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经抚触加高压氧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丽萍  毛鹏学 《当代医学》2011,17(31):23-24
目的探讨循经抚触配合高压氧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患缺血缺氧性脑的新生儿顺序分为循经抚触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应用脑细胞代谢药物、支持疗法、高压氧治疗等常规治疗均相同,循经抚触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循经抚触。结果循经抚触组患儿抽搐、夜惊、惊厥发生、肌张力异常及其他神经行为异常的症状均较对照组缩短,发生永久性脑损害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循经抚触配合高压氧可以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减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压氧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治疗的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治疗的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患儿脑水肿短时间内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降低.结论 高压氧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脑水肿症状,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4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新生儿。其中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新生儿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新生儿护理总有效率为60%;同时观察组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总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总的满意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给予其综合性的护理方式,能够在根本上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高压氧早期干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分为对照组(199例)和治疗组(182例)。采用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GMQ、TMQ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早期干预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必须明确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以减小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绕出入舱过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同时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惠娟 《吉林医学》2012,33(33):733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10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100例患儿分别分配到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50例均接受早期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体重、头围、身长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DI评分以及MDI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辅助治疗手段控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情,值得在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过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昱 《吉林医学》2015,(5):972-973
目的:对于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及护理分析。方法:选择80例新生儿,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试验组常规护理后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单一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新生患儿的基础临床体征及疗效情况差异。结果:试验组新生儿常规护理下采用头部亚低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有效率为96%;对照组新生患儿仅用常规护理治疗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比常规护理治疗方法更优。其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提高了新生儿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8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只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结果:对比2组患儿6个月和12个月的PDI和MDI指数,观察组患儿的PDI指数和MDI指数在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儿,2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能够帮助新生儿在智力和运动能力上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取的最佳护理对策。方法择取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40例,根据就诊时间顺序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0例,接受早期、系统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6个月和12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更高,体格发育各项情况更优,并发症和预后不良发生率更低,对比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早期、系统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使患儿获得理想的预后,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赵芳芳 《求医问药》2014,(17):138-138
目的 :探讨分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2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1.9%,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其脑部缺血、缺氧的症状,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二磷酸果糖和脑活素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H年1月-2013年1月13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FDP组和脑活素组,FDP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脑活素组采用脑活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BNA评分均有显著上升,FDP组评分高于脑活素组(P〈0.05)。FDP组显效率、有效率高于脑活素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FDP相较于脑活素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翠玲 《吉林医学》2014,(22):5046-504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压氧辅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共10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高压氧下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儿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儿2岁时身高及体重发育情况;2岁时智力低下、运动发育迟缓、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2岁时体重及身高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为18.0%,观察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此类患儿预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在围产期有某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胎血流的减少二导致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并发症,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原因之一。目的:提高新生儿缺血区缺氧性脑病的护理质量,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治愈42例占87.5%,好转5例占10.4%,死亡1例,占2.1%。48例病儿9例发生鹅口疮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来探讨其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2007年1~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30例作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组,其中轻度13例,中度10例,重度7例.对照组20例,均于入院后24h内抽取股静脉血2~3ml,3000r/min离心后采用ABC-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轻度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略高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痛中,重度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对照组比均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重度与中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差异亦显著(P<0.01).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惠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是判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简便、可靠且快速的生化指标.此项研究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降低了儿童致残率,提高了儿童生存质量,并对人类医学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电芳 《当代医学》2011,17(21):118-1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护理分析与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共245例,根据病情分为中度组与重度组,全部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并按照临床表现与诊断结果给予患儿针对性治疗。治疗前后全部患儿检查SOD活性和MDA水平,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中度组患儿总有效率达93.87%,重度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68%,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儿治疗后MDA水平与SOD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情复杂严重,给予其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干预,对保证临床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1.5岁与2.0岁患儿的体格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5岁与2.0岁患儿的智能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给予综合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新生儿的智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鲁侠 《中外医疗》2008,27(18):123-124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及护理.结果 采用高压氧治疗及相应护理的患儿脑水肿及高颅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高压氧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儿科进行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的儿科患者130人。所有入选的患儿均符合研究标准,且无禁忌症。结果:130例患儿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治愈86人,好转20人,共占总人数的81.5%。结论:对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进行细致的临床观察及积极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可有效的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蹇涵 《当代医学》2011,17(13):83-84
目的 探讨纳洛酮应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5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体征、临床症状和平均发育商、行为神经评分测定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康复率较高,伤残率低.结论 对中重度的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丰富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治疗HIE患儿113例,以我院同期顺产新生儿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多种临床因素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的影响.结果(1)纳入患儿113例,其中男要4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