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靶向穿刺1~2针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北京医院收治的29例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70(64~78)岁, 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11.00(6.63~16.52)ng/ml, 中位前列腺体积35.72(22.59~47.71)ml。所有患者穿刺前均行双参数磁共振(bp-MRI)检查, 术中对bp-MRI诊断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3分病灶区域(主要病灶靶区)行经会阴MRI-超声认知融合靶向穿刺, 靶向穿刺1~2针组织术中即刻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然后行包含上述靶区的常规靶向联合系统穿刺。记录冰冻病理诊断时间、病理诊断和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分组。以相应靶区的常规靶向联合系统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分析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 以及病理分级分组的准确性。结果本组29例, 共送检29处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标本, 诊断前列腺癌20例, 阳性率69.0%, 其中ISUP分级分组1组9例(45.0%), 2组5例(25.0%), 3组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平面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会阴模板磁共振-经直肠超声(MRI-TRUS)认知融合前列腺穿刺活检的3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5.0(59.0, 72.0)岁。中位体重指数(BMI)24.1(22.2, 25.6)kg/m2。中位前列腺体积(PV)41.7(29.1, 53.3)ml。中位PSA 6.9(5.5, 8.4)ng/ml。中位PSAD 0.17(0.12, 0.22)ng/ml2。直肠指检异常率6.4% (22/343)。患者均为初次活检。所有患者活检前均行bpMRI检查, 采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对图像进行判读, PI-RADS评分≥3分为阳性, ≤2分为阴性。比较单平面bpMRI和bpMRI两种磁共振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和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检出率。结果单平面bpMRI组结果阴性121例, 阳性222例;PI-RADS评分3分95例, 4分94例, 5分33例。bpMRI组结果阴性141例, 阳性20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5分前列腺活检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磁共振超声靶向联合系统活检的289例PI-RADS评分5分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72(66, 77)岁。中位体质量指数(BMI)24.4(22.3, 27.1)kg/m2。中位前列腺体积(PV)37.39(29.39, 48.86)ml。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22.24(10.91, 62.69)ng/ml。中位PSAD 0.53(0.30, 1.52)ng/ml2。根据活检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和前列腺癌组, 比较两组的PSA、PSAD、PV、磁共振检查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分析良性病变组的磁共振影像和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289例, 良性病变组11例(3.8%), 前列腺癌组278例(96.2%)。良性病变组中位年龄69(66, 79)岁, 中位BMI 22.0(21.0, 25.5)kg/m2;直肠指检异常5例;吸烟7例、饮酒4例;中位PV 62.90(38.48, 71.96)ml...  相似文献   

4.
6针法和13针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5区13针法和6针法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差异。方法本组214例,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0ng/ml或直肠指诊前列腺癌阳性可疑而行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其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0ng/ml者203例,直肠指诊前列腺癌阳性可疑者41例。入选病例的年龄为50 ̄90岁,平均69.8岁;PSA水平0.8 ̄112.3ng/ml,平均18.7ng/ml;前列腺体积12.3 ̄182.5ml,平均61.3ml;直肠指诊阴性者173例,阳性者41例。结果6针法和13针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0.8(f/214)和36.0(w/214),后者的阳性率提高14.3(/77()P<0.001)。两者的差异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20ng/ml,指诊阴性,体积>40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0.30,年龄<70岁的患者中更显著。结论5区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比系统6针发现前列腺癌的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mpMRI)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分区进行个体化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28例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5(49~83)岁。中位tPSA 9.87(4.1~89.0)ng/ml, 其中<10 ng/ml 102例(44.7%), 10~20 ng/ml 108例(47.4%), >20 ng/ml 18例(7.9%)。228例中, 186例(81.6%)行mpMRI检查, PI-RADS 1~2分32例(14.0%), 3分47例(20.6%), 4分66例(28.9%), 5分41例(18.1%)。局麻或静脉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TB)和系统穿刺(SB)。未行mpMRI检查和PI-RADS 1~2分者共74例仅行系统穿刺(SB组), PI-RADS 3~5分者154例行认知融合靶向穿刺+系统穿刺(TB+SB组)。超声下拟合PI-RADS分区, 每层选择左右侧叶的前移行区、后移行区、前外周带、后外外周带、...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但极少转移到输尿管。本文报道1例68岁前列腺癌输尿管转移患者, 主因左侧腰腹部疼痛1个月入院。入院后泌尿系增强CT检查:左侧输尿管中段肿物;盆腔、腹膜后和左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69.4 ng/ml。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腺泡腺癌。输尿管镜检查:距左侧输尿管口15 cm处可见一光滑质硬肿物, 完全梗阻左输尿管, 活检病理为异形细胞团浸润, 肿瘤不除外。拟行腹腔镜输尿管肿瘤切除术+输尿管端端吻合术, 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由于肿瘤周围粘连严重, 最终行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输尿管转移。患者术后应用阿比特龙和戈舍瑞林治疗前列腺癌。术后6个月复查CT示盆腔和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消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mpMRI)和68Ga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ET/CT图像间接融合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同时行mpMRI与68Ga-PSMA PET/CT检查且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中位年龄70(63~79)岁, 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中位值8.1(6.8~83.0)ng/ml, 前列腺体积45.5(30.0~80.0)ml。mpMRI检查阳性36例, 可疑结节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3分5例, 4分19例, 5分12例;68Ga-PSMA PET/CT检查阳性32例;mpMRI与68Ga-PSMA PET/CT检查均阳性30例。将患者mpMRI与68Ga-PSMA PET/CT图像导入MIM融合软件, 分别勾勒前列腺轮廓和靶区;2种检查均阳性的病例穿刺时, 2种影像图像交替与前列腺实时超声界面融合、校准、锁定(属于图像间接融合, 简称为PET/CT-MRI), 完成靶向穿刺;仅1种检查阳性的病例, 以阳性图像引导完成靶向穿刺;完成靶向穿刺后及2种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外科切缘对于保护尿控功能和勃起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北京和睦家医院收治的1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64(61, 69)岁。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8.0(6.0, 11.2)ng/ml。中位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17.5(10.3, 22.0)分。11例均无尿失禁。所有患者均经术前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有适应证的患者术前行PSMA PET/CT检查均确定无远处转移。11例均行RARP, 采用达芬奇Si系统, 4孔法, 经腹部前入路, 筋膜内切除技术。经镜头孔切口取出前列腺标本, 送冰冻病理检查外科切缘。等待病理结果时行尿道-膀胱颈吻合和盆腔淋巴结清扫。如冰冻病理报告为切缘阳性, 则切除阳性切缘相应位置的前列腺周围筋膜和神经血管束(NVB)。术中3例冰冻病理报告为切缘阳性, 切除单侧NVB;8例保留双侧NVB。术后随访患者的PSA、尿控功能和勃起功能。结果本组1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无中转开放手术。中位手术时间260(225, 285)min。中位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前列腺癌筛查门诊中引入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ET/CT的临床价值, 分析我院筛查门诊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穿刺活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1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筛查门诊参加前列腺癌筛查人群的资料。采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筛查指标, 对PSA≥4ng/ml者先行mpMRI检查寻找可疑病灶, 阳性者再进一步行68Ga-PSMA PET/CT检查确定病灶, 勾画穿刺靶点, 在超声引导下行系统+靶向穿刺。记录筛查人群的年龄、PSA分布、穿刺检出率, 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等特征。结果筛查共纳入1 079例, 年龄(63.9±9.9)岁(40~92岁), 其中PSA≥4ng/ml者249例(249/1 079, 23.1%)。249例中, 87例(87/249, 34.9%)接受mpMRI检查, 34例(34/249, 13.7%)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3分。此34例mpMRI有可疑病灶者均进一步行68Ga-PSMA PET/CT扫描, 11例(11/249, 4.4%)PS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磁共振认知融合前列腺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9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行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后,对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3分者行经会阴超声磁共振认知融合前列腺靶向穿刺2针,后均行系统穿刺12针.依据穿刺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ET/CT对前列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68Ga-PSMA PET/CT检查的5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4.4±6.1)岁,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34.5(6.1~99.0)ng/ml, 其中PSA<10 ng/ml 12例, 10~20 ng/ml 21例, >20 ng/ml 25例。术前临床分期T1期1例, T2期38例, T3期16例, T4期3例。术前穿刺Gleason评分<7分10例, 7分20例, >7分28例。按照D’Amico前列腺癌风险分组标准, 低危组8例, 中危组20例, 高危组30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38例, 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20例。术前68Ga-PSMA PET/CT检查示均无内脏、骨转移等远处转移, 其中10例示淋巴结阳性。除外术前曾行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者, 曾行前列腺手术, 或近2年内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者。58例均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为观察68Ga-PSMA PE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徒手"12+X"法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对74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18G自动穿刺活检针行双侧外周带12点法系统穿刺,其中直肠指诊(DRE)触及结节24例,超声提示异常回声14例,前列腺核磁提示异常信号3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ng/ml者14例,PSA 4~10ng/ml 25例,PSA>10ng/ml者35例。同时对每个可疑病灶进行1~2针靶向穿刺。回顾性分析穿刺的阳性率和并发症。结果:成功对74例患者进行徒手"12+X"法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活检术。年龄43~81岁,中位年龄72岁;PSA 1.9~500ng/ml,中位PSA17.8ng/ml。经病理诊断,前列腺癌23例,阳性率31.1%,穿刺阴性病例中3例TUR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前列腺癌;2例首次穿刺阴性,6个月后重复穿刺时发现前列腺癌。低危前列腺癌(Gleason≤6分)、中危前列腺癌(Gleason=7分)和高危前列腺癌(Gleason≥8分)分别为13.1%、30.4%和56.5%。其余51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合并前列腺炎症。术后短暂和轻度的肉眼血尿6例(8.1%),均在1~3d后缓解,5例(6.8%)轻度发热,2例(2.7%)会阴部轻度不适。无脓毒症、急性尿潴留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徒手"12+X"法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活检安全可行,阳性率稳定,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超声造影在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6例血清PSA在4~20 ng/ml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其中50例行经直肠超声前列腺13针系统性穿刺活检;46例先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后对超声造影异常增强区靶向穿刺加6点常规穿刺,超声造影无异常者同系统性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活检的效率.结果系统性穿刺组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22.0%,造影穿刺组为41.3%,两组间对单纯移行区肿瘤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系统穿刺组人均穿刺13.0针,单针阳性率为11%;造影穿刺组人均穿刺10.9针,单针阳性率为20%;两组单针阳性率、人均穿刺针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异常的患者单针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超声检查的患者(31.5% v s 11.3%),同时人均穿刺针数低于超声引导下系统性穿刺(9.7 vs 13.0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穿刺组前列腺癌患者总 Gleason评分为74分,人均6.7分,超声造影穿刺组则分别为133、7.0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PSA<20 ng/ml 的患者,超声造影对引导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具有更高的效率,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生化失败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RP的166例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5.4±6.2)岁, 体质量指数(BMI) (24.86±3.23)kg/m2,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19.84(10.98, 44.47)ng/ml, PSA密度0.68(0.34, 1.32)ng/ml2, 前列腺体积31.20(25.58, 40.23)ml。穿刺病理按照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分组:1组18例, 2组33例, 3组30例, 4组51例, 5组33例, 不详1例;穿刺阳性针数占比(55.4±25.7)%, 穿刺阳性病灶线性长度最大占比80.0%(60.0%, 90.0%)。术前临床分期≤T2b期14例, T2c期117例, T3a期13例, ≥T3b期22例;N0期157例, N1期9例。103例(62.0%)应用传统影像学检查评估, 63例(38.0%)应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ET-CT检查评估。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造影检查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CE-TRUS)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选择标准:①直肠指检异常;②PSA>10 ng/ml;③PSA 4~10 ng/ml,f/t PSA异常或PSAD值异常,符合以上之一者即入围此研究.共116例入选者,年龄50~84岁,既往均无前列腺手术病史.行6点系统加异常回声处活检,其中PSA<10ng/ml者25例,10 ng/ml~者25例,20 ng/ml~者11例,>30 ng/ml者55例.行CF-TRUS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前列腺局灶性病变部位、回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等情况,其中43例行前列腺超声造影,了解并记录异常血流部位.结果 116例患者穿刺活检证实前列腺癌64例,BPH 52例.4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后活检者,前列腺癌和BPH分别为25及18例,造影组和非造影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PSA≤30ng/ml组共61例,其中行超声造影23例,发现前列腺癌8例,未造影组38例中发现前列腺癌5例,造影组穿刺阳性率高于非造影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PSA>30 ng/ml患者造影和非造影穿刺阳性率(97.1%与8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 结论与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相比,CE-TRUS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少而轻.PSA≤30ng/ml患者结合超声造影检查能提高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214例前列腺穿刺结果的前列腺癌病灶分布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前列腺癌病灶分布情况。方法本组214例,其中214例前列腺特异抗原>4.0ng/ml 203例,直肠指诊可疑前列腺癌41例;均行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入选病例的年龄为50~90岁,平均69.8岁;PSA水平0.8~112.3ng/ml,平均18.7 ng/ml;前列腺体积12.3~182.5ml,平均61.3 ml;直肠指诊阴性者173例,阳性者41例。分析各穿刺部位的阳性率。结果5区13针法的阳性率为36.0%(77/214)。前列腺各穿刺部位的阳性率为:底部48/214(22.4%)、中部57/214(26.6%)、尖部57/214(26.6%)、外侧底部47/214(22.0%)、外侧中部61/214(28.5%)。各穿刺部位的阳性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发现的前列腺癌病灶分布不均匀。前列腺的尖部、中部和外侧中部的穿刺阳性率较其它部位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发生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261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70(48, 92)岁, 其中<70岁125例, ≥70岁136例。基线PSA水平≥50 ng/ml 187例, <50 ng/ml 74例。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8分232例, <8分29例。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 153例(58.62%)有精囊腺侵犯, 90例(34.48%)肿瘤累及膀胱或直肠壁, 140例(53.64%)有盆腔淋巴结转移, 177例(67.82%)有骨盆骨转移, 149例(57.09%)有脊柱骨转移, 18例(6.90%)高度怀疑肺转移。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12针系统穿刺, 部分患者对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加穿2~4针。根据2016年WHO肿瘤分类, 判断患者病理标本是否存在IDC-P。IDC-P诊断标准为恶性上皮细胞填充大的前列腺腺泡和腺管, 并保留基底细胞, 形成实体型、致密筛孔型、疏松筛孔型或粉刺坏死型病理改变。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伴IDC...  相似文献   

18.
f/tPSA比值对tPSA值为2.6~4.0ng/ml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f/tPSA),提高tPSA2.6~4.0ng/ml前列腺癌的诊断率的价值。方法对117例tPSA在2.6~4ng/ml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对患者血清tPSA,fPSA及f/t PSA值及其他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病理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82例和前列腺癌35例,35例癌中Gleason score≤4分共6例(17%),Gleason score5-7分和8-10分别为22例(63%)和7例(20%)。前列腺癌的f/tPSA明显高于BPH(P<0.01),以f/tPSA0.22为界值,诊断癌的特异性为83%,敏感性为71%,阳性预测值为68%。结论f/t PSA作为一项辅助检查可提高tPSA 2.6~4.0ng/ml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靶向穿刺与靶向联合系统穿刺对多参数磁共振(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评分4~5分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378例前列腺PI-RADS评分为4~5分且接受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9(64,75)岁,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9.5(6.7,16.3)ng/ml,中位前列腺体积34.1(23.5,48.4)ml。PI-RADS评分4分240例,5分138例。所有患者均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在mpMRI/经直肠超声融合图像引导下,先行2针靶向穿刺,再行12针系统穿刺。评估穿刺病理及穿刺阳性的Gleason评分,通过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不同穿刺方式前列腺癌和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检出情况。结果378例中290例阳性,88例阴性。靶向穿刺平均2.4针/例,系统穿刺平均12.0针/例,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3%(277/378)与68.3%(258/378),P=0.129],对CsPC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8%(211/378)与49.7%(188/378),P=0.094],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1%(299/378)与77.8%(294/378),P=0.658],穿刺针数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2%(580/904)与23.1%(1049/4536),P<0.001]。靶向穿刺与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的病理符合率为92.3%(349/378),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3%(277/378)与76.7%(290/378),P=0.275],对CsPC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8%(211/378)与62.2%(235/378),P=0.076]。靶向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漏诊率为4.5%(13/290),对CsPCa的漏诊率为10.2%(24/235)。在PI-RADS评分4分的患者中,靶向穿刺与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4%(157/240)与69.2%(166/240),P=0.381],对CsPC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7%(112/240)与52.9%(127/240),P=0.171];靶向穿刺的准确率为82.1%(197/240),对前列腺癌的漏诊率为5.4%(9/166),对CsPCa的漏诊率为11.8%(15/127)。在PI-RADS评分5分的患者中,靶向穿刺与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0%(120/138)与89.9%(124/138),P=0.452],对CsPC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7%(99/138)与78.3%(108/138),P=0.211];靶向穿刺的准确率为73.9%(102/138),对前列腺癌的漏诊率为3.2%(4/124),对CsPCa的漏诊率为8.3%(9/108)。结论对于PI-RADS评分为4~5分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靶向穿刺以更少的穿刺针数可获得与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相近的检出效果,但仍存在诊断不准确及漏诊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伴严重并发症不能接受根治性手术或拒绝开放手术、预期寿命<10年、前列腺体积≤40 ml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6例.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2~4分6例、5~7分20例.血清PSA平均11.9(4.7~19.2)ng/ml.临床分期T_(1a~b)N_0 M_0 1例、T_(1c)N_0 M_0 10例、T_(2a) N_0 M_0 7例、T(2b) N_0 M_0 4例、T_(2c)N_0 M_0 4例.均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采用氩氦靶向双冷冻技术.观察其即刻和迟发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年内每3个月,以后每6个月复查PSA 1次.PSA截止值≥0.5 ng/ml认为治疗失败.患者术后6个月均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26例平均手术时间(102±32)min,均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6±2)d.拔除尿管后,控尿满意22例;4例尿失禁3~7 d后恢复控尿;原有性功能者9例,术后出现勃起功能障碍5例;未发生尿潴留和尿道直肠瘘.26例随访平均22(6~30)个月,PSA<0.5 ng/ml 23例,PSA≥0.5 ng/ml 3例;术后6个月前列腺穿刺活检20例,均为阴性.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后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