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元四辉  阎海霞  杨西晓 《中药材》2007,30(9):1148-1150
目的:探讨以丹参素作为丹参药材和含丹参药材的制剂质量控制标准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比较了超声、索氏两种方法提取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含量以及室温留样观察含丹参药材的口服制剂中丹参素的含量变化。结果: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提取量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制剂中的丹参素含量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将丹参素作为丹参药材或含丹参药材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HPLC研究"丹参饮"中君药丹参与使药檀香合用前后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在家兔体内组织分布的变化.方法:家兔分别灌服丹参单煎液和丹参一檀香合煎液,于30,50,70 min取心、脑、肝、肾,以10%的高氯酸为蛋白沉淀剂,醋酸乙酯为萃取剂,4-羟基苯甲酸为内标,测定君药丹参中丹参素在各组织中的含量.结果:丹参素在心、脑、肝、肾中的达峰时间均接近50 min.丹参单煎和丹参、檀香合煎给药50 min后,对应组织中丹参素的平均浓度分别为:C_肾>C_心>C_脑>C_肝和C_肾>C_肝>C_脑>C_心,合煎给药后,心、脑、肝、肾各组织中丹参素含量均大于丹参单煎给药时的含量.结论:"丹参饮"中使药檀香可显著提高丹参素在靶器官的含量,从而增强君药丹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前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超声、煎煮、索氏提取三种处理方法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含量。结果:索氏提取可促使水解完全,使测得的丹参素含量最高。结论:索氏提取法作为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丹参注射液工艺改革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吉卫  赵学昆 《中成药》1990,12(10):6-7
实验证明,在丹参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第1次、第2次醇沉淀物中,含有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素;从纸层析——比色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说明,沉淀物中提出的丹参素约为原药液的40%,为提高注射液中丹参素的含量,可考虑改变生产工艺,以提高丹参素的收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手段对丹参所含丹酚酸B医治胃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首先以不同的炮制手段完成丹参的制备,获取炒丹参、丹参炭、米炒丹参、酒丹参、醋丹参,之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述各种丹参炮制品内的丹酚酸B与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酒丹参的丹酚酸B含量位居首位,依次为醋丹参屈、生丹参、米炒丹参、炒丹参、丹参炭。不同炮制手段的丹参中多糖含量按照从多到少分别是酒丹参、醋丹参、米炒丹参、生丹参、炒丹参、丹参炭。结论:酒丹参与醋丹参中的丹酚酸B含量较高,其医治胃炎的重要机制可能和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以及促进胃酸的分泌有关。此外,酒丹参和醋丹参中的丹参多糖含量相对较高,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置丹参与决明、辣椒、紫苏、玉米4种混作复合种植群体,分析4种搭配植物对丹参植株形态、根中干物质积累量、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根系隔离处理,初步探索4种搭配植物对丹参产量与质量形成的作用机制,从中选择适于与丹参建立复合群体的搭配植物,为构建丹参高效复合种植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复合群体中丹参的植株形态、根中干物质积累量、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决明、玉米与丹参复合种植均不利于丹参的生长及产量的形成;紫苏与丹参复合种植显著促进了丹参的生长,但显著降低了丹参的品质;辣椒与丹参复合种植使丹参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性提高。因此,决明、玉米、紫苏和辣椒4种植物中,茄科的辣椒是与丹参构建复合种植群体的最佳搭配物种。  相似文献   

7.
泰山种植与野生的丹参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比较种植与野生丹参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两种丹参中锌、铜、铁等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两种丹参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种植丹参与野生丹参中均含丰富的微量元素,野生丹参中锰含量高于种植丹参,铁含量低于种植丹参,其它6种元素含量相近。结论:种植与野生丹参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丹参是一种双子叶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其主要功能成分是丹参素[1]。本实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并比较安徽、江苏、河北、湖北四个不同产地中两年生、三年生及五年生的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丹参素钠与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丹参素为指标,检测丹参素钠与丹参注射液的组织分布,初步探讨丹参注射液中其他成分对丹参素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腹腔注射丹参素钠和丹参注射液(含丹参素60 mg·kg-1),给药后30 min处死,HPLC测心、肝、脾、肺、肾等组织丹参素浓度,比较2组差异.结果:丹参素浓度从大到小,丹参素钠组依次为C肾>C脾>C肺>C心>C肝,丹参注射液组依次为C肾>C肺>C脾>C心≈C肝.心、肝、脾、肾等组织丹参素浓度2组间均有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中其他成分可影响丹参素的体内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丹参注射液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启泉  张翠霞 《河北中医》1989,11(3):48-48,F003,F004
中药丹参是唇形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又名赤丹参、紫丹参,性苦微寒。丹参注射液为丹参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每毫升相当于丹参1:5克[1]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功能;复方丹参注射液含丹参与降香,降香在制备过程中耗损,含量很少,实际起作用的是丹参[2]。另外,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各实验指标作用一致,也提示复方丹参中降香作用甚微,[3]现将近10年来有关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分析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铅、汞、砷的含量.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和双通道原子荧光光谱仪分别测定泰山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根中铅、汞、砷的含量.结果:栽培的泰山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根中铅含量都略微超标,汞和砷的含量均在行业规定的范围内.结论:从铅、汞、砷测定结果分析,泰山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应种植在环境中铅、汞、砷含量低的地域.  相似文献   

12.
冉蓉  周凤琴  王婷  孔庆悦 《中药材》2008,31(3):331-333
目的比较不同种源、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以探讨山东产丹参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山东产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在0.330%~0.726%之间.结论以丹参酮ⅡA含量为指标,白花丹参质量优于丹参;道地产区蒙阴为丹参的最佳产地;丹参的最适宜种植区域应选择山区及丘陵地,而平原地区不宜种植丹参;9月中旬为丹参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3.
丹参舒心胶囊中丹参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舒心胶囊是以丹参为原药材经提取其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丹参素为其水溶性主要成分,药理研究证明:丹参素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增加冠脉流量等生物活性,对丹参药材、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中丹参素的定性定量方法已有报道,但丹参舒心胶囊中丹参素的定性定量方法未见报道,为了提高本品的质量标准,用薄层色谱法测定本品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较好。1试剂及仪器甲醇、乙醇、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酸、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均为分析纯。丹参素钠对照品为上海医科大学天然药化教研室提供。样品及阴性样品为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不同提取方法。方法: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超声提取、水煎提取以及索氏提取丹参素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不同提取方法的探讨,可以发现索氏提取能够促进完全水解,测得的丹参素含量最多。结论:采用索氏提取法对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进行测定不仅具有准确性与可靠性,而且测得的丹参素含量较高,在丹参的质量控制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干旱、盐胁迫处理对丹参无菌苗中丹参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所含的丹参素是一种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及增强机体免疫作用,是抗心肌缺血的有效成份[1]。因此,提高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含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研究丹参中丹参素的积累与  相似文献   

16.
RP-HPLC测定丹参中4种水溶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伟  李永吉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3):2008-2009
丹参水溶性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经药理实验证实有强烈的抗血栓、抗氧化、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1]。目前,含丹参水溶性成分的药品众多,因此,有必要对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的质量进行控制。文献中,对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有较多的报道[2,3],如比色法、纸色谱法、薄层法、HPLC等,但对丹参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定量分析较少,而在2000年版药典中以水溶性成分为主的复方丹参滴丸的含量控制是丹参素。作者采用反相高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丹参中丹参素的提取率.方法 在研究常规直接提取法提取丹参素的基础上,进行了生物酯酶法、酸法、碱法提取丹参中丹参素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对样品中的丹参素进行检测.结果 与常规直接提取法相比,3种方法的丹参素提取率均有较大提高,其中以碱提取法提高程度最大.结论 实验结果为丹参素的提取制备研究及工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炒炙法对丹参中丹参素及总酚性成分的影响,为大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丹参炒制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丹参炒制前后丹参素无明显变化,总酚性成分有较大变化。结论:炒制对丹参中丹参素成分无明显,对总酚性成分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炒制对丹参中丹参素及总酚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炒炙法对丹参中丹参素及总酚性成分的影响 ,为大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炒制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 :丹参炒制前后丹参素无明显变化 ,总酚性成分有较大变化。结论 :炒制对丹参中丹参素成分无影响 ,对总酚性成分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丹参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丹参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离体培养增殖丹参试管苗、人工诱导丹参多倍体、组织培养物中有效成分产生、农杆菌介导丹参的转化等内容,力图阐述丹参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