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到目前为止,针对2019-nCo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和安全有效的疫苗仍在研发中,因此迫切需要为COVID-19的治疗寻找替代策略。感染性疾病康复者的恢复期血浆(C...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该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一样,2019-nCoV的受体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重症患者多为有基础疾病老年人的机制可能与人体内幼稚T细胞数量的减少有关。除肺部症状外,COVID-19还可引发多器官(肝脏、神...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诊疗工作, 我们组织专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基础上, 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存在心血管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且此类患者进展为重症或死亡的风险较高.目前尚不清楚新型冠状病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机制.本文重点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相互关系,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损伤心血管系统可能的机制,包括病毒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及其传导系统,细胞因子风暴,氧供需失衡,药物影...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中国武汉出现.我院在2020年1月下旬,为1例接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断指患者实行再植手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冠状病毒为RNA病毒,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人冠状病毒(HCoVs)是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以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了近20年内3次人际疫情。儿童对冠状病毒普遍易感;相对于成年人,因其相对不成熟的生理状况,儿童发生病毒感染时会有与年龄相关的临床特点。本文对儿童HCoVs社区获得性感染、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及儿童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特征进行总结;并依据目前我国已公开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的相关方案、专家建议及2019-nCoV儿童感染资料,对儿童COVID-19诊疗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伏期长,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以往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的筛查和防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COVID-19疫情控制的需求,必须对COVID-19进行全新的认识并采取特殊的处理流程。由于骨科创伤、出血及疼痛等急性症状的掩盖,COVID-19疫情容易被忽略,使得创伤骨科门急诊亦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为了规范创伤骨科门急诊患者的收治,加强创伤骨科医护人员的防护,本文对COVID-19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原则、疫情期间创伤骨科门急诊的管理、创伤骨科病房和手术室的防控策略、医护人员COVID-19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进行阐述,为创伤骨科患者的救治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2019年12月底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及全国各地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本建议围绕器官移植受者的特点,简介武汉地区现有器官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况,比较COVID-19与移植后CMV肺炎和耶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影像学差别,强调COVID-19治疗中的免疫抑制剂调整原则以及对移植器官功能的保护。此外,对特殊时期的移植受者随访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武汉出现及爆发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患者除了典型呼吸道症状外,可能也对睾丸生精功能造成损伤。本文对COVID-19可能致睾丸损伤的原因及随访监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自2019年底出现以来在全球迅速蔓延, 人群普遍易感, 导致数亿人感染并出现数百万的死亡病例, 截止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仍继续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确保COVID-19重症患者能够被"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 降低COVID-19重症转化率和病死率, 以及进一步规范化COVID-19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2023年1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本文对《专家共识》的主要观点进行解读, 主要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的流行现状与病原学特点、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分型、重点介绍了新冠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居家治疗用药指导以及出院后管理指导等内容。该共识是首部从多学科角度系统复习、归纳和分析COVID-19抗病毒药物应用的重要文献, 可为各级医疗机构在COVID-19救治中抗病毒药物选择方面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2019年1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响范围广、感染人数多,在对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给医院器官移植病房的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肝移植受者术后免疫力低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易感性可能较普通人群更高。因此,肝移植病房的管理具有其特殊性。COVID-19疫情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脏移植科医护人员通过学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COVID-19防控和诊疗方案以及相关指南,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制订适应疫情形势的住院患者管理流程,完善患者及其家属COVID-19相关知识宣教,建立并优化肝移植病房管理方案。期望通过特殊时期肝移植病房的有效管理,在予肝移植受者科学治疗的同时,有效避免2019-nCoV感染。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对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应对公共卫生系统无法预测的危机,迫切需要及时纳入并更新手术技术培训平台,这对于统一规范手术教学水准亦具有重大意义.鉴于眼科手术教学的特殊性,现回顾分析COVID-19疫情对全世界眼科手术教学...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其极强的传染性和极高的突变性, 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多种变异株, 给各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反复多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或在全世界成为流行趋势。与非肿瘤患者相比, 淋巴瘤患者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预后较差, 因此应高度重视对淋巴瘤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临床管理。本文就淋巴瘤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目前临床管理策略进行综述, 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导致机体内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特性,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是否将其应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及治疗剂量的选择一直备受争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阐述了糖皮质激素治疗COVID-19的理论依据、临床证据、争议及具体措施等内容,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20年4月收治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期因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的受者资料, 通过该病例诊疗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早期(起病14天内)外周血免疫学特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98例确诊COVID-19患者住院资料,分析COVID-19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 T、CD8+ 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NKT...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阴转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2020年6月11日至2020年7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121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SARS-CoV-2核酸阴转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21例COVID-19患者发病至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阴转时间为[27(23,34)]d。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45岁(HR=0.583、95%CI:0.388~0.877、P=0.010)和体温>39℃(HR=0.482、95%CI:0.254~0.914、P=0.025)均为影响SARS-CoV-2核酸阴转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CD8^(+)T细胞>300个/μl(HR=1.708、95%CI:1.102~2.647、P=0.017)均为SARS-CoV-2核酸阴转时间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年龄>45岁、高热及CD8^(+)T细胞≤300个/μl等预测因子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可能出现SARS-CoV-2核酸阳性持续时间较长的COVID-19住院患者,促进改善治疗策略及调整隔离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在入院初期临床检测指标特点,寻找可预警轻型/普通型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研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于2020年2月收治的44例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型/普通型组28例,重型/危重型组16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由一种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简称新冠病毒)引起, 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 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和抗体和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小分子抑制剂是我国目前推荐的针对新冠病毒的主要抗病毒治疗方案。为进一步促进抗新冠病毒药物在临床合理应用,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组织国内感染、呼吸、重症、药学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基础上结合我国针对COVID-19的诊疗经验, 编写了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抗新冠病毒药物的认识, 为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制订背景(一)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及诊治特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为2019年底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例,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