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20岁。右眼逐渐突出8月余入院。检查:右眼视力1.2(J_1/30cm),右眼球向前外侧突出,突出度右21mm,左15mm,眶距102mm。在内眦部眶内可触及一质硬肿块,约1.5cm×1cm,边界清,不活动,无压痛,眼球活动良好,眼底视盘边界不清,未见隆起,网膜未见异常。眼眶X线摄片示右眼眶内侧壁、筛窦壁可见类圆形密度增高影,不均匀,直径约3cm,额窦下壁受压呈切迹状改变。诊断为右眼眶内侧壁、筛窦壁骨化性纤维骨瘤(首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21岁。因左眼突出6个月于2009年11月4日就诊。患者无复视,眼球活动无明显受限,无视力下降。检查发现:左眼较右眼突出约2mm,双眼视力均为1.0,左眼球上转轻度受限,鼻中隔向左侧偏曲,左侧中鼻道可见小肉芽组织增生,余未见异常。于外院行鼻窦CT检查:左侧额窦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眶壁受压变薄,额窦内侧缘可见骨质增生密度影,眼眶内侧壁向眶内突入,左侧眼眶变形。考虑:左侧额窦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女,27岁,左眼球突出6月余,逐渐加重,眼部无红肿及疼痛,视检左眼有胀感,左眼球突出度13(101)19.5。左眼眶内下方隆起,触及质韧不易推动肿块,左眶内缘增宽,眼球无搏动,左脸无退缩。眼底检查:屈光间质清,网膜未见明显外界压迫眼球的网膜浅汶。 x线表现:左眼眶较右侧眼眶增大,眼眶内密度轻度增高,眶壁内上缘骨质稀疏、破坏,筛窦骨质密度增高,并见骨质破坏趋势。眼眶内未见明显钙化阴影。视神经孔片:视神经孔轻度增大。x线诊断:左眼眶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正>患儿,男,23 d,以"发热10 d,右眼球突出7 d"代诉入院。患儿生后13 d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鼻塞等症状,当地医院给予"喜炎平、水溶性维生素"等治疗(具体不详),2 d后体温正常。1 d后出现右眼睑红肿,眼球突出,渐加重。外院眼部B型超声超示:右眶内低回声肿物,考虑为炎性反应包块。于我院查WBC 27.8×10~9/L。眼眶CT示:右侧眼睑肿胀,眼眶临近右侧壁可见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包块,其边缘模糊、累及内直肌。右侧筛窦外侧壁骨质结构模糊,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延伸入右侧鼻前庭,右侧鼻道堵塞。右眼球、肌椎内侧壁受压,眼球向外前方突出。右侧眼眶蜂窝织炎,右筛窦外板骨膜下脓  相似文献   

5.
曹庆松  张涛 《广东医学》2008,29(1):36-36
患者,男,3岁.因发热、头痛、右眼红肿2 d于2006年11月3日夜急诊入外院就诊.体格检查:患儿体温38.9℃,脉搏115次/min,呼吸30次/min.精神差,右眼睑红肿溢泪,右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眼球各方向活动受限,右眼视物不清.右面颊部肿胀并压痛明显.双侧鼻腔黏膜肿胀,右侧中鼻道内可见黏脓性分泌物.该患儿1周前曾有感冒病史,1周来一直有脓涕、鼻塞.鼻窦及眼眶CT示:右上颌窦内及眶内可见软组织影,右筛窦内及右眼眶内侧壁与内直肌之间密度增高,内直肌显示不清.WBC 20.0×109/L,N75.7%.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男,48岁。以间断性右侧头痛2周主诉于1997年9月3日入院。患者于8月中旬出现右侧头痛,呈间隙性闷胀痛,无明显规律,不伴鼻塞、流涕、突眼、复视及视力下降。鼻窦瓦氏位片示右侧筛窦密度增高影。鼻窦CT扫描发现右侧后组筛窦内2.0cm×1.5cm×1.5cm大小的密度增高影,与右侧眶纸板相接(见图1)。以右侧筛窦骨瘤收入院。9月9日在局麻下用鼻窦内窥镜(Stryker公司产)行右侧筛窦开放骨瘤摘除术。于后组筛窦内发现骨瘤。骨瘤骨质坚硬,蒂位于筛窦外侧壁与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右眼胀痛、复视伴恶心、呕吐1h来本院就诊.查体:右眼上下睑肿胀,右眼轻度突出,右眼球运动正常,右眼眼压及右眼视力正常.眼底镜检查:右眼晶状体、玻璃体清晰.右侧视乳头边界清,视网膜未见出血灶及异常切迹.CT检查(图1):软组织窗上右眼眶外侧壁靠眶尖处发现一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内密度欠均匀,CT值约70 Hu.  相似文献   

8.
邓友寿  程广  陈志鹏 《四川医学》2003,24(9):910-910
患者 ,男 ,75岁。因右侧面部麻木 ,伴右侧突眼 1年 ,于 2 0 0 2年 3月 15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 :右侧明显突眼 ,右侧眼球活动部位受限 ,右侧颞部膨隆。CT平扫示肿瘤大小 5 2cm× 5cm× 4 4cm ,密度均匀 ,CT值 5 0Hu ,增强扫描均匀强化 ,CT值 79Hu。肿瘤向前突入眶内上外侧 ,眼球向内外推挤突出 ;向后突入颅中窝 ,右侧颞叶明显受压 ;向下突入颞下窝。部分眶板及眼眶外侧壁 ,颅中窝底颅骨部分骨质受破坏。肿瘤未侵及海锦窦。术前诊断为右侧颅中窝 颞下窝 眶沟通瘤。手术采用经额颞耳前联合入路。皮肤切口起自眉弓内缘上方 3cm ,经额…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异常眼眶X线像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结论 眶内软组织肿胀或肿瘤可使眶内密度增高.眼眶普遍性扩大示眶内有占位性病变存在.眼眶局限性扩大多为肌锥外肿块对局部眶壁压迫所致.视神经孔扩大为视神经管内压力长期增高引起.眶骨破坏可见于肿瘤和炎症.眶骨增生或硬化期可见于慢性炎症及肿瘤.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5岁。右眼渐进突出4年,加剧伴视力减退半年入院。查体:全身情况正常,甲状腺无肿大。右眼球明显突出并向外下移位(图1),活动正常;双瞳孔对称,光反射灵敏,右眼视力0.1。眼眶CT(轴位+冠状位)显示右眶内上角类圆形软组织块影,中等密度,边界清,眶壁骨质正常,右视神经受压并扭曲呈S形,右眼球外下移位(图2)。眶部彩超显示右眶内软组织肿瘤,中等回声。行右眶内肿块针吸活检,细胞学检查见良性瘤细胞。视诱发电位显示右视神经异常电位。入院诊断:右眶内良性肿瘤待查(脑膜瘤可能性大)。于气管…  相似文献   

11.
Weber—Christian综合征致双眼球突出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 ,1岁。以发热 ,反复呕吐半月 ,全身结节 ,双眼球突出 10余天入院。查体 :T38.5℃。患儿消瘦 ,全身皮下结节 ,以四肢为多 ,结节直径 6~ 10mm ,境界清楚 ,双眼球突出 ,以右眼为著。双眼眶CT示 :右后组筛窦后下方软组织密度增高影 ,突破右眶内后壁 ,伸入眶内 ,右眼  相似文献   

12.
应红芳  沈强  金心  熊高云 《浙江医学》2009,31(8):1094-1094
患者男性,44岁。因反复头痛伴鼻出血15d于2006年9月收住入院。体检:双侧鼻道内未见新生物,嗅觉减退;右眼内眦轻压痛,无溢泪,无突眼,无视力减退及复视,无眼球活动障碍。鼻窦CT平扫加增强示右侧筛窦内可见软组织样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匀,大小约40mm×22mm,突向鼻腔及蝶窦腔内,CT值为54Hu,增强后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3.
筛窦神经鞘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嗅觉障碍一年,头痛一个月,右眼球一周就诊。查体:右侧中鼻道见有淡红色蚕豆样大小光滑肿试穿抽出淡红色液体。MRI检查:筛窦区显示互相融合的多状长T1、长T2多房囊状信号影,大小约2.5cm×4.0cm×5.0cm上缘穿破颅底骨向颅内延伸,额叶底向上受压移位,右眼眶壁及右眼内直肌受压内移,边缘光整,视神经未见受压。肿前累及右额窦及额窦信号增加(图1,2)。图1矢状位T1-WI图2矢状位T2-WI手术及病理诊断:筛窦区神经鞘瘤。2讨论神经鞘瘤系雪旺细胞弥散性增生而成。按其发生部位分成颅内神经根发生的神经鞘瘤,脊管内发生的神…  相似文献   

14.
<正>1病史摘要男性,17岁,左下颌肿块逐渐增大伴疼痛1月余。CT检查左侧颞下窝、下颌骨升支周围见一团块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尚清楚,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图1,2),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及多房样强化(图3,4),邻近翼板、左侧下颌骨升支及左侧上颌窦外侧壁骨质吸收破坏,可见轻度骨膜反应(图5,6)。鼻咽顶后壁软组织稍增厚,右侧上颌窦内见软组织密度影,窦壁骨质完整,两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14岁,2011年1月19日因“左侧眼睑肿胀伴眼球突出10 d”收住我院眼科。体检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眼部检查:右眼正常。左眼睑轻度肿胀,眼球向左下方突出约20 mm,眼球运动正常,眼睑闭合尚可,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压指测正常。眼部 CT 检查提示:左侧筛窦及鼻腔内见软组织影,病灶向左突入左侧眼眶,左侧眼内肌受压、推移,左侧眼球稍向外下推移,向上侵及左侧额窦及前颅窝底,左侧眼眶内侧壁、筛窦及部分左侧上颌窦内侧壁、部分额窦骨质吸收,鼻中隔向右移位(图1a、1b)。其他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及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46岁。无诱因双眼反复肿胀20余年,双眼上下睑肿胀,可扪及弥漫性占位,有揉面感,上睑下垂,右眼遮盖至瞳孔下缘,左眼遮盖至瞳孔中央,偶感胀痛、流脓,(双眼视力:0.3)。CT示:双眼睑软组织明显肿胀,其内见多发大小不一结节状高密度影,最大1个大小约0.9 cm×1.0 cm,增强扫描软组织稍强化,结节灶未见明显强化,肿胀软组织影内并可见积气影;余双侧眼球、晶状体、球后脂肪、视神经及眼肌未见明显异常,眼眶骨质未见明显异常。MRI示:双侧眼眶眶隔前可见新月形异常信号影,以右眼为著,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DWI未见明显弥散受限,右眼睑病变最厚处约为1.3 cm,期内可见多发不规则低信号混杂影,Gd-DTPA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其内低信号未见确切强化。余双侧眼球、球后脂肪、眼外肌及视神经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例1,女、36岁,左眼渐进性突出2年伴眶深部肿痛1年。既往无甲亢史,全身检查无特殊。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5,右眼外眼及眼底正常,左眼球呈轴性突出,突度为右9mm>98mm<左12mm。眼突不随体位改变而改变,运动不受限,无搏动感,无压痛,眶周未扪及肿块,眶压“++”。球结膜不充血,屈光间质清,眼底静脉充盈,黄斑中心凹反光弥散。x线检查双眼眶等大,双视神经孔等大,未见骨质破坏。CT扫描:左眼球后一软组织肿块约24×20mm大小,边缘较光滑,未见骨质损害,意见为左眼球后占位性病变。在全麻下行左眼外侧壁开眶眶内肿瘤摘除  相似文献   

18.
1996至2006年5月,我科在鼻内镜下治疗眼外伤11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例中,男9例,女2例;15~51岁。外伤时间后2 h~7 d就诊,均为车祸引起,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睑肿胀和淤血、球结膜下出血、鼻出血、视力下降、眶内壁骨折、筛窦积血。其中伤侧眼球外凸2例(2眼),视力下降并进行性加重、动眼障碍、复视,多层螺旋CT(MSCT)示眶内血肿、眼外肌增粗、视神经管骨折1例;眼球内陷5例(5眼),均有动眼障碍、复视、眶内壁骨折、筛窦内软组织影,MSCT未见视神经管骨折,其中1眼CT示上颌窦“泪滴征”[1];其余4例(4眼)复视,MSCT示筛窦眶内容…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因右眼溢泪3个月伴右眼肿瘤及右鼻塞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见右眼下睑内侧半隆起,皮肤不红,皮温不高,无压痛,于下睑皮下触及一肿物,光滑,略韧,活动差,右眼球上外偏斜。右鼻腔可见肿物充满,色秽暗,质脆,易出血,余未见异常。病理诊断未分化癌(鼻腔)。眼及副鼻窦B超示;两眼球内及球后组织结构未见异常回声,于右眼(筛区)见一3.0 cm×2.5 cm的非均质低回声占位病变,边界较清,欠光滑,右上颌窦腔明显扩大,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与右眼眶局部粘连,提示:①右副鼻窦低回声占位性病变,筛窦粘液脓肿可能性大,②右上颌窦炎(积脓)。眼及副鼻窦CT横扫示:OM线S9~11层面,眼球内侧见2.77 cm×2.39 cm软组织肿块,CT值73~66.6 Hu,右眼眶内壁筛骨纸板骨质破坏。S13~19层面右上颌窦内壁骨质破坏消失,上颌窦呈高密度软组织影2.7 cm×2.8 cm,CT值41.9 Hu,右鼻腔内见2.4 cm×1.6 cm高密度影,CT值48 Hu,右眼球向前凸。双侧翼板及鼻咽腔无改变。印象:右侧上颌窦、筛窦、右眼眶内、鼻腔内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恶性肿瘤。根据上述资料,右副鼻窦未分化癌(包括右鼻腔)诊断确立,采取右鼻侧切开切口,行右副鼻窦、右眼眶内、右鼻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上颌窦并发贮留囊肿,感染积脓,肿物占据右上颌窦内侧、鼻腔、眶内下份及右筛窦全部。 2 讨 论 本例患者之所以采用鼻侧切开切口,未行右上颌骨截除术并眶内容摘除术,缘于B超及CT对比分析提供之参考。B超结果未显示眶内及右鼻腔占位性病变,仅见右筛窦及右上颌窦低回声占位,且显示其倾向脓肿或积脓等液性回声特征,与眼眶显示粘连声像。而CT结果则显示右上颌窦、右筛窦、右眶内及右鼻腔占位性病变,显示为软组织高密度影,尚见筛骨纸板破坏,右上颌窦内壁消失。从超声学的物理特性看,其对液性改变之病变有高度敏感性;而CT扫描因可产生部分容积效应,有使液性改变显示为软组织物假象的可能。由于缺少冠状或矢状位扫描资料,对肿瘤的原发部位及邻近侵犯情况的估价缺少全面的客观依据,仅能将临床检查、B超、CT横扫资料结合并对比分析来确定原发灶及邻近侵犯情况而最后选择手术切口。根据患者右鼻腔全部为肿物占据,上颌窦内侧壁示为肿物破坏,上颌窦口必然充塞,由此导致上颌窦引流不畅,且易并发贮留囊肿或感染。另外,B超示上颌窦腔扩大;CT示上颌窦前、外、后壁均匀变压、变薄。两者皆具有上颌窦囊肿特点,加之B超显示为积脓改变,故可断定上颌窦并非为肿瘤完全占据。因此决定采取右鼻侧切开切口行右上颌窦内侧、右鼻腔、右眶内及右筛窦肿物切除术。术中果然见右上颌窦并发贮留囊肿、感染、积脓,轻而易举地切除了上颌窦内侧、眶内及筛窦、鼻腔肿物。既不影响术野,又避免了上颌骨截除并眶内容物剔除;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能彻底清除病灶;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面容,又减少了大动干戈带来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面的麻烦,并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及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16岁.因"右内眦包块18月,逐渐长大5月"于2003年8月5日~2003年8月11日住院.入院查体见:右内眦角上方肿块,质软,突出皮肤约0.3 cm,直径2 cm×1.2 cm(图1,见封三).右眼视力正常,眼球各向运动正常.鼻窦CT示:右筛窦区直径2.30 cm×3.56 cm大小软组织肿块影(图2,见封三).入院诊断:右筛窦肿物.于2003年8月7日局麻下行鼻内窥镜筛窦肿物切除术,采用国产直径4 mm 0°鼻内窥镜及相应手术器械.术中切除右侧钩突及筛泡后筛窦内即流出大量黄色粘脓性分泌物,筛窦融合为一大腔,纸样板有部分破坏吸收,少量眶脂肪突入腔内,囊壁光滑,开放窗口约2 cm×2 cm.术后病理检查示:慢性炎变粘膜组织.囊肿内分泌物未找到抗酸杆菌,G染色未见细菌,48 h培养无细菌生长.术后d2右内眦角肿块即明显消退,1月后复诊,造瘘口无明显缩小,囊壁光滑,右内眦角无隆起.术后诊断:右筛窦囊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