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异型变形杆菌肠炎婴儿室暴发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异型变形杆菌(下称奇变菌)引起新生儿急性肠炎暴发流行国内尚少报道,国外报道亦不多见。我院婴儿室于1987年6月发生一起由该菌引起的肠炎流行,报道如下。流行情况我院婴儿室1987年6月4日开始发现腹胀、腹泻患儿2例,4天内先后有16例发病,形成暴发流行趋势。15例大便先后三次培养均获同一奇变菌生长。立即关闭婴儿室,进行检疫并作终末消毒。经积极组织抢救,存活16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18例中,男8  相似文献   

2.
自1986年10月起某院婴儿室发生一次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以下简称EPEC)O_(127)B_8流行,先后在我院住院的共31例,其中因腹泻直接由该院婴儿童转入我院的6例,因出院后家长发现腹泻来我院门诊就诊而入院的共25例,均于住院当日做便培养,除1例连续2次培养为O_(55)B_5外,其余30例均为O_(127)B_8函株。为了寻找传染源,我院于1986年11月3日至20日对该院婴儿室进行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对象:(1)婴儿室生后1~7天的新生儿普遍做大便培养70例次。(2)产妇大便培养20例次,阴道分泌物培养4例次。(3)环境培养,先后共采样2次(11  相似文献   

3.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导致新生儿流行性肠炎的常见病原。1990年我院婴儿室发生的流行性肠炎,其病原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O127B8,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流行情况:1990年5月本院婴儿室二例新生儿发生肠炎,5天后累及8例,大便培养其中5例阳性,均为大肠杆菌O127B8。将患婴转至儿科病房治疗,随后继续发生12例,大便培养2例限性,病原菌同上。遂关闭婴儿室行终未消毒,另设临时新生儿室,9天内控制了流行。治疗一周后部分患儿及后出生的新生儿做大便培养均阴性。二、一般资料分析男9例,女11例。足月儿19例,早产儿1例。单胞19例,双胎(小)1…  相似文献   

4.
自1991年2月5日至28日我院新生儿科及婴儿室内暴发流行阿哥纳沙门氏菌肠炎,共发病51例,占同期新生儿的64%,其中新生儿科罹患率100%,婴儿室罹患率45%, P<0.01。45例患儿粪便中16例培养出阿哥纳沙门氏菌。主要临床特征为腹泻、轻度脱水并代谢性酸中毒。除一例患儿重度窒息、硬肿症合并肠炎死亡外余均治愈出院。疫情发生后,医院制定出有效措施,使之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现将我院新生儿室发生的一起阿贡纳沙门氏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流行经过 腹泻患儿A,早产儿,经对症治疗一度缓解.住院13天再度出现腹泻伴发热,大便呈稀水粘液便,培养为阿贡纳沙门氏菌生长.患儿B,新生儿黄疸,败血症入院,血培养为链球菌生长,入院第6天后血培养为阿贡纳沙门氏菌生长.肺炎患儿C、D,分别于入院后第5天与13天出现腹泻,血培养结果同上.4例均发生于新生儿室,同期儿科其他病房均无该菌感染发现.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院新生儿室发生的一起阿贡纳沙门氏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流行经过腹泻患儿A ,早产儿 ,经对症治疗一度缓解。住院 1 3天再度出现腹泻伴发热 ,大便呈稀水粘液便 ,培养为阿贡纳沙门氏菌生长。患儿B ,新生儿黄疸 ,败血症入院 ,血培养为链球菌生长 ,入院第 6天后血培养为阿贡纳沙门氏菌生长。肺炎患儿C、D ,分别于入院后第 5天与 1 3天出现腹泻 ,血培养结果同上。 4例均发生于新生儿室 ,同期儿科其他病房均无该菌感染发现。2 临床资料早产儿 2例 ,足月儿 2例。起病年龄最小生后 1 5天 ,最大 2 2天。感染确诊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7.
蒙德维多沙门氏菌是少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本文报道该菌的一次新生儿室和婴儿室的院内感染,分析了21例大便培养阳性的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讨论其治疗体会。新生儿常为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侵袭对象,为了避免感染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应及时隔离可疑病例,及早检疫以尽量控制已经发生的感染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8.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主要侵及新生儿和婴幼儿,容易造成院内感染,一旦流行,传播范围广,流行时间长,疫情难以控制。今将我院1989年6月及其后发生的鼠伤寒院内感染情况,与控制流行的体会小结如下。一、流行情况1989年6月底,先后收入邻省某职工医院婴儿室的三名新生儿,入院诊断分别为颅内出血、败血症和吸入性肺炎。入院后因发现大便性质不正常,送大便培养为鼠伤寒杆菌。以后相继在内、外科九个病区发生鼠伤寒杆菌肠炎,遂开设隔离病房,集中收治患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轮状病毒肠炎在婴儿室一次流行及治疗、控制体会。一、流行病学资料我院婴儿室于1994年4月13日~22日先后发生13例新生儿腹泻,送13份粪便作ELISA法均检获轮状病毒抗原,转入新生儿病区治疗,4月23日至27日仍连续不断出现新生儿腹泻共32例.立即进行检疫,关闭婴儿室。彻底进行消毒隔离。45例腹泻婴儿经市防疫所取粪便标本作聚丙烯酸胶凝胶电泳法(PAGEHRV-RZA)检测轮状病毒阳性者26例占57.8%。二、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流行期间入室婴儿232例发病者45例,发生率19.3%。男25例女ZO例。胎龄均>37周。体重≥2500克44例。…  相似文献   

10.
1983年10月~11月,我院婴儿室连续发生11例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小流行,即时转入儿科新生儿病房隔离治疗。现将该组病例报告于下。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出生时一般情况良好,出生体重2800~3300g,发病于生后2~7天.主要表现:(1)腹泻:全部病例均有腹泻,性状不一,黄色或黄绿色稀便,粘液便及脓血便均可见到。开始为稀便者9例,  相似文献   

11.
我科新生儿病房从1989年6~12月连续收住从本院婴儿室出院,当天即住我科的腹泻患儿,经1~3次大便培养证实为枸椽酸杆菌感染共27例,从而发现该菌在婴儿室的感染流行。全部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绝大部分有酸中毒和低热,大便常规化验大部分正常,13例查药敏均对丁胺卡那敏感。据报告、在新生儿腹泻的病因中,该菌仅次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枸缘酸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新生儿特别是应用广谱抗菌素及激素后易发生此类机会性感染,故其病因地位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前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日见增多,且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多见。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见到山夫登堡沙门氏菌(以下简称山夫登堡菌)流行的病例报告。1989年7月7日~9月1日,我院妇产科婴儿室曾发生一次山夫登堡菌肠炎的流行。患病新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显著增加趋势,我国各地均有报道(1),患者大多为婴幼儿,尤以新生儿居首位。现将我院1985年5月~1986年5月散发19例及河北省医院1982年9月及1983年3月婴儿室两次暴发流行16例,总计35例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分析如下。本组病例均为<28天新生儿,其诊断标准:(1)腹泻呈粘液便、血便、白色大便,严重者腹胀、吐奶伴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2)中毒症状重,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拒奶,面色青紫或苍灰,黄疸,肝肿大,伴有尿路感染、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脐炎、硬肿症、休克等;(3)便、血、脑脊液培养阳性;(4)在  相似文献   

14.
1989年10月,我院婴儿室发生致病性大肠杆菌O_(128)·B_(12)所致流行性腹泻20例,历时3周。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7天。临床特点为黄绿色水样及黄浆水样腹泻,每日4~10次,量多。伴轻~中度脱水,轻度腹胀。呕吐5例,发热2例。血CO_2CP测定为22.4~24.6Vol%,血钠120~142mEq/L。大便常规(一),培养均为O_(128)·B_(12)型菌株,药敏对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0月份在婴儿室发生了流行性腹泻50例,其中39例转儿科治疗,发病率占同期出生婴儿12%,以同期难产儿计算,发病率高达25%。在39例中有21例进行了1~3次大便培养,均未发现病原菌,13例大便电镜检查,其中2例检查出小圆形病毒因子,确定此次流行由小圆形病毒因子引起。本文对收入新生儿病房的39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79年至1983年6月在新生儿病房曾流行过两次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共计75例,均经市防疫站培养检查而确诊。临床资料本组75例中,男48例,女27例,发病季节以6~9月为最多(61%)。临床表现:腹泻66例,大便次数以每日8~10次(30例),及11~15次(40例)为最多。大便性状以消化不良便(20例)及  相似文献   

17.
我院新生儿科1992年8月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以下简称STM)病流行,经大便培养及血清学检验阳性16例,经多种抗生素治疗带苗率100%,现将临床及带菌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6例中男9例,女7例,足月儿13例,早产儿3例。传染源为1例外院转入患儿,其余均为院内交叉感染。发病日龄除原发病例12天外,均小于5天。二、主要临床表现败血症型7例,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萎糜,脱水酸中毒;余9例为肠炎型。全部病例均有腹泻,大便次数少则2一3次/日,多则10余次;量多少不定,性状以绿粘液便多见,亦有稀水便等。三、实验…  相似文献   

18.
1989年月3底至4月中旬该院婴儿室暴发流行性新生儿腹泻计58例,占同期产婴总数39.2%。其中重型12例,死亡3例,死亡率5.2%。病原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O_(119)B_(14),大便培养阳性率为45%。药物敏感试验新霉素高度敏感。治疗选用新霉素,禁食、补液,尤注重纠正代谢性酸中中毒及支持疗法。中度脱水酸中毒患儿阴离子隙(AG)正常,而重度脱水酸中毒患儿AG均增高,提示AG可作为腹泻合并脱水酸中毒时观察病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院内感染近几年已引起医学界重视,我院1991年5~6月发生一起新生儿沙门氏菌院内感染,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1年5月26日~6月4日收治本院产科新生儿腹泻病人9例,均为顺产,产时婴儿无异常。男6例,女3例;年龄:4天2例,5天2例,8天4例,10天1例。9例均有腹泻,大便一日5~10次不等,均为黄稀粘液便,发热3例。体温均高于38.5℃,体温不升3例,呕吐6例,8例明显脱水,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生儿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日见增多,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且以 B 组鼠伤寒沙门氏菌居多。C 组婴儿沙门氏菌感染报道较少。我院1987年1月~1989年5月共收治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15例,婴儿沙门氏菌感染34例,二者临床症状相似,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