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燕  都朝霞  葛燕 《山东医药》2005,45(35):38-38
2004年9月~2005年2月,我科应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术治疗帕金森病100例,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电极记录与刺激技术 ,在立体定向下对 3 2例帕金森病患者行苍白球内侧部 (GPi)毁损术 ,并在术中对GPi的某些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UPDRS)积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中靶点更换率 71 9% ,变更范围 2~ 7mm。手术效果优良 ,有效率 10 0 % ,UPDRS平均改善 ( 44 1± 9 5 ) % ,无永久并发症。认为微电极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苍白球切开术的准确性 ,减少手术并发症 ,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孔荣  孙爱领  胡华  李霞  宋云 《山东医药》2004,44(2):49-49
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IPD)患者7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起,我院采取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1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08例帕金森病患者,男42例,女66例;年龄36~82岁,平均67.6岁;病程4~12a,平均7.5a,静止性震颤104例,僵直一震颤混和型86例,单纯僵硬型4例;  相似文献   

5.
曲元明  孙为群 《山东医药》1989,29(11):10-11
我院自1988~1989年5月对帕金森病采用立体定向术治疗,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27~50岁6例,50~60岁4例,60岁以上2例。病程最长10年,最短2年。2.分级与分型:按Hoehn—Yahr五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脑立体定向手术对帕金森病 (PD)患者诱发电位 (EP)的影响 ,分别对 5 5例 PD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诱发电位 (VEP)、体感诱发电位 (SEP)和事件相关电位 (ERP)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PD患者术前EP的异常率为 2 9.1% ,术后为 6 7.3% ,两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其 EP的特点是 VEP的 P1 0 0 潜伏期明显延长 ,波幅明显降低 ;SEP各波潜伏期无明显改变 ;ERP的潜伏期明显延长 ,波幅降低 ,以丘脑或丘脑并苍白球为靶点手术者尤为明显 ;EP的异常率与病情呈正相关。认为非痴呆 PD患者也存在视觉通路和认知功能损害 ,脑立体定向手术可能会加重其异常。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D)可考虑用立体定向深部电刺激治疗(deep brainstimulation,DBS).DBS是一种能有效抑制PD症状的微创性的、可逆的、调节的神经外科技术.DBS手术护理与其他类型手术护理相比,既有共性,也存在明显的个性.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好外科手术基本护理技术,同时必须熟悉DBS手术全过程,理解手术各个步骤的目的及意义.我院从2004年3月~2005年1月为9例15侧病人实施立体定向DBS治疗PD,手术过程顺利,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当时机。方法:分析近三年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2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结果, 总结其有效时机,结果:发病1天内手术治疗4例,其中无变化2例(50%),死亡2例(50%),再出血2例(50%);1-7天手术4例;痊愈3例(75%),进步1例(25%);7天以后手术19例,痊愈6例(31.6%),显著进步5例(26.3%),进步3例(15.89%),无变化3例(15.8%),死亡2例(10.5%),再出血3例(15.8%)。结论:选择 发病后1-7天手术,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0月经神经内外科医师共同确诊的帕金森病 (PD)患者 41例 ,其中男 30例 ,女 11例 ;年龄 6 1~ 80岁 ,平均 6 5 6岁 ;病程 3~ 19年 ,平均 7 1年。其中震颤型患者 10例 ,僵直型 16例 ,震颤伴僵直型 15例。所有病例均服用多巴胺类药物 2~ 19年 ,并已出现明显疗效下降和并发症 ,但不伴严重痴呆和精神症状 ,无明显脑萎缩。   2 .手术方法 :常规安装Leksell头架基环及定位环后 ,行颅脑MR扫描 ,确定靶点的扫描野坐标 ,在靶点轴位面读取定位环上定位点扫描野坐标 ,根据定位点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患者应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样本选择范围是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样本数是50例.依照患者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行常规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在有效率和2年存活率方面,实验...  相似文献   

11.
动静脉畸形(AVM)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技术的主要适应证之一,经随访疗效确切。近年来,为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方法、疗效评价和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有许多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8年6月至2000年6月,我院采用CT引导下脑立体定向手术加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桂兰  张传霞 《山东医药》2003,43(11):69-69
立体定向术适用于直径≤4.0cm的颅内肿瘤、脑出血、癫痫、帕金森氏综合征等。计算机辅助规划立体定向手术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确切,患者易接受。现将我科开展此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勇  刘训时 《山东医药》2005,45(30):27-27
自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穿刺脑内血肿加置管引流治疗脑内小量出血患者22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在颅内病变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CJF—N型脑立体定向仪,以CT影像技术为引导方法,对颅内占位性病变为主的6类疾病16例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的立体定向手术。结果顺利进行了16例立体定向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术后出血和死亡。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可操作性强,靶.占、选择精确,定位准确,手术过程微创省时,是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伯民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6,12(4):208-211,21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nse,PD)的手术治疗已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有医生用切除部分大脑皮层的方法来治疗PD的震颤。结果并不理想,且手术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此后有许多医生尝试用锥体束部分切断和大脑脚切断的方法来治疗。虽然确可以改善震颤、肌强直等症状,但并发症同样严重。1953年Cooper医生在一次偶然的手术失误中意外发现苍白球手术可明显改善PD症状。由于手术会产生很高的死亡率因而难以被人接受。  相似文献   

17.
对6个病种23例病人施行脑立体定向手术,初步体会:①立体定向毁损VL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肯定,与胎脑黑质脑内移植结合治疗,效果更好。②定向手术靶点破坏不在多而在准,靶点毁损直径6-8mm效果好。③脑基动脉供血不足椎体外系疾病的发机制之一。SPECT脑血 流显像检查对帕金森病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6例高血压脑出血分成超早期组(34例)和早期组(32例)施行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超早期组术后死亡4例;获随访28例按ADL分级评定Ⅰ级(良好)5例,Ⅱ级(中残)18例,Ⅲ、Ⅳ级(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早期组术后死亡3例;获随访27例按ADL分级评定Ⅰ级(良好)3例,Ⅱ级(中残)12例,Ⅲ、Ⅳ级(重残)11例,植物生存1例。对两组患者良好-中残率及重残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_c=2.015,P0.05),超早期组疗效优于早期组。结论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如条件许可,应尽早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损害,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引导显微外科技术是立体定向技术与显微技术的结合,近十余年国内外有较多研究报道,尤其对颅内小病灶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1~2].与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比较,具有定位精确,手术操作侵袭性小,对脑重要功能区及脑深部病变切除疗效明显的优点[3],对患者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可减少老年患者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杨彬  王亮  李罡  陈镭  赵玉军  刘振林 《山东医药》2013,(44):103-104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或开颅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病死率及致残率都非常高[1,2].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良好[3,4].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脑科中心在原有单纯立体定向技术的基础上,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