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自感染田鼠巴贝虫的种鼠取血,腹腔注射接种3~4周龄雌性BALB/c小鼠(7只)、免疫抑制BALB/c小鼠(4只)、雄性SCID小鼠(4只)和NOD-SCID小鼠(4只)。感染后每天采血,涂制薄血片,吉氏染色,油镜下观察田鼠巴贝虫的生长、增殖情况,记录红细胞的感染率。解剖3只不同红细胞感染率的BALB/c小鼠,油镜下观察心、肝、脾、肺、肾、脑和骨髓等组织的感染情况。记录各组织中红细胞的感染率,并分析与外周血红细胞感染率的关系。取红细胞感染率大于40%的BALB/c小鼠血液,冷冻保存2个月后用同样的方法接种小鼠,观察田鼠巴贝虫的增殖情况。结果 BALB/c小鼠、免疫抑制BALB/c小鼠、SCID小鼠和NOD-SCID小鼠接种后,末梢血液中均检测出田鼠巴贝虫。BALB/c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在d7达到峰值(82.4%),免疫抑制BALB/c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在d5达到峰值(73.2%),SCID小鼠和NOD-SCID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均在d8达到峰值(86.4%和72.5%)。红细胞感染率达到峰值后,BALB/c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迅速下降,免疫抑制BALB/c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缓慢降低,SCID小鼠和NOD-SCID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则出现震荡变化。感染的BALB/c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脑和骨髓等组织内均可观察到田鼠巴贝虫,虫体主要位于红细胞内,各组织内的红细胞感染率随外周血红细胞感染率的升高而增高。冷冻保存的虫种复苏后可感染健康BALB/c小鼠,末梢血中出现虫体的时间与新鲜含虫血液感染鼠的比较滞后2 d,达到感染高峰的时间滞后1 d。结论成功建立田鼠巴贝虫的小鼠模型,红细胞的感染情况与机体的免疫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隐性感染期小鼠经再感染、免疫抑制或盲传健康小鼠后的外周血红细胞内虫体密度的消长规律。方法取1只感染种鼠的外周血(虫密度为20%),腹腔接种6周龄雌性BALB/c健康小鼠12只,100μl/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再感染组、免疫抑制组和盲传组,每组3只。4组感染小鼠连续28 d尾部采血,吉氏染色法观察田鼠巴贝虫形态变化,并计算红细胞染虫率,构建隐性感染小鼠模型。再感染组隐性感染小鼠再次腹腔接种相同剂量的田鼠巴贝虫感染种鼠血;免疫抑制组隐性感染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5 mg/只,连续注射5 d;盲传组3只隐性感染小鼠取眼眶血,分别腹腔盲传接种健康雌性BALB/c小鼠各3只,100μl/只。3组小鼠继续尾部采血28 d,镜下计数感染红细胞,计算染虫率,并观察田鼠巴贝虫形态变化。结果对照组、再感染组、免疫抑制组和盲传组小鼠外周血均于感染后第3天查见田鼠巴贝虫体,第7天红细胞染虫率最高,分别为73.2%、78.0%、76.2%及79.0%,随后染虫率逐渐下降,至第28天外周血镜检阴性,进入隐性感染阶段。再感染组小鼠再次感染后28 d内,每天染虫率均为0。免疫抑制组小鼠在免疫抑制后第2天查见虫体,第12天染虫率再次达到高峰,为65.2%,随后逐渐下降,至第22天再次进入隐性感染期。盲传组新感染的9只小鼠在感染后第4天查见虫体,第9~10天染虫率达到高峰,为35.0%~39.0%,随后逐渐下降,至第28天小鼠进入隐性感染阶段。各组感染的田鼠巴贝虫形态变化基本一致,染虫初期以小环状体居多;染虫高峰期多见大环状体和长丝状体;有多虫寄生现象。结论田鼠巴贝虫隐性感染期小鼠有带虫免疫现象,并可作为传染源;经免疫抑制后虫体被激化,可出现与首次感染相同的虫体密度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微小巴贝虫感染不同免疫状态小鼠后的消长规律。方法 实验分正常BALB/c小鼠组、免疫抑制BALB/c小鼠组、SCID小鼠组和NOD-SCID小鼠组等,每组5只小鼠。免疫抑制BALB/c小鼠,每只经腹腔注射0.5 mg地塞米松,连续5 d。随后,各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100 μL含微小巴贝虫鼠血(红细胞染虫率约20%)。每组留1只小鼠作未感染对照鼠。自接种当天每d尾部采血涂薄血片,吉姆萨染色,镜检观察红细胞染虫状况。结果 正常BALB/c小鼠感染微小巴贝虫第3 d在红细胞内查见虫体,感染后第7 d染虫率最高为82.4%,染虫率在20%以上约持续7 d;短暂免疫抑制BALB/c小鼠在感染后第5 d染虫率达到高峰为73.18%,染虫率在20%以上约持续14 d,而后染虫率处于0%~2%的较低水平状态。NOD-SCID小鼠组分别于第7 d(72.45%)、第16d(67.4%)、第24 d(58.9%)多次出现染虫率高峰,微小巴贝虫在NOD-SCID小鼠体内不会被大量清除,染虫率一直处于较高状态,平均为41.9%。SCID小鼠组于第8 d出现第1次染虫率高峰,为86.4%,至第18 d出现第2次高峰为62.23%,染虫率也一直处于较高状态,平均为38.2%。在薄血片中观察到小点状体,马耳他十字,小环状体,环状体,长丝状体,以及游离在红细胞外的虫体等多种巴贝虫形态。结论 微小巴贝虫在正常BALB/c小鼠和短期免疫抑制BALB/c小鼠体内虫密度出现先升高又下降的宿主自限性现象;而在SCID小鼠和NOD-SCID小鼠体内虫密度出现多个高峰,且能持续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后体重、脾脏及血液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 取田鼠巴贝虫感染种鼠外周血(虫密度为20%),腹腔接种6周龄健康BALB/c小鼠,100 μL/只,并设立健康小鼠对照组。感染组小鼠于感染后0~28 d隔日尾尖采血,涂薄血片,吉氏染色后油镜下观察田鼠巴贝虫增殖情况,并分别于感染后0、7、14、21、28 d测定小鼠体重、脾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小鼠血细胞。结果 小鼠在感染后第1天即可在外周血中查见田鼠巴贝虫虫体,第7天染虫率最高(55%),随后感染率逐渐下降,至第28天外周血虫体镜检阴性,进入隐性感染阶段。小鼠于感染后第7天体重降至最低,随后逐渐恢复;脾脏重量在感染后第14天最重,后逐渐降低,但至第28天脾重仍高于正常组。全血细胞分析发现,感染组小鼠白细胞数量及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波动范围在正常小鼠参考值范围内。感染组小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在感染后虫密度高峰期降至最低,后随着虫密度降低而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田鼠巴贝虫感染可引起小鼠体重下降、脾脏增重、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降低,全血细胞分析仪对巴贝虫病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含田鼠巴贝虫的不同成分血对小鼠巴贝虫感染的影响。方法 以田鼠巴贝虫感染健康小鼠后眼眶采血,制备染虫全血、去除血清的成分血及纯红细胞。将27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全血组、无血清染虫组、纯红细胞组,每组9只;每组设3个亚组,每个亚组3只,每只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100 μL浓度为9.00、0.90、0.09只/μL(分别含900、90、9只巴贝虫虫体)的相应成分血。接种当天记为D0,自D1起每隔1 d于小鼠尾尖采血涂薄血涂片,吉氏染色液染色后镜检观察各组小鼠红细胞染虫率。结果 注射900只田鼠巴贝虫后,全血组、无血清组均于D3在外周血中查见巴贝虫,于D15虫密度开始升高,并于D21虫密度达高峰,红细胞染虫率分别为2.21%和1.76%;随后虫密度下降,D31染虫率趋于0;而纯红细胞组小鼠在观察期间未查见巴贝虫感染。注射90只田鼠巴贝虫,仅全血组于D3在外周血查见巴贝虫虫体,D15虫密度升高,D21虫血症达高峰,红细胞染虫率为1.35%,D31染虫率趋于0;无血清组和纯红细胞组实验期间外周血中未查见巴贝虫。注射9只田鼠巴贝虫,全血组、无血清组和纯红细胞组外周血中均未查见虫体。结论 血液成分及感染虫数可能对小鼠静脉注射感染巴贝虫有一定影响,输入成分血仍存在感染巴贝虫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含田鼠巴贝虫的不同成分血对小鼠巴贝虫感染的影响。方法 以田鼠巴贝虫感染健康小鼠后眼眶采血,制备染虫全血、去除血清的成分血及纯红细胞。将27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全血组、无血清染虫组、纯红细胞组,每组9只;每组设3个亚组,每个亚组3只,每只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100 μL浓度为9.00、0.90、0.09只/μL(分别含900、90、9只巴贝虫虫体)的相应成分血。接种当天记为D0,自D1起每隔1 d于小鼠尾尖采血涂薄血涂片,吉氏染色液染色后镜检观察各组小鼠红细胞染虫率。结果 注射900只田鼠巴贝虫后,全血组、无血清组均于D3在外周血中查见巴贝虫,于D15虫密度开始升高,并于D21虫密度达高峰,红细胞染虫率分别为2.21%和1.76%;随后虫密度下降,D31染虫率趋于0;而纯红细胞组小鼠在观察期间未查见巴贝虫感染。注射90只田鼠巴贝虫,仅全血组于D3在外周血查见巴贝虫虫体,D15虫密度升高,D21虫血症达高峰,红细胞染虫率为1.35%,D31染虫率趋于0;无血清组和纯红细胞组实验期间外周血中未查见巴贝虫。注射9只田鼠巴贝虫,全血组、无血清组和纯红细胞组外周血中均未查见虫体。结论 血液成分及感染虫数可能对小鼠静脉注射感染巴贝虫有一定影响,输入成分血仍存在感染巴贝虫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液氮保种对田鼠巴贝虫标准株存活力的影响。方法液氮保种1、3、6、9个月的田鼠巴贝虫标准株小鼠血室温复苏后感染正常BALB/c小鼠各3只(复苏1代,实验组),100μL/只;同时取3只新感染田鼠巴贝虫活体保藏小鼠为对照组。实验组染虫率达高峰时再接种正常BALB/c小鼠(复苏2代),观察田鼠巴贝虫的形态变化及增殖情况,并观察不同保存时间复苏1代及复苏2代的染虫率情况。结果液氮保种田鼠巴贝虫与活体保种的田鼠巴贝虫相比,形态变化不大,都会出现小滋养体、环状滋养体、裂殖体及未成熟和成熟裂殖子等多种形态。液氮复苏1代首次查见虫体及达到染虫率高峰的时间比动物保种延迟1~2d,但复苏2代即恢复一致。田鼠巴贝虫染虫全血经液氮保存1、3、6、9个月,仅达到高峰期时间延迟,其存活力未见明显下降。结论液氮保种对田鼠巴贝虫形态及存活力影响小,可成为一种较好的保存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免疫状态正常的BALB/c小鼠及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为模型,对临床较常用的阿托伐醌(ATQ)+阿奇霉素(AZM)和马拉龙进行抗田鼠巴贝虫体内药效评价。方法取69只BALB/c健康小鼠与15只NOD/SCID健康小鼠,每鼠接种107个感染田鼠巴贝虫的鼠红细胞。2种小鼠感染后均设置3个组,即ATQ+AZM组(195 mg/kg ATQ+32.5 mg/kg AZM)、马拉龙组(62.5 mg/kg ATQ+25 mg/kg氯胍,即1/4片)和对照组(5%可溶性淀粉溶液),每鼠按0.2 ml/10 g灌胃给药。BALB/c小鼠药物抑制试验中(2个用药组各12只,对照组15只),小鼠感染后4 h开始用药,连用10 d,每组于感染后1、 3、 5、 7、 10 d喂药前,随机取3只小鼠尾尖采血,采用薄血膜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红细胞感染情况并计算红细胞染虫率(EIR),qPCR检测18S r RNA基因相对量。BALB/c小鼠药物治疗试验中(3组各10只),于感染后7 d取所有小鼠尾尖血制薄血膜染色镜检,确认感染后开始用药,连用10 d,于感染后7、 10、 11、 12、 13、 15、 17、 19、 24、 27 d均采血镜检并计算EIR;于感染后27 d,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采用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0μl/鼠),连续腹腔注射7 d,自免疫抑制后3 d起,每天采血制薄血膜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复燃情况;于感染后27 d,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采眶窦血,将抗凝全血混匀后腹腔注射接种对应的3组健康BALB/c小鼠(每组5只),继代接种感染后7~10 d,制薄血膜涂片染色镜检并计算EIR。NOD/SCID小鼠(3组各5只)于感染后10 d开始用药,连用10 d,于感染后10、 12、 15、 17、 19、 21、 24、 27、 29、 31、 35、 42、 49 d,分别取3组小鼠尾尖血,采用薄血膜涂片染色镜检并计算EIR。应用GraphPad Prism 8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ALB/c小鼠药物抑制试验结果显示,ATQ+AZM及马拉龙均可有效抑制小鼠虫血症。镜检结果显示,ATQ+AZM组在感染后3 d、5 d,均仅1只小鼠查见虫体,EIR分别为(0.20±0.12)%和(0.30±0.17)%,感染后7 d (用药第8天),EIR降为0;马拉龙组小鼠EIR一直为0;对照组与ATQ+AZM组、马拉龙组EI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1.6、153.5, P 0.05)。qPCR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7 d,马拉龙组、 ATQ+AZM组的18S r RNA基因相对量分别为0.010 2±0.001 2、 0.007 8±0.006 6,均与对照组(68.143 8±79.12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76、 7.382,P 0.05);感染后10 d (停药第1天),马拉龙组、 ATQ+AZM组的18S r RNA基因相对量分别降为0.001 7±0.000 9、 0.000 8±0.000 6,均与对照组(18.309 9±7.498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9、 4.229, P 0.05)。BALB/c小鼠药物治疗试验中,对照组、 ATQ+AZM组和马拉龙组的EIR均于感染后7 d达峰值,分别为(36.67±10.85)%、(35.30±6.46)%和(33.53±7.37)%;感染后11 d (用药第5天),EIR分别降为(10.47±8.02)%、(1.53±0.31)%和(6.27±1.01)%;感染后15 d,各组EIR逐渐趋于0。免疫抑制剂复燃试验结果显示,免疫抑制后3 d,对照组1只小鼠查见虫体;免疫抑制后5 d起,ATQ+AZM组和马拉龙组小鼠均查见虫体,出现复燃。继代接种试验结果显示,继代接种感染后7 d, ATQ+AZM组和马拉龙组均有3只受血鼠查见虫体;继代接种感染后9 d, ATQ+AZM组和马拉龙组分别有1只、 2只受血鼠查见虫体;继代接种感染后10 d, ATQ+AZM组和马拉龙组受血鼠未查见虫体。ATQ+AZM组和马拉龙组NOD/SCID小鼠用药后,EIR均较快下降,从感染高峰(感染后10 d)的(59.90±0.10)%和(59.37±0.35)%降至感染后24 d的0,但分别于42 d、 29 d又查见虫体;对照组小鼠感染后EIR在(47.20±0.80)%~(66.80±0.80)%波动,于感染后45 d全部死亡,与ATQ+AZM组、马拉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 505、 5 984, P 0.05)。结论临床常用的ATQ+AZM和马拉龙对感染小鼠体内的田鼠巴贝虫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均不能完全杀灭虫体;治疗后血液仍具感染性,且在宿主免疫力低下至一定程度时虫体会复燃,呈较高红细胞染虫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田鼠巴贝虫可溶性虫体蛋白进行分析。方法取田鼠巴贝虫阳性全血腹腔接种BALB/c小鼠,构建感染小鼠模型。取感染高峰期小鼠染虫血分离红细胞,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田鼠巴贝虫虫体,冻融及超声法获得可溶性虫体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虫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将含有可溶性虫体蛋白的凝胶按相对分子质量分为2个样品,采用电喷雾质谱鉴定法进行质谱鉴定。采集质谱鉴定数据,搜索Uniprot KB数据库中的巴贝虫、田鼠巴贝虫RI株和恶性疟原虫蛋白数据库。将鉴定到的蛋白与NCBI nr数据库中的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利用Blast2GO(Version2.8.0)中的Mapping功能对所有定量到的蛋白比对序列所关联的GO功能条目进行提取,用GO注释将鉴定到的虫体蛋白进行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分析。利用KAAS将目标蛋白序列与KEGG GENES数据库中的巴贝虫蛋白序列进行比对,通过同源/相似蛋白的KO号注释到相关KEGG通路上。结果Percoll梯度离心法获得富集后的田鼠巴贝虫虫体,通过冻融及超声法获得可溶性虫体蛋白,经SDS-PAGE鉴定发现有5条主带及7条次带。经质谱鉴定并与巴贝虫、田鼠巴贝虫RI株和恶性疟原虫蛋白数据库比对,分别鉴定到757、600和138个蛋白,其中独特肽段为2及以上的蛋白分别为368、375和12个。进一步分析发现,独特肽段数较多的蛋白为表面抗原或分泌抗原类蛋白、蛋白酶类、热休克家族蛋白及棒状体相关蛋白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田鼠巴贝虫可溶性虫体蛋白按参与的生物过程共获得876条注释,按分子功能共获得219条注释,按细胞组分结果显示,共获得146条注释。通过同源/相似蛋白的KEGG注释,共提取到与可溶性虫体蛋白序列相关的172条KEGG信号/代谢通路。结论利用质谱鉴定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田鼠巴贝虫可溶性虫体蛋白主要含有分泌蛋白、蛋白酶类和HSP家族成员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田鼠巴贝虫肽基脯氨酸异构酶(BmPPIase)重组蛋白主动免疫对巴贝虫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将雌性BALB/c小鼠(6周龄,约20 g/只)分为重组蛋白免疫组、感染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为25、18、15只。以BmPPIase重组蛋白主动免疫重组蛋白免疫组小鼠,末次免疫后2周,选取抗体效价较高的18只小鼠经腹腔注射100μL田鼠巴贝虫染虫全血;感染对照组小鼠均经腹腔注射100μL田鼠巴贝虫染虫全血;正常对照组15只小鼠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进行后续实验。重组蛋白免疫组、感染对照组于实验第0~30天,采血观察各组小鼠巴贝虫感染情况,计算染虫率;此外,于实验第0、7、14、21、28天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各组小鼠进行血常规检测,并采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进行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末次免疫后2周,重组蛋白免疫组25只小鼠体内均产生抗BmPPIase抗体,效价为5×103~8×104。重组蛋白免疫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均于实验第7天达到染虫高峰,染虫率分别达13.3%和50.0%;两组染虫率在实验第3、5、7、9天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明青蒿琥酯治疗对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特异性免疫建立的影响。方法DBA/2和BALB/c小鼠经腹腔感染约氏疟原虫后均分为三组:感染后未治疗组、感染第3天和第6天青蒿琥酯治疗组。初次感染痊愈后30天用同种疟原虫再次感染,再感染疟原虫清除后30天进行第三次感染,观察每次感染后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对重复感染的特异性抵抗能力。结果未治疗的自然自愈组和不同时间治疗组的DBA/2小鼠,其再次感染的感染率、原虫血症水平基本相同,第三次感染均未见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除非治疗组BALB/c小鼠于初次感染早期死亡外,不同时间治疗组的BALB/c小鼠再次感染的感染率与虫体血症水平、第三次感染情况与各组DBA/2小鼠也无差异。结论对于约氏疟原虫初次感染免疫应答能力不同的DBA/2和BALB/c小鼠,青蒿琥酯根治性治疗不影响其特异性免疫的建立和免疫记忆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 固有免疫在疟疾急性期感染中的保护性作用地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巨噬细胞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 17XL) 感染中的作用地位。方法 雌性BALB/c在感染-2、0d腹腔注射氯磷酸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s,300μl/只/次),建立巨噬细胞消除模型。对照组小鼠在同时点注射同体积PBS脂质体。随后,小鼠腹腔注射1×106 P.y 17XL寄生的红细胞。计数原虫血症和观察生存率。ELISA法检测脾培养上清IFN-γ和IL-10水平,Griess法检测NO(NO2-)水平。脾细胞流式细胞术(FACS)染色,计数F4/80+巨噬细胞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巨噬细胞消除组原虫血症峰值提前出现,较对照组死亡时间提前。在感染0、3、5d,巨噬细胞消除组脾巨噬细胞占脾细胞百分含量和绝对值均明显降低。脾培养上清中IFN-γ、IL-10和 NO分泌水平明显下降。巨噬细胞消除后加速P.y 17XL感染BALB/c小鼠的感染进程且明显影响疟疾感染的最终结局。结论 巨噬细胞在P.y 17XL感染BALB/c小鼠中发挥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疟疾疗法对肿瘤生长的拮抗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S180瘤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第2天,实验组小鼠经腹腔感染约氏疟原虫。用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确定小鼠的虫体血症水平,以ELISA试剂盒检测其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含量,并于瘤细胞接种后第5天开始测量瘤肿块直径。结果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于疟原虫接种后的第3天出现在感染小鼠的外周血中,其脾细胞产生IFN-γ的水平于感染后第4天出现显著升高;瘤细胞接种第7天后,疟疗实验组小鼠的瘤肿块直径明显小于单纯瘤细胞接种组。结论约氏疟原虫感染所致的疟疗效应对S180瘤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约氏疟原虫感染不同小鼠免疫分子的应答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约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不同宿主的免疫应答差异。方法以约氏疟原虫(致死型)感染DBA/2和BALB/c小鼠,计算红细胞感染率;收集感染前和感染后1、3、6、9、12、15、20d小鼠血清,并无菌取出脾脏,培养脾细胞。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12水平,并通过Griess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结果DBA/2小鼠的原虫血症峰值水平明显低于BALB/c小鼠,并于感染后第20d左右自愈;BALB/c小鼠于原虫血症达到峰值水平后全部死亡;DBA/2小鼠的IFN-γ和IL-12水平于感染后1d即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并持续到第20d;BALB/c小鼠的IFN-γ和IL-12水平仅干感染后1d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DBA/2小鼠NO的产生于感染后3d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第6d达到峰值,而BALB/c小鼠的NO水平始终未见明显升高。结论DBA/2小鼠通过感染早期Th1细胞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能够抑制原虫血症,IL-12是启动并维持Th1细胞免疫应答的关键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调查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食蟹猴养殖场血液寄生原虫感染状况, 为人体血液寄生原虫的防控提供科 学依据。方法 方法 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某食蟹猴养殖场猴血液样本993份, 全部制作FTA卡样本, 涂制薄血膜550 份。将样本混合, 以巢式PCR及普通PCR方法分别检测FTA卡保存的猴血样本中巴贝虫以及疟原虫。检测阳性组再分 别进行单个样本检测, 阳性样本对应的薄血膜进行姬姆萨染色后再镜检。 结果 结果 经巢式PCR检测, 田鼠巴贝虫检出阳 性率为6.95% (69/993); 仅1例经PCR检出猪尾猴疟原虫阳性。22份PCR检测巴贝虫阳性的血液样本经染色镜检, 共16 份检出巴贝虫, 其显微镜下观察到红细胞内有环状体, 无疟色素。结论 结论 我国广西地区食蟹猴的田鼠巴贝虫感染率较 高, 其可能在传播中起保虫宿主的作用; 在筛查田鼠巴贝虫低密度感染时, 巢式PCR方法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灌胃接种弓形虫RH株速殖子后,虫体在小鼠体内的早期动态分布。方法弓形虫RH株速殖子经灌胃接种BALB/c小鼠20只(2×104/只),用RNA原位杂交法观察感染后1、2、4、6和8d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MLN)、肝、脾、肺和脑组织内速殖子的数量及分布趋势。同时设PBS空白对照组(5只)。结果感染后1d,在MLN、肝和脾组织内均检测到速殖子,分别于感染后4d和6d在肺和脑组织内检测到速殖子。感染后6~8d,各组织间虫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织内虫荷依次为MLN肝脾肺脑,各组织内虫体数量呈时间依赖性。结论弓形虫RH株速殖子经灌胃接种后,首先侵入MLN、肝和脾,其次为肺,最后为脑,且虫体在MLN内增殖较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田鼠巴贝虫可溶性抗原,寻找可用于免疫诊断的有效抗原组分.方法 用田鼠巴贝虫感染BALB/c小鼠,待虫血症达高峰期时,收集田鼠巴贝虫虫体;采用超声法制备可溶性粗抗原(soluble babesia antigens,SBA)并包板,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IgG,评价SBA的免疫反应性、交叉反应性和特异性;以SDS-PAGE电泳分析SBA组分,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其与感染鼠血清的反应性.结果 SBA-ELISA法可检测早期感染(7 d)小鼠血清,且与恶性疟、间日疟弓形虫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显示出其较好的诊断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通过SDS-PAGE分析,获得5条分子质量为72、66、60、53、43 kDa的主蛋白带和介于14.4~116 kDa的7条次带.经Western Blot分析,SBA有15个抗原组分能被阳性小鼠血清识别,以72、53、43、39、30 kDa蛋白组分反应较强.结论 以SBA建立的间接ELISA可用于巴贝虫感染的有效筛查工具;田鼠巴贝虫可溶性抗原组分中72、53、43、39、30KDa为比较理想的抗原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ANKA抗哌喹(PQR)系小鼠模型的免疫学特征方法6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16只,B组32只(其中16只用于观察存活天数)。A组B组小鼠分别经腹腔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哌喹敏感系(PbPQS)和抗性系(PbPQR)红内期原虫1×10~7个(200μl血),C组(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于感染后4、8、12和16d各取4只小鼠,取尾血制薄血膜镜检,计算红细胞原虫感染率(简称原虫率)。脱颈处死小鼠,无菌取脾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用CCK-8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用Griess法和ELISA分别测定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0含量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另取10只昆明小鼠,每鼠腹腔接种PbPQR系原虫约1×10~7个,待原虫率上升后下降,典型的原虫转变为蓝染细胞时,腹腔感染PbPQS系原虫(1×10~6个)进行攻击感染,观察小鼠原虫率和小鼠存活情况。结果 A组小鼠平均存活(9.0±3.0)d,感染后6~12d原虫率均>50%,出现严重贫血。感染后16d,B组小鼠全部存活,原虫率为(26.66±2.54)%。A、B两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经Con A刺激后增殖显著,感染后12d,分别为0.65±0.08和0.86±0.20(P<0.01)。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0含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A、B和C组分别为(48.80+3.49)、(54.80±2.17)和(7.80±0.71)μmol/L,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达到最高,为(752.20+39.49)pg/ml,B组于感染后8d升至峰值[(855.80±33.65)pg/ml],感染后12d降至(620.20±27.11)pg/ml;感染后8d和12d,A组和B组IFN-γ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PbPQS系攻击感染PbPQR系小鼠模型后10d,原虫率为(2.44±2.07)%,随之逐渐消失,感染后40d未检出虫体,无小鼠死亡。结论伯氏疟原虫ANKA株哌喹抗性系感染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NO水平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PbANKA株PQS系感染小鼠,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保护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s)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17XL,P.y17XL)感染早期的作用。方法用P.y17XL感染DBA/2、BALB/c及BALB/c Treg消除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0、3和5 d制备脾细胞悬液,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0水平。结果P.y17XL感染DBA/2和BALB/c小鼠后,其感染结局分别为自愈和死亡。易感BALB/c小鼠于感染前1 d和感染后1 d经CD25单抗处理后,与正常感染小鼠相比原虫血症水平明显降低,生存率提高;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于感染后第3~5 d显著降低,IFN-γ水平于感染后第3d显著增高。结论P.y17XL感染早期,BALB/c小鼠Tregs数量的过早升高影响宿主的易感性。Tregs可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0抑制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田鼠巴贝虫的超微结构,了解田鼠巴贝虫在宿主红细胞中发育的形态变化。方法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田鼠巴贝虫侵入宿主红细胞的过程,运用透射电镜观察田鼠巴贝虫发育的形态变化过程及宿主红细胞形态变化情况。结果 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田鼠巴贝虫裂殖子大小在406~981nm之间,虫体发育过程分为裂殖子、分裂中的裂殖子、滋养体3个阶段,裂殖子是通过红细胞膜上微孔进入宿主红细胞,分裂中的裂殖子可使红细胞变形,滋养体是通过溶解红细胞膜游离红细胞。透射电镜观察到田鼠巴贝虫裂殖子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虫体中有核糖体、微管、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等完整的细胞器,分裂中的裂殖子在侵入后期可见食物空泡,滋养体的外膜和核不规则,胞浆中含有颗粒和空泡,宿主红细胞的电子密度随着虫体的发育而逐渐变稀疏。结论 田鼠巴贝虫是含有完整细胞器的单细胞有机体,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它能完成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生命机能,并以宿主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作为生存氧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