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运动功能障碍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疼痛、嗳气、反酸、早饱、食欲不振等症状。胃镜检查无肿瘤、溃疡、糜烂等胃部器质性病变,综合检查也无胃外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其属中医痞证、嘈杂、胃脘痛范畴。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胃运动功能障碍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肝郁脾虚,胃失通降为其病机。肝郁脾虚可以概括胃运动功能障碍的本质,抓住肝郁脾虚就等于抓住疾病的主线。基于上述理论研制出胃新胶囊,现将其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8例胃动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胃新胶囊治疗组55例中男…  相似文献   

2.
胃神经官能症是以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而无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的综合征。可表现为“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嗳气”(吞气症)和神经性厌食等多种类型,并常伴有失眠、头痛、心悸、盗汗、倦怠、情绪不稳定等其他功能性症状。由于胃镜检查有一定的痛苦,本组病例未作胃镜检查,而均系经胃肠钡剂X线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而显示胃肠运动加速或过缓,节律紊乱明显或发生逆动者。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是指青春期少女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据统计,青春期子宫出血62%为功能性,28%为血液病凝血机制障碍,10%为其他疾病所致。该病是青春期少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妇科学“室女崩漏”范畴。现对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NU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临床上具有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纳差、恶心及呕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上目前亦无特准备药物,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加强胃运动功能药物以及开发“胃运动调节药”来治疗本症.收到一定疗效。本文采用胃加强G(WYCAKON—G)治疗NUD,并与胃复安作为对照观察。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具有慢性腹部疼痛,饱胀烧心、反酸、暖气、纳差、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病程1年以上,经纤维…  相似文献   

5.
周则文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37-1937,1947
胃神经症是以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而无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的一类综合征,临床上常以持续或反复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反酸、暖气、厌食、食后饱胀、呕吐并伴有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本病发病率高,以女性居多。笔者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神经症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而导致胃排空延迟、胃动力下降、胃节律紊乱,从而出现胃潴留,临床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早饱、腹胀、食欲不振等。该病属中医学“痞满”、“胃缓”范畴,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滞血瘀等。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GP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系指一种无器质性改变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可分为上腹疼痛综合征及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中医的“胃痛”“胃痞”等病证相类似。本病病位主要在脾胃,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心身医学的特点,从脏腑辨证的角度看与肝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肝与胃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土得木而达,木得土而荣,一脏不安,则两脏皆病。病机为木旺犯土或土虚木乘,肝气横逆犯胃,肝胃不和。罗伟生教授根据肝胃的生理病理关系提出“肝胃同病,肝胃同治”的观点,并发展出了从肝胃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学术思想。在治疗原则上遵叶天士“培土必先制木”之法,主张以疏肝、柔肝、清肝与补益中气、清解胃火、滋养胃阴相结合,创疏肝和胃方以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指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痛或不适、餐后腹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等 ,病程超过 4周以上而未能发现器质性疾病的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的病症。笔者近 6年来用自拟乐胃饮治疗本病46例 ,并与吗叮啉治疗的 30例对照 ,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1间断或持续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上腹部症状群 4周以上 ;2常规实验室检查、B超、 X线、内镜等检查排除胃、肝、胆、胰及肠道器质性病变 ;3无腹部手术史 ,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等全身性疾病 ;4随访 2年 ,2次以上胃镜检查未发…  相似文献   

9.
林惠  罗伟生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89-1290
对胃肠动力学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国际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虽无胃肠动力学这一名称。但对此的认识和研究却是历史悠久,文献丰富。胃动力障碍是胃肠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多体现为胃运动功能异常,特别是胃运动减弱占大多数,临床以上腹胀满、餐后腹胀、早饱、暖气、恶心和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为其主要表现,临床常见于特发性胃运动功能障碍、消化道疾病、胃术后、代谢性疾病、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等。中医学中的痞证、暖气、呕吐、呃逆、反胃等所表现的症状与胃动力障碍的临床表现相近似,而且治疗方法多、效果好、副作用少。虽然中医切入胃动力概念的现代研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现将近10年来对胃动力障碍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疏肝健脾和胃汤治疗慢性胆囊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占内科门诊人数的5.3%,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胆囊的运动功能障碍及感染、胆固醇的代谢失常和胆囊壁的血管病变有关。患者常自觉右侧胁肋部胀痛不适,并可向右肩部放射,同时伴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本病属中医“胁痛”、“胆胀”等范畴。笔者认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弱是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机。笔者自2007年2月~2008年4月以疏肝健脾和胃汤治疗慢性胆囊炎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胃神经官能症又称胃神经症,是以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而无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胃部症状为主,常有上腹部疼痛、不适、反酸、暖气、厌食、恶心、呕吐、食后饱胀,可同时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如倦怠、健忘、头痛、心悸、胸闷和忧虑等症状,常因情绪的波动而诱发加重,反复发作。笔者自2002~2005年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胃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曾称为胃潴留、胃滞留、胃无张力症、胃排出障碍、胃麻痹等,近年来更名为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此病为胃流出道排出非机械性梗阻,表现为胃蠕动无力或无蠕动、不能进食、大量胃液潴留、呕吐等功能性疾病。本病属中医学“痞满”、“呕吐”范畴,主要表现为肝脾不和、脾湿不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现对其中医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主要特征是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持续半年以上,休息后不能缓解,平均活动量比健康时减少一半以上,并无器质性病变,可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睡眠紊乱、情绪障碍及咽痛、肌肉关节疼痛、头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近年来,笔者参照“虚劳”、“郁证”等病证,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常收佳效。现就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oea)是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在青少年期多见,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发病率在30%-90%。本文主要探索该病中医病因病机、深化辨证认识,为其治疗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常见上腹痛或不适、腹部饱胀、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胃镜等检测而无器质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分型与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标准及治疗均无定论[1]。现将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FD属中医“胃脘痛”、“痞证”、“嘈杂”、“呃逆”、“郁证”、“胃缓”等范畴。其病因多为情志失调(如恼怒气郁伤肝或思虑伤脾),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或中气不足邪犯胃肠等。病位主要在胃,涉及肝脾两脏。刘氏[2]认为脾气虚弱、胃气不降、脾胃不和是其发病…  相似文献   

16.
胃宁Ⅰ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被认为是胃癌前期病变,研制有效治疗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痞闷不舒或嘈杂等。该病属于中医学“胃痛”、“胃痞”等范畴,多年的临床观察表明气阴两虚兼血瘀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所以我们在胃炎Ⅱ号的基础上重新组成了胃宁,黄炜铭号来治疗本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作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发病机制为抗食管反流的防御屏障与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失去平衡。中医治疗该病具有一定优势,认为该病与气机升降失调有关。清·黄元御提出“中气枢轴”这一概念,重视中气的“枢轴”作用。“中气枢轴”失调会影响气机的运行,通过恢复“枢轴”的正常运转,平衡全身气机的升降运动,使身体功能恢复。该文以黄元御“中气枢轴”理论为指导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18.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临床表现为记忆丧失、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散漫、情感障碍和人格变化等,属于老年痴呆中的一种类型,中医上属于“健忘”、“虚劳”、“呆病”等疾病的范畴,病变部位在脑。肾虚精亏为该病主要病因病机,脾肾与AD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从脾肾同治的角度论述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思路,分别从中医传统理论基础及现代实验室基础等方面,阐述“脾肾互赞”该理论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胃轻瘫综合征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曈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7):450-451
胃轻瘫综合征是一种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早饱、餐后饱胀、体重减轻等,而无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也有人称其为胃麻痹、胃无力。西药以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等治疗。近年来,笔者以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胃轻瘫综合征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胃癌属于中医学的“伏梁”、“积聚”、“胃脘痛”、“噎嗝”及“胃反”等范畴.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胃癌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早期70%以上毫无症状或仅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动力不足症状.中晚期胃癌往往以胃动力障碍引起的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等症状为首发症状,患者出现早饱、嗳气、厌食、腹痛、恶心、呕吐等,因胃动力障碍,功能受限及肿瘤的消耗而致食欲减退.日渐消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