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海晨  李侠  郭燕 《中外医疗》2009,28(36):166-16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11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阳性表达,并与3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各组血小板CD63、CD62P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活化血小板膜抗原CD63、CD62P的表达明显升高,UA、AMI患者CD63、CD62P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8例住院uA患者外周血中CD62P、PAC-1在治疗前后的表达,同期以24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UA组的CD62P、PAC-1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UA患者体内血小板处于高度活化状态,PAC-1、CD62P可作为冠心病发生急性事件监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含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及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并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小板CD62P含量及血清CRP水平,追踪观察6个月后比较UA组不同血小板CD62P含量及血清CRP水平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UA组患者血小板CD62P含量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UA组患者血小板CD62P含量与血清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UA组血小板CD62P高含量及血清CRP高水平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管重建术)的发生率(74.28%、71.05%)显著高于CD62P低含量及CRP低水平患者(16.67%、29.63%)(均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在UA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相关指标CD62P及CRP对预测UA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连蛋白Ⅴ(AnnexinⅤ)及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78例冠心病患者及26例健康体检者血小板膜AnnexinⅤ和CD62p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组AnnexinⅤ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心梗组与对照组相比,CD62p表达率显著性升高(P<0.01).心梗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AnnexinⅤ及CD62p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测定血小板AnnexinⅤ和CD62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Cai JM  Li T  Zhang YQ  Zhang GL  Li S  Xu XG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08-109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全血血小板α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CD62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70例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CD62P的阳性表达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6例,2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70例冠状动脉造影均为阳性,CD62P表达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28.3±2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为(20.5±16.3)%,稳定型心绞痛组为(12.8±13.3)%,非冠心病对照组为(9.9±6.4)%,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冠脉1~3支病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体内CD62P水平明显增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张颖 《吉林医学》2009,30(6):495-49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小板CD41、CD62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8例行PCI的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48例);对照组40例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CD41、CD62p的表达。结果:CD41、CD62p水平在PCI术后即刻较术前有显著性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术后4h达到峰值。不稳定心绞痛组CD41、CD62p在术前及峰值水平均较稳定组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CD41、CD62p水平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血小板活性在PCI前后有动态改变,血小板激活状态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PAC-1)、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GPIIb11Ia(CD41a)和GPⅠb/Ⅸ(CD42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53例CHD患者及30名正常人PAC-1、CD62P、CD41a和CD42b表达。结果CHD患者PAC-1、CD62P、CD41a异常增高(P〈0.01),CD42b降低(P〈0.05)。结论CHD患者伴有血小板活化,存在高凝状态病理基础,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罗助荣 《广东医学》2003,24(1):79-80
目的 通过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血小板CD41、CD63、CD62P表达及血浆D -二聚体浓度的干预研究 ,探讨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测定 3 0例UAP患者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 8周前后血小板CD41、CD63、CD62P、血浆D -二聚体水平及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血流参数 ,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 3 0例作对照。结果  3 0例UAP患者经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 8周后血小板CD41、CD63、CD62P及血浆D -二聚体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 (P <0 0 5或P <0 0 1) ;并降低双侧颈动脉内膜厚度 ,改善颈动脉血流参数 ;治疗后的各项参数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通过抗血小板活化、改善凝血纤溶活性等机制对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血小板活化时表达的特异膜糖蛋白分子,以探讨血小板在心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并发的心血管损伤时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39例心血管病、12例糖尿病患者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CD61的表达。结果 心血管疾病中的高血压组、脑梗死组、冠心病组和糖尿病组的CD62P,CD63表达与正常人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同时各组的CD41,CD61表达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均增高,因此检测活化血小板的特异膜糖蛋白在这些疾病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玉  沈成兴 《铁道医学》1999,27(4):218-219
目的 研究血小板膜CD41b、CD62p的表达与冠心绞痛及心绞痛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对照组血小板膜CD41b、CD62p的表达。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小板膜CD62p的表达显著高于稳定心绞痛患者及对照组;而血小板膜CD41b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小板膜CD62p表达的增高可能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冠心心绞痛尤其是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活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肌钙蛋白T(CTnT)的关系;方法:82例冠心病患者,包括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1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0例正常对照,采用流氏细胞技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和CD62L,同时作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测量心肌肌钙蛋白T。结果:冠心病患者存在CD62L表达的下调和CD11b/CD18表达的上调,AMI患者比UA患者明显,UA患者比SA患者明显,而SA患者仅在CD11b/CD18表达上高于正常组;CTnT阳性与阴性患者相比,其CD62L表达下降而CD11b/CD18表达增高;CAS在SA、UA与AMI患者间,CTnT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CTnT与CD62L成负相关、与CD11b/CD18成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好,CD62L与CD11b/CD18成负相关,而CAS与CD62L及CD11b/CD18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UA和AMI患者中,PMN是处于活化状态的,尤其是PMN表面细胞粘附分子CD62L和CD11b/CD18,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斑块在血管超声(IVUS)下的特征及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在SA及UA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127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CAG结果阴性者纳为对照组30例;SA组50例;UA组47例.均测定血清CDl05水平.抽取其中31例SA患者、31例UA患者行冠脉IVUS检查.结果 IVUS显示SA组病变处主要为稳定型、纤维性斑块,UA组主要为不稳定型、脂质性斑块.钙化性斑块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SA组12.0%,UA组18.0%,P<0.05).UA组的偏心指数(EI)显著高于SA组(uA组0.82±0.55,sA组0.54±0.23,P<0.05),有以正重构为主的趋势.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UA组显著高于SA组(4.06±0.19)μg/L,(3.47±0.17)μg/L和对照组(2.57±0.54μg/L,P<0.01);不稳定型斑块组(4.01±0.18)μg/L显著高于稳定型斑块组(3.22±0.16)μg/L,(P<0.01).结论 SA患者及UA患者的冠脉斑块在性质及结构特点不同.可溶性CD105参予动脉硬化的形成,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SA)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冠脉斑块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下的表现特征.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7例SA患者、29例UA患者的共55支病变冠脉行IVUS检查.结果SA组主要为稳定型、纤维性斑块,UA组主要为不稳定型、脂质性斑块.钙化性斑块在两组中的分布类似.UA组偏心指数(EI)显著高于SA组(P<0.05),有以正重构为主的趋势.SA组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显著高于UA组(P<0.01).结论SA患者及UA患者的冠脉斑块在性质及结构特点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探讨CRP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者,24例稳定性心绞痛(SA)者和21例对照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对UA和SA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进行累积计分。结果:血浆CRP水平UA组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后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UA者多为轻至中度狭窄病变,而SA者以重度狭窄病变多见;但UA患者血浆CRP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积分无相关性(r=0.19,P>0.05)。结论:①UA患者血浆CRP水平明显增高;②提示CRP水平不能反映UA患者冠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CD40配体(CD40L或CD154)的表达及可溶性CD40L(sCD40L)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71例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另选对照20例。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病例血小板表达CD40L和P-选择素(CD62P)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 ACS患者(包括UA组和AMI组)血小板表达CD40L和CD62P的水平及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SA患者和对照组(P〈0.05),UA组和AMI组、SA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D40L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水平成正相关。结论 CD40L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生,且可能反映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96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对象包括急性心肌梗塞44例(AMI组),陈旧性心肌梗塞16例(O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UA组),稳定型心绞痛15例(SA组),健康中、老年人20例(对照组)。结果AMI、OMI、UA组的D-dimer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其含量分别为(1.89±1.62)、(0.92±0.89)、(1.03±0.98)mg/L(均为P<0.01)。而S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冠心病患者血浆D-dimer的变化,可作为诊断继发性纤溶的较好的指标,以及CHD体内血栓前状态和溶栓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P物质(SP)浓度变化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分组并没正常对照组在心绞痛发作前及心绞痛缓解后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物质。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P物质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在稳定型心绞痛组P物质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冠脉的狭窄程度呈正比。结论:SP在UA发作时间浓度低于SA和正常对照组,与冠脉狭窄呈正比,UA缓解时SP浓度增加与冠脉狭窄程度呈反比,SP浓度的测定对UA的发生和疗效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政林 《华夏医学》2001,14(3):279-280
目的:通过稳定性心绞痛(SA)和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的心率变性(HRV)对比分析,探讨HRV在冠心病SA和UA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随机设正常人组,SA组,UA组,对三组的24h动态心电图进行HRV的时域和频域结果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SA组,UA组与正常组对照HRV有明显下降,冠心病UA组与SA组比较HRV多数数据有明显下降,结论:临床上检测HRV以判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损害程度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 CD28-T细胞和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亚组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5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28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稳定性心绞痛12例),以同时冠脉造影正常11例胸痛综合症患者为对照.借助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CD4 CD28-T细胞和CD4 CD25 Treg占CD4 T细胞比例进行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Treg/CD4 T细胞比例[(6.55±2.45)%]显著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14.01±4.92)%]和胸痛综合征组[(13.55±3.87)%](P<0.05),而CD4 CD28-/CD4 T细胞比例[(10.55±4.76)%]则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2.64±1.33)%]和胸痛综合征组[(2.75±1.55)%](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减少而CD4 CD28-T细胞比例升高,Treg比例降低可能使外周免疫耐受失去平衡,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IVUS)对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对125名有典型心绞痛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测,按心绞痛性质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形态和性质的差异。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病变血管及狭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是血管内超声显示,UA组病变以脂质斑块多见,SA组病变则以纤维斑块和钙化斑块多见,UA组病变自发性内膜撕裂和血栓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SA组。结论:IVUS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特点的诊断明显优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