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前疼痛知识教育对腹部术后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术前疼痛知识教育对腹部术后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所采取的疼痛控制措施及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方法,将84例腹部手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2例。术前对试验组进行疼痛知识教育及常规指导,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指导,术后第2天下午完成“术后疼痛控制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对疼痛控制的认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采取深呼吸、听音乐的患者较对照组多(P〈0.05);试验组患者能更为正确地使用镇痛泵(P〈0.05);两组主动要求使用止痛药的人次及疼痛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术前疼痛知识教育能提高腹部术后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促使其主动参与术后疼痛控制,从而提高术后疼痛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按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手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将2个骨科病区入组的112例手术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术后疼痛控制,研究组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结果术后第1天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2.51±1.37)分,对照组(3.79±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2,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夜间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734,5.074,2.711,2.194,P〈0.05),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分别为-5.839,-6.34,-4.50,-7.23,-6.88,P〈0.01)。结论在创伤骨科按无痛病房规范化的疼痛管理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对急诊外伤患者的影响,为其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人2012年6月—2013年6月175例急诊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管理组85例与对照组90例。管理组患者给予疼痛教育、心理护理等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治疗及护理。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表(SF—MPQ)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评估。结果随着患者损伤程度的增加,疼痛得分PRI、PPI、VAS及HAMA得分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576,4.798,4.342,5.967;P〈0.05)。两组外伤后3d患者PRI、PPI、VAS及HANA得分明显高于外伤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得分高于管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后7dPRI、PPI、VAS及HAMA得分开始下降,管理组得分分别为(4.33±1.82),(2.88±1.42),(3.94±1.84),(10.16±2.7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3±1.88),(3.38±1.36),(4.42±1.87),(12.36±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097,4.534,4.043,3.937;P〈0.05);外伤后14d得分PRI、PPI、VAS及HAMA得分下降更明显,管理组得分分别为(2.19±1.00),(1.32±0.85),(2.54±0.96),(5.44±2.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e1.02),(2.13±1.18),(3.18±1.36),(6.47±2.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937,4.454,4.234,4.634;P〈0.05)。患者疼痛得分PRI、PPI、VAS及HAMA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外伤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同时减少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28例初产妇,根据分层抽样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围生期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围生期应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实施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妇负性情绪进行评价。记录两组产妇分娩疼痛、产程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时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分娩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2d母乳喂养率、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疼痛感,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接受泌尿系统结石治疗的患者198例,其中9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其余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护理焦虑度、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为(2.8±1.3)分,对照组为(4.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为(2.2±1.9)d,对照组为(5.3±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焦虑度为(9.0l±1.89)分,对照组为(18.56±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7.00%,对照组患者为7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统结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疼痛时间及焦虑感,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3月58例患者予以常规疼痛健康教育的为对照组,以2012年4-6月58例患者予以知信行健康教育的为观察组。采用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疼痛程度评分、自控镇痛泵(PCA)的使用量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知信行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术后48h内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在PCA消耗量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术后疼痛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痛护理干预对于缓解肝胆外科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应用效果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肝胆外科恶性肿瘤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 n=60)和干预组( n=6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癌痛护理干预。采用数字疼痛评分表(NRS)、癌症疼痛控制障碍问卷(BQ)和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通用量表(FACTG)评价两组患者癌性疼痛程度、对癌痛自我控制障碍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癌痛程度得分分别为(1.63±0.53),(3.14±0.87)分,最严重癌痛程度得分分别为(3.64±1.39),(4.89±1.7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53,-2.135;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癌痛自我控制障碍的总均分别为(1.08±0.32),(2.84±0.47)分,生活质量总均分分别为(3.56±1.03),(2.34±0.8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5,2.101;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57±5.13) d,对照组为(22.14±6.44)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974,P<0.01)。结论癌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肝胆外科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癌痛自我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日期,建议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知一信一行”模式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应用“知一信一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采用调查问卷,分别于入院24h内和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为(67.4±4.3)分高于对照组的(51.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0,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情绪控制、合理饮食、遵医用药、定期复查的遵医行为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5.828,5.482,7.294,4.320,6.139,6.775,24.731;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达标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22,P=0.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知一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从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音乐疗法对超率浓缩腹水回输术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菲  陆艳  严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3):2756-2758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超滤浓缩腹水回输术患者的疼痛及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48例腹水回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和对照组21例,实验组患者进行音乐疗法,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用疼痛脸谱量表(Face Rating Scale)、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结果实验组SAS得分为(47.93±7.81)分,对照组为(61.48±2.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4,P〈0.01),两组得分与常模(29.78±10.0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疼痛脸谱得分为(1.52±0.51)分,对照组为(3.00±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P〈0.01)。结论音乐疗法有助于缓解腹水回输患者疼痛及焦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术前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恢复、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的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的比例低于对照组,镇痛药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符合人性化护理原则,能够显著减轻老年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名儿科护士分成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实验组进行8周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职业倦怠测试得分的差异。结果儿科护士情绪衰竭得分(29.80±6.52)分,高于Malach常模(22.19±9.5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情感疏远、个人成就感得分较常模低(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情绪哀竭得分差值为(-4.21±2.37)分,与对照组差值(-0.64±1.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P〈0.01),情感疏远、低个人成就感2个维度得分也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60例胃肠道及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护理干预措施与疼痛控制情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疼痛规范化管理对癌痛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癌痛病人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病人。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治疗,干预组进行疼痛规范化管理,采用“长海痛尺”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人疼痛的差异,并跟踪记录两组病人的夜间睡眠时间。结果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显著高于干预组(F=244.08,P〈0.05),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均随着时间延长下降,但是干预组的疼痛程度下降更加明显(F=24.87,P〈0.05);对照组的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干预组(F=98.97,P〈0.05);两组病人睡眠时间随着时间延长均显著增加,但干预组的睡眠时间增加更加明显(F=9.36,P〈0.05)。结论通过疼痛规范管理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疼痛,并更有效地提升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卢秀霞 《护理研究》2009,(8):2012-2014
[目的]探讨疼痛服务组织体系在控制癌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4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镇痛小组服务模式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按照其自主择医镇痛的意愿,不增加医疗护理干预,治疗前及治疗后30d评定病人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治疗后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疼痛缓解率(93.8%)较对照组(78.3%)高,各类型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及总体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应用镇痛小组服务模式对癌痛病人进行综合干预,可提高镇痛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措施对癌症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入住本院的癌症疼痛患者105例,随机按病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及癌痛管理流程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及家属给予认知干预,采用孙燕等提出的评估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12项指标,于入院时及干预后 d10分别测量两组癌症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6.21±0.921)分,对照组患者评分为(41.28±0.881)分,且食欲、睡眠、疼痛、日常生活、治疗副作用及面部表情6项得分均较干预前与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P<0.05)。【结论】对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实施认知干预措施,可以改善癌症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控镇痛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指导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模式的支持一教育系统理论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术后回叫次数、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后6,12,24,36,48h的疼痛评分为(4.43±1.22),(3.26±1.06),(2.45±0.97),(1.74±0.78),(0.86±0.62)分,对照组分别为(5.26±1.31),(4.12±1.14),(3.42±1.09),(2.44±0.91),(1.09±0.74)分,两组比较干预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6,2.809,2.842,2.587;P〈0.05),而48h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术后回叫次数(1.25±0.78)次较对照组(2.45±1.65)次减少(t=2.748,P〈0.05);干预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χ2=7.40,P〈0.05);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P〉0.05)。结论将Orem自理模式应用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自控镇痛健康教育中,可降低术后疼痛,促进产妇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由老年患者主导的提问式健康教育模式和传统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全麻手术围手术期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630例非恶性肿瘤需要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315例和对照组315例。研究组采用研究小组设计的由老年患者主导提问、干预人员解答的术前综合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健康教育。测量两组老年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焦虑,入手术室时的恐惧、血压及心率、术后疼痛、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次数,以及两组患者对术前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为焦虑评分为(41.12±3.16)分,对照组为(56.43±4.2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5,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6.12±1.35)分,对照组组为(9.76±1.57)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5,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评价为(12.53±1.09)分,对照组为(7.24±1.12)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8,P〈0.05)。结论由患者主导的提问式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缓解全麻患者的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肾脏科医护人员对疼痛的认知,以探讨提高医护人员疼痛知识的方法。方法选取肾脏科41名医生,51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MargoMcCaffery设计的“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问卷”及自行设计问卷对其疼痛知识与态度进行调查。结果92名医护人员总答对率仅为44.20%;护士疼痛评估、止痛方法与药物、疼痛知识总得分分别为(3.29±1.01),(2.88±1.64),(7.39±2.09)分,均高于医生(2.59±1.28),(1.90±1.09),(5.56±2.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69,3.277,4.079;P〈0.05);医护之间对疼痛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的医护人员疼痛知识得分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5,P〈0.05);92名医护人员在3种不同给药时间中成瘾发生的可能性问题,无一人完全回答正确,且有8名认为急性用药较短期和长期用药更易成瘾;医护人员疼痛知识掌握情况自评中,75%的医护人员认为不太了解,只有2.17%的医护人员认为非常了解。结论管理者应对肾脏科医护人员共同提供疼痛教育及培训,以改善其对疼痛治疗的态度,增强其疼痛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干预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癌因性疲乏的健康教育。利用疲乏简易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及生活质量评估问卷(EORTC QLQ—C30),于化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CRF程度及QOL,观察组在化疗后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CRF程度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均显著减轻(P〈0.05或0.01);观察组QOL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47±0.83)分。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缓解胃癌患者的CRF,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对骨伤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4月收治的骨伤患者2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40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对疼痛认知和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入院后72 h及5,7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认知和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提高了疼痛控制效果和疼痛控制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