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3年3月和9月共招募存在轻中度抑郁症状的大学生80名[Beck抑郁问卷第二版(BDI-II)得分为5≤BDI-II<21],将其随机分至干预组(n=40)或对照组(n=40),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照组在干预期和追踪期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基线水平、8周干预后及随访3个月末通过BDI-II、生活满意度问卷(LSR)、大学生解释风格问卷(ESQ)及社会问题解决问卷中文版(C-SPIS)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BDI-II、LSR、消极解释风格(CN)、消极问题定向(NPO)以及积极问题定向(PPO)评分的分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基线水平,两组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干预后,干预组的BDI-II得分低于对照组[(6.6±3.1)vs.(10.3±4.1),P<0.001];随访3个月末,干预组的BDI-II、CN、NPO得分均低于对照组[(4.5±2.2)vs.(12.6±4.6),(12.2±1.2)vs.(14.9±1.2),(12.8±2.5)vs.(16.9±2.8),均P<0.05],而LSR和PPO得分均高于对照组[(4.3±0.9)vs.(3.5±1.0),(18.3±2.7)vs.(16.7±2.0),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咨询能有效降低抑郁症状,促进解释风格的积极转变,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增进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抑郁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血透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在两组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t=5.1372,P=0.0000;t=7.6616,P=0.0000),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3.2612,P=0.0019;t=5.1975,P=0.0000);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92,P=0.0873;t=1.8691,P=0.0667)。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MHD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人际关系团体咨询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考察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在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状方面的作用。方法对筛选出来的具有抑郁症状的8名学生,运用人际关系治疗法,开展共8次的团体心理咨询。结果SDS均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极显著(t=6.03,P<0.01);SCL-90抑郁项均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t=2.84,P<0.05);SCL-90人际关系敏感项降低值(1.25±0.51)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树木人格图显示抑郁症状缓解。学生对团体咨询活动的满意度高。结论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是干预学生抑郁症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期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广泛性焦虑个体干预的效果.方法:在大学生中招募宾州忧虑问卷得分在50分以上的被试共计64名,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一天一次为期七次的认知行为小组于预,心理干预重点改善个体对虚假担忧情境的识别能力,并提高被试对不确定性的忍受力,同时降低其元担忧.结果:①在干预后,实验组的广泛性焦虑症状、对不确定性的忍受力和元担忧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②在干预六个月后,实验组在广泛性焦虑症状上显著低于对照组.③实验组干预后的广泛性焦虑症状、对不确定性的忍受力和元担忧频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六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的广泛性焦虑症状显著低于干预前.④对照组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6个月后三个测查点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以提高个体对虚假担忧情境的识别能力,对不确定性的忍受力及降低元担忧相结合的短期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应对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选取12名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认知应对团体辅导,以自评抑郁量表(SDS)、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和自动思维问卷(ATQ)为测量工具,在团体干预实施前、后的一周对被试进行测量。结果:协方差分析与事后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负性自动思维量表得分都显著下降;认知情绪调节的沉思默想、责备他人两个子量表得分显著下降,积极调整子量表得分显著上升,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认知应对团体辅导应用于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自我报告版筛查出焦虑症状评分高的中学生(得分≥25分)59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9)或对照组(n=30)。对干预组使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案进行10周(每周1.5 h)的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照组在干预组10次干预结束后接受与干预组同样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使用Spence’s儿童焦虑量表-儿童版(SCAS-C)和儿童自动思维量表(CATS)对两组进行基线和10周干预后2次测量。结果:对SCAS-C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57)=8.12,P<0.05]。对CATS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接近有统计学意义[F(1,57)=3.88,P=0.054]。干预组SCAS-C及CATS的10周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基线得分[(28.2±11.3)vs.(35.4±15.8),(37.8±30.7)vs.(48.8±27.0);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7.
团体人际心理干预与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社交焦虑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团体人际心理干预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1314名大学生,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进行测试,筛取IAS总分≥49分(高焦虑者)275人。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关于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症状学描述,根据自愿的原则,选取社交焦虑程度较重的大学生45名,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人:IPT组,采用团体人际心理干预,每周1次,共8周;CBT组,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每周1次,共8周;对照组,实验过程中不予干预。各组在干预前测定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S),干预后再进行IAS和SADS的测定,比较IPT组、CBT组干预前后的疗效及其差别。结果:干预前3组间IAS总分、SADS总分、回避因子分、苦恼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IPT组与CBT组的社交焦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IPT组与CBT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T组干预后各项指标得分均低于干预前;CBT组干预后SADS总分、回避因子分、苦恼因子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各项指标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人际心理干预与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均能有效缓解社交焦虑水平,人际心理干预可作为治疗社交焦虑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名抑郁大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6名抑郁大学生作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并在干预实验后、3个月后、半年后追踪分析实验效果.结果 实验组后测抑郁得分在统计学上显著低于前测抑郁得分(t=5.54,P=0),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后测抑郁得分(t=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大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横断面研究,提取相关数据后运用Stata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累计调查人数33 565人,检出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8294例,检出率为24.71%;meta分析显示大学四年级、家庭贫困、专业不满意、就业前景不乐观、单亲家庭是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1.23,1.58,2.09,2.04,1.21),民族为汉族、体育锻炼和学习成绩理想是大学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61,0.66,0.41)。结论: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较高,毕业年级、家庭贫困、对专业不满意、对待就业前景不乐观和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考察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9名大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为期4周8次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并建立对照组和榜样组,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学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讥诮态度、低个人成就感三个分量表的后测结果显著低于前测,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学业倦怠及分量表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榜样组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分数没有显著差异.组员量化报告和定性分析也支持这一结果.结论: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CBGT)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6月间收治的14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CBGT.干预前、干预4w后,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改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某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奥氮平及常规干预,每天5~20mg,干预频率1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认知行为干预,每周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3.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干预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进行干预实验,以探索降低高一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意向的效果.方法:选取实验组34名,对照组30名大学生在三个月内进行团体辅导,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行为意向量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量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应对效能量表、自我表露的预期结果量表为测量工具,在团体干预实施前、后的一周对被试进行测量.结果:协方差分析与事后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后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得分显著下降,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行为意向、态度、应对效能和预期效用量表的得分显著上升.结论:团体辅导应用于改善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意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求职阶段医学专科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对23名具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医学专科毕业生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贝克焦虑量表(BA I),及贝克抑郁量表(BD I)对其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估。结果团体治疗后,23名大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t=3.313,P=0.002),贝克焦虑量表(BA I)(t=5.471,P<0.001),及贝克抑郁量表(BD I)(t=6.038,P=0.001)总分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同时SCL-90各项因子评分较治疗前亦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毕业生求职阶段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团体干预是否有助于缓解地震灾区初中生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方法:在汶川地震发生后6个月,以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四川彭州地区某学校初二的2个班级,1个班为对照组(n=38),另1个班为干预组(n=47),对干预组实施以提高社会支持为目标的班级团体干预方案(共2周,每周2次)。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和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进行测量,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前测)、干预2周后(后测)及干预结束4个月后(追踪)CRIES和CDI得分的变化。结果:在CRIES得分上,组别和测量时间交互作用显著,前测时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的CRIES得分均降低,但干预结束4个月后,干预组得分持续降低,而对照组升高;在CDI得分上,组别和测量时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在3个时间点上,干预组得分始终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CDI得分均持续降低,干预组下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干预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初中生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水平。在干预结束后较长时间内,干预的作用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7.
男男性行为人群的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状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大多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持续严重的抑郁状态对人的心身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本研究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特殊教育学院听力障碍和视力障碍大学生焦虑抑郁症状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某特殊教育学院在校全部听力障碍大学生、视力障碍大学生及普通大学生共508名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社会支持量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听力障碍大学生、视力障碍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1.2%、15.4%、22.9%,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3.3%、27.9%、2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得到党团组织的帮助和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和帮助与视力障碍大学生SAS得分呈负向关联(β=-5.11和β=-0.90,均P <0.05);学习成绩排名靠前和高年级与视力障碍大学生SDS得分呈负向关联(β=-1.88和β=-0.97,均P <0.05)。结论: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与普通大学生没有明显差别,获得学校、家庭、朋友/恋人社会支持的视力障碍大学生焦虑症状可能较轻。学习成绩较好的视力障碍大学生抑郁症状可能较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恢复及精神症状的改善在治疗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来自我院住院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药物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组)30例,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利培酮单一药物治疗,研究组每周进行1次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于基线期,2、4、8、12周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症状评定,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在治疗第二周时研究组PANSS阳性症状项目减分高于对照组(t=2.24;P=0.02),第4、8周末阴性因子分研究组减分高于对照组(t=2.61,P=0.01;t=3.67,P=0.001),12周末研究组在阴性因子分(t=3.54,P=0.001)、总分(t=2.07,P=0.04)比较上减分高于对照组。通过MoCA量表对认知功能评定,研究组在第二周时执行功能分值高于对照组(t=2.29,P=0.02),第4周较执行功能(t=2.14,P=0.03)、抽象(t=2.30,P=0.02)和总分(t=3.09,P=0.00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第8周执行功能及总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的同时出现注意(t=2.63,P=0.01),延迟回忆(t=2.58,P=0.01)高于对照组,第12周末时两组间比较执行功能(t=2.05,P=0.04),注意(t=2.38,P=0.02),延迟回忆(t=2.57,P=0.01),总分(t=3.11,P=0.003)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症状的改善和认知功能的恢复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急性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90例男性急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15天对两组患者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试,并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焦率、抑郁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住院第15天焦率、抑郁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患者血压、心率的改变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性骨折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缓解患者的焦率、抑郁状态,可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