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400例人体各部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及简便取穴法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手指同身寸各项指标也不一致,简便取穴法与手指同身寸及骨度分寸法的符合率极低。因此,笔者认为,针灸的标准取穴法只能是骨度分寸法,为避免临床治疗取穴方面的误差,应不用或少用手指同身寸比量取穴法和简便取穴法。  相似文献   

2.
三种腧穴定位法的比较:附400例测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测定了400例人体各部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及简便取穴法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手指同身寸各项指标也不一致,简便取穴法与手指同身寸及骨度分寸法的符合率极低。因此,笔者认为,针灸的标准取穴法只能是骨度分寸法,为避免临床治疗取穴方面的误差,应不用或少用手指同身寸比量取穴法和简便取穴法。  相似文献   

3.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误差配对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少鑫  陈兴华 《中国针灸》1997,17(4):243-244
本文测量了80例针灸门诊成年病人3种手指同身寸和6种骨度分寸法的实际长度,并折算成分寸长度,将两种取穴法之每寸长度分别进行配对比较,发现两者之差的均数与0的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即同一个体手指同身寸取穴与骨度分寸取穴有非常显著差异。由于骨度分寸法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取穴法,所以手指同身才取穴存在非常显著误差。  相似文献   

4.
<正> “针灸骨度折量尺”是针灸时用的腧穴穴位测量工具,也是中医院校针灸教学的教具。它使用方便灵活,腧穴定位准确,而且制做简便。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通常有“骨度分寸法”“手指同身寸法”“解剖标志法”和“简易取穴法”等4种,而最常用而准确的仍然是骨度分寸法,然而骨度分寸在临床上使用不便,且无良好的工具,故大多数针灸医生凭经验和手指同身寸来取穴,而手指同身寸鉴于由于每个人的形体差异,往往仅用手指同身寸来取回肢腧穴和背部横寸的腧穴误差就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经过多年针灸临床,注意到骨度分寸用毫米为很小单位来换算,测量的工具用  相似文献   

5.
腧穴准确定位是针灸临床疗效的保障,骨度、骨度折量分寸、同身寸是临床常用的腧穴取穴定位方法。该文重点系统回顾了古代文献,研究了骨度、骨度折量分寸、同身寸的涵义、演变及其关系。结果认为,骨度是古代人体测量学的基准寸度,是腧穴定位的重要依据。骨度折量分寸是根据人体各部位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将骨度应用于不同性别、年龄、体型腧穴定位的寸度,个别寸度根据经脉循行和穴位间关系进行了调整。同身寸是为了临床取穴简便,依据人体测量学短骨与长骨或相同部位间的比例关系对骨度与骨度折量分寸应用进行的简化寸度,在取穴时需要注意任何同身寸都有其部位适用性,不能用一个同身寸量取非适用部位的穴位。骨度、骨度折量分寸、同身寸三者间,是基准寸度、相对寸度、简便寸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取穴的准确与否关系着针灸治疗的成败。临床常用的取穴方法有手指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因腧穴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故无论采取那种取穴方法量取腧穴,其部位应是相吻合的,也就是说,手指同身寸的一寸应与骨度分寸的一寸相等。为证实这一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 4 0 0例人体按骨度分寸及手指同身寸取穴法进行测量 ,所获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 ,且手指同身寸各项指标也不一致 ( P<0 .0 0 1 ) ,提示应尽量采用骨度分寸法作为取穴的标准 ,不用或少用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以保证取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为金标准,比较指寸定位法量取腧穴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形体健全的学生或患者63人,以厘米(cm)为单位测量3种手指同身寸的长度与6种骨度分寸的长度;再用每一种指寸的长度(单位:cm)分别测量每一骨度分寸的长度,所得出的寸数再与该骨度规定的寸数比较,即得出差异寸数.[结果]1)绝大多数人手指同身寸与骨度规定的分寸有差异.2)3种指寸测量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所得寸数均多于规定的5寸(同身寸,下同).3)测量胸剑联合至脐、两乳头间距、肩胛骨内缘至后中线、肘横纹至腕横纹、腘横纹至外踝尖时,所得寸数与规定寸数比较,有多有少,双向波动.[结论]1)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2)尽管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但绝大多数的差异均数较小,离散度也较小,所以在取靠近骨度两端的腧穴(如靠近肘、腕、膝、踝部位的腧穴:内关、足三里,悬钟、三阴交等)时,仍可使用.3)若用指寸法量取骨度中部腧穴(如上下巨虚、条口、丰隆),须从骨度一端量起,量至中部则误差会积累到明显的程度,所以,此时指寸法要在骨度分寸的矫正下使用.4)取穴应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简便取穴法为主.  相似文献   

9.
骨度分寸取穴法,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取穴方法。但由于人体高矮肥瘦各别,不同个体及同一个体不同肢体的“骨度寸”均不相等,所以要准确取穴较为困难。因此,虽早有骨度分寸取穴之法,但至今在临床工作中,仍只是按骨度分寸法规定的分寸,用目测法取穴,所以难以达到准确取穴的要求。这必然会影响针灸疗效以及临床研究结果的正确性。有鉴于此,作者研制了一种骨度分寸取穴法的量穴工具——伸缩等分量穴尺。经临床应用证明,对准确取穴有很大帮助,现介绍如下。制作方法:取一条弹性良好的扁平橡皮带或白色松紧带,长30cm,宽0.8~1.0cm。两端用薄金属皮包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验现代女性胸腹部骨度分寸标准.方法:测量101例青年女性身高、体质量、胸腹部骨度分寸长度,将身高除以75计算同身寸,折合为实测骨度分寸后,与2006国标和《灵枢·骨度》中的胸腹部骨度分寸进行比较.结果:女性两乳之间和两喙突之间实测骨度分寸与2006国标一致,分别为8寸和12寸;脐中→耻骨联合上缘(曲骨)与《灵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内关、足三里穴的几种指寸法与骨度分寸法定位之间的差异,探讨四肢部腧穴准确而简便的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0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18~25岁),男女各半,采用体重秤、人体测高仪、圆杆直角规、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等标准测量仪器,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肘横纹至腕横纹的距离、膝中至外踝尖的距离、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四指横寸,比较内关穴、足三里穴骨度分寸定位与手指比量定位的差异.结果:内关穴的骨度分寸法定位与一夫法(横指同身寸法)比较无差异(P>0.05),足三里穴的骨度分寸法定位与一夫法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1),而两穴骨度分寸定位与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定位法比较均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内关、足三里穴的骨度分寸定位与一夫法定位接近,与中指同身寸法及拇指同身寸法定位相差较大.提示四肢部腧穴的指寸法定位以一夫法较为准确,可用其作为临床参考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同身寸,下同)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指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1]几类定位方法中骨度分寸定位法相对更精确,在临床与教学中广为推崇。骨度分寸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2]此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骨度》篇,其所测量的人体高度为七尺五寸,其横度(两臂外展,两手平伸,以中指端为准)也是七尺五寸。取用时,将设定的骨节两端之间的长度折成为一定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寸。不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一概以此标准折量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3]所以中医针灸学中的“寸”在每个人身上都彼此不同。  相似文献   

13.
腧穴定位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诸毅晖  李静  郭晖  成词松 《中国针灸》2000,20(2):123-126
通过对近10余年来有关腧穴骨度折量定位法与指寸定位法研究的总结,指出不同的腧穴定位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临床使用不同的定位法取穴,可导致一穴多个位置的情况,不利于针灸疗效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病的效果,应规范同身寸的概念,统一取穴方法,并在现有的常用骨度分寸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有利于量取腧穴的骨度折量寸。  相似文献   

14.
郑勇 《中医研究》2003,16(1):38-39
目前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法包括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和简便取穴法四种。本文对手指同身寸法从理论和实验诸方面进行论证后 ,认为其有商榷之处 ,现略抒管见 ,请教于同道 ,以期对腧穴定位的标准化有益。手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 ,进行测量定位的一种方法 ,又称指寸法。目前本科、大专和中专的《针灸法》、《腧穴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常用的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 (一夫法 )三种。此法起源于隋唐时代 ,古今医书中记载繁多。据不完全统计 ,仅中指同身寸就有四种之不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各种手指同…  相似文献   

15.
指寸定位法在临床取穴定位应用时,易出现偏差.经分析,找出了指寸定位法使用至今的主要原因是习惯以简便的指寸“替代”频繁的折量寸造成的.由于准确的定位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对取穴定位方法的研究又较为薄弱,为此,笔者通过整合骨度折量定位法,提出了“测量骨度定位法”,使用自制的“骨度分寸定位尺”,将传统的骨度折量定位法整合为科学的“测量骨度定位法”,并可替代指寸定位法.  相似文献   

16.
按传统针灸取穴理论的方法,对重庆地区发育正常成人1005例进行测量调查。获数据20100个,其结果通过"SAS"转件包统计分析,表明①传统的同身寸简易取穴法缺乏准确性;②按不同个体自身肢体长度比例关系取穴法应是临床取穴的可靠依据;③实测一寸(身高1/75)为2.14cm,与他人的文献考证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7.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对与《灵枢·骨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灵枢·骨度》篇的研究现状。从《灵枢·骨度》的尺制研究、人体实测、古今对照、数术原理、准确取穴等方面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关于篇中所采用度量衡的年代,各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但若将其理解为比例尺,更贴近原著本意;骨度值在传承过程中出现诸多变化,经过人体实际测量和文献研究,认为"两乳之间8寸"等骨度值与实际不符;运用秦汉易数解释《灵枢·骨度》,发现其背后蕴含的天地之理,从天人相应的角度解释骨度分寸。提示《灵枢·骨度》中所记载骨度值是准确、合理的,且"因人而异""以不变应万变"等思想的渗透,值得我们思考;将骨度分寸定位法与揣穴法同时应用于临床取穴,提高取穴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正确取穴是针刺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最早的经典医籍 ,为腧穴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将腧穴定位方法大致分为 4种 :1 骨度分寸法  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大小、长短 ,并依尺寸比例折算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该方法最早见于《灵枢·骨度》 ,如 :①“发所覆者 ,颅至项一尺二寸” ,“髀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等至今仍被临床应用 ;②“缺盆以下至髁九寸……髁骨亏以下至天枢八寸” ,“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则已被新的方法取代 ,前者多根据肋骨计算 ,后者一般用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骨度分寸理论,通过测量得出髌底至腘横纹的骨度折量分寸,为梁丘、阴市、伏兔等膝关节周围腘穴定位提供简便、准确的骨度分寸进行初步探索,进一步完善骨度分寸取穴法。方法:随机选择100名19.23岁健康大学生志愿者,男性44名,女性56名,采用人体实测方法,采用公制软尺等标准测量仪器,将所测髀枢-膝中、髀枢-髌底以及髌底-膝中的厘米(cm)值与骨度分寸值进行折算比较。结果:x±s值为1.33±0.36,即梁丘、阴市、伏兔的定位至腘横纹的距离远远大于《针灸学》教材上髌底上2、3、6寸。结论:根据本项目的实测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梁丘、阴市、伏兔的定位约为腘横纹上3.5、4.5、7.5寸。  相似文献   

20.
Zhuo LS 《中国针灸》2010,30(10):870-874
将《灵枢.骨度》与秦汉时期有关易数的文献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骨度尺寸的背后隐藏了《易经》的"天地之数"。骨度在头颈、胸腹背部、四肢各部的尺寸背后均隐含有数术原理。制定骨度的意义在于确立脉度,原本具有普适性,此为针灸取穴采用比例方法的源头。利用骨度的数术原理可以发现今本《灵枢.骨度》的讹误,有助于骨度的现代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