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文清 《实用新医学》2002,4(5):413-414
目的:探讨正压通气及气管插管冲洗在新生儿肺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明确肺出血诊断后即行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0.5-1ml反复冲洗,冲洗完毕立即按初设参数使用持续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结果:32例肺出血新生儿中,治愈18例(56.25%),好转4例(12.5%),死亡10例(31.25%)。结论: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肾上腺素冲洗,与持续正压通气联合应用可增加新生儿肺出血治疗效果,提高新生儿肺出血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管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于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体温管理、呼吸管理、维持营养和热量、预防感染、脑白质损害及脑室周围出血的防治、预防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发育支持护理等综合管理。结果:住院存活34例,死亡6例,住院存活率为85%;放弃治疗后死亡3例,实际存活率为77.5%。存活患儿生后10天日平均体重增长(37.8±11.2)g,随访6个月身长及体重生长达修正月龄正常标准,有3例发生脑瘫。结论:注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可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及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对43例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重度窒息11例,肺炎17例,颅内出血5例,肺透明膜病8例,胎粪吸入综合症10例,重度缺氧缺血脑病1例,频繁呼吸暂停1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败血症伴循环衰竭3例。根据具体疾病的特点和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结果抢救成功32例(74.4%),放弃8例(18.6%),死亡3例(6.98%)。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1例。8例次气管分泌物培养阳性。放弃的8例中,其中4例(因经济等原因)系MAS、低出生体重儿治愈可能性很大。结论熟练掌握小儿机械通气的呼吸力学知识、通气模式和参数调节,适时尽早上机,尽量使用较低PEEP、PIP、较短的吸气时间.尽快脱机,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的认识,方法 对33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围产、发病情况与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感染、寒冷损伤、肺透明膜病是肺出血的最主要高危因素。治疗关键是早期合理应用呼吸机正压通气,配合气管内滴入肾上腺素或立止血及静脉用止血药。本组死亡17例,治愈11例,放弃5例。结论 新生儿肺出血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结合征、病死率极高。降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早期预防原发病的发生和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止肺出血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2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体重分三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治愈出院170例,治愈率75.2%;随体重增加而上升(P〈0.05);治愈者平均住院(27±13)d,住院天数随体重增加而缩短(P〈0.05);病死30例,病死率13.2%;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下降(P〈0.01)。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27.8%),胎膜早破(22.5%),妊娠并发症13.7%,习惯性流产2.6%,妊娠患内科慢性疾病(1.76%)和原因不明(31.6%)。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10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达85.3%,其体重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P〈0.01),存活率85.1%,体重≤1000g,存活率56.3%。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和颅内出血。结论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收住NICU病房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防止院内感染;对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表面活性物质和高频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用机械通气及肾上腺素盐水支气管冲洗治疗新生儿肺出血11例,高频喷射通气(HFJV)组,治疗7例,治愈3例,死亡4例(2例放弃治疗);呼气终未正压通气(PEEP)组,4例,全部治愈。结果表明:用HFJV对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而用PEEP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其疗效优于HFJV.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情况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01-2010-10在新生儿科住院的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含3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共发生并发症175例次,平均3.89例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低蛋白血症28例(62.22%)、高胆红素血症25例(55.55%)、低血糖症24例(53.33%)、贫血23例(51.11%)、肺透明膜病14例(31.11%)。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的43例,占95.55%,发生1、2、3、4、5、6.7、8种并发症的分别为4.44%、24.44%、13.33%、20.00%、20.00%、11.11%、4.44%、2.22%;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存活34例,存活率为75.56%,死亡2例,放弃治疗9例(于放弃后1-2d内死亡),病死率为24.44%,在死亡的11例中发生肺透明膜病9例,占81.82%。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活能力低下,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其病死原因主要是肺透明膜病,预防肺透明膜病可望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立止血、肾上腺素加机械通气对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新生儿肺出血31例(治疗组),应用机械通气及立止血、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治疗,与对照组疗效相比较。结果治疗组31例肺出血患儿治愈19例(61.29%),存活者肺出血停止时间平均19.56 h。对照组23例,治愈1例(4.35%)。结论机械通气及立止血、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确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华虹 《广西医学》2010,32(9):1166-1166,F0003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肺出血(NPH)中的治疗经验。方法新生儿肺出血患儿75例,及时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并给予解除气道梗阻,气管内注入凝血酶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抢救成功64例,成功率为85.3%,放弃治疗6例,死亡5例;肺出血停止时间(12.8±4.2)h,呼吸机使用时间(72.9±16.6)h。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有效、可靠方法 ,早诊断、早行机械通气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用机械通气及肾上腺素盐水支气管冲洗治疗新生儿肺出血11例,高频喷射通气(HFJV)组,治疗7例,治愈3例,死亡4例(2例放弃治疗);呼气终未正压通气(PEEP)组,4例,全部治愈。结果表明:用HFJV对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而用PEEP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其疗效优于HFJV。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生死亡的高危因素,以利临床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发病日龄、胎龄、出生体重、发病季节、硬肿程度、合并症、并发症以及肝素治疗与否的病死发生率。结果 〈24h日龄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重症忠儿、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发肺出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循环障碍等因素死亡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和〈0.01)。肝素治疗忠儿死亡率低于未用肝素治疗忠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结论 〈24h日龄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重症患儿、合并HIE、并发肺出血、休克、肾功能衰竭、DIC、MODS等因素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生死亡的高危因素,肝素治疗可以降低本病死亡率。提示临床:降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死亡率应针对上述高危因素进行积极的早期干预,包括早期使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加强围产期保健,保护早产儿等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胎龄低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 1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BPD患儿43例,非BPD早产儿98例,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从母亲因素、患儿出生情况、生后治疗等方面分析,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率为30.5%,胎龄<28周的超未成熟儿共8例,均发生BPD。BPD组胎龄及出生体重均较非BPD组低(P<0.01),BPD主要发生在胎龄<30周、出生体重<1.25 kg的早产儿。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胎龄、出生体重、母亲产前感染史、新生儿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与否、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胎龄<30周(OR 11.364,P<0.01)、出生体重<1.25 kg(OR 3.048,P<0.05)、机械通气(OR 11.890,P<0.01)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低出生体重、低胎龄及机械通气是BPD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母亲产前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贫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用氧时间也与BPD的发生有关,因此,避免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尽量缩短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防止及减少反复肺部感染,积极早期综合治疗是预防早产儿BP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正压通气及气管内冲洗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1999年3月~2002年10月收治的35例肺出血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正压通气及1:10000肾上腺素溶液气管内冲洗治疗的35例肺出血患儿中,治愈21例(60.0%),好转5例(14.3%),死亡9例(25.7%)。结论 持续正压通气及1:10000肾上腺素溶液气管内冲洗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低体重儿的成活率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产科加强对低体重儿的系统管理.使死亡率逐年下降.现将三年来低体重儿的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3年至1995年三年中共出生新生儿7互17名;低体重儿(<2500g)564人,占7.92%其中早产儿394例(69.84%).足月小样儿170例(30.14%)体重最小950g.胎龄最小为28周.三年共死亡新生儿89人新生儿死亡率12.5%.其中低体重儿62人,占696.6%。1.2三年中低体重儿死亡率的比较1993年出生低体重儿175人,死亡30人,死亡率为171.4‰,…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死亡原因。方法使用固尔苏和nCPAP或者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果 33例患儿中,死亡8例,死亡原因需要使用第2剂固尔苏1例,剂量不足6例,肺出血3例,其中单一原因6例,双原因2例,均合并剂量不足和肺出血。8例体重均≤2.5kg,均为早产儿,胎龄≤32周。结论与体重相比,胎龄对预后影响更大,胎龄≤32周病死率高。低出生体重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时,剂量一定要充足,否则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赖剑蒲 《广州医药》1998,29(4):68-69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早产,身体各系统在组织及生理上均未成熟。出现呼吸衰竭时往往需要用机械通气作为呼吸支持。现将NICU在内1989年12月至199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作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12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一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6例患儿均是从外院转送NICU治疗,男102例,女24例。平均体重1.73kg(0.9~2.45kg),<1.5kg38例,1.5~2.45kg88例。1.2原发病及合并症:原发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8例,早产儿生活力低下28例,肺炎17例,败血症16例,重度窒息8例,先天性心脏病7例,其他2例。合并症有硬肿、肺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54例新生儿肺出血(其中4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46例肺出血新生儿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存活25例(54.35%),死亡21例(45.65%);8例未使用呼吸机治疗,仅给予常规治疗,均死亡.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有效方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可明显降低肺出血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周逢洽 《海南医学》2005,16(8):78-79
目的探讨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死亡率提供帮助。方法对本医院近5年收治的253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对其生存和死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低出生体重儿主要原因有羊膜早破36(14.23%),脐带异常35(13.83%),胎盘早剥26(10.28%),双胎妊娠16例(6.32%)。主要的并发症有新生儿肺炎97(38.3%),窒息68(26.9%),硬肿症54(21.3%),缺氧缺血性脑病51(20.2%),脐炎47(18.6%),呼吸窘迫综合征35(13.8%),消化道出血30(11.9%),颅内出血29(11.5%)等等。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与胎龄、出生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呈负相关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15例(39.5%),DIC与肺出血6例(15.8%),颅内出血与脑水肿8例(21.1%)。结论为了预防低出生体重儿必须加强产前检查和监护,对所有的低出生体重儿必须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防止院内感染,以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病变与早产低体重儿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者,早产儿占66.7%(24例),低体重儿占69.4%(25例),足月正常体重儿占30.5%(11例)。早产儿、低体重儿肺出血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正常体重儿(P<0.01)。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是发生肺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卢敏 《中华实用医学》2003,5(20):113-114
对本地区1995年—2001年新生儿死亡状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7年期间0—5岁儿童死亡60例,其中新生儿死亡31胎35例、占死亡儿58.3%,占同期出生儿(出生儿3286例)1.07%。主要死亡原因:疾病方面主要是新生儿窒息,占31.4%,新生儿畸形占22.9%,死产11.4%,多胎8.6%。社会因素:母亲无职业占91%,暂住户籍86%,住院分娩69%,院外分娩31%。同时提出了我们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监控和措施,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生存质量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