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临床上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比较少见 ,约占颈部转移癌的 5 .5 % [1 ] 。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应积极治疗 ,密切随访 ,持续寻找原发灶 ,以取得一定的远期疗效 [2 ]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 5 1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探讨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颈部肿物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结转移癌 (不包括恶性淋巴瘤 ) ;(2 )未找到原发肿瘤 ;(3)既往无恶性肿瘤病史 (包括不明性质的肿块切除史 ) ;(4)治疗过程中无颈部以外的转移灶。 1…  相似文献   

2.
胃类癌是一类少见的胃肠道肿瘤,内镜切除或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原发肿瘤,首先应根据分型,其次根据肿瘤的大小、数量、侵犯程度、转移范围和临床症状采取适宜的手术方案,达到根治目的。对于进展期肿瘤患者,在切除原发灶同时,尽可能切除转移病灶,或通过介入方法使肿瘤缩小,达到手术切除的可能。减瘤减期可缓解激素介导的症状,减少肿瘤负荷,减轻局部和全身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胃类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类癌是一类少见的胃肠道肿瘤,内镜切除或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原发肿瘤,首先应根据分型,其次根据肿瘤的大小、数量、侵犯程度、转移范围和临床症状采取适宜的手术方案,达到根治目的。对于进展期肿瘤患者,在切除原发灶同时,尽可能切除转移病灶,或通过介入方法使肿瘤缩小,达到手术切除的可能。减瘤减期可缓解激素介导的症状,减少肿瘤负荷,减轻局部和全身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我院 1990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 74例 ,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6 1例 ,女性 13例 ,年龄范围 44~ 70岁 ,平均年龄5 3岁。肿瘤切除者 6 7例 ,总切除率为 90 .5 %。肿瘤未切除者7例 ,占 9.5 % ,其中有 4例行胃空肠造瘘术 ,3例只行单纯探查术。食管癌 5 3例 (中上段食管癌 2 0例、下段食管癌 33例 )和贲门癌 2 1例切除率分别为 94.3 % ( 5 0例 )和 81.0 % ( 17例 )。本组按国际UICC分期标准分期…  相似文献   

5.
颅内转移瘤是某些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由于其症状痛苦 后果严重,使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大大下降。本组经以手术为主且配以其他治疗的40例颅内转移瘤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行转移灶及原发灶完全切除者14例;转移灶完全切除而原发灶放疗或化疗者11例;多发灶只清除1个者11例,囊性病变行局麻后囊液吸出者4例。原发病灶中肺癌20例,占已知病灶80%,病理类型以腺癌和低(未)分化癌为多见,分别为41.2%和36.4%。颅内转移瘤诊断中CT扫描为最行之有效的手段;根据不同的病情如肿瘤的大小、部位和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并根据病理类型行放疗或化疗等其他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腹联合经路在贲门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的26例贲门癌临床资料,其中,16例采用胸腹联合经路根治手术.结果 本组切除食管长均在6 cm以上,无一例手术死亡.纵隔淋巴结转移18.8%(3/16);取幽门上、下淋巴结活检,12例贲门癌中2例阳性,4例胃体癌中2例阳性.术后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14例,有胸骨后灼感等返流性食管炎症状者14.3%(2/14),其余病例无明显不适.结论 胸腹联合经路切除贲门癌,视野好,肿瘤切除范围广泛,淋巴结清扫彻底,不易造成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7.
我院经钡餐造影手术治疗贲门癌450例,切除298例,切除率66.2%。应用 B 超探查贲门癌118例,选择100例进行手术,切除83例。切除率83%,明显高于钡餐组。肿瘤<5cm 无明显外侵和胃左动脉淋巴结转移72例,切除68例,列为手术适应证。肿瘤>5cm 伴有外侵而无淋巴结转移的28例,切除15例,明显低于前者,列为手术相对适应证。对肝脏、胰腺、脾门和远处淋巴结有转移的列为手术禁忌证。临床实践证明,超声检查优于常规 X 线造影,超声对肿瘤外侵和转移的主要表现,是临床术前估计能否手术切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发出血的贲门癌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28例经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贲门癌病人均有便血或(和)呕血症状;手术切除27例,仅开胸探查1例,其中因大出血急诊手术者3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迟发大出血和吻合口狭窄各1例,均治愈。术后肿瘤TNM分期属于T1 N0W0-T3N1M0者共23例。术后近期生活质量满意。结论贲门癌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并不表示肿瘤一定有外侵和广泛淋巴结转移,应尽早明确手术指征,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左胸行贲门癌切除术达到肿瘤完全切除的可行性,比较经左胸和经腹两种手术入路的根治性切除率.方法 共有19例贲门癌患者入组.首先经左胸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关胸后经上腹部切口入路行规范区域淋巴结清扫(D2术式).两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送病理科检查.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开腹手术中,19例标本共发现淋巴结122枚,7例(37%)患者开腹手术标本中存在转移淋巴结(23枚),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胃癌TNM分期系统,6例分期得以调整.结论 对于进展期贲门癌,单纯经左胸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尤其是腹腔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左胸行贲门癌切除术达到肿瘤完全切除的可行性,比较经左胸和经腹两种手术入路的根治性切除率.方法 共有19例贲门癌患者入组.首先经左胸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关胸后经上腹部切口入路行规范区域淋巴结清扫(D2术式).两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送病理科检查.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开腹手术中,19例标本共发现淋巴结122枚,7例(37%)患者开腹手术标本中存在转移淋巴结(23枚),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胃癌TNM分期系统,6例分期得以调整.结论 对于进展期贲门癌,单纯经左胸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尤其是腹腔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85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皮肤恶黑手术治疗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方法:85例皮肤恶黑,原发灶切除30例,瘤床广泛切除16例,截肢21例.其他17例。淋巴结清扫32例,其中预防性清扫7例。结果:81例获随访,1例复发,5例卫星灶.12例途中转移,15例淋巴结转移,38例血行转移.37例无瘤生存,1例带瘤生存,总生存率46.9%。结论:卫星灶、途中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提示预后不良。手术切缘应根据肿瘤厚度确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126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了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1)贲门癌先向腹腔淋巴结转移,晚期才向胸腔淋巴结转移;(2)贲门癌向脾门、脾动脉淋巴结转移机率并不比向幽门上、下淋巴结转移机率小。依据淋巴结转移规律,对贲门癌治疗提出两点探讨意见:(1)对早期贲门癌及老年合并心肺疾患者应提倡经腹手术;(2)贲门癌在行全胃切除时必须附加脾或脾、胰尾切除,否则单纯强调全胃切除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1995年5月-1999年12月间本院外科手术治疗的64例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部分患者全身化疗或肝动脉插管化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占大肠癌患者10.2%.肝转移灶大小、术前CEA水平、原发灶切除、辅助治疗方式为影响生存的独立的预后因素.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肝转移灶数目与预后无关.肝转移灶>5cm、术前CEA>100μg/ml、原发灶未切除的患者的生存时间(3.52月)显著低于其他患者(21.60月).结论治疗方式对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显著,应积极切除原发灶、治疗转移灶.肝动脉插管化疗优于全身化疗.肝转移灶大小、术前CEA水平是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治疗策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郑起  阎钧 《肿瘤》2003,23(5):414-416
目的讨论研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治疗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8例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治疗经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术中腹腔温热化疗(IPHC)和术后经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姑息治疗方法为术中结扎肝动脉、缝扎或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全组随访2年.结果急诊肿瘤切除10例,止血后延期再手术切除肿瘤1例,手术切除率61.11%,姑息性治疗7例.切除组手术死亡率、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1.82%和36.36%;而姑息治疗组分别为28.57%、14.29%和0%(P<0.05).切除组随访2年,腹腔种植转移率为9.09%,肝内复发率36.36%.结论(1)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治疗中肿瘤切除预后优于姑息治疗;(2)本组肝癌破裂出血腹腔种植转移发生率低于10%,腹腔种植转移倾向不应作为放弃手术切除肿瘤的依据;(3)术中减少肿瘤挤压、腹腔温热化疗和术后TACE可降低肝癌复发及转移发生率;(4)专业肝脏外科医生参与手术有助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1324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福有  韩孝存 《中国肿瘤》2003,12(5):256-257
[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1976年~2001年1324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结果]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4.8%和93.1%,总切除率94.3%。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死亡率分别为1.7%和1.0%,总手术死亡率1.5%、食管癌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1.6%和10.3%,贲门癌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18.5%和5.0%,总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26.9%和8.4%。[结沦](1)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术后死亡率明显降低。(2)对食管癌应扩大切除范围,对胸上、中段食管癌应采用右侧剖胸切除,以提高长期生存率。(3)提高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早期诊断率是食管癌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乳腺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斌 《中国癌症杂志》2005,15(5):422-425
老年人乳腺癌与年轻人乳腺癌相比,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临床以局部性或局部晚期癌较多。因老年患者生理变化,且常同时伴有其他疾病,治疗原则应选择对患者创伤及不良反应最小而能获得最大疗效的综合治疗,除基于疾病的分期外,要注重了解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患者体力情况、重要脏器器官功能及对拟定疗法的耐受能力。手术是可手术乳腺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早期乳腺癌ER( )者,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或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术后加或不加放疗,辅助以内分泌治疗可达到满意控制肿瘤效果。局部晚期乳腺癌或肿瘤较大,ER( )者,可采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3rdAI)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肿瘤缩小后采用缩小手术切除范围术式。对全身复发、转移高危及ER(-)患者,如体力情况尚好,可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77例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接受原发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77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接受原发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 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而年龄、原发肿瘤部位、治疗方式、肝转移灶数目及是否合并肝外转移与预后无相关(P>0.05)。术前血清CEA和CA19-9与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01)。TNM分期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仅原发灶手术方式与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 男性、肿瘤低分化及Ⅲ期是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接受原发灶切除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转移性肿瘤原发灶的定位对指导组织学诊断及选择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50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以评价其在探测原发灶中的价值。 方法 50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男36例,女14例,其中颈部转移瘤18例,骨骼转移瘤15例,脑转移瘤12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FDG PET全身显像,结果判断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方法(标准摄取值,SUV)。 结果 50例患者中,有32例PET可检出原发灶(64%),且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其中肺癌17例,鼻咽癌9例,乳腺癌2例,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各1例。2例(4%)FDG PET呈假阳性,分别为子宮和结肠病变各1例。18例FDG PET显像原发灶不明者,经临床随访2~26个月,有2例发现原发灶,1例证实为前列腺癌,1例为粘液性胃癌。17例患者PET检出了其他部位的转移灶。 结论 PET一次检查可了解肿瘤原发灶及全身转移情况,包括骨骼及软组织的转移,对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进行全身PET检查有助于原发灶的寻找,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形式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局部复发形式、原因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5年~1999年间收治的术后局部复发病例的复发形式、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术后局部复发病例186例,占同期全部直肠癌2 284例的8.1%,局部复发形式中,Miles手术者92例多为会阴部及骶前腔的复发,为47例(51%).另外20例为阴道壁复发.Dixon手术后主要为吻合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复发,分别为64例及59例.占87.7%(64/73)及80.8%(59/73).淋巴结转移癌的复发为50例,占26.9%(50/186),复发是由于肠管切除不足,原发灶周围组织清除不足,会阴部组织切除不足及淋巴结切除范围不足所至.复发病例再次手术切除率为66.3%(123/186),其中的57例(46%)达到了临床根治程度,病变切除及根治切除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3.9%及33.9%.结论按根治原则彻底切除原发灶及其周围组织并彻底清除淋巴结是减少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并提高生存率根本措施.对于复发病例,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延长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贲门癌近侧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贲门癌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5、6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研究近侧胃切除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法.结果 37例贲门癌术后五年生存率为70.3%.其中死于肝转移4例,腹膜转移4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残胃排空障碍2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病理两侧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贲门癌切除范围主要取决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5、6组淋巴结有无转移.本研究认为只要肿瘤限于肌层以内,直径<4cm,5、6组淋巴结无转移者,可行近侧胃大部切除.侵达浆膜层,5、6组淋巴结有转移,肿瘤直径>4cm者,区域性整块切除较难,应行全胃切除.采用胸腹联合横斜切口,术野显露充分,有利于淋巴结廓清,并可防止两侧切缘癌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