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癌肾转移极罕见。本文报道1例前列腺癌伴肾癌内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患者, 67岁。因腰背疼痛3个月, 加重伴发热2周于2018年6月就诊, 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伴骨转移, Gleason评分4+4分, T2N0M1期。腹部CT检查示右肾下极肿物, 约3.0 cm×2.5 cm×2.5 cm, 动脉期明显强化, 考虑右肾癌。行右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肾透明细胞癌Ⅱ级, 肾癌组织内见多个小灶前列腺腺泡细胞癌浸润。术后诊断:转移性前列腺癌, 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影像学随访18个月未见右肾肿瘤复发。患者的前列腺癌予药物去势和醋酸阿比特龙治疗, 治疗6个月后出现PSA进展, 先后予多西他赛化疗、锶89治疗, 效果欠佳, 随访至第30个月患者因恶液质死亡。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5岁。体检时经B超、CT检查发现膀胱顶部有占位性病变,取活组织作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有约2.0cm×2.0cm×1.5cm肿物,呈菜花状,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级(图1所示)。KUB加IVP检查示双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重度增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和前列腺剜除术,术后给予抗炎、对症等处理,定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5个月后复查B超示右肾下极有占位性病变;CT示右肾癌可能性大,无淋巴结肿大;胸片无异常。检查膀胱无异常。在全麻加插管下行右肾癌根治术,术后给予抗炎等处理。病理检查诊断为右肾细胞癌,腺癌和乳头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癌钙化骨化的发病机理、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 方法 患者,男,4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钙化性占位2周人院.CT示右肾外形不规则,肾上极町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伴明显骨化.PET-CT检查示右肾上极类圆形肿块,明显钙化,不伴有高功能性,考虑良性病变.术前拟诊断为肾癌,取右侧腹直肌旁切口行右肾探查术. 结果 术中见右肾中上极7.5 cmX5.0cm肿块,质硬如石,肾门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行右肾部分切除,术中冰冻病理提示肾透明细胞癌伴明显骨化,即行根治性肾切除加肾门周围淋巴组织清扫.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伴广泛骨化纤维化,输尿管残端、血管残端及肾周组织未见癌组织浸润,未见转移淋巴结.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转移. 结论 肾癌骨化较少见,肾实质性占位伴明显钙化骨化术前应按恶性肿瘤对待,肾癌骨化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43岁。因右腰部钝痛 2个月 ,左脑额叶转移性肿瘤切除术后 1个月入院。 CT显示双肾下极皮质相连 ,右肾增大 ,上中部有 8cm× 9cm囊实性占位性病变 ,其内见钙化 ;腹膜后淋巴结增大 ,增强后密度略低于正常肾组织。静脉肾盂造影示马蹄形肾 ,右肾显影差 ,集合系统受压。临床诊断为马蹄形肾并发肾癌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术中见肿瘤位于马蹄形肾右中上部 ,直径约 8cm,假包膜完整 ,肾门处淋巴结增大 ,肾下极肾实质相连 ,右侧肾有两支肾动脉及静脉。阻断此血管后将肿瘤完整切除 ,并行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诊断为肾类癌 ,伴环死、囊性变…  相似文献   

5.
例1,女,40岁.间断性全程肉眼血尿伴右腰部疼痛1个月于2008年4月6日入院.查体:右肾区叩击痛(+).B超检查示右肾上极及集合系统内实性肿物.双肾增强CT检查示右肾上极肿物,直径约5.2 cm,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IVU检查见右肾上极占位,肾盂及近段输尿管受侵.诊断为右肾肿瘤.全麻下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极类圆形肿物,切面白色鱼肉状,向肾盂内破溃,肾盂内可见坏死组织及血块.完整切除右肾及右输尿管上段.病理报告:瘤细胞为椭圆形、梭形,束状及片状排列,核分裂活跃,输尿管未见浸润.免疫组化染色:CK 7、Vimentin散在(+),CK(pan)、EMA及CD10部分(+),CD34(-),CD99(-).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4个月死于肺转移.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但极少转移到输尿管。本文报道1例68岁前列腺癌输尿管转移患者, 主因左侧腰腹部疼痛1个月入院。入院后泌尿系增强CT检查:左侧输尿管中段肿物;盆腔、腹膜后和左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69.4 ng/ml。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腺泡腺癌。输尿管镜检查:距左侧输尿管口15 cm处可见一光滑质硬肿物, 完全梗阻左输尿管, 活检病理为异形细胞团浸润, 肿瘤不除外。拟行腹腔镜输尿管肿瘤切除术+输尿管端端吻合术, 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由于肿瘤周围粘连严重, 最终行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输尿管转移。患者术后应用阿比特龙和戈舍瑞林治疗前列腺癌。术后6个月复查CT示盆腔和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消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脏类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总结2例原发性肾脏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例1,女,48岁。因右腰酸痛1个月入院。B超示右肾中上极中等回声占位,边界清楚,内有血流信号。CT示右肾中上极10.0cm×7.5cm实性占位,增强后病灶均匀轻度强化。例2,男,44岁。体检发现左肾占岱40天入院。B超示左肾门处中等回声占位,边界清楚,内有血流信号。CT示左肾中极肾门处3.7cm×3.5cm实性占位,增强后病灶均匀轻度强化;其内伴-钙化点。结果:2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理检查镜下肿瘤细胞形态为多边形,嗜酸性颗粒状细胞质,边界不清,呈柱状或缎带状排列混合有实性巢状排列;细胞核呈园形大小一致,核分裂像难见。免疫组化:突触素、波形蛋白均为阳性。病理诊断为肾脏类癌伴淋巴结转移。例1术后30个月死于肝骨转移;例2术后随访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原发性肾脏类癌临床罕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根治性肾切除应为治疗原发性肾类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14岁, 因"发现颈部肿物2周"就诊。查体:气管偏右, 甲状腺双侧叶弥漫性Ⅱ°肿大, 质地偏硬, 结节感, 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彩超检查示:甲状腺左叶内见2.4 cm × 2.1 cm × 2.6 cm实性结节, 边缘不光滑, 纵横比<1, 结节内见密集点状强回声, 其余腺体内见多发散在点状强回声;颈左侧Ⅱ、Ⅲ、Ⅳ、Ⅴ区、右侧Ⅳ区及Ⅵ区多个低回声结节(图1)。细针穿刺病理检查示:甲状腺左侧叶乳头状癌(弥漫硬化亚型), 颈左侧淋巴结转移癌(图2)。CT检查示:甲状腺左叶体积增大, 向下达左上纵隔, 邻近组织结构受压, 左侧叶见不规则低密度影, 气管略向右移;双侧颈部多发略肿大淋巴结影(图3)。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颈部双侧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甲状腺双侧叶弥漫性肿大, 左侧叶内1个大小约4.0 cm × 3.5 cm × 2.5 cm肿物, 质硬, 未侵及包膜, 双侧气管食管旁沟、气管前及颈部双侧侧颈区多枚肿大融合质硬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示:(左、右侧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弥漫硬化亚型)伴桥本甲状腺炎, 并广泛淋巴管、少量血管内查见癌栓(+)(图4...  相似文献   

9.
例1,男,61岁.因体检发现右肾肿物2周于2011年8月9日入院.尿常规:蛋白质(-)、RBC(+).泌尿系CT检查示右肾下极肿物、双肾多发结石,右肾结石最大径约1.2 cm,左肾结石最大径约2.0 cm,左肾静脉于腹主动脉后方汇入下腔静脉,诊断为主动脉后左肾静脉.全麻下行右肾部分切除术加右肾盂切开取石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肾乳头状肾细胞癌.15 d后全麻下行左侧PCNL.血尿原因考虑肾结石可能性大,主动脉后左肾静脉考虑先天异常,未引起患者不适,无特殊处理.随访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81岁.因B超检查发现右肾占位5d入院.无腰腹部疼痛及肉眼血尿,无发热.体检:一般状态可.彩超提示右肾占位性病变,左肾囊肿;CT平扫 增强提示右肾占位、右肾癌可能性大,左肾囊肿;IUP示右肾上盏消失、上部肾盂内可见充盈缺损.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阴性.血、尿常规及各项生化学检查未见异常.术前诊断为"右肾癌"于2002年5月22日在全麻下行经腰根治性右肾切除术.右中取出右肾纵行剖开后可见两个肿物.一个位于上极肾实质,直径约3.0 cm,切面黄黑相间;另一个位于上部肾盂内,直径约2.0 cm,呈菜花样.根据大体标本所见补充诊断为右肾癌并发右肾盂癌,另取Gibson切口行右侧输尿管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工~Ⅱ级.术后1年复查未见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1.
例1 男,20岁。因右侧腰腹部疼痛10月余、近周加重入院。无发热、血尿及腰部外伤史。入院体检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66g/L,ESR20mm/h,其余均正常,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阴性。B超示右肾盂有一1.9cm×3.0cm不规则中等回声团块,右肾活动度较对侧明显减弱。排泄性尿路造影未见异常。CT显示右肾肾盂段有一略低密度占位病变,直径2.5cm,边界模糊,腰旁淋巴结肿大,考虑“右肾癌伴腰旁淋巴结转移”。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未见血管增粗及血管池等。术中发现右肾门淋巴结肿大,右肾大小色泽正常,表面光滑,局部粘连明显,酷似“肾癌”,行扩大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标本见右肾大小约11.0cm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5岁.因右腰部酸痛1周入院.B超检查示右肾失去正常形态,右肾下极7.9 cm×8.2 cm中低回声区.CT检查示右肾下极见直径9.0 cm类圆形实质占位灶,密度较均匀,平扫CT值39 HU,增强后不均匀强化,CT值84HU,双侧肾盂未见扩张,肾血管无特殊,后腹膜未见肿大的淋巴结,考虑右肾癌.全麻下行右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3.
原发于肾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占肾脏上皮恶性肿瘤不足1%, 合并马蹄肾者更罕见, 本文报道1例高分化肾NET合并马蹄肾。患者因左侧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就诊, 增强CT检查示马蹄肾, 左肾肿物, 大小约5.0 cm×4.0 cm, 肿物距峡部约2 cm;峡部有单独血液供应。行腹腔镜根治性左肾切除术, 术中离断峡部, 完整切除肿瘤及左肾。术后病理为肾高分化NET。术后未行辅助治疗, 术后随访15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4岁.因咳血痰1月余入院.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胸部CT示:右肺上叶约 4.0 cm×2.9 cm×3.2 cm肿块,肺癌可能性大,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不明显;头部CT、上腹部CT及全身骨显像未见远处转移,上腹部CT未见肠管异常(图1A).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胸膜多个白色结节样新生物,活组织检查为低分化癌.术后诊断为右肺上叶低分化癌伴胸膜腔种植转移.术后拟行放射免疫治疗(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治疗前查促甲状腺激素0.479 mU/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2 pmol/L、游离甲状腺素9.8 pmol/L.  相似文献   

15.
肾实质原发性鳞状细胞癌(SCC)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肿瘤, 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较难诊断, 相比于其他原发性肾癌其诊断时临床分期已较晚。本文报道1例门诊诊断为肾囊肿患者, 肾增强MR检查考虑右肾囊性肾癌, 行机器人辅助右肾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右肾高分化SCC伴囊性变。术后随访5个月, 患者恢复良好, 未见肿瘤转移和复发。肾实质SCC虽然早期诊断困难, 但积极手术仍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患者,65岁.发现左阴囊皮肤肿块2个月,左腹股沟肿块1周于2010年1月11日入院.查体:左阴囊根部皮肤见直径1.5 cm红色结节;左腹股沟可触及1枚肿大淋巴结,3 cm×2 cm×2 cm大小,质硬,固定,无压痛.CT检查示左腹股沟区域淋巴结肿大,PET-CT示左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癌,未发现原发灶.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报告转移性癌;左阴囊肿块活检报告阴囊恶性肿瘤.行阴囊肿块扩大切除加左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并切除左睾丸.手术顺利,术后出现淋巴漏,2周后好转.病理报告:阴囊皮肤Merkel细胞癌,肿瘤切缘阴性,左腹股沟淋巴结融合肿大,有癌转移;左睾丸精索未见癌转移.  相似文献   

17.
病例 患者周某某,男,78岁,离休干部.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糖尿病病史8年.7年前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CT检查提示左肾肾癌,在我院于1997年6月行左肾切除术,2年后体检复查又发现右肾下极见到一实质性肿瘤,遂转往上海某医院就诊,核医学影像诊断报告肾图提示:左肾切除,右肾功能低下,GFR=24.19 ml/min,B超及MR示右肾下极见一实质性肿瘤,约22 mm×23 mm左右,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腹主动脉旁、锁骨上未见肿大淋巴结,于2000年1月3日在全麻下行右肾部分切除术,切除肾组织约1/3左右,病理提示:右肾下极透明细胞癌,穿透肾包膜达周围脂肪、组织.术后肾功能正常,一般情况好出院.  相似文献   

18.
肾盂肉瘤样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42岁。因右腰腹部疼痛10d,于2004年3月1日入院。入院当天患者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发热。查体:右腰腹部触及一球形包块。X线胸片:右肺可见3个3mm×3mm大的点片状影,转移癌不除外。B超检查示右肾一7cm×5cm大的低回声肿物,回声不均,界限不清。CT平扫及增强显示:右肾上极一8cm×6cm×5cm大的软组织影,侵及肾实质及肾盂,平扫CT值39HU,增强后CT值不变;右肾实质碎裂并肾周血肿;左肾大小、功能正常。术前诊断:自发性右肾破裂,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于3月5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极肾实质全层裂开,肾周脂肪囊下血肿,尿…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9岁.2周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粘液痰,无血丝,伴左胸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无放射痛、发热.查体:左下肺呼吸音减弱,无干湿口罗音.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野有5 cm×5 cm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整;胸部CT示左下肺有大小为5.6 cm×4.8 cm、密度不均、边缘不整齐的肿块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痰细胞学检查阴性.2002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开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肺下叶,质硬,约6 cm×5 cm×5 cm,侵及左主支气管、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上叶未见病变,行左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左肺下叶癌肉瘤伴左肺上中叶弥漫性转移.术后2个月死于恶性胸腔积液和肿瘤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20.
患者,65岁。反复出现包皮肿胀伴脓液溢出、疼痛3个月入院。体检:包皮长,明显增厚、红肿,内极被裂、脱屑样脓性分泌物;阴茎头部可见直径约3cm菜花状肿物,表面溃烂;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个直径约1.5cm淋巴结,活动,无压痛。阴茎肿物组织活检诊断为鳞状细胞癌,于1983年2月8日在硬股外麻醉下行阴茎全切十右腹股沟淋巴结活俭术。术中见明茎头部肿物4.2cm×3.4cm×2.6cm。病理检查示癌细胞呈果片状排列,浸润性生长,细胞多边形,核圆形,印圆形,核分裂相易见,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珠形成。淋巴结未见癌浸润。病理论断为明茎高分化鳞癌。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