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王金娟  成九梅 《北京医学》2015,37(10):967-96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adenomyom-atous endometrial poly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行TCRP手术并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31例患者的年龄为33~66岁,平均年龄48.72岁,其中绝经患者21例(占67.74%).21例绝经期患者中非典型腺肌瘤性息肉8例,其中4例合并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4例合并子宫内膜轻-中度非典型性增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中冰冻其中2例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术.10例生育年龄患者中非典型腺肌瘤性息肉3例,1例合并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2例合并子宫内膜复杂性及非典型性增生,口服高效孕酮治疗后再次内膜活检无异常.结论 宫腔镜结合病理是诊治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的可靠方法,非典型腺肌瘤性息肉的患者需手术治疗或辅以高效孕酮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子宫内膜肌瘤样息肉(MP)的临床病理学诊断技能。方法 分析8例M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MP表面为粘膜,无腺体,中心为典型的子宫平滑肌瘤样结构;伴发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殖症,宫内膜癌和卵巢囊腺瘤及囊肿等。结论 MP实质为子宫内膜下较小的平滑肌瘤,因发生部位表浅,在重力和组织内压等因素的作用下,自子宫内膜脱出并牵拉周围子宫内膜致基底部逐渐延长变细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 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 年1 月-2011 年10 月住院治疗的13 例APA 患者临床诊疗情况及结局。结果 APA 多发于绝经前,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及不孕。6 例全子宫切除患者,随访至今,最长67 个月,定期复查未见异常。5 例宫腔镜下肿物切除+ 诊刮患者,3 例病理为APA,未行进一步治疗,单纯随访未见异常。2 例病理为低恶性潜能APA(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APA-LMP),给予孕激素治疗,其中1 例复发,均给予助孕治疗,尚未妊娠。所有患者无恶变。结论 APA 是一种良性病变,多数预后良好;但有恶性潜能,可以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同时辅以孕激素治疗,严格随诊;手术及复查推荐宫腔镜。  相似文献   

4.
陈波  徐克惠 《西部医学》2007,19(3):442-442
病例37岁,G0P0,LM P:2006年2月9日,因“月经稀发22年,结婚17年未孕,B超发现宫腔内占位5年”,于2006年3月27日入院。15岁初潮,月经周期3~4个月,经期3~4d,经量中等,无痛经。6年前外院腹腔镜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双输卵管阻塞”,未治疗。入院前4天B超检查:“宫体大小6.4cm×6.9c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对子宫内膜肌瘤样息肉 (MP)的临床病理学诊断技能。方法 分析 8例M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MP表面为粘膜 ,无腺体 ,中心为典型的子宫平滑肌瘤样结构 ;伴发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殖症、宫内膜癌和卵巢囊腺瘤及囊肿等。结论 MP实质为子宫内膜下较小的平滑肌瘤 ,因发生部位表浅 ,在重力和组织内压等因素的作用下 ,自子宫内膜脱出并牵拉周围子宫内膜致基底部逐渐延长变细形成。  相似文献   

6.
黄要  石筱平 《吉林医学》2021,(6):1473-1474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按随机信封法将入选患者分成参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接受刮宫术治疗,对观察组施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症状完全改善率高于参照组,术...  相似文献   

7.
吴昊  谢毅  孙云燕  徐伟 《上海医学》2007,30(8):641-642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是指那些具有不同程度非典型性的腺体成分的腺肌瘤样息肉,其特点为基质组成中含有大量的平滑肌细胞,而且腺体结构及细胞学形态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典型改变。该病常发生于育龄及绝经前妇女,较罕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月经中期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s,APA)是一类少见的子宫腔内膜呈息肉状生长的肿瘤,由平滑肌细胞及子宫内膜腺体组成,且腺上皮表现不同程度的非典型性,一般认为属于良性肿瘤范畴。因该病少见,在临床工作中常被认为是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平滑肌瘤,而病理易误诊为恶性肿瘤,且其生物学行为一直存在争议。笔者就本院收治的及会诊的3例A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近30例报道,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准确率,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法对2013年1—12月份该院收治的64例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生育期妇女术后病理与超声诊断符合者27例,占73%;不符者10例,占27%,分别为增殖期宫内膜5例,分泌期宫内膜4例,单纯性增生1例。绝经期妇女27例,术前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18例中,有10例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子宫内膜息肉8例。术前超声提示子宫内占位的9例,术后病理100%提示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子宫内膜息肉4例;结论生育期妇女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一定的误诊率,超声诊断应在卵泡期进行,根据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采取个体化治疗。绝经期妇女,超声提示异常者应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病变,需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例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及随访资料?结果:患者2例为绝经前女性,1例60岁?肿瘤2例位于子宫体,1例位于宫体下段?2例行息肉切除术,1例行子宫切除术?组织学表现为腺上皮呈不同程度增生,并伴有一定异型性,3例均出现鳞状上皮化生灶;肿瘤间质主要为增生的平滑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病例间质细胞均显示sma和desmin阳性,腺体显示er和pr阳性?随访10~54个月,患者均无瘤健在?结论: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具有特征性组织结构:平滑肌纤维间质中出现具有细胞学异型性的复杂增生的腺体,需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鉴别?典型的病例临床过程良好,部分病例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病变可复发?  相似文献   

11.
朱峥艳 《当代医学》2010,16(4):45-46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性息肉状腺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2例子宫非典型性息肉状腺肌瘤,综合分析。结果2例均为生育期妇女。肿瘤1例位于宫颈管,1例位于宫体。组织学上,不规则腺体呈息肉状增生,细胞具有非典型性,间质可见平滑肌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其中1例可见典型桑葚状化生。2例均合并息肉下方肌层内腺肌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病例间质均显示SMA和Desmin(+),腺体显示ER和PR(+),p53(-),Ki-67增生指〈10%。2例均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非典型性息肉状腺肌瘤具有特征性组织结构:即在平滑肌纤维间质中出现复杂增生的腺体。典型的病例临床过程良好,部分病例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病变可复发,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P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我院6例APA进行临床资料回顾、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6例APA患者年龄22-59岁,平均35.6岁,4例以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2例为宫颈息肉,镜下5例腺体散在、成群或小叶状分布,伴有轻-中度非典型性,间质为富于细胞的肌纤维样间质,1例局灶间质消失,腺体呈筛状排列,具有重度非典型性,可见分裂像。结论:APA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富于细胞的肌纤维瘤样间质构成的肿瘤,腺体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非典型性,APA是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前妇女,也可见于绝经后病人,有时可合并子宫内膜腺癌,诊刮标本需要与子宫内膜样腺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肖斌梅 《中外医疗》2010,29(21):8-9
目的总结112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12例经宫腔镜检查加病理确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采用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结果 112例患者中异常子宫出血80例(71.42%),无月经改变32例(28.58%)。超声提示宫腔内不均质占位92例(82.14%),子宫内膜增厚20例(17.86%)。合并不孕20例(17.86%),合并黏膜下肌瘤29例(25.89%)。手术时间(18.65±5.76)min,术中出血(17.50±4.10)mL。术后月经恢复90例(80.35%),妊娠35例(31.2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宫腔内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宫腔镜联合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程娜 《四川医学》2007,28(7):784-785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作用。方法对5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结果在宫腔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2例均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符合率达100%,术后随访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宫腔镜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下诊断与治疗,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第1个月有效率100%,第3个月有效率97%,第6个月有效率95%。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性高,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163例子宫内膜息肉检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子宫内膜息肉的B超、宫腔镜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了解宫腔镜在诊断治疗宫内占位病变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3例门诊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病例的临床表现、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结果 163例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46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32例,子宫内膜呈简单型增生过长16例,呈复杂增生10例,呈分泌反应4例;黏膜下肌瘤4例,子宫内膜癌 1例.超声、宫腔镜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0.98%、90.41%.结论 宫腔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相结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陈金红  黄章骞 《浙江医学》2004,26(8):619-620
子宫内膜息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是异常子宫出血和不育症的常见原因.通常的治疗方法是盲目的刮宫术,但常遇到无法去除瘤样病变的困难.2001年2~4月我院采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对3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电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为12~20 min,平均(13±0.23)min,术中出血量8~16ml,平均住院天数3~5d,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具有直视下准确切除病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袁爱萍 《中外医疗》2010,29(34):32-33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子宫内膜息肉42例施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予以孕激素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5min,平均(18.12±5.16)min;出血量10~50mL,平均(30.43±9.93)mL,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月经异常者术后月经基本恢复正常,贫血患者术后1~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复发1例。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并配合孕激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月经量多并痛经史8年,2007年8月因子宫内膜息肉并子宫后壁腺肌瘤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及部分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术后病情缓解。2009年痛经再次加重,月经量持续增多并出现贫血症状,月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