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相关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2例35指.包括坶趾甲皮瓣20指,第2趾甲皮瓣12指,第3趾甲皮瓣3指。结果术后足趾甲皮瓣全部成活.2例指甲皮瓣略显臃肿,予二期手术修整。术后随访评定3~6个月,患指功能恢复满意。指甲生长良好,供区功能无明显影响。参照Zook指甲修复评定标准评定:优30指,良3指。中2指。优良率达94.3%。结论不同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修复手指甲床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趾背动脉为蒂转移皮瓣修复趾甲瓣切取术后供区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手指指甲复合组织缺损患者10例采用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趾供区采用以腓侧趾背动脉为蒂转移皮瓣加植皮术修复.结果 10例足趾转移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1例趾甲瓣术后出现动脉危象,行手术探查重新吻合动脉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1个月~2年,平均10个月,手指甲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转移皮瓣及植皮区未见明显瘢痕增生,足趾长度及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以趾背动脉为蒂转移皮瓣修复趾甲瓣切取术后创面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指甲床损伤的分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我院105例120指甲床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损伤程度将其分为三型,Ⅰ型(甲床无缺损)40指,Ⅱ型(部分性甲床缺损)40指,Ⅲ型(完全性甲床缺损)40指,Ⅰ~Ⅱ型根据损伤特点又分为A、B、和C三个亚型,其中Ⅱ型损伤的A和B亚型又分出两个次级亚型.根据甲床损伤不同分型,分别采用拔甲术、甲床缝合、各种带蒂皮瓣和足趾甲皮瓣移植等进行修复.结果 Ⅰ型缺损中Ⅰ C型共3例出现甲床坏死,改行皮瓣修复后成活,Ⅱ和Ⅲ型损伤采用皮瓣或趾甲皮瓣修复全部成活.随访3~9个月,修复与再造的甲床指甲生长良好,皮瓣外观满意.结论 手指甲床损伤的分型有助于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带蒂皮瓣是Ⅱ和Ⅲ型甲床损伤修复的有效方法,而足趾甲床皮瓣是修复ⅡB2和Ⅲ型甲床损伤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第二趾甲背皮瓣修复拇指背侧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对拇指背侧皮扶缺损进行修复的最佳方法。方法 根据拇指背侧皮肤及第一掌骨背侧皮肤缺损的范围,切取第二趾甲背侧皮瓣(或带足背皮瓣)移植.采用吻合足背动静脉-桡动静脉(鼻烟窝部)、头静脉-大隐静脉的方法重建血液循环进行修复。结果 拇指背侧皮肤缺损采用第二趾甲背皮瓣3例,拇指背侧皮肤合并第一掌骨背侧皮肤缺损采用第二趾甲背皮瓣带足背皮瓣、趾长伸肌腱1例进行移植修复,全部成功。术后经6个月~2.5年随访,手指外形基本恢复,外观好,皮肤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 采用第二趾甲背皮瓣移植修复是治疗外伤性拇指背侧皮肤缺损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手指Ⅰ至Ⅲ度缺损全形再造的方法。 方法 从199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手指Ⅰ度和Ⅱ度缺损,根据受区需要设计切取(足母)趾腓侧部分趾甲、趾甲下趾骨的腓背侧部分以及皮肤,形成趾甲、骨、皮肤复合组织瓣。皮瓣卷成圆筒状包裹趾骨形成新的手指远段,像断指再植一样,将再造的手指远段移植到手指残端形成新的手指。对于手指Ⅲ度缺损,皮肤仍根据残指需要的大小在(足母)趾上设计,但趾骨因只能在(足母)长伸肌腱止点以远切取,且只切取腓背侧部分,长度有限,有些病例不能达到原缺损的长度时,则取适当大小形状的髂骨与取下的趾骨串在一起,移植到手指残端再造出新的手指。部分手指Ⅲ度缺损病例,同时切取第2足趾趾间关节移植再造手指远侧指间关节。第2足趾骨缺损用髂骨充填以保持第2趾的外形。(足母)趾创面采用局部皮瓣移位修复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结果 Ⅰ度缺损118例126指,Ⅱ度缺损187例201指,Ⅲ度缺损90例111指全部成活,外形接近正常手指。其中150指进行了1~5年的随访,手指总活动度全部达到180°以上。趾间关节移植再造远指间关节的病例术后再造手指远指间关节活动度为15°~40°。供区(足母)趾术后长度与周径接近正常,虽然趾甲大部分缺失,但供足行走功能全部正常。 结论 (足母)趾腓背侧复合组织瓣移植或(足母)趾腓背侧复合组织瓣加髂骨串联移植再造手指Ⅰ至Ⅲ度缺损,再造手指功能外形俱佳,供区皮瓣修复后(足母)趾形状与功能所受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甲根平面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9例指端甲根平面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前臂取皮供区植皮术.结果 术后19例皮瓣中,18例顺利成活,1例部分坏死,给予换药后完全愈合,供区植皮全部成活.随访2~15个月,皮瓣外观、功能、质地满意,浅感觉存在,深感觉较差.结论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是修复指端甲根平面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拇指全形再造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对14例拇指Ⅲ~Ⅳ度缺损,根据受区需要设计切取同一血管蒂的(足母)趾甲皮瓣和第2足趾骨皮瓣,然后以(足母)趾甲皮瓣包裹第2足趾骨皮瓣移至受区,修复重建拇指外形及功能.(足母)趾甲皮瓣供区用第2趾甲皮瓣修复. 结果 14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2例术中发生血管痉挛,以利多卡因滴注血管外膜、温热盐水局部热敷后解除,其余12例再造拇指均顺利成活.14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除1例指甲欠平整外,其余再造指体均恢复良好;外形接近健侧指体,恢复对指及屈伸功能,两点辨别觉6~8 mm.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2.9%. 结论 采用同一血管蒂的(足母)趾甲皮瓣联合第2足趾骨皮瓣组合移植修复重建拇指外形及功能,虽手术难度及风险大,但修复后外形及功能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虎口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对2008年5月-2012年3月应用虎口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12个月,皮瓣外观好,不臃肿,2例皮瓣蒂部略显臃肿。随访时评定虎口挛缩情况,5例为优,3例为良。结论虎口背侧皮瓣是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之一,但要注意预防虎口挛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蹲甲瓣修复甲床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以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躅甲瓣修复12例拇指、7例示指、2例中指、2例环指甲床及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6mm×12mm~14mm×28mm。供区予直接缝合、全厚皮片植皮或带蒂皮瓣修复。结果术后足母甲瓣全部成活。随访6~48个月,23例患指指甲生长平整、光滑,外形饱满,功能恢复好。供区未见明显畸形,功能未受影响。结论游离移植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足母甲瓣是拇、手指甲床缺损美学修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术在手指甲床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手指甲床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将接受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的20例患者组成A组,接受吻合血管神经单纯游离趾甲床移植修复术治疗的20例患者组成B组,接受断层趾甲床移植修复术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C组。观察三组患指功能、患指修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术后3个月、6个月患指功能评分分别为(12.61±1.18)分、(13.12±1.28)分,患指功能恢复评分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术后3个月、6个月患指功能恢复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指修复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仅B组出现1例伤口感染,未见指甲挛缩现象。结论:手指甲床缺损患者选取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患指修复效果确切,有利于早期恢复患指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甲瓣修复甲床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以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甲瓣修复12例拇指、7例示指、2例中指、2例环指甲床及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6 mm×12 mm~14 mm×28 mm。供区予直接缝合、全厚皮片植皮或带蒂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甲瓣全部成活。随访6~48个月,23例患指指甲生长平整、光滑,外形饱满,功能恢复好。供区未见明显畸形,功能未受影响。结论游离移植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甲瓣是拇、手指甲床缺损美学修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游离第1,2趾甲瓣移植修复指甲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11指指甲缺损的患者应用游离第1,2趾甲瓣进行移植修复。趾甲瓣切取长度2.5~6.2cm,平均3.5cm。趾甲瓣血供重建方式为趾—指动、静脉或足背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头静脉吻合方式,趾底神经与指固有神经接合。结果10例11指趾甲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含月,指甲生长良好,外形满意。供区植皮或皮瓣全部成活,足趾无明显短缩,行走自如。结论应用游离第1,2趾甲瓣移植修复指甲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足拇趾甲瓣与第2趾趾骨皮瓣组合再造拇指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足拇趾甲瓣与足第2趾趾骨皮瓣组合再造拇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13指)拇指缺损平面:Ⅰ度缺损3例3指,Ⅱ度缺损5例6指,Ⅲ度缺损2例2指,Ⅳ度缺损1例1指,Ⅴ度缺损1例1指。依据手指缺损的长度和范围设计拇趾趾甲瓣与第2足趾趾骨皮瓣切取范围,第2趾携带胫侧皮瓣。末节再造者8例9指,其拇趾供区全厚植皮,第2趾创面直接闭合;4例4指应用第2趾甲皮瓣修复拇趾趾创面。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28个月。再造指全部成活12指,甲床部分坏死1指。再造指感觉运动功能及外观功能满意。按赵书强手功能评定标准:优3例,良9指,可1指。足供区外观功能均满意。结论足拇趾甲瓣与第2趾趾骨皮瓣组合再造术是解决拇手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邻指甲床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月应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邻指甲床及软组织缺损33例,缺损面积:1.0 cm×0.4 cm^2.0 cm×1.3 cm。结果33例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3个月时出现甲根处疼痛,经残甲修整术后疼痛消失。术后随访8~11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颜色与周边皮肤软组织相近,质地良好,外观不臃肿,恢复触、痛觉,指间关节功能正常。皮瓣感觉S1~S3。皮瓣供区无瘢痕增生,无痛感,供区指功能正常。结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质地良好等特点,是修复邻指甲床及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两种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26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示指背侧岛状皮瓣12例,术后成活11例;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4例,全部成活.25例随访4~36个月,示指背侧岛状皮瓣7例恢复至S4,4例恢复至S3;拇指桡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伤患者6例10指,均为男性,年龄35~53岁,平均39.5岁。示、中指掌侧软组织缺损3例,中、环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例,拇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示指掌、桡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单个创面缺损面积2.5 cm×1.5 cm~4.0 cm×2.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7.5 cm×2.0 cm~10.0 cm×3.0 cm, 均为急诊一期修复。同时修复指掌侧固有神经3例5指;修复指深屈肌腱2例2指。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患者出院后电话或微信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皮瓣发生静脉危象1例,予创口拆线,湿敷肝素,创口持续缓慢渗血,3 d后静脉危象解除。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2.8个月。皮瓣质地、外观满意。修复神经的手指感觉恢复S3~S3+,静态TPD为7~12 mm,未行神经修复的术后半年皮瓣逐渐具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分支血管为蒂的指侧方皮瓣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0年7月,应用以指动脉分支血管为蒂的指侧方皮瓣修复5例机器压伤致手指甲床缺损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22~35岁,平均28岁。拇指3例,示指1例,中指1例。缺损范围1.1cm×1.0cm~1.8cm×1.2cm。受伤至入院时间1h12min~3h24min,平均2.1h。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2.7cm×1.3cm~3.1cm×1.7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覆盖整个指甲区域,颜色、质地良好。4例皮瓣于术后3个月内两点辨别觉达4~5mm,仅1例末次随访时未恢复两点辨别觉。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4例,良1例。结论应用指动脉分支血管为蒂的指侧方皮瓣修复手指甲床缺损,不损伤主干血管,皮瓣感觉恢复良好,对拒绝采用甲瓣或趾甲瓣修复患者,可作为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期游离(足母)趾甲床断层移植在手指甲床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采用(足母)趾中厚断层甲床移植修复12例14指外伤性甲床缺损.结果 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8个月,12例14指移植甲床全部存活,12指指甲外形满意,2指因感染及末节指骨粉碎性骨折,指甲外形不平整.患指和供区(足母)趾的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 游离(足母)趾甲床断层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能恢复患指的良好外形和功能,是治疗手指甲床部分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拇手指甲床缺损利用甲瓣修复,同时切取第1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足趾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拇指及示、中、环指甲床、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拇甲瓣修复同时取第1跖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拇趾末节供区。结果 本组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3例第1跖背动脉皮瓣远端有少许皮肤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结论 本方法修复拇手指甲床缺损,同时覆盖了足供区创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指甲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道一种指甲缺损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7指指甲部分或完全缺损者应用坶趾甲皮瓣、半辫趾甲皮瓣、趾甲皮瓣进行修复。结果移植后的指甲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1例皮瓣稍显臃肿,予二期手术修整。余病例功能外形良好,指甲生长优良。结论应用坶趾甲皮瓣、半坶趾甲皮瓣、趾甲皮瓣是修复指甲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