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6例谭学书王晓莉刘平陈旭黄海林我科于1991年1月~1996年1月共收治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5例,女11例;年龄4~13岁,平均6.3岁.其中坠跌伤10例,车祸伤5例,打击伤1例.16...  相似文献   

2.
迟发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迟发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梁玉敏卢亦成朱诚江基尧张光霁杨中坚白如林丁学华关键词血肿,硬膜外;诊断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1.15我院1984年4月~1992年8月收治18例迟发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ETEDH),占...  相似文献   

3.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与CT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与CT邓传宗,顾志恺CT问世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发病率明显增高。我院1985年11月~1989年12月共收治经CT扫描及手术证实的148例、159个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与使用CT前比较,年收治病例显著增多(由平均6例/年增至平均37例/年...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钟鸣瞿宣兴林岩崇郑伟明陈伟建吴恩福我院自1986年1月~1996年5月间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17例,占同期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17%,均经CT复查发现,笔者结合文献就该病的诊断问题作初步的讨论。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  相似文献   

5.
史庆丰  于红 《人民军医》1997,40(8):448-448
1988年8月~1996年3月我们收治外伤性小脑幕上下血肿21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14~89岁,平均47岁,50岁以上16例。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10例。受伤机制:加速性损伤6例,减速性损伤15例。不同部位同一类型血肿7例,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血肿14例。幕下血肿中12例为小脑内血肿,4例为硬脑膜下血肿,5例为硬脑膜外血肿,幕上血肿中11例为硬脑膜外血肿,6例为硬膜下血肿,4例为脑内血肿并破入脑室。全组病人均经CT扫描证实,15例经手术证实。1.2治疗方法和结果(1)幕上血肿>40ml,幕下血肿M10113例,均行…  相似文献   

6.
小儿外伤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小儿外伤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总结分析我科1991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的小儿外伤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23例。结果 本组手术清除血肿21例。血肿自行吸收2例。无死亡。结论 小儿迟发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多发生在伤后2-5d,占该类血肿78.3%,跌倒伤是主要的致伤原因,此类血肿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但多伴有颅骨线形骨折。小儿外伤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及时发现和治疗,预后良好,CT扫描是可靠而简便的诊断方法,而延误诊断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脑膜外血肿的形成机制、诊断、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6例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6例病人中35例手术治疗,11例非手术治疗。恢复良好38例,中或重度残疾6例,死亡2例。结论骑跨横窦硬脑膜外血肿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病情常急剧恶化,早作头颅CT扫描、早诊断、早治疗,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术中充分减压、止血、避免横窦二次受压和注意对冲性损伤,是提高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脑膜外血肿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硬脑膜外血肿非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脑膜外血肿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及时开颅清除血肿。根据病情,不宜手术治疗的则采用药物等综合保守疗法,待血肿自行吸收。该疗法可免去开颅手术痛苦及术后并发症,特别适于有严重心肺疾患及严重多发伤的患者。我院自1995年6月始对该类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综合疗法),共收治硬脑膜外血肿患者639例,其中保守治疗192例。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3年—1998年间收治外伤致静脉窦处硬脑膜外血肿29例,均手术治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 192例 ,男 12 6例 ,女 6 6例 ;年龄 1~ 72岁 ,平均 31.5岁。其中侧脑室外引流术 7例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16例 ,脑脓肿钻孔或锥颅引流 7例 ,后颅窝引流 31例 ,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肿瘤术后放置引流 131例。引流管主要有橡皮管、导尿管、头皮硅胶管、分流管等。脑室外引流、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脑脓肿等常选用型号为 10~ 14号导尿管。颅脑损伤、脑瘤术后常选用直径7mm的橡皮管 ,小儿硬脑膜下积液还可用头皮针硅胶管。  引流管接密闭的无菌瓶或无菌引流袋均可。侧脑室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脑脓肿置管前尿管内注满无…  相似文献   

11.
小儿外伤性后颅窝血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36例小儿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硬膜外血肿19例(其中5例血肿骑跨幕上)硬膜下血肿12例(其中3例伴有大脑半球挫裂伤),小脑半球血肿4例(其中伴阻塞性脑积水2例),第四脑室内出血1例。枕骨骨折21例。10例非手术治疗,8例治愈,28例行后颅窝血肿清除术(其中有2例为非手术治疗的中转手术),26例治愈,2例死亡,死亡率5.56%。结论:小儿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病情紧急,早期诊断,及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一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后出现对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DEDH)不常见,我们自1992年1月~1996年1月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1.至一般情况男6例,女2例;年龄15~65岁,平均32.4岁。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3例。伤后1~5h入院,平均3.4h。入院时格拉斯哥(GCS)评分:3~5分5例,6~8分1例,9~12分2例。一侧瞳孔散大,Babinski征阳性4例。CT扫描结果:均为一侧硬脑膜下血肿,血肿量15~80ml,其中合并脑实质内血肿1例,脑挫伤3例,颅骨骨折2例。确诊为硬脑膜下血肿后立即开颅清除血肿,去除骨瓣。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3例,术…  相似文献   

13.
骑跨上矢状窦双侧硬膜外血肿11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骑跨上矢状窦双侧硬膜外血肿11例张建军张俊我院自1986年3月~1994年12月共手术治疗骑跨上矢状窦双侧硬膜外血肿11例,占同期手术72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1.5%,占同期405例硬脑膜外血肿的2.7%.现就其发生机制,诊治特点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死亡的因素。方法 对1992-2002年间,收治的2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中的58例死亡病人与152例存活病人的发病年龄、发病时的意识状态、血压、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死亡的患者和发病年龄无相关性,意识状态越差死亡率越高,血肿位于脑室和丘脑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血肿位于内囊和后颅窝的患者,血肿位于内囊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血肿位于后颅窝患者,可能与本血肿位于后颅窝患者的样本数较少有关。死亡患者中与收缩压无相关性与舒张压关系密切。手术后死亡率低于内科治疗。结论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因素较多,其中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为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和舒张压。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伤患者颅内压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颅内压增高是颅脑损伤致死的重要原因这一,发生率约为40%~80%[1]。因此,伤后准确监测颅内压,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提高疗效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1995年5月-1996年5月对30侧重型颅脑伤病人的颅内压监测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6~79岁,平均41.2岁。30例中广泛脑挫裂伤10例;脑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8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8例;脑内血肿4例。并发脑疝12例。30例中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可作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早期预后评估的临床指标。方法用Logistic回归分析程序和χ2检验,对305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14项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CS,瞳孔变化,年龄,脑伤范围,术中有无脑膨出,是否需要去骨瓣外减压和术后有无高热7项临床指标影响预后。结论以上7项,特别是GCS和瞳孔变化,是评估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94年1月-2007年6月间共收治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1 871例,采用非手术、开颅清除血肿及钻孔置管尿激酶溶解引流等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硬脑膜外血肿的钻孔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1993年8月~1996年12月,我们对28例硬脑膜外血肿采用颅骨钻孔方法清除血肿,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8例中男21例,女7例;年龄6~63岁,平均45.6岁。车祸致伤8例,砸伤8例,击伤8例,坠落伤1例,跌伤3例。手术距受伤...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我院1996年5月-2005年12月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4年1月至1991年11月共收治亚急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58例,其中1984~1986年行开颅术清除血肿21例,死亡2例(其中1例3岁小儿,术后并发肺炎死亡;另1例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术后再出血,形成脑疝再次手术后死亡)。1987年始对此类血肿改行血肿区钻孔闭式引流术共37例,无一例死亡,现把手术改进后钻单孔闭式引流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7例中,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9例,慢性28例。男性32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57d,最大70岁;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中,50岁以上的占19例。病程最长者2年3个月。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者31例,伤因不详者6例。血肿在大脑凸面的占29例,波及额底或颞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