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患血压的影响。方法:对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角诊的4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计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并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血压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相关,P<0.00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升高,夜间血压下降减少,P<0.05。结论:患的血压高于正常人,OSAS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引起“非杓型”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氟西汀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氟西汀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反应。方法:10例经多导睡眠图(PSG)诊断的OSAHS患,进行Epowrth嗜睡量表(ESS)评估后,开始应用氟西订(每日20mg口服)治疗,4wk后重复检查PSG及ESS。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氟西汀治疗4wk后,患REM睡眠比例平均减少9.2%,ESS评估平均降低2例,有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潜伏期无明显变化(P>0.05);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AHI)平均下降24.8h^-1,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分别升高3.2%、16.6%,氧减饱和指数平均下降18.2.h^-1(P<0.01),平均暂停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AHI下降超过一半,治疗有效率为50%。结论:OSAHS患短期服用氟西汀可部分改善睡眠质量和缺氧状况,减少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  相似文献   

3.
王丁 《首都医药》2009,16(16):43-44
目的分析阻鼾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气道、睡眠结构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轻中度OSAS患者戴用阻鼾器治疗,治疗前后分析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变,并用夜间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合上呼吸道CT三维重建以评价疗效。结果患者睡眠憋醒和鼾声改善最为明显,日间嗜睡和晨起头晕程度明显减轻,工作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呼吸暂停指数、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低通气指数及呼吸紊乱指数值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则明显升高(P〈0.01);患者的下颌平面角、上后气道间隙及中气道间隙增加显著,软腭长度则明显减小(P〈0.01或P〈0.05),下齿槽座角和下气道间隙值,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阻鼾器可明显扩张上气道,是治疗OSAS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蝶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蝶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6h-3d的急性脑梗死患80例,随机分为蝶脉灵组40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组40例,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蝶脉灵组基本痊愈8例(20.0%),显进步例17例(42.5%),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进步)25例(62.5%);右旋糖酐组基本痊愈5例(12.5%),显进步例9例(22.5%),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进步)14例(35.0%)。蝶脉灵组疗效优于右旋糖酐组(P<0.05)。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改善(P<0.05-P<0.01),蝶脉灵组优于右旋糖酐组。结论 蝶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小板活性及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病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45例,按患者意愿及对nCPAP耐受情况,分为nCPAP治疗组及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及治疗30d后血小板活性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nCPAP治疗30d后血清血小板活性和P-选择素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nCPAP治疗可降低老年高血压病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血小板活性及P-选择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患者的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前者给予胰岛素持续皮下泵入强化治疗,后者给予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多导睡眠仪检查,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呼吸紊乱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2型糖尿病治疗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暂停指数、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最低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治疗后,强化治疗组患者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暂停指数、紊乱指数和最低氧饱度上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暂停指数、紊乱指数和最低氧饱和度,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中度或重度OSAS患者给予nCPAP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5,30,90 d时的临床表现,早晨(6:00)检测血细胞比容(HCT)、全血黏度高切变、全血黏度低切变、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OSAS患者nCPAP治疗前与治疗15,30 d时的HCT、全血黏度高切变、全血黏度低切变、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但PT及APTT明显延长,90 d时以上各项指标均正常,临床表现明显缓解。结论:OSAS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nCPAP治疗对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难治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OSAH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远期效果。方法确诊为OSAH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门诊或住院患者96例,其中经过6个月nCPAP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48例患者未行nCPAP治疗或治疗失败作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多导睡眠(PSG)及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65.5±20.4)s、(47.8±17.2)次/h、(61.4±18.5)%、(149.2±9.5)和(93.4±8.5)mmHg,经过nCPAP治疗6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10.8±10.4)s、(8.6±4.0)次/h、(89.9±8.1)%、(130.7±8.3)和(81.6±8.1)mmHg,均有显著改善(P〈0.01);平均血压明显好转,治疗组降压有效率为95.8%,与对照组(1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患者停用降压药。结论夜间反复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可能是OSAHS伴发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nCPAP治疗有助于此类患者血压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食欲素A(orexin-A)及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测定23例OSAHS患者在nCPAP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血浆食欲素A水平及部分代谢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患者血浆食欲素A水平、ESS评分、微觉醒指数(MAI)、血胆固醇(Ch01)、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5);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无明显改变(P〉0.05);OSAHS患者血浆食欲素A水平与AHI及MAI呈正相关(r=0.542,0.671,P〈0.05),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02)呈负相关(r=0.611,P〈0.05),与BMI无相关性(r=0.311,P〉0.05)。结论OSAHS患者血浆食欲素A水平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长期nCPAP治疗能改善血浆食欲素A水平及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 1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 (nCPAP)治疗 ,治疗前后对比各项观察指标 ,发现nCPAP治疗后 ,呼吸紊乱指数、阻塞性呼吸暂停次数及阻塞性低通气次数、<90 %血氧饱和度发生次数均显著减少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明显缩短 ,最低血氧饱和度提高 ,各项指标变化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值 <0 0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在经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OSAHS患者30例和正常对照组28例,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IL-6的水平,同时对中重度OSAHS患者进行nCPAP治疗1周,测定治疗后的血清IL-6水平,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 OSAHS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OSAHS组血清IL-6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重指数(BMI)、血氧饱和度(SaO2)<90%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与最低SaO2、平均最低SaO2呈负相关.经过nCPAP治疗后,OSAHS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IL-6与OSAHS密切相关,可能预示着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而nCPAP治疗可能降低这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并发心力衰竭的综合疗法。方法通过社区登记、医院临床体检及辅助检查确诊的148例OSAS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病情分成轻度组(62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38例),对3组患者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长低通气时间、SaO2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间AHI、最长低通气时间、Sa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I、最长低通气时间、SaO2的改善情况随病情的加重而减弱。轻度组治愈率为51.61%、总有效率为95.16%。中度组治愈率为35.42%%、总有效率为89.58%,重度组治愈率为28.95%、总有效率为78.95%,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59,P〈0.05)。结论OSAS并发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心功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3.
康脉3号胶囊治疗糖尿病足3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脉3号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的作用。方法:按住院先后将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2例,应用康脉3号胶囊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通塞脉片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用药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4%。疗效差异显(P<0.05),且明显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均P<0.05—0.01)。结论:康脉3号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  相似文献   

14.
路菊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6):668-669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22例男性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及动态血压检查确诊为OSA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观察nCPAP治疗前后患者动态血压、多导睡眠图等多项指标变化。结果:nCPAP治疗后患者PSG参数明显改善:睡眠时最低SaO_2从(71.0±12.3)%上升到(91.7±7.3)%(P<0.01);RDI显著降低;同时24小时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血压(16.5±1.6/11.6±2.3Kpa),治疗后血压(13.7±1.5/9.3±1.4Kpa)(P<0.01)。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但可以纠正患者的呼吸暂停,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能降低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5.
胡蓉  李家树 《淮海医药》2006,24(5):373-374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疗效.方法 对66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填写问卷调查表,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结果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白天困倦、嗜睡及低氧血症消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8例夜尿增多患者夜尿次数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4例存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可使主观症状明显好转,夜尿次数减少,血压明显下降,低氧血症消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 E)对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作用。方法:健康对照组32例,将45例冠心病患分两个剂量组,Vit E 0.1g/d及0.3g/d。采用给药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测定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冠心病组oxLDL、LPO显升高(P<0.01,P<0.05),GSH-Px显降低(P<0.01)。Vit E 0.3g/d治疗后,oxLDL和LPO显降低(P<0.01),GSH-Px升高(P<0.01)。结论:Vit E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其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作用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芳  赵军  郝芙蓉  汪贺媛  魏小刚 《河北医药》2009,31(19):2566-2567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择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nCPAP及消鼾操治疗,对照组继续原药物治疗3个月,观察对照组及联和治疗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饱和度(SpO2)、睡眠时血氧饱和度(TSTSpO2)、呼吸(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夜间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夜间心绞痛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治疗可以消除呼吸暂停,纠正低氧血症,降低夜间平均心率和平均收缩压,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从而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宋建平  沈冰  程绪杰  蒋文平 《江苏医药》2003,29(10):721-724
目的 探讨美多洛尔和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心脏神经内分泌、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CHF患33例,分别予常规治疗(基础组,12例)或加用美多洛尔(美多洛尔组,10例)、卡维地洛(卡维地洛组,11例)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用同位素放免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浆心房钠尿肽、脑钠尿肽(ANP、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结构和心功能;观察治疗前后各组钠尿肽水平、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变化及组间差异。结果 (1)3组血浆ANP、BNP水平都显下降(P均<0.05或0.01);组间下降程度ANP水平无显差异(F=0.06,P>0.05),BNP水平有显差异(F=4.97,P<0.05),两β受体阻滞剂组均明显大于基础组(P均<0.05),但两组间无显差异(P>0.05)。(2)两β受体阻滞剂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均改善(P<0.05),肺动脉收缩压下降(P均<0.05),其中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35%(8例),治疗后明显上升(P<0.05)。(3)3组治疗后心脏结构指标无显变化(P>0.05)。结论 CHF患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3个月,可显改善心功能,但未观察到对心室重构指标的明显影响及两β受体阻滞剂组疗效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OS-AS患者18例,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睡眠监测、并发症、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OSAS主要表现为打鼾、张口呼吸、夜间呼吸暂停、白天嗜睡、记忆力低下,经睡眠多导仪检测(PSG)结果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增高、氧饱和度下降,常见病因为肥胖,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结论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心血管病发生危险性增加的原因,根据血压的高低将43例分为轻度高血压组22例(舒张压<100mmHg)和中度高血压组21例(舒张压≥100mmHg),分别检测血纤溶酶原活性抑制物(PA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二聚体(DDi)及内皮素(ET)的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组t—PA明显下降(P均<0.05);PAI、DDi及ET水平显升高(轻度组P均<0.05,中度组P均<0.01)。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PAI、DDi和ET水平显升高(PAI、DDiP均<0.05,ETP<0.01);t—PA水平略降低(P>0.05)。43例慢性肾衰病人平均动脉压与ET之间呈正相关(P<0.01);与PAI及DDi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慢性肾衰肾实质性高血压与血管收缩、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活性降低有关,推测慢性肾衰血管内皮损伤致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活性降低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