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分析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方法男性前尿道狭窄患者21例,术前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呈细线样或串珠样,狭窄段长2~10 cm,平均(4.7±2.1)cm,狭窄段之后尿道明显扩张;行经直视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和术后均留置尿管3个月的治疗。通过定期复查和电话询问随访预后。结果 21例术毕留置18F~20F尿管,术后5例出现急性附睾炎,3个月时拔除尿管。4个月时复查: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充盈较好、无明显狭窄,后尿道无扩张;最大尿流率16.6~23.5 mL/s,平均尿流率10.4~17.2 mL/s,平均(14.1±2.9)mL/s。12个月时最大尿流率13.5~19.4 mL/s,平均尿流率9.1~13.2 mL/s。21例随访5~60月,平均(37.2±20.3)月,均对排尿通畅状况满意。结论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持久,无需尿道扩张,创伤小、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因尿道内切开术后1月、尿流变细3天于2011—01—06入院。4月前因重物砸伤会阴部致前尿道狭窄。1月前在外院行尿道内切开术,术后留置尿管3周,拔出尿管后排尿通畅。入院前3天出现尿流变细,偶有尿滴沥。入院后查体:前尿道于阴囊中部可扪及硬结,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术后尿道狭窄的X线造影方法、应用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和防治方法。344例患者中术后4周~2年发生尿道狭窄18例,均经X线造影检查确诊。结果前尿道狭窄13例,后尿道5例,其中出现静脉反流2例。其中11例行单纯尿道扩张术,5例行尿道内切开术加尿道扩张术,2例仍在定期尿道扩张中。结论尿道狭窄为TVP术后常见并发症,X线造影是前列腺电切除尿道狭窄确诊的主要方法,是临床早期发现尿道狭窄并及时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吴宪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73+175-173,175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23例采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结果 20例行内切开术成功的患者,术后2~4周拔尿管后查尿流率,最大尿流速Qmax16~22mL/s。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及6个月出现排尿困难,Qmax分别为9mL/s及8mL/s。再次行内切开术,术后随诊治愈。1例术中改开放手术患者,术后拔尿管后复查Qmax为19mL/s。所有患者均行随访,随访期限6~24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附睾炎,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行患侧附睾切除,健侧输尿管结扎术。结论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志刚  刘军  苏江浩 《江苏医药》2006,32(7):675-676
目的 探讨尿道狭窄的腔内钬激光治疗效果。方法 用钬激光对13例尿道狭窄患者实施汽化切割,将狭窄疤痕组织切除。结果 术后随访4~6周,10例患者尿线恢复正常,3例术后需行尿道不定期扩张,其中2例尿线恢复正常,1例再次行钬激光尿道狭窄疤痕切开。结论 钬激光专用膀胱镜下行尿道狭窄疤痕切开与住院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代替尿道,以解决长段后尿道狭窄。方法对19例5cm以上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切除狭窄的尿道后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代替尿道修复,对所有术后患者进行1~3年随访。结果随访14例患者排尿顺畅尿线粗,术后无需尿道扩张,4例患者出现尿道吻合短段狭窄,经尿道冷刀内切开后排尿顺畅,2例患者出现代尿道处尿道憩室。结论应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代替尿道治疗长段后尿道狭窄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排尿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长段后尿道狭窄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会阴阴囊岛状双皮管重建尿道治疗全程尿道狭窄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本院1999~2010年采用会阴阴囊岛状双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治疗16例全程尿道狭窄。术前先进行尿路无菌化及会阴阴囊毛发处理,术后第2天拔除橡皮引流片,并用抗生素行膀胱冲洗1次/d,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排尿。术后随访分别用逆行尿道造影、尿道镜和尿流率检查。结果:16例全程尿道狭窄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6.3个月,1例术后3个月并发尿道外口狭窄,2例术后并发尿瘘,经再次手术矫正后均排尿通畅。1例术后尿线稍细,经定期尿扩后排尿顺畅。3例术后会阴部切口皮肤裂开并轻度感染,经换药后自行愈合。16例患者均无阳萎、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尿道镜检查显示重建尿道内无毛干生长,无结石、囊袋及憩室形成。结论:会阴阴囊岛状双皮管治疗长全程尿道狭窄,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术中不需用特殊器械和设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32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尿道结石全部取净,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尿线比术前增粗,术后5~7d出院,无明显短期发症。后续随访6个月~1年,32例患者复查均无术后尿道结石复发。24例患者主诉排尿通畅,尿线≥5mm,8例患者尿线变细,其中5例行尿道扩张后缓解,3例因狭窄处瘢痕复发明显行二期手术治愈。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同期行尿道狭窄切开并尿道结石碎石术对治疗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具有操作简便、尿道损伤、术后并发症、结石取净率高、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同期治疗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尿道狭窄的病因和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对于尿道外口狭窄采用尿道扩张、人工尿道下裂方法;对于前尿道膜状狭窄及狭窄段在2 cm以内,在电切镜直视下以冷刀放射状切开;对于复杂的、多处狭窄的患者采用内切开结合狭窄段切除吻合的方法,术后定期尿道扩张。结果 77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6年,尿道外口成形27例全部治愈,尿道扩张术者14例,11例获治愈,3例失败改行内切开。另有10例复杂前尿道狭窄,切除尿道端端吻合术7例成功,失败3例。5例患者排尿不畅,再次手术治疗,其中2例改行会阴造瘘。结论尿道扩张、人工尿道下裂、直视下内切开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常用方法。尿道内外联合切开治疗严重的前尿道多发性狭窄,术后定期随访及尿道扩张十分必要。预防及控制尿道慢性炎症是减少前尿道狭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尿道吻合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与远期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19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均急诊一期行尿道吻合术,在不同时间段拔除尿管后观察吻合段尿道狭窄情况并进行临床效果对比。结果A组9例术后4周拔尿管,常规定期尿道扩张,随访6~12个月。A组中7例(77.8%)无吻合段尿道继发狭窄,最大尿流率15.3。31.1ml/s,平均22.1ml/s;术后常规3个月每月1次膀胱镜检,均顺利通过F21膀胱镜;A组中2例(22.2%)吻合段尿管继发狭窄,需再行吻合段尿道疤痕切除吻合术。B组10例术后12周拔除尿管,最大尿流率19.2。38.5ml/s,平均24.3ml/s,本组均未作尿道扩张;术后常规3个月每月1次膀胱镜检查,均能顺利通过F21膀胱镜,随访6~12个月,吻合段尿道无继发狭窄。结论尿道吻合术后,3个月内尿道留置尿管时间与吻合段尿道狭窄发生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联合肾筋膜扩张器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术后留置尿管困难的方法和治疗体会。方法麻醉下应用F8/9.8输尿管镜探查尿道狭窄情况,直视下将斑马导丝通过尿道狭窄段置入膀胱,在导丝的引导下选择肾筋膜扩张器依次递增的扩张尿道,因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尿道假道等情况,扩张后不能顺利置入尿管,我们选用耻骨上膀胱穿刺,并经穿刺孔置入7号丝线,一端置入膀胱,一端置于体外,使用输尿管镜进入膀胱,将膀胱内丝线经尿道拉出尿道外口,丝线系于尿管前端的两侧孔,牵拉耻骨上的线尾,可顺利将尿管拉入膀胱,后剪断丝线并拉出。结果尿道扩张满意,均顺利留置尿管,术后1个月后拔出尿管,随访半年,除1例尿道多处狭窄患者半年后再次接受手术外,其余患者排尿情况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输尿管镜联合肾筋膜扩张器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效果满意,对留置尿管困难者选用此方法,均取得满意效果,本方法亦可应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留置尿管困难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ITUPK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患者进行分析。通过短期扩张尿道、尿道外口切开、尿道狭窄内切开及定期扩张尿道等治疗。结果:行短期扩张尿道57.14%、行尿道外口切开21.42%、行尿道狭窄内切开后进行尿道扩张10.71%、需进行长期尿道扩张10.71%,均获得治愈。结论:TUPKP术后病人有尿道狭窄应早期行尿道扩张等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积极的预防和处理大多愈后良好。术中、术后的操作应该尽量注意减少尿道狭窄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张燃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510-511
目的探讨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尿道狭窄患者行激光尿道内切开术及电切术,评价其临床疗效及术后最大尿流率改善情况。结果经随访,20例尿道狭窄患者一次治愈为85.0%(17/20);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尿失禁,尿外渗、假道及继发出血、感染、再狭窄等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测平均尿流率分别为(5.4±1.7)mL/s、(20.1±2.3)mL/s、(16.0±2.5)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电切术对尿道狭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2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至2009年3月482例TURP中出现尿道狭窄的2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尿道狭窄发生率4.36%,其中单纯前尿道狭窄15例,单纯后尿道狭窄4例,全尿道多发性狭窄2例.14 例行尿道扩张治愈,4例行尿道内切开加尿道扩张治愈,2例前列腺部尿道狭窄再次电切治愈,1例行尿道成形术.结论:尿道狭窄是前列腺电切术后常见并发症,狭窄部位和病情轻重不一 .其发生与术中损伤、术前和术后管理不当、泌尿系感染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预防为主、密切随访、早期处理是减少尿道狭窄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孟瑞庆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1):811-812
目的:探讨Snodgrass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8年8月收治的50例2~12岁尿道下裂患儿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资料,其中远端型8例,阴茎体型26例,阴茎阴囊交界型12例,会阴型4例,其中9例为二期成形。结果:术后随访1~20个月,6例出现尿瘘,3例出现尿道狭窄。尿瘘经再次治疗成功,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结论: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适用于大多数小儿尿道下裂病例的治疗,并适合再次手术的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发生狭窄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患者资料。结果患者出院后对60例患者在6个月~2年内进行定期回访发现,其中25例尿道外口狭窄患者,完全治愈了20例;20例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完全治愈了14例;15例尿道外口狭窄合并吻合口狭窄患者,完全治愈了12例。结论血供差、感染、原尿道外口狭窄或发育不良处未切除以及缝合材料选用不当是引起患者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采取扩张治疗尿道外口狭窄患者,吻合口狭窄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尿道下裂术后发生狭窄的原因及监护治疗。方法随机抽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尿道下裂术后收治的80例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获访6个月至2年,其中尿道外口狭窄30例,25例治愈;单纯吻合口狭窄28例,21例治愈;尿道外口狭窄合并吻合口狭窄22例,20例治愈。结论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血供差、感染、原尿道外口狭窄或发育不良处未切除以及缝合材料选用不当引起。对尿道外口狭窄主要行扩张治疗,对吻合口狭窄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余阎宏  邹永康 《云南医药》1999,20(4):309-310
1998年6~10月,作者对3例复杂性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儿行开放手术治疗,近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患儿。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岁,均因外伤性骨盆骨折所致。初诊行尿道会师术2例,膀胱造瘘术1例,3例入院前共曾行5次手术治疗,入院时均留置膀胱造瘘管。经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摄正斜位片及尿道探子会师摄正侧位片作出诊断。后尿道狭窄段长12~22cm,其中2例狭窄段接近膀胱颈。瘢痕体质并前尿道长段狭窄1例,膀胱挛缩并严重骨盆畸形,后尿道受压迂曲1例。均合并不同程度尿感。均经腹会阴联合入路行瘢痕及狭窄段切除,1例还切除…  相似文献   

19.
易立 《河北医药》2004,26(12):1002-1002
尿道会师术是早期治疗尿道撕裂伤的一种简单、有效的使用方法,但尿道会师术后仍有较多患者出现尿道狭窄,需长期尿道扩张,甚至再次手术。我院自1995年以来改进尿道会师术治疗的尿道断裂术68例,加用术后更换尿管以减少感染机率,狭窄发生率明显下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输尿管镜联合筋膜扩张器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患儿,用F5/7.6输尿管镜直视下将斑马导丝通过狭窄段尿道置入膀胱,在其引导下选择适宜的筋膜扩张器依次递增扩张尿道,其后留置尿管,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1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尿道扩张,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尿线粗,最大尿流率明显提高,无假道形成、尿瘘、尿失禁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细输尿管镜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重复性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