ,体重 6 5~ 75 g ,雌雄…  相似文献   

12.
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栓形成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在动物活体模型上 ,连续观察脑缺血 /再灌注时脑软膜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过程并测量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期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 :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颈动脉注入 0 .0 67%异硫氢酸荧光黄 (FITC) 0 .2ml后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软膜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过程 ,并在缺血 15min、30min、再灌注 30min、1h、6h时采血 ,用凝血酶凝固法测量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 :单纯缺血期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细动脉、细静脉管径缩小 ,有部分毛细血管内血流停滞。再灌注后 ,血流速度加快 ,随再灌时间的延长 ,白细胞粘附、贴壁明显增多 ,血管内皮增厚 ,纤维蛋白丝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 ,呈絮状团块附着在血管内壁上 ,逐渐形成壁栓 ,阻碍血细胞的流过。缺血期和再灌注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以缺血 30min和再灌 1h时增高最为明显 (P <0 .0 1)。再灌 6h时又明显降低 ,与单纯缺血 30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再灌注后快速恢复的血流加重了内皮细胞的损伤 ,白细胞、血小板粘附 ,导致血栓形成 ,并认为血浆纤维蛋白的形成在此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虎杖甙对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虎杖甙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机理。方法在细胞液流室中,观察虎杖甙(PD)对血液中性粒细胞与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性的影响。结果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切应力增大,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率逐渐下降,但IL-8处理组和失血性休克组的白细胞,其与内皮的粘附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这两组的白细胞如果事先与PD温育30min后,再与内皮细胞作用,则白细胞与内皮的粘附率明显下降到接近正常对照水平。如果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先粘附并以一定切应力灌流后再加入PD溶液孵育,也发现PD能显著降低白细胞与内皮的粘附率。结论PD能通过直接降低白细胞对血管内皮的粘附性而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4.
选择素参与白细胞粘附,炎症、感染、创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后排斥反应等过程与选择素的过度表达有关。通过阻断选择素参与的白细胞粘附可干预白细胞游走,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模型及其生物力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问题,是目前国际上的前沿性生物医学课题。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出现,使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创新。一方面,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揭示了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另一方面,以生物力学方法为基础建立了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模型的提出,为研究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引起的血流阻力、压力梯度、速度分布、应力分布、流场扰动等变化规律开辟了全新的方法;而基于液滴模型建立的白细胞复合液滴模型珠提出,为探讨白细胞-内皮细胞之间在不同初始接触面积、接触角、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数等方面对白细胞的变形性、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及相邻白细胞、内皮细胞之间力的传递规律开辟了新途径。本旨在对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缺血-再灌注肝脏组织中ICAM-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分子杂交技术,观察缺血时间分别15、30及45 min的3组兔肝脏于再灌注60 min时ICAM-1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肝窦腔内的白细胞数量进行计数。结果:3组肝脏缺血前及缺血末组织内仅有少量ICAM-1 mRNA表达于肝窦内皮细胞浆内,且肝窦腔内的白细胞数量也无明显改变;但于再灌注60 min时,ICAM-1 mRNA表达程度则显著增强,且缺血时间越长的肝脏,其表达强度越大。此外,组织内ICAM-1 mRNA含量越高的肝脏,肝窦腔内白细胞数量越多,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肝脏的缺血能明显诱导再灌注期间肝窦内皮细胞表达ICAM-1,增强肝窦内皮细胞的粘附力,促进再灌注血流中的白细胞在肝窦内滞留,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观念认为,脑组织损伤区域的白细胞浸润,其意义主要在于清除坏死组织和参与瘢痕的形成。然而,自70年代开始就有人提出,白细胞在脑缺血损伤区的浸润增加可能与脑缺血的发病有一定的联系。其后的大量实验证明,白细胞尤其是单核细胞及组织中的巨噬细胞,除对人体有防卫作用外,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如炎症、免疫性疾病、甚至衰老和缺血/再灌流损伤时,白细胞可大量聚集,产生和释放蛋白水解酶、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等,从而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血-脑屏障主要结构的血管内皮细胞,其功能状态及其与白细胞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在细胞因子等因素的参与下,二者通过粘附机制相互作用,促进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在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对人类进一步认识、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提供新的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血栓形成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 方法: 在动物活体模型上, 连续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时脑软膜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过程并测量了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结果: 单纯缺血期, 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血管内血细胞呈粒流或泥沙流, 细静脉内白细胞贴壁滚动逐渐增多. 微血管管径缩小, 有部分毛细血管血流停滞. 再灌注后, 血流速度较缺血期明显加快, 但细静脉内白细胞粘附贴壁也明显增多, 随着再灌时间的延长, 白细胞粘附贴壁越来越多且牢固, 血管内皮增厚, 管腔内壁变得粗糙, 纤维蛋白形成, 呈丝状附着在血管腔内, 时而缠络血细胞及血小板, 呈絮状团块附着在血管壁上, 逐渐形成壁栓, 阻碍血细胞的流动. 时有絮状团块被血流冲动、脱落, 进入血流, 形成流动的血栓. 正常组、单纯缺血15 min、缺血30 min和缺血30 min后再灌30 min、 1 h、 6 h各组的血浆纤维蛋白(mg/dl)分别为31.3±5.4、 126.0±14.9、 90.7±10.3、 109.4±5.8、 124.0±11.5、 68.8±8.3. 由此可见, 缺血期与再灌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均较正常组高, 在缺血15 min和再灌1 h时出现二个高峰值, 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再灌6 h时又明显降低, 与单纯缺血30 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再灌注后快速恢复的血流激活了多种细胞粘附分子, 加重了内皮细胞的损伤, 导致血栓形成, 微循环灌注障碍. 并认为血浆纤维蛋白的形成在此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沙鼠为对象探讨急性脑缺血动物经不同氧压暴露对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变化与粘附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脑缺血动物经高压氧治疗后,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轮廓清楚,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粘附程度明显减轻。表明高压氧可能具有抑制血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实验还观察到,动物在300kPa氧压暴露时脑膜微血管出现节段性痉挛,400kPa氧压下,痉挛程度加重,并可见有内皮细胞裂隙增宽,血管内容物外溢,而在250kPa氧压暴露时则未见此现象。提示在大于300kPa氧压暴露时微血管的这种反应,可能是饥体氧中毒在微循环环节上的征象。  相似文献   

20.
实 验与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脑缺血后的病理过程中有明显的炎性反应 ,目前主要研究与炎性细胞浸润有关的粘附分子和脑血管内皮方面。1 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蛋白分子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 ,因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并跨内皮细胞造成浸润等过程需要粘附分子的介导。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分子主要有E selectin(内皮选择素 ,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 )、P selectin(血小板选择素 ,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及活化血小板内 )、ICAM 1(细胞间粘附分子 1)、VCAM 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