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验证抗癫痫药治疗SUNCT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对比5例SUNCT综合征对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的治疗反应。结果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两种癫痫药均有效,加巴喷丁优于卡马西平。结论加巴喷丁可作为SUNCT综合征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黄葵胶囊配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黄葵胶囊配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与泼尼松组的疗效、副作用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68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成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分别应用黄葵胶囊加用泼尼松治疗及单用泼尼松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9.7%)(P<0.01),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葵胶囊配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优于单用泼尼松治疗.  相似文献   

3.
百忧解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伯军  朱祖福  孔玉 《中国医药》2007,2(5):269-270
目的观察百忧解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129例面肌痉挛患者分为卡马西平联合百忧解组47例,予以百忧解20mg/d,卡马西平首剂100mg,口服,2次/d,若疗效不满意,1周后可加量100mg,口服,2次/d,以后每隔1周加量100mg,口服,2次/d,但最大剂量不超过600mg/d;卡马西平组82例,卡马西平用法同上。结果百忧解联合卡马西平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率为74%,卡马西平组显著改善率为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忧解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面肌痉挛较单用卡马西平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CN1A基因多态性IVS5N+5 G>A对卡马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或卡马西平治疗无效改用其它AEDs治疗的癫痫患儿,检测其SCN1A IVS5N+5基因型,监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分析不同基因型间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是否存在差异,卡马西平治疗有效及治疗无效患者间SCN1A...  相似文献   

5.
人类白细胞抗原B(HLA-B)基因多态性对卡马西平的用药风险有重要影响,携带HLA-B*15:02等位基因的患者在使用卡马西平时,发生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的风险更高。临床推荐在使用卡马西平之前应当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是否携带HLA-B*15:02等位基因,从而进行个体化用药,降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本研究分析了HLA-B基因与卡马西平用药之间的关系,综述了基于HLA-B基因多态性的卡马西平个体化药物治疗现状,整理并总结相关指导意见;同时综述了HLA-B基因在中国使用卡马西平的患者中的相关研究,总结分析卡马西平用于中国患者时的用药风险,为中国患者为精准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卡马西平加丙戊酸治疗强直阵挛性癫痫效果最好据J NeuroINeurosurgPsychiatr(1994,57:503)文载并用卡马西平和丙戊酸是治疗强直阵挛性癫痫的最佳选择。英国研究人员介绍两例青年有肌阵挛性癫痫,发现并用卡马西平和丙戊酸比单用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泼尼松(0.5 m g.kg-1.d-1)、霉酚酸酯口服,在治疗第4、8、12周测定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肾功能等,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性,不良反应少见。结论:霉酚酸酯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药物,且适合于对应用环磷酰胺有禁忌或疗效不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1例女性患者,14岁时因癫痫口服卡马西平,由初始剂量300 mg/d逐渐增至600 g/d。服药10年后,患者出现腹腔积液和血小板减少。其血小板计数5×109/L。停用卡马西平,改用左乙拉西坦。实验室检查示抗核抗体1∶320,抗双链DNA抗体261 IU/ml。考虑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和卡马西平有关,给予泼尼松治疗,患者的腹腔积液逐渐消退。停用卡马西平50 d后血小板计数103×109/L,检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均为阴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症状未再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所收治的继发性癫痫患者中选取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进行单纯卡马西平、单纯丙戊酸钠以及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三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总有效率(93.0%)明显比另2组(76.0%和86.0%)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继发性癫痫的疗效更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应用卡马西平治疗41例兴奋状态精神病,临床观察表明,该药对兴奋、激动、敌视和攻击性爆发行为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特别对躁郁症躁狂相疗效较佳。本结果提示,卡马西平不仅是治疗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的主要药物,而且对精神科疾病亦有良好裨益。  相似文献   

11.
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安全性问题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马西平虽然是治疗癫痫病的老药,但鉴于中国国情,其仍然是治疗多种癫痫病的首选药。根据癫痫分型正确使用卡马西平并充分认识其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是提高其用药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这两方面跟踪其最新研究成果,对卡马西平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跟进式的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6年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2例分2组,一组行足量泼尼松治疗,另一组行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组患者有着更高的有效率。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郭英  谭秋红  黄丽 《安徽医药》2020,24(4):842-845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株洲市中心医院 2例卡马西平致 DIHS病例,结合文献对卡马西平致 DIHS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预防、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2例病人因治疗癫痫或预防癫痫服用卡马西平片 0.2 g,1天 3次;用药 2~3周出现 DIHS。2例病人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例 1单用糖皮质激素即缓解,病例 2联用糖皮质激素和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病情缓解。 2例 DIHS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不同。结论卡马西平致 DIHS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病情缓解后糖皮质激素减量应缓慢,并警惕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和卡马西平联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89例TN患者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40例,芍药甘草汤加卡马西平组49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的改善情况及副作用情况。结果芍药甘草汤加卡马西平组对疼痛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组。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5.
托吡酯治疗面肌痉挛临床及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托吡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并与卡马西平作比较。方法 :88例面肌痉挛病人分为托吡酯组 4 7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5 3±s 8)a ],予托吡酯 2 5mg ,po ,qd ,疗效不满意者每隔1wk加量 2 5mg ,bid ,达满意效果后维持治疗。卡马西平组 4 1例 [男性 18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5 2±11)a],予卡马西平 10 0mg ,po ,bid ,疗效不满意者每隔 1wk加量 10 0mg ,tid ,最大剂量不超过 6 0 0mg·d- 1。治疗 2mo后 ,采用面肌痉挛分级标准及电生理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托吡酯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率为 74 % ,卡马西平组显著改善率为 4 9%(P <0 .0 5 )。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 ,不影响治疗。 11例托吡酯治疗病人面肌自发动作电位爆发频率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托吡酯治疗面肌痉挛较卡马西平疗效好 ,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2月,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1]对医务人员发出警告:欧裔和日裔患者应用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所致严重的皮肤反应与HLA-A*3101等位基因有关,但现有证据不支持在开始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治疗前检测患者该基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难治性肾病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对11例临床表现完全符合难治性肾病即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单用泼尼松治疗八周无效应或有部份效应者,和频繁复发或激素依赖者,采用泼尼松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泼尼松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对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治疗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中随机抽取65例进行研究,选取65例患儿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参比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使用泼尼松进行治疗,试验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使用泼尼松与低分子肝素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后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小剂量环孢素软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本院接收的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2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泼尼松与环磷酰胺治疗,对研究组实施小剂量环孢素软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9/20)%显著高于参照组(70%,14/20),P<0.05;治疗前,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过程中,应用小剂量环孢素软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可提升临床疗效,减少用药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脑卒中后可枢性疼痛(CPSP)的疗效。方法:70例CPSP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和卡马西平组各35例,分别给予普瑞巴林和卡马西平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普瑞巴林组与卡马西平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普瑞巴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普瑞巴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