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某三甲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的建设过程,以期为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该院从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技术开展等方面加强管理,并将相关医疗资源进行整合。结果:通过多学科密切协作,以及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优化了救治流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化学融合”。结论:通过高级卒中中心的建设,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卒中救治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解决当前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间普遍存在的数据不全、信息孤岛问题,优化危急重症救治流程,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方法 通过互联网+应用、急救调度系统和院内专科系统的互联互通,逐步攻克由于多机构、多系统,以及固有习惯等因素造成的急救效率与质量被影响的问题。结果 构建了互联网+智慧急救一体化平台,形成了“互联网+报警、受理调度、转运、危重症救治”四位一体的数字化全闭环危急重症救治流程,有助于提高危急重症的救治效率和质量。结论 互联网+智慧急救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实现了院前、院中多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初步构建了数字化急救生态体系,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120报警小程序弥补了智慧急救数据链的断点问题,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胡罡  孟毅 《医疗装备》2015,(2):68-69
目的: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缩短批量伤(病)员从事件现场到后方医院的整体救治时间,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方法:以平、战时批量伤(病)员整体救治、后送运输及实时监控等关键环节为切入点,通过信息化平台提升院前救治的组织与实施。结果:批量伤员院前救治准备、救治质量、救治效率明显提升。结论:信息化手段对大批量伤员院前救治的快速指挥、前出及救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结合5G指挥中心的建设实例,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搭建了院前协同救治平台,介绍了院前急救协同平台项目的总体设计和技术实施,实现了“上车即入院”的构想,提高了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解决院前与院内信息不通畅、数据不共享的问题,建设区域院前院内急救信息一体化共享平台。方法:引入"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的新理念,采用云平台技术构建软硬件平台环境,以急救中心为主体,建立数据中心。运用4G/5G网络、专线网络等通信手段,保证院前院内数据的实时交互;采用Java、C/C++语言开发平台及院前医生急救工作站软件、院内急诊客户端软件、院内专家App软件和院内信息展示客户端软件。结果:该平台实现了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及提前分诊,为危重症患者救治开通了"绿色通道",提高了院前院内医疗急救一体化服务能力。结论:该平台具有部署灵活、安全性高、投入成本可控、应用简单、管理规范等优点,为各级院前院内急救信息一体化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区域急诊平台信息化体系建设是新时代解决医疗体制问题的重大探索和突破,也是针对目前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应运而生的。其宗旨是以患者的病情为核心、以救治生命为理念,倡导院前急救、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最大可能的降低胸痛、卒中、创伤等时间高度依赖性疾病的病死率,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流浪乞讨患者的救治护理率,保障流浪乞讨病人的生命健康。方法:2012年12月至2015年5月122例流浪乞讨病人院前救治护理进行规范的管理措施。结果:缩短了流浪乞讨病人院前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为流浪乞讨病人提供了高质量、安全的急救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苏州市院前急救卒中患者分布情况,调整资源布局,整体提升卒中救治能力。方法:以智慧急救平台为基础,从苏州市急救中心提取2018-2022年院前急救卒中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卒中患者男女比为1.67∶1,平均年龄为68.79±15.47岁;平均呼救-到院时间为38.34±17.28分钟;一年中院前急救卒中病例主要集中于冬季(10-12月),一天中的高峰时段为7-19时;主要发生区域在姑苏区、吴江区和吴中区,卒中病例既往病史分布最高的三项为高血压(58.06%)、脑部疾病(22.72%)和糖尿病(19.81%);FAST症状分布中肢体无力(68.82%)、言语不清(57.49%)、面瘫/口角歪斜(34.92%)在年龄分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院前急救卒中病例在人群、时间和区域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相关部门可优化区域急救资源配置,提高院前医务人员的卒中救治水平,并针对高危因素的老龄人口进行卒中科普教育,以全面提升卒中病例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总结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院前救治方法,以增强抢救的有效性,提高存活率。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经我院现场救治的30例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院前急救病例,对30例颅脑外伤重症病人结合现场伤情予以及时气道插管、补液、吸痰、吸氧、局部伤口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处理。并对院前采取的急救措施和相应的治疗后进行跟踪、随访和分析。结果根据本组院前现场救治后的30例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后续跟踪,存活27例,死亡3例。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院前救治方法做出正确判断和第一急救措施的迅速到位对提高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后续治疗效果乃至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桂新  曾航齐  张武军 《现代医院》2022,(9):1433-1435+1439
目的 探讨慢性病健康档案大数据平台的构建,辅助慢病规范化管理,提升慢病管理的效率。方法 通过对慢病管理重难点分析,从院前、院中、院后探讨建立基于时间轴的慢性病健康档案框架模型,进而基于Hadoop架构的慢病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慢病健康档案大数据采集、清洗、融合、分析与挖掘。结果 构建了基于时间轴的慢性病健康档案大数据平台。结论 慢病健康档案大数据平台融合时间轴诊疗大数据信息,方便慢病的诊疗、管理与数据共享,有助于辅助慢病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基于信息化赋能的日间手术全周期服务体系,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法:通过信息化赋能,构建包括日间手术申请、院前宣教、预住院、术前检查检验、病情评估、麻醉评估、手术排程、入院评估、手术进程管理、出院前评估与宣教、出院后随访等院前、院中、院后全周期服务体系。结果:通过日间手术全周期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有效提高了日间手术人次、入院前麻醉评估率、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缩短了平均等待入院时长、术前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日。结论:基于信息化赋能的日间手术全周期服务体系构建实践,可以助推日间手术的开展,提升医院运行效率,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改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院前、院中及院后的全周期优质、高效、精准服务,促进日间手术规范化建设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丽娟 《现代保健》2010,(19):134-135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4年设立“病员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对患者开展院前、院中、院后全过程一条龙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看病难”问题。此模式也更好地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是乡镇医院改进完善服务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五年多来“病员服务中心”的工作实践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严重创伤院前救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计360例严重创伤院前救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度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的常规方案;2013年度2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的是风险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知信行评分,出车反应时间、患者院前救治成功率及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知识(27.21±4.21)vs(22.01±4.41)分、态度(21.32±3.81)vs(17.11±3.91)分、行为(20.51±3.71)vs(16.22±3.52)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出车反应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140.43±11.31)vs(300.42±10.51)s;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院前救治成功率明显提升(97.61%vs 90.67%),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94.51±11.52)vs(86.42±12.31)。结论严重创伤院前救治过程中,运用风险管理能够改善院前救治的效果,提高院前抢救的效率,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卒中救治体系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南沙区构建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脑卒中救治体系,选择体系构建后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为观察组,选取体系构建前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到达医院大门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DNT)、120院前救治时间、溶栓率、DNT达标率,并且观察3月后NHISS评分、致残率、病死率、依从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DNT时间、120院前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溶栓率和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3个月后的NHISS评分,致残率、致死率低于对照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脑卒中救治体系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率、DNT达标率,缩短DNT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探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16年1月开始实行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选取2016年1-12月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后的4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于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前仅采取常规急救流程的2015年1-12月选取4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诊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5.00%(34/40),低于观察组的97.50%(3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因抢救失败死亡率为15.00%(6/40),高于观察组的2.5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总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应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推动院前医疗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释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内涵,分析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南京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实践为例,提出制定标准和搭建平台、深化技术和机构融合发展、培养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队伍等信息化建设路径来推动院前急救机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一站式服务"模式在干部保健服务中的实践意义,从干部保健的内涵与价值、人员结构、主要做法3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干部保健服务融病人服务、医事管理、后勤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强调干部保健科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主动引导,提前思考,注重服务的多层次与高质量,使保健对象享受到院前、院中、院后的无缝隙服务。实行"一站式服务",节约了干部就诊时间,优化了就诊流程,整合了服务内容,改善了就诊秩序,为身兼重任的干部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充化体现了干部医疗保健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在新医改把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纳入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的背景下,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院前急救体系面临的急救需求与急救能力不足的矛盾、单一医疗急救平台、院前急救效率低、不合理急救资源配置、“黄金时间”无保证、院前院内衔接“断链”、后续救治无保障等问题。指出了建立完善院前急救体系的意义,提出了政府主导,完善院前急救政策法规;社会参与,构建多元医疗急救平台;内部协调,搭建院前院内无缝衔接;财政投入,建立急救人才培养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救护车移动信息平台系统对于急性脑血管意外(CVD)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建立医院急诊科中心控制站及车载移动信息平台,将院前与院内急救信息通过无线传输进行整合。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救护车完成安装救护车移动信息平台系统前后救治的84例CVD患者进行比较,对比两组间的院前延迟时间(指发病时间到具体专科就诊时间之间的时间段)及两组间患者的救治生存率。结果安装救护车移动信息平台系统前后,对于救治CVD患者的院前延迟时间及患者抢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救护车移动信息平台后CVD患者的延迟缩短、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正>针对百草枯中毒,我院从2007年8月起实施院前、院中、ICU临床护理路径,即刻人工催吐、早期的漂白土灌入、及早的血液净化及抗氧化免疫抑制剂等全方位治疗集中于一体,尽量缩短救治时间,为救治成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2年8月—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中、重度百草枯中毒60例作为观察组,均有明确的口服百草枯病史,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