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感染与NLRP3、L-1β及IL-18在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 选取诊治慢性牙周炎需进行拔牙治疗的患者50例及50例牙周健康人群,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龈下菌斑Pg,慢性牙周炎患者拔牙后取得牙周膜组织进行牙周膜细胞培养,取部分细胞用Pg标准株感染,部分不做感染处理,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NLRPS蛋白表达,以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IL-1β及IL-18表达。 结果 慢性牙周炎患者Pg阳性率为84.00%,高于牙周健康者的22.00%,探诊深度5、6、7 mm慢性牙周炎患者Pg浓度分别为4.38±0.81、4.79±0.76、5.47±0.63,高于牙周健康者0.38±0.12、0.46±0.15、0.72±0.20(P<0.05);Pg感染牙周膜细胞中NLRP3及IL-1β、IL-18表达量分别为(1.25±0.12)、(1 820.42±425.57) pg/ml、(311.55±45.70) pg/ml,明显高于未人工Pg感染牙周膜细胞(0.74±0.08)、(1 138.65±350.76) pg/ml、(124.70±42.54) pg/ml (P<0.05)。 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率及感染菌量均较高,Pg感染可引起牙周膜细胞中NLRP3、IL-1β、IL-18表达的上调,这可能是Pg引起慢性牙周炎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IL-1B基因多态性与汉族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携带不同IL-1B 3954等位基因的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中的IL-1β浓度、牙槽骨吸收程度、附着水平等相关临床牙周指标的差异情况.[方法]将已用PCR和限制性酶切方法检测IL-1B 3954等位基因情况的109名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按其牙周情况分为轻度组(n=22)、中度组(n=48)、重度组(n=39),在各组内分析比较不同IL-1B等位基因患者的龈沟液中IL-1Β浓度(ELISA法)、牙槽骨吸收程度、附着水平、探诊深度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携带IL-1B 3954等位基因2(B2阳性)患者的龈沟液IL-1β浓度高于B2阴性患者,其牙周破坏程度也较B2阴性患者严重.[结论]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破坏程度与患者是否携带IL-1B( 3954)等位基因2呈正相关关系,该等位基因可能是发展为重度慢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 (IL-21)、IL-23及IL-1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40例,其中轻度患儿46例,中度患儿58例,重度患儿36例。嗜酸性粒细胞型68例,中性粒细胞型72例。比较各类型患儿血清IL-21、IL-23、IL-17水平,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差异。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患儿血清IL-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儿血清IL-23和IL-17分别为(253.30±49.80) pg/mL和(9.40±1.10) pg/mL,高于轻度和中度患儿(P<0.05),而FEV1%pred和FEV1/FVC分别为(68.83±9.95)%和(67.80±9.15)%,低于轻度和中度患儿(P<0.05)。嗜酸性粒细胞型患儿血清IL-21、IL-23和IL-17分别为(25.12±3.83) pg/mL、(232.32±48.10) pg/mL和(8.40±1.00)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石(IL-6)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对4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40例健康牙龈组织的龈沟液中IL-6和PGE2进行测定,分析IL-6和PGE2的浓度在慢性牙周炎者和健康牙龈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的IL-6和PGE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结论IL-6和PGE:水平是推测慢性牙周炎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龈沟液中HGF及IL-1β含量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的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1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验对健康人以及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HGF和IL-1β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HGF总量及IL-1β总量在治疗前牙周炎位点明显高于健康位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牙周治疗后,HGF总量及IL-1β总量均明显减少,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GF总量和IL-1β总量呈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龈沟液中HGF与IL-1β水平与牙周炎症程度密切相关.龈沟液中HGF与IL-1β水平可作为反映牙周状况的有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慢性牙周炎不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牙周袋探诊深度(pocket depth,PD)和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与同期健康者50例比较.血清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龈沟液(gingival crevlcular fluid,GCF)中IL-6检测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 慢性牙周炎组的血清CRP和GCF IL-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RP和GCF IL-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CRP和GCF IL-6在中度和重度组的表达高于轻度,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RP与PD、CAL呈正相关(r=0.309,0.532,P<0.05);GCF IL-6与PD、CAL呈正相关(r=0.337,0.593,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RP和GCF IL-6呈高表达,并与慢性牙周炎病变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活动期与静止期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IL-6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6(IL- 6)与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 EL ISA免疫夹心法检测牙周炎活动期 2 9颗患牙和静止期 31颗患牙龈沟液 (GCF)中 IL- 6的含量。结果 活动期患牙组龈沟液中 IL- 6的浓度 (10 .65± 2 2 .0 5 ng/ ml)显著高于静止期患牙组 (1.73± 0 .5 3ng/ ml,P<0 .0 5 )。结论 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 IL- 6的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牙周炎活动期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与绝经早期妇女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非牙周炎和49例患慢性中、重度牙周炎的维吾尔族(维族)妇女,所有妇女绝经年限均≤5年.采集30颗牙周健康牙和49颗牙周炎患牙的龈沟液(GCF)样本,随后记录牙周临床观察指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GCF中IL-6的含量. 结果牙周健康组GCF中IL-6的含量为(1 088.10±102.33) pg/ml,慢性牙周炎组GCF中IL-6的含量为(2 961.22±224.80) pg/ml, 慢性牙周炎组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组(P<0.005);经相关分析,慢性牙周炎患牙GCF中IL-6的含量与GI、PPD、CAL均呈正相关(r=0.564, P<0.005; r=0.335, P<0.05; r=0.324, P<0.05).结论绝经早期的妇女健康牙GCF中含有少量IL-6.GCF中IL-6的产生增加可能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IL-6的水平反映了牙周炎症的严重程度,可以尝试作为判断牙周病变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L-17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IL-17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集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炎症牙位治疗前后的龈沟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龈沟液中IL-17的浓度和总量。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结果:IL-l7浓度和总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前显著上调(P<0.05),且IL-l7浓度、总量与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临床附着丧失(CAL)呈正相关(P<0.01、P<0.05、P<0.05)。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IL-l7发挥了重要的致炎作用。龈沟液中IL-l7的浓度、总量与牙周组织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提示牙周炎活跃期的一个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0.
龈沟液中IL-1β和IL-1ra水平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 1受体拮抗剂 (IL- 1ra)的相互关系 ,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 ,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了 30颗临床牙周健康牙和 4 3颗牙周炎患牙龈沟液 (GCF)中 IL - 1β和 IL - 1ra的水平。用标准化的滤纸条采集观察牙的 GCF样本 ,记录牙龈指数 (GI)、牙周袋探诊深度 (PPD)和临床附着丧失 (CAL)。结果  1临床牙周健康牙组 GCF中 IL- 1β的水平为 (6 1.891± 2 0 .719)pg/ m l,明显低于慢性牙周炎患牙组 (2 2 4 .4 0 2± 87.4 16 ) pg/ m l;健康牙组 IL - 1ra的水平为 (739.4 10± 2 4 9.12 1)ng/ m l,明显高于患牙组 (36 6 .72 2± 10 4 .188) ng/ ml;健康牙组 10 4 IL- 1β/ IL- 1ra的值为 0 .85 7± 0 .375 ,明显低于患牙组 6 .813± 0 .375 ,以上三个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 (P<0 .0 0 0 1)。 2经相关性分析 ,GCF中 IL - 1β的水平与 IL - 1ra的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慢性牙周炎患牙 GCF中 IL- 1β的水平与 GI、PPD和 CAL 均呈正相关关系 ,IL- 1ra的水平与GI呈负相关关系 ,10 4 IL- 1β/ IL- 1ra的值与 GI、PPD和 CAL 均呈正相关关系。 3探诊出血 (BOP)阳性患牙组 GCF中 IL - 1β的水平和 10 4 IL - 1β/ IL - 1ra的值明显高于 BOP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差异,以及IL-1β与糖代谢状况的关系,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牙周炎的可能原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测定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全身健康者龈沟液IL-1β含量,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龈沟液IL-1β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龈沟液中IL-1β含量与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无相关性(P>0.05);糖尿病患者HbA 1c<8%组的龈沟液(GCF)IL-1β含量与HbA 1c≥8%组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龈沟液IL-1β含量受全身因素调控。糖尿病患者因糖代谢等全身反应异常,龈沟液IL-1β含量显著升高,导致易患牙周炎。  相似文献   

12.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其与牙周指标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测定患有慢性牙周炎的20个牙位和牙周健康的加个牙位的龈沟液IL-6水平.结果: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并且龈沟液IL-6水平与PD、AL、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龈沟液IL-6水平与牙周组织的破坏和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并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IL-6的浓度。方法 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群共218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牙周炎患者的血清中IL-33、TNF-α、IL-6的浓度。结果 与健康人群相比,中度及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IL-33显著降低(P <0.01),而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TNF-α显著升高(P <0.01),中度及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IL-6浓度显著升高(P=0.042,P <0.001)。结论 血清中TNF-α、IL-6浓度与牙周组织炎性反应呈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提示牙周炎活跃期的一个信号分子,而IL-33浓度与牙周组织炎性反应呈负相关关系,在慢性牙周炎病理过程中可能具有保护协调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吸烟是增加慢性牙周炎发病率的危险因素,本试验研究体外培养正常人和重度牙周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尼古丁作用下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泌情况。方法采集2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PBMC,体外培养并与尼古丁(浓度分别为5,25,50,100和200 ng/ml)作用,分别在培养1,2,3,4,5 d后收集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结果5 ng/ml尼古丁对PBMC分泌IL-1β几乎没有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尼古丁浓度增加,IL-1β分泌明显增加(P<0.001),并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但当尼古丁浓度超过100 ng/ml,PBMC分泌IL-1β的水平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与50 ng/ml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牙周炎患者PBMC培养3 d后,IL-1β含量为(31.2±7.8)pg/ml,与对照组(23.6±8.1)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50 ng/ml尼古丁时,牙周炎患者IL-1β为(197.9±26.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17.4±16.8)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尼古丁可致PBMC分泌IL-1β增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但高浓度却抑制其分泌;重度牙周炎对尼古丁的刺激更加敏感,提示IL-1β的变化可能是吸烟影响牙周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细胞内、外弹性蛋白酶浓度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检查30名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初诊和治疗后1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并检测其龈沟液中IL-8及细胞内、外弹性蛋白酶浓度,以20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患病组细胞外弹性蛋白酶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外弹性蛋白酶浓度与牙周袋深度、牙周附着丧失呈显著正相关(P<0.01),细胞内、外弹性蛋白酶浓度与牙龈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细胞外弹性蛋白酶浓度较IL-8浓度更能够反映牙周袋内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腹腔液中EMAb、IL-6、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EM患者和10例正常妇女的血清、腹腔液,采用ELISA法测定EMAb,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IL-6、IL-8.结果:EM患者血清中EMAb、IL-6含量[(0.26±0.08)OD450 nm,(207.32±72.3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10±0.04)OD450 nm,(121.51±50.96)pg/mL,P<0.01].腹腔液中IL-6含量(215.77±58.39)pg/mL高于对照组167.90±52.12,P<0.05,IL-8含量(0.55±0.2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31±0.12)ng/mL,P<0.01.结论:EM患者腹腔液中异常水平的IL-6、IL-8是腹腔免疫动态环境失衡的部分原因.EMAb的产生,是机体免疫系统失常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弼凡  钱成明 《华夏医学》2001,14(4):415-416
目的:检测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探讨IL-1β在牙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滤纸条浸润法采集正常成年人及成年人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GCF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CF中IL-1β含量变化,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1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牙周炎治疗组患者龈沟液中IL-1β水平较牙周炎组显著降低(P<0.01),龈沟液中IL-1β水平分别与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呈显著正相关,结论:IL-1β参与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GCF中IL-1β可作为检查牙周病活动情况的一项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固定正畸患者不同矫治时期龈沟液(GCF)中P物质(SP)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两者在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于泰安市中心医院需要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固定矫治患者30例,随机选择一侧尖牙作为观察组,施加250 g远中移动初始力,另一侧为对照组不受力.分别在加力当天以及加力后1d、7d、14d、21d和28d收集患者尖牙近中及远中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SP和IL-1β含量.结果 正畸加力后观察组GCF中SP和IL-1β均开始升高[(3.8±1.2)pg/mL、(42.4±11.5)ng/mL],第7天均达到高峰[(5.0±1.4)pg/mL、(53.8±13.7)ng/mL],第28天基本回落至基线[(2.6±0.8)pg/mL和(35.6±11.9)ng/mL].对照组GCF中SP和IL-1β基本维持在基线.加力后1 d、7 d和14 d观察组GCF中SP含量和加力后1 d、7 d IL-1β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牙龈沟液中SP和IL-1β的表达随牙周组织受力变化而变化,参与牙齿移动和牙槽骨改建,其监测为正确判断正畸牙的牙周状况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对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以此评判仙灵骨葆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把参与犬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将实验组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而后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盐水组,各组均于给药时(基点)和基点后1、4、8、12、16周采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并测定IL-1、IL-6含量。结果:(1)实验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成功复制犬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2)中药组龈沟液中IL-1、IL-6含量于8周开始显著下降,到16周时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1),盐水组龈沟液中IL-1、IL-6含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仙灵骨葆可以有效的降低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1、IL-6的表达,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吸烟、不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及发作期患者痰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水平差异,探讨其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87例中度~重度的COPD患者(吸烟44例,不吸烟43例),记录每日的症状,并在稳定期及发作期分别测定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及IL-1β和IL-6浓度的变化.结果稳定期吸烟组患者诱导痰IL 1β为85.1 pg/ml,IL-6为76.5 pg/ml,较不吸烟组的60.1 pg/ml和56.4 pg/ml明显升高(P<0.05).发作期吸烟组和不吸烟组的IL-1β和IL-6水平均较稳定期升高,吸烟组(IL-1β 323.6 pg/ml,IL-6 106.7pg/ml)比不吸烟组(IL-1β 78.4 pg/ml,IL-6 90.2 pg/ml)升高更明显(P<0.01).发作期IL-6水平与痰液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相关.稳定期IL-1β水平与痰液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相关;IL-1β和IL-6水平与COPD的发作频率相关(r=0.383,P=0.01和r=0.311,P<0.05),与肺功能及症状积分无关.结论COPD患者痰液中IL-1β和IL-6水平升高,表明气道炎症程度较重,预示COPD急性发作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