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久坐很容易损害心肺健康,即使是平常有运动习惯,也是一样。如果久坐2 h,就会抵消运动20min所带来的好处。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以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报告中的2 223人为分析对象,观察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运动习惯与静态行为是否有关联性。所谓的静态行为是指这些动作能量支出很低,像坐在椅子上、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年级学生的生活习惯情况,为中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509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的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安全卫生、生活卫生、饮食卫生及营养膳食习惯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初二年级学生生活习惯健康的总人数为262人,占51.4%。个人卫生习惯健康的人数为474人,占93.1%,其中男生个人卫生习惯健康的人数为210人(41.3%),女生个人卫生习惯健康的人数为264人(51.8%)。公共卫生健康的人数为469人,占92.1%,其中男生公共卫生习惯健康的人数为212人(41.6%),女生公共卫生习惯健康的人数为257人(50.5%)。安全卫生习惯健康的人数为471人,占92.5%,其中男生安全卫生习惯健康人数为223人(43.8%),女生安全卫生习惯健康人数为248人(48.7%)。生活卫生习惯健康的人数为294人,占57.8%,其中男生134人(26.4%),女生160人(31.4%)。饮食卫生习惯健康的人数为248人,占48.8%。营养膳食习惯健康的人数为154人,占30.3%。结论初中生的生活习惯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应共同努力对中学生开展校内、外的健康生活习惯教育,同时中学生自身也应重视健康生活习惯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良好的习惯有利于人们的健康,不良习惯对健康不利,甚至严重危害健康.本文拟对目前学生中常见的不良饮食行为提出健康宣教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习惯实施现状,根据有无运动习惯分析其健康生活习惯实施状况,为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指导。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南京2所大学1~3年级的1 182名在校大学生(男生610人、女生572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生中有规律运动习惯的大学生,健康生活习惯实施率高于无规律运动习惯的大学生(P0.05)。结果还显示48.39%的大学生没有规律的运动,74.87%的大学生不注重营养平衡,36.29%的大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不在7~8 h之间,27.25%的大学生睡觉时间不规律,77.58%的大学生有饮酒史,22.25%的大学生有吸烟史,39.59%的大学生BMI指数在17.9~23.9标准之外。结论部分学生在健康生活习惯的实施方面有待改善,以培养规律运动习惯为切入点有望提高大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导语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和病痛,而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的完美状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环境也随之改变,影响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人口老龄化、疾病变化又成为疾病负担的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与健康教育的探讨,为改进健康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问座谈等方法,对浙江省10所高校在校学生1 342名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健康教育进行调查。结果只有15.42%的大学生对健康内涵的理解是正确的。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缺乏客观的认识,缺少自我保健意识,存在着饮食不合理、嗜烟酗酒、生活无规律、滥用保健品和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行为习惯。结论大学生在对健康内涵理解、生活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保健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宋志英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9):1404-1406
<正>解释风格(explanatory style)作为一种人格变量,是指个体对所遇到的生活事件产生原因的习惯性解释方式~([1])。美国学者Peterson等~([2])认为,具有悲观解释风格的人在解释负性生活事件时习惯于从内在的、普遍的和永久的视角出发,而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人在解释负性生活事件时习惯于从外在的、特定的和暂时的视角出发。乐观解释风格的人更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健康问题,且少有健康问题。Cheng等~([3])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人们充分享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健康是指人不仅没有身体上的缺陷与疾病,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健康观念,以及对健康行为的评价习惯,形成当代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9.
对成都市区1~5年级小学生761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干预,真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卫生习惯均得到明显改善,对于城市小学生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应注重刷牙质量,这是保证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天津市3~6岁儿童口腔健康及卫生习惯的状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城、乡,男、女各4个年龄组,抽取全市18个区县3~6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情况检查,同时由家长填写儿童口腔卫生习惯调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天津市城乡3~6岁儿童15940人,3~6岁儿童的患龋率为34.53%,城市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童间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儿童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明显优于农村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口腔健康与否关系到人一生的健康,而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对此至关重要。加强对儿童父母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从小培养儿童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龋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县域健康档案是健康管理领域和档案管理领域的一个全新概念,指的是以一个县域为单位来建立档案,反映的是一个县域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健康、人文健康、行为与观念健康以及城乡居民健康等。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健康档案成为大众熟知的词汇。健康档案是指居民身心健康状况的规范化、科学化记录,包括正常的健康状况、亚健康时的疾病预防、非健康时的疾病治疗以及健康促进等。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湘市农村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卫生习惯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抽样法对全市56所农村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及公共卫生习惯3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湘市56所农村小学共调查5 960人,其中三年级学生2 970人,四年级学生2 990人;男生2 940人,女生3 020人。在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及公共卫生习惯三个方面所涉及的27个问题中,女生大多优于男生,仅每天吃早餐、喜欢吃零食和边做作业边吃东西男生好于女生。在个人卫生习惯中,有7项四年级学生好于三年级。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临湘市农村小学生卫生习惯有待改善,应加强学生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经常锻炼被认为是对身体有益的健康行为 ,同时它还可以带来心理健康。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在一个较大的人群基础样本中 ,体育锻炼频率与心理健康状况测量值之间的联系。方法 在芬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调查中 ,有 34 0 3名年龄在 2 5~ 6 4岁参与者完成了问卷调查 ,其中男性 15 47人 ;女性 185 6人。他们除回答有关健康习惯、自我感觉健康及适合状况外 ,还完成了贝克压抑调查(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易怒度、疑人度及协调感调查。结果 本横断面调查结果提示 ,每周至少锻炼 2~ 3次的个体比那些较少锻炼甚至不锻炼的个体…  相似文献   

14.
吴宇红  李晓惠 《中国校医》2008,22(5):599-600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根据这一定义,WHO进行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疾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即亚健康状态。此状态是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此时,机体处于一种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失衡的状态。由于亚健康状态形成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客观指征不明确,因此其诊断标准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促进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健康教育提高到人员素质教育的高度人的素质基础应该是身心健康 ,从娃娃抓起更为重要。从小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辈子都会受益的 ,如果形成不好的习惯 ,那么他将受害终生。人在成年以后 ,如果丢掉身心健康 ,也会影响他的能力的发挥。就是说健康教育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终身行为 ,把健康教育深入到人员素质教育之中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注重人才培养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国内培训可依托卫生教育学系的相关学院 ,同时结合工作需要举办各种研习会讲习班等 ;国外培训指有计划地选送健康教育部门内部专业人…  相似文献   

16.
人群健康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条件下,社会人口对人群健康也有重要作用。社会人口,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社会人口主要是通过对社会经济、医疗卫生事业的作用影响人群健康。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17.
140例门诊慢性乙肝病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现状,观察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肝炎门诊140例慢性乙肝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70人,对照组70人,运用SCL-90量表对慢性乙肝病人和健康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了解慢性乙肝病人心理健康状况;随后,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被干预对象的慢性乙肝健康相关知识、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在对病人治疗过程中,对观察组以心理干预为重点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对病人进行集体健康教育、个人心理辅导,时间为10个月;同时提供专为慢性乙肝健康教育设计的阅读资料和电子资料。对照组仅发给同样内容的健康教育阅读材料和电子资料。比较两组间在慢性乙肝知识和行为、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问有关调查项目未见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显著(P〈O.05),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更加积极,用药和治疗依从性增加;病人掌握慢性乙肝健康相关知识更佳。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纠正。患者知一信一行改善效果良好。结论以心理干预为重点进行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疾病卫生知识和行为.最终增加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金涛 《社区卫生保健》2010,(5):312-312,330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心理健康状况差会导致人们产生沮丧、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处于心理不佳的状态下,易引发心身疾病,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1]。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  相似文献   

19.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仅危害人的健康还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为了解庐阳区居民当前健康素养状况,探索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庐阳区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越来越多报道吸烟对牙周健康不利 ,但关于吸烟对健康年轻人的牙周状况是否有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吸烟成瘾 ,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本文研究了30 0例健康年轻人 ,比较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牙周状况 ,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河南某军事学院学员 312人 ,全部在河医大一附院进行全身体检。1.2 健康及口腔状况调查表所有的检查对象均须填写一份调查表 ,包括年龄 ,是否患过重大疾病及治疗状况 ,口腔卫生习惯 ,包括每年口腔检查次数 (特别是牙周检查 ) ,刷牙的方式 ,时间长短及次数。吸烟方面包括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