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燕华  高婧  钟燕玲 《现代医院》2023,(8):1211-1215
目的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情况,为同类医院的输血科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2018年5月—2022年9月的临床用血量、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按照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实现全面质量控制指标监测管理的时间,以2020年12月前为监测前,统计分析建院以来或监测前后输血检验质量管理情况、临床用血管理情况、血液使用情况的变化。结果 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从80%提高到100%;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由60%提高到100%;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一直保持100%;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从(0.29±0.1) U降至(0.23±0.03) 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P<0.05);一二级手术台均用血量最多时仅为0.01 U;三四级手术台均用血量从(0.11±0.07) U降至(0.08±0.04) 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P<0.05);血浆与红细胞比值降低至0.61;《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保持>98%并仍不断提高,监测前组、监测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965,...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儿童医院临床用血数据,为小儿输血和血液资源调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6年~2020年临床用血量、出院人次、出院人均用血量、手术台次、手术台均用血量、成分输血率、各血液成分用血量及内外科主要用血科室等用血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6年~2019年各年度用血量、出院人次、出院人均用血量、手术台次、手术台均用血量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指标有下降。各血液成分输注量以红细胞和血小板为主,血浆和冷沉淀次之,占比分别为25.53%、65.47%、6.93%、2.08%,成分输血率在99.99%以上。内科和外科血液使用量分别占93.95%和6.05%,内科主要用血科室是血液肿瘤科、PICU、新生儿科,外科主要用血科室是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和普通外科。结论某儿童医院2016年~2019年临床用血量随医疗业务增长而快速增加,以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增加为主,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回落。定期分析临床用血情况,有助于科学制定储血计划和合理调配血液资源以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宜昌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自体输血开展及异体血使用情况。方法对宜昌市2014年14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 2014年,宜昌市人均用血为3.97ml,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成分血使用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人均红细胞用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但宜昌市自体输血率仅8.6%。结论宜昌市医疗机构在科学合理用血和大力开展自体输血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部门需大力推广自体输血,同时强化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血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业务技术现况,为规范输血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二级、三级医院109家,调查医院年用血量、成分输血率、配血方式等业务开展情况.结果:广西二级、三级医院普遍存在开展业务项目单纯、有效质控手段缺乏等现象.结论:广西二级、三级医院要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关于世界卫生组织输血服务机构质量管理的要求,提高输血效率和科学合理用血水平.  相似文献   

5.
应用六西格玛(6σ)评价陕西省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调查数据,发现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实验室在线填报质量指标数据,将数据转化为σ值进行评价。结果参加调查的临床实验室256家。15项质量指标中,对于标本可接受性指标(7项)和检验报告适当性指标(3项),90.0%以上的实验室数据可接受(σ≥3);而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指标(5项)的数据可接受比率较低。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实验室间比对率的实验室数据不可接受(σ<2)的比率分别是60.7%、7.1%、16.2%、94.9%。结论陕西省临床实验室参与调查的积极性尚待提高。实验室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开展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以提高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办法、措施以及用血情况的分析,为医院加强临床输血管理,促进科学合理用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供事实依据。方法根据医院实施的关于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相关办法措施,结合医院2008—2013年的全部用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用血量的增长情况与同年份的患者收容量、手术量进行比较。结果医院用血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且对比增长率也在逐年下降。结论医院可以通过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临床输血的管理,减少不合理输血的现象,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更好地保障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推动医院自体输血开展,探索建立有效的自体输血发展策略。方法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依据广州市临床用血实际,选取90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为44.78%,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未开展的主要原因为:医院输血患者较少,对自体输血技术未深入了解;人员紧张,技术力量薄弱等。2015年整体贮存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0.5%,稀释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2.7%,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15.4%。结论建议将自体输血开展工作纳入医院考核范围,设定  相似文献   

8.
广西部分医院输血科(血库)业务开展情况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信函方式对广西二级及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医院成分输血率差距较大,开展业务项目单纯,缺乏有效质控手段。提出制定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的SOP,完善输血相关检测;实现输血科微机管理,提高输血工作质量和效益;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等相应对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血费出院即报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有效落实无偿献血相关人用血后血费出院即报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石家庄地区医院用血献血相关人到血液中心进行报销的原因逐项登记,同时对出院即报率低且用血量大的医院进行走访调研。结果 2018年1月-12月石家庄地区产生血费报销数据的用血医院86所,累计报销4 358人次,其中,到血液中心报销2 048人次。不合理上站报销原因包括不知道医院能报销、门诊/急诊不予报销等,合理上站报销原因包括个人自愿不在医院报销、献血证丢失等。结论 用血量大的医院出院即报率低是整体出院即报率低的关键。在优化、完善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出院即报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医院与血站密切配合,更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评价北京市精神病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分析评价效果, 为构建适用于精神病医院的DRG绩效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从北京地区住院医疗绩效服务评价平台提取2018—2020年北京市14家三级和二级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的DRG数据, 分析医院DRG绩效评价指标以及DRG入组病例平均住院日和例均费用。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 2018—2020年, 三级医院平均DRG组数(28)高于二级医院(10)(P<0.05), 平均CMI值与二级医院相同(1.79), 平均费用消耗指数(1.15)高于二级医院(0.65)(P<0.05), 平均时间消耗指数(1.11)略低于二级医院(1.30), 低风险组死亡率(0.01%)整体低于二级医院(0.88%), DRG入组住院病例占出院病例的百分比均值(82.8%)高于二级医院(27.3%)(P>0.05)。三级和二级医院DRG入组病例平均住院日和例均费用均低于医院总体出院病例(P<0.05)。结论 DRG组数、CMI值和低风险组死亡率可用于精神病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制定并实施针对国考第13项指标(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的管理措施后,医院实验室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统计2018年—2021年南京鼓楼医院实验室参加国家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的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医学检验科及全院实验室通过国家室间质评的临床检验项目数(参加率及合格率)。结果:2020年起,医学检验科及全院实验室参加率均保持100%。2021年全院实验室通过率达99.6%,较2018年提升4.7%;医学检验科通过率达100%,较2018年提升6.4%,明显高于2018年—2019年(P<0.05)。结论: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常态化监督管理和考核,强化专项业务培训,拓展质量管理覆盖面等管理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院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提升实验室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北京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基本情况,为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管理政策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由北京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指派检查专家携带质控品对输血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记录输血从业人员在检测前、中、后的技术操作过程以及应用的仪器设备、检测试剂及检测结果等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本次现场检查比室间质评的合格率低,部分实验室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质控品的检测;实际操作与本实验室制定的质量文件不一致;55.9%的一级医院和25.6%二级医院仪器、设备设施、流程布局无法满足临床输血工作需要;部分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应对急诊能力差,单独分析问题能力不强;检测过程记录和结果填写欠规范.结论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实验室检测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应加强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年度医疗质量调查数据,对我国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除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在2016年至2018年上报年度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疗质量相关数据,对专科建设指标、环节指标及终末指标进行横断面研究及纵向比较。结果68.53%三级公立医院和31.68%二级公立医院设置了感染性疾病科;有负压病房项目建设的三级及二级公立医院分别为49.47%和16.43%,传染病专科医院为96.3%。感染性疾病科医护比平均为0.61:1,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三级、二级以及传染病专科医院分别为11.49天、9.65天及18.27天,2018年与2017年、2016年同期上报数据相比有所降低。 三级及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 58.55%、71.72%及传染病专科医院39.97%。感染性疾病科医生参与医院抗菌药管理委员会比例分别为91.72%、79.30%及传染病专科87.50%,2018年较2017年有所增长。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收治前5位的病种为:肝病、结核病、手足口病、呼吸道感染和其他感染疾病。单病种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各省医院平均确诊率55.15%;门诊流感样病例平均病原学诊断率13.20%;门诊流感样病例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3.60%、30.03%及传染病专科医院48.28%。经组织学和/或细菌学证实的各省肺结核医院平均确诊率为19.76%,艾滋病并发PCP实验室确诊率医院实验室确诊率较低:三级公立医院23.88%、二级公立医院25.28%、传染病专科医院18.01%。结论我国国家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建设具备良好基础,但仍存在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不充分,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能力不足等问题,需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依据妇科患者不同种类疾病,提高输血科备血能力,制定妇科备血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年度妇科不同疾病备血量和用血量,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疾病用血率。结果 妇科总用血率为26.19%,不同疾病患者用血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异常子宫出血(67.86%)、子宫腺肌病(44.87%)、子宫平滑肌瘤(28.03%)、异位妊娠(24.89%)、子宫内膜增生(18.48%)、卵巢黄体破裂(18.18%)、流产(15.57%)、肿瘤(13.31%)、卵巢囊肿(12.98%)、子宫内膜异位症(9.52%)、子宫内膜息肉(2.15%)。其中用血率较高的疾病有子宫腺肌病(用血率为44.87%)、异常子宫出血(用血率为67.86%)。结论 妇科患者用血,应根据不同疾病进行备血,用血率<30%的疾病可不备血,减少不必要的备血,从而提高血液资源利用率,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用血率> 30%的疾病需按时备血,实际备血量根据患者检验指标而定,保证安全储血量。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医院管理论坛》2021,(2):3-4,封3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新增了医院资源配置、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等指标以及DRG评价、单病种质控和重点医疗技术等日常监测数据,并应用DRG评价体系对医院进行评价。评审标准中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部分共设74节240条监测指标,包括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目标改进情况、患者住院总死亡率、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住院患者出院后0~31天非预期再住院率、手术患者术后48小时/31天内非预期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率和115个ICD低风险病种患者住院死亡率等指标。评审形式以日常监测、客观指标、现场检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10):1302-1305
目的:探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推动下三级儿童专科医院质量效益变化;方法:以南京市某三级儿童专科医院为例,紧扣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关键性指标,构建医院层面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分析比较绩效考核前后医院质量、效益指标变化;结果:绩效考核后代表医院质量的四级手术率、微创手术占比、危重病人占比、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率较前有明显上升,出院病人常见病种占比明显下降;代表效益的医疗服务收入、日间手术占比较前上升,次均药费及百元收入中卫生材料消耗均得到有效控制;代表可持续发展的每百名医务人员科研经费上升。结论:围绕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医院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有效改善了医院质量与效益指标,推动了医院病种结构调整,促进了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向基层医院下沉,医院科技能力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区域化的院感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分析2020年深圳市56家医院血培养送检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院感质控管理系统2020年1月-2020年12月深圳市56家医院上报的院感数据,分析住院患者血培养送检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家医院发热患者全年血培养送检率为49.46%,发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血培养送检的阳性率比使用抗菌药物后送检的阳性率高(P<0.05)。单瓶、单套及双套血培养送检的阳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三级综合、二级综合、妇幼医院、专科医院及肿瘤医院成人发热患者的血培养送检率分别是52.11%、29.81%、60.31%、41.76%和14.59%,发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后的送检率偏低,在连续发热≥3 d的患者中,三级医院送检率最高为74.93%。针对留置深静脉导管后出现发热的患者,三级、二级、妇幼、专科及肿瘤医院外周血培养送检率分别是64.09%、66.47%、65.75%、63.29%和68.53%,导管血送检的比例减少,同时送检导管血和外周血的比例进一步减少。结论 深圳市56家医院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基本达标,但仍存在送检不足和漏报现象,应通过实施血培养质控方案,提出针对性的规范和管理措施,提升血培养的送检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应用戴明循环法(Plan,Do,Check,Action cycle,PDCA)对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进行改进及改进成效。方法 检查嘉兴市第二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8月临床输血病程记录,研究应用PDCA循环法对输血前后实验室指标检测率、内科患者输血前血红蛋白值和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规范率的影响。结果 应用PDCA循环法对输血病程记录改进后,输血前实验室指标检测率由90.25%提高到了97.80%,输血后实验室指标检测率由77.75%提高到了9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进后内科患者红细胞输血指征血红蛋白均值由(61.69±12.38)g/L降到了(58.52±10.0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输血病历规范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P <0.05)。结论 采取PDCA循环法对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进行改进,可有效提高病程记录的规范率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率,进而提升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全国门诊专业医疗质量现状,为加强全国门诊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了2018年全国4 450家综合医院门诊相关的人力资源、空间资源、门诊服务、门诊病历、门诊诊断等质控指标情况。结果调查医院中,71.82%的医院施行实名制预约挂号,平均预约途径数为4.45个,医院MDT门诊开展率22.00%,医院门诊电子病历使用率为49.96%;医院门诊标准诊断库使用率为56.27%。委属委管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的亚目符合率分别为69.4%、62.9%、71.1%。结论医院应当加强预约挂号管理,提供多种预约挂号管理,提供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积极开展多学科(MDT)门诊,为肿瘤等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加快推进门诊电子病历使用;提高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调查医院对门诊质量指标的理解存在差异,应当制定统一的门诊质控指标及标准,推行统一的门诊诊断编码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对常州地区三级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从药品供应、药品调剂、抗菌药物管理和药学服务四个方面对2019年1-6月、2020年1-6月、2021年1-6月常州地区三级医院的药事管理质控指标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 Wallis H 检验。结果:疫情不同阶段常州地区三级医院药品供应率、二级库周转天数、门诊处方总数、急诊处方总数、出院患者人数、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处方干预率、住院患者医嘱干预率、参与临床会诊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占比、急诊处方干预率、住院患者监护率、人均每周开展临床查房次数、人均每周开展药学查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疫情对常州地区三级医院药品供应与调剂工作影响显著,对抗菌药物管理及药学服务影响较小。建议进一步完善疫情下的应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持续加强合理用药管控,拓展药学服务内容,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药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