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应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将5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用康力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6.9%,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3.8%)(P〈0.05)。两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血小板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应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47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予以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对照组22例,予以康力龙治疗.两组予输血、浓缩血小板及止血、护肝、抗感染等治疗.每月复查血常规2~4次,每3~4个月复查骨髓象1次.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达72.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4.55%.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手颤1例,牙龈增生2例,高血压2例,皮肤感觉异常1例,对照组出现肝功能损害2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100-102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环孢素A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康力龙,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基本治愈12例、缓解10例,总有效率达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4.72±0.36)×10~9/L,血小板(35.04±4.65)×10~9/L,血红蛋白(94.93±14.25)g/L,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贫血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方法。方法:比较环孢素联合康力龙和糖皮质激素与仅用康力龙和糖皮质激素治疗CAA的疗效。结果:环孢素组有效率(86.83%)明显高于对照组(66.11%)。结论:环孢素联合康力龙和糖皮质激素治疗CAA有效、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赵静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16-16
目的:分析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及单用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进行对照研究。方法:16例采用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14例单独应用康力龙治疗。结果: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组总有效率87.4%,康力龙单用治疗组57.1%。治疗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吴亮  董维  杨辉  林言华 《吉林医学》2015,(2):222-223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就诊并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血象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的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明显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8.3%)(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CAA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2月-2009年1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9例)采用环孢素A、康力龙联合治疗,对照组(23例)仅采用康力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4.5928,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观察环孢素A(Cs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方法:AA患者40例,不同时期分为两组,疗组21例采用口服CsA 3~5 mg/(kg·d),力龙6~12 mg/d,血生胶囊12粒/d,助用保肝药物;对照组19例单用康力龙治疗并辅助用保肝药物.观察血常规,、肾功能,成分血频度,血感染频度及骨髓象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5例,显进步7例,效9例,有效率为57.1%;对照组缓解2例,显进步5例,效12例,有效率为36.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Cs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AA疗效肯定.大多数患者对本方案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探索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比较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和康力龙治疗CAA的疗效。结果: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康力龙对照组的58.8%。结论: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CAA疗效优于康力龙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单一用药组(n=32)和联合用药组(n=32),单一用药组采用康力龙,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的基础上采用环孢素A。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及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变化。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3.75%(30/32)较单一用药组68.75%(22/32)高(P<0.05);与单一用药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较高(P<0.05);与单一用药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用药组HGB、PLT较高(P<0.05)。结论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增强疗效,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和血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11.
汪宏云  胡强  王文辉  高泽丽 《西部医学》2010,22(6):1043-1045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6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力龙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2.5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5.33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88%、28.1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3333,P〉0.05)。结论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较佳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分析环孢素A(Cs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NSA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7例患者单用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在司坦唑醇治疗同时口服CsA,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40.0%,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NSAA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可逆,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环孢菌素A合用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s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方法用CsA或合用雄激素治疗56例再障患者,比较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达78.6%,其中慢性再障(CAA)86.7%、重型再障Ⅰ型(SAA-Ⅰ)70%、重型再障Ⅱ型(SAA-Ⅱ)71.43%、纯红再障(PRCA)100%.治疗3个月后CD4+/CD8+比值增加(t=3.9778,P=0.0002).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减量或停药后缓解.CAA和SAA-Ⅰ亚型合用康力龙者缓解率较高;再障亚型、CsA小剂量或大剂量及合用安雄对缓解率无影响(P>0.05).诊断时血小板<20×109/L者缓解率高(RR=10.9,P=0.017);CD4+/CD8+比值小于1者缓解率高(RR=5.6,P=0.043);HB和粒缺与缓解率无关(P>0.05).用生存率分析法得知达到中位进步时间为3个月,中位缓解时间为12个月.结论CsA治疗再障安全、有效;对CAA和SAA-Ⅰ亚型CsA合用康力龙缓解率高;中位缓解时间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14.
Treatment of 34 Cases of Chronic Aplastic Anemia Using Prepared Rehmannia Polysaccharide Associated with Stanozolol@元阿萍@刘超@王秀菊@余学端@黄霞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及其有效低毒剂量范围。方法试验组48例,5例急性再障(AAA)患者给予静脉输注环孢菌素A(CSA)(5~8.5 mg.kg-1.d-1)+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5~25 mg.kg-1.d-1),43例慢性再障(CAA)患者口服CSA(5~8.5 mg.kg-1.d-1),联合应用雄激素安雄(80mg.d-1)。每周监测试验组CSA血药浓度,使其保持在200~400 mg/L的有效范围内。显效后维持有效剂量半年以上,雄激素至少服用1年。对照组15例CAA,服用小剂量CSA(2 mg.kg-1.d-1)+安雄(80 mg.d-1)+强的松(10mg.d-1)。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一般小于2个月,总有效率达87.5%以上。治疗4个月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较治疗前平均上升2.1×109/L,血小板计数平均上升36×109/L,血红蛋白平均上升37 g/L,大多脱离血制品。AAA基本治愈3例。结论给予足量长疗程CSA治疗急慢性再障,是一种有效的、价廉的、值得大力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抗人胸腺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为SAA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5月于本中心接受ATG联合CsA治疗的SAA患者15例,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的改善、外周血象的变化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达到疗效评估时间者共10例,其中完全缓解4 例(40.0%),部分缓解4 例(40.0%),无效1例(10.0%),死亡1例(10.0%),近期总有效率为80.0%。患者血象在ATG治疗后1~2个月开始逐渐改善,首先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回升,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在治疗3个月后开始稳定并回升。用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反应(53%),其次为感染(40%)。结论:对于不能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AA患者,ATG联合CsA是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环孢茵素、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环孢茵素A 5 mg/(kg·d),分两次口服,按病情变化调整用量;雄激素(十一睾酸酮)80 mg/d,分两次口服;糖皮质激素(强的松)30 mg/d,分两次口服,并对症支持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 5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2%(39/54),其中重型28例有效率67.9%(19/28),极重型12例有效率33.3%(4/12);26例非重型有效率76.9%(20/26).结论 环孢茵素、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可作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抗胸腺球蛋白(ATG)及环孢素A(CSA)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ATG联合CSA治疗9例儿童SAA。ATG4—5mg/(kg·d)静脉滴注,CSA起始量为3-5mg!(kg·d),辅以成分血输注、造血生长因子等支持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及骨髓象的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情况。结果随访9例中基本治愈3例,缓解3例,明显进步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CD4+细胞比例升高,CD8+细胞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使用ATG、CSA作为初诊儿童SAA的首次治疗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