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对NAFL的研究最常采用的是动物模型,但动物模型存在个体差异大,研究周期长,实验条件不易控制等不利因素。而细胞模型能较好地克服上述因素,有针对性地研究NAFL发病的细胞机制,且能进一步缩短药物干预的进程[3,4]。因此,建立NAFL体外细胞模型对研究其发病机制,为进一步防治NAFL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广泛的  相似文献   

2.
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及其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宣自华  戴敏 《安徽医药》2009,13(3):233-236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非酒精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的生化和组织学改变的疾病,是引发肝硬化的重要病因。为了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筛选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动物模型开展实验研究已成为科研攻关有效手段。高脂饮食所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最为常见,本文就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和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建立与临床疾病特征相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对研究治疗PD的药物至关重要。鱼藤酮具有极强的亲脂性,能透过血脑屏障和细胞膜,其致PD动物模型的行为学改变和病理学特征均与临床PD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鱼藤酮诱导PD动物模型的方法有立体定位、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脑微透析、灌胃、皮下埋置缓释微球和皮肤接触给药等,体外模型多采用SH-SY5Y和PC12细胞及多巴胺神经元的培养方法;毒性机制包括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线粒体功能异常和活性氧产生增加、抗氧化防御系统受损及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细胞自噬途径等。本文对鱼藤酮诱导PD模型的体内、外方法及其毒性机制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为构建更接近PD特征的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罗红霉素片体内外相关性模型,并验证体内外相关性,用于仿制产品评价与开发。方法 测定罗红霉素片参比制剂及4批次国内自研样品溶出曲线,使用GstroPlus软件,建立罗红霉素片体内外相关性模型。采用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罗力得片)及国内自研样品的溶出曲线相关研究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再验证。结果 参比制剂在pH 6.0介质条件更具有体内外相关性,Cmax值、AUC预测误差都更小;国内自研样品在pH 6.0介质条件下模型拟合结果与体外溶出曲线相似性测定结果一致。结论 建立的评价模型能通过体外溶出实验反映体内情况,该模型可用于仿制产品评价与开发。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成分及其单体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综述了银杏叶提取物和单体抗脑缺血的体内外实验研究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的自由基机制。方法根据近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 ,按整体动物脑缺血的实验模型以及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缺血缺氧实验模型的顺序 ,重点讨论银杏叶提取物、黄酮苷、萜烯内酯和单体内酯这几种成分。同时从药物对自由基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机制的分析。结果与结论各种成分对实验动物的体内外脑缺血缺氧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保护作用 ,它们对自由基的影响可能是其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吴慧仪  龙晓英 《药学实践杂志》2017,35(6):481-484,489
体外脂解模型能模拟体内胃肠道生理环境,较好地反映脂质制剂口服后在人体肠道的性质,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筛选和评价口服脂质制剂的新方法。综述脂质制剂的特性、胃肠道消化过程、体外脂解模型的应用及脂解液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为脂解模型在脂质制剂口服吸收机制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中的深入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化学诱导型结肠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动物模型对于发现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及探讨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献查阅,综述了目前用于炎症性肠病药理学研究的化学诱导型结肠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从制备方法、模型特征、可能的致病机制和用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于认知和了解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在实验中对IBD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体外释放行为研究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微球在体内的释药状况,有利于筛选出更理想的处方及工艺.体外释放度试验是微球制剂释药速度的体外评价方法,可以了解制剂的生物药剂学特点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和吸收,使体外释放获得的数据能与体内数据具有相关性.体外释放度实验是常用的微球制剂体外释药速度的评价方法.建立体内外相关性后就能以体外实验代替体内实验来测定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根据药物的性质、给药途径和释药时间,选用不同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通过调整PLGA的组成、分子量、载药量及粒径的大小等因素,能控制药物达到不同的释放速度或程度.  相似文献   

9.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作为金属脱脂清洗剂普遍应用于电镀、五金和电子等行业,可使部分职业工人发生药疹样皮炎。TCE药疹样皮炎为一种变态反应,对国内相关行业已造成极大的危害,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了。我们着眼于TCE变态反应动物模型的研究,对SD大鼠及NIH小鼠进行TCE体内致敏及体外刺激的实验,为进一步研究TCE免疫异常反应病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芩连胶囊抗流感病毒活性的体内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芩连胶囊在体内外的抗流感病毒活性。方法采用MTF法检测芩连胶囊对体外模型NDCK细胞的毒性浓度。采用CPE法测定芩连胶囊体外抑制流感有效浓度。动物模型为昆明种小鼠,口服给药,qd,共给药6 d。通过观察小鼠病死率、生命延长率及肺病变程度指标判定其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芩连胶囊在体外能有效抑制流感A3病毒CPE的产生;口服芩连胶囊,能减少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病死率,延长存活时间,减轻小鼠肺组织病变程度。结论芩连胶囊在体内外均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是老年期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或者逆转病情的药物.为了更好地了解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并寻求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建立帕金森病相关动物模型至关重要.目前常见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有神经毒素模型、转基因模型和基因敲除模型,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疾病是重要的致盲原因,由于视网膜位于眼后节最内层,结构精细复杂,药物到达眼后节需要克服很多障碍,选择合适的研究模型是设计和优化眼部递药系统的关键.虽然体外实验不能完全代替体内研究,但体外实验能更好地反映眼内不同屏障对药物的通透性,且可以避免活体实验带来的费用及伦理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体外模型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培酮微球在家兔体内外的释药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生物可降解的利培酮微球,并考察其在家兔体内外的释放。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为基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利培酮微球,并进行长期及加速体外释放和家兔体内释放研究。结果体外释药可采用溶蚀-扩散模型拟合,微球体内释药平稳,体内外释放相关性好。结论利培酮在体内外具有缓释效果,可采用加速释放实验来模拟体内外释放。  相似文献   

14.
三七总黄酮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治疗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三七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体外、体内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柯萨奇B3型病毒感染原代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方法,建立体外病毒感染模型;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型病毒感染建立病毒性心肌炎体内实验动物模型。结果三七总黄酮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病变;治疗组小鼠生存率明显增加,心肌酶释放活性明显降低;小鼠干扰素水平上升,病毒滴度降低;炎性浸润作用明显减轻。结论三七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所致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玉竹总黄酮的体外及其对衰老模型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DPPH(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法测定其体外氧化能力;通过衰老模型小鼠实验来评价其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玉竹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体外明显抑制DPPH自由基活性,体内明显增强衰老模型小鼠血液中SOD活性,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结论玉竹总黄酮具有明显体内外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氯氮平漂浮缓释胶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氯氮平漂浮缓释胶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模型 ,评价体内外相关性。方法利用Wanger Nelson方法和卷积模型分别评价氯氮平漂浮缓释胶囊体内外相关性。通过反卷积方法由体外释放数据得到了氯氮平漂浮缓释胶囊的体内输入函数。利用基本卷积模型和扩展卷积模型预测了氯氮平漂浮缓释胶囊体内血药浓度峰值 (Cmax)和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值 (AUC)。结果Wanger Nelson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 9798;反卷积方法得到的体内输入值与体外释药量相关性良好 ,相关系数为 0 996。扩展卷积模型预测的Cmax和AUC值与实验值误差 <6 % ;而基本卷积模型预测值误差 >2 8%。结论氯氮平漂浮缓释胶囊体内外相关性良好。应用扩展的卷积模型能很好的预测氯氮平体内血药浓度 ,预测的体内情况可用来指导处方筛选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症为小关节慢性滑膜炎症的持续反复发作,致残率较高.RA的治疗一直是个难点,RA动物模型的研究也是关注的重点,有效的动物模型为RA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由于物种的差异性,尚没有一种模型可以完全模拟人类RA的发病过程和特点.为此对近年来RA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根据造模方式的不同分为诱导型、转基因型和自发型,并进一步对模型获得、病理生理过程特点、发病机制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RA研究中合理选择实验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侯文文  胡卫华  吴满意 《安徽医药》2013,34(8):1062-1065
目的检测新建IVF实验室培养体系的可靠与否。方法采用鼠胚生物学实验(小鼠体外受精和小鼠体内胚的体外培养)和人精子体外存活实验检测IVF实验室的培养体系,并观察鼠胚的体外发育情况和人精子体外存活情况。结果小鼠体外受精实验的平均囊胚形成率低于小鼠体内胚实验组(85.50%vs 90.51%),人精子体外存活实验结果稳定(SMI>0.85),受测样品合格。结论上述方法很好地检测了IVF实验室的稳定情况,而小鼠体内胚的体外培养更能准确地检测新的IVF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揭示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至关重要。该文对国内外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诱发性、自发性及转基因三类动物模型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各模型致病机制、疾病表现、肾脏病理改变及应用等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完善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模型,为今后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醋酸落叶松酯在体内外对膀胱癌的抗瘤作用。方法 采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Western blotting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醋酸落叶松酯对体外培养的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将醋酸落叶松酯注入膀胱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中,观察其在体内对膀胱癌的作用。钙成像技术观察醋酸落叶松酯对钙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 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证明,醋酸落叶松酯在体外能抑制膀胱癌T24和J82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ting实验及流式细胞术证明,醋酸落叶松酯可诱导T24和J82细胞体外凋亡。钙成像技术检测到醋酸落叶松酯对TRPC6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醋酸落叶松酯在体内可抑制T24细胞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结论 醋酸落叶松酯可在体内外抑制膀胱癌T24和J8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