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玉琴  李建平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144-114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开腹手术的影响。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既往行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术51例,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纵切口)术51例,比较2组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及术中肉眼观察腹壁盆腔黏连情况。结果开腹时间腹壁横切口组(10.00±1.35)min高于腹壁纵切口组的(5.00±1.02)min;开腹出血量腹壁横切口组(50.00+6.12)ml多于腹壁纵切口组(20.00+3.19)ml,手术总时间腹壁横切口组(50.00±3.53)min长于腹壁纵切口组(40.00±2.69)min,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横切口组术中黏连率(56.9%)明显高于腹壁纵切口组(21.6%,)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腹壁横切口组为(60.8±1.1)h短于腹壁纵切口组(102.4±1.3)h。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使得再次开腹手术开腹时间延长、腹腔内黏连严重、手术操作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行再次剖宫产术的患者选择原子宫瘢痕切口配合穴位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行再次剖宫产术,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选择原子宫瘢痕切口,观察组选择原子宫瘢痕切口配合穴位注射,比较两组的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52.9±7.15)min、术中出血量(174.65±1.32)ml、腹腔粘连2.00%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84.3±8.55)min、术中出血量(245.70±0.75)ml、腹腔粘连28.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再次剖宫产术的患者选择原子宫瘢痕切口配合穴位注射的效果良好,减少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粘连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秋琳  郭佩琦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233-123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将有剖宫产史患子宫附件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6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纵切口为研究一组,60例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为研究二组,随机选择同期无妇产科手术史患子宫或附件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治疗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开腹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拆线时间、伤口感染情况及手术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二组与研究一组比较,开腹时间长,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排气时间长,术中粘连明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对再次妇科手术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占娟 《大家健康》2013,(17):147-148
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再次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66例首次剖宫产术式为腹部横切口的患者为观察组,60例首次剖宫产为腹部纵形切口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术中腹腔粘连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对照组腹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vs 75.8%,χ2=22.648,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62.6±62.8)ml、手术时间(52.8±28.4)min及术后排气时间(22.8±4.2)min均小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12.4±69.1)ml、手术时间(66.3±32.6)min及术后排气时间(29.6±5.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应选择腹部纵形切口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腹壁切口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首次剖宫产腹壁竖切口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术患者41例(竖切口组)及首次剖宫产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术产妇45例(横切口组)共同作为观察对象,行剖宫产术,观察盆腔粘连程度、出血量、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竖切口组盆腔粘连程度比横切口组盆腔粘连程度较轻,开腹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横切口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竖切口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需再次剖宫产的患者,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的选择。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再次剖宫产时腹壁纵切口和横切口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织粘连情况。结果:腹壁横切口组再次手术开腹时间大于纵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口组开腹时出血量少于纵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口组组织粘连率高于纵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有可能再次剖宫产的患者,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可考虑选择纵切口为宜。  相似文献   

7.
韦建巍 《广西医学》2012,34(10):1402-1403
目的 观察在非洲产妇再次剖宫产术中,行腹壁及子宫瘢痕切口改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复剖宫产80例的产妇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瘢痕切口改良40例为观察组,于切口瘢痕外侧2 mm处,按原切口走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直肌前筋膜,提起残端,切除筋膜3 mm宽度至取下腹壁瘢痕组织,于子宫下段原横切口瘢痕上20 mm处切开进入宫腔.对照组40例,按传统的再次剖宫产瘢痕切口常规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开腹出血量少、新生儿娩出时间短、手术时间短(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复剖宫产术中,行腹壁及子宫瘢痕切口改良,具有胎儿娩出时间快、开腹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切口愈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探讨高频单级电刀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应用高频单极电刀进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220例产妇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应用常规手术刀进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200例产妇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手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二次剖宫产术中进腹时间(12.5±1.6)min、出血量(40.5±2.5)mL、切口愈合时间(5.2±0.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腹时间(17.8±1.3)min、出血量(75.6±2.8)mL、切口愈合时间(7.3±0.8)d,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二次剖宫产产妇来说,应用高频单极电刀可以缩短切开腹壁的时间和减少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更快,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郭俊风 《中原医刊》2003,30(19):10-11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妇科手术的负面影响。方法:12例腹壁纵切口和14例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妇科手术者作为研究Ⅰ组和Ⅱ组;20例无妇科手术史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Ⅰ组和Ⅱ组及对照组开腹出血量、开腹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及拆线时间。结果:研究组开腹出血量、开腹时间、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拆线时间。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研究Ⅰ组和Ⅱ组,开腹时间及出血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剖宫产产妇手术腹部切口的选择对其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将其根据首次切口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腹部纵切口,对照组采取腹部横切口,分析两组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开腹时间(6.98±3.25)min、手术总时间(41.45±3.22)min、术中出血量(230.55±11.52)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盆腔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建议采取腹部纵切口的优势比较突出,对母婴的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32例行再次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前次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术)和对照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对两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胎头娩出困难例数、手术出血量、盆腔粘连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开腹时间上,观察组为(9.1±3.7)min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5.2±2.6)min;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胎头娩出困难例数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盆腔粘连程度上.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引起的盆腹腔粘连程度严重,影响再次手术,但术后恢复好,应视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壁纵切口及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为A组,腹壁横切口再次剖宫产58例为B组,对两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壁及盆腹腔重度粘连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腹腔轻、中度粘连及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粘连较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首次手术选择腹壁纵切口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晋莉  江南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955-956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引起腹腔黏连及腹壁疝并提出改良。方法选择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40例为研究组,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皮肤纵切口)再次剖宫产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腹腔黏连情况、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果研究组开腹时间为(23.4±7.9)min,对照组为(15.2±6.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为(29.1±6.4)min,对照组为(24.2±5.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9±5.4)min,对照组(46±5.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切口在入分娩室试产患者行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入分娩室试产改行剖宫产分娩患者12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观察组采用改良子宫切口行剖宫产分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胎儿Apgar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和产妇围术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1.25±9.81)min、术中出血量(209.87±36.91)ml、胎儿娩出时间(29.75±2.64)s,明显低于对照组(96.73±5.98)min、(219.74±33.16)ml、(44.21±7.0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Apgar评分和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入分娩室试产改行剖宫产分娩患者,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手术能够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胎儿娩出时间,降低产妇子宫切口延裂等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再次剖宫产术116例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比较第一次剖宫产术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开腹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腹腔粘连程度与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子宫下段横切口与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比较,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腹腔粘连程度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视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案。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更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及分析首次剖宫产为腹壁切口纵切口或横切口对于再次剖宫产影响结果进行比较,以选择以利于受术者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再次剖宫产的产妇140例的临床资料,首次剖宫产术腹壁切口为纵切口70例作为A组,腹壁切口为横切口70例为B组,两组年龄、孕周、平均孕产次、第一次术后距再次手术时间、胎儿体重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次剖宫产手术中的情况:1.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2.娩出胎头困难与否;3.手术总时间;4.术中出血量;5术后切口愈合率。全部140例产妇再次进行剖宫术之后,B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胎儿娩出困难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A组。两组各项之间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盆腔粘连及术后切口愈合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的孕妇应慎重选择首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首次剖宫产行腹壁中线纵切与腹壁横切对术后并发症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该院行再次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按照产妇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的不同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首次剖宫产行腹壁中线纵切口,对照组产妇首次剖宫产行腹壁横切.探讨首次剖宫产切口选择对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瘢痕发生率为42.22%,腹腔粘连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产妇术后瘢痕发生率为80%,腹腔粘连发生率为46.67%,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妇在首次剖宫产时采取腹壁中线纵切的方法 ,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再次剖宫产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蒋馥霞  马九珍 《广西医学》2013,35(2):222-223
目的 探讨前次剖宫产不同腹壁手术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 再次剖宫产产妇146例,根据前次腹壁切口不同分为纵切口组70例和横切口组76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前次手术后盆腔腹壁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横切口组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明显长于纵切口组(P<0.05),出血量多于纵切口组(P<0.05),再次剖宫产时盆腹腔严重粘连明显多于纵切口组(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较为美观,但粘连更严重、对再次剖宫产手术负面影响更大,对可能需行再次剖宫产术者选择腹壁纵切口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探讨孕妇初次采取不同剖宫产手术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对孕妇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再次剖宫产患者120例.对照组选取第1次剖宫产为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的孕妇60例;观察组选取第1次剖宫产为腹部纵切口手术的孕妇60例.比较2组孕妇初次剖宫产术后腹壁、腹腔粘连程度和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腹壁、腹腔粘连情况明显重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婴儿娩出时间观察组为(7.37±2.6)min,对照组(14.54±2.7)min,术中失血量观察组(241.12±47.46) mL,对照组(310.57±49.71) mL,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总手术时间、胎头娩出困难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纵切口患者在腹腔粘连情况和再次剖宫产中婴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好于腹部横切口患者,对于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初次不同剖宫产方式对产妇术后盆腹腔粘连、腹壁瘢痕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永城市人民医院初次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行剖宫产的115例产妇,依据初次剖宫产的腹壁切口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对照组初次剖宫产行横切口,对观察组初次剖宫产行纵切口。对比初次不同剖宫产方式对产后盆腹腔粘连、腹壁瘢痕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初次剖宫产后盆腹腔粘连率[36.21%(21/58)]低于对照组[57.89%(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剖宫产后腹壁明显瘢痕发生率[5.17%(3/58)]低于对照组[19.30%(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初次剖宫产产妇采取纵切口剖宫产术可减轻产妇术后盆腹腔粘连、腹壁瘢痕程度,降低再次剖宫产手术损伤,促进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