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二条云:“妇人宿有疒徵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疒徵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疒徵不去故也,当下其疒徵,桂枝茯苓丸主之。”对此,历代医家多认为是疒徵胎互见之症,即宿有疒徵病又兼受孕,并因疒徵痼致使孕后下血不止。然笔者以为,仲景所辨旨意并非如此。其理有三。1“妇人宿有疒徵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疒徵痼害”。妇人三月无胎动,如唐《千金要方》曰:“一月始胎,二月…  相似文献   

2.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诊者,察色按脉……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可见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医圣仲景对脉象也非常重视,颇有研究,其所著《金匮要略》中前22篇398条原文中,有145条论述脉象,占全书条文三分之  相似文献   

3.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辨病性、凭脉确定病证、阐释病机、凭论治凭脉判断预后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凭借脉象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临床诊治疾病和深入研讨中医基础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病脉证并治"诊疗模式之下的教学理念,金匮要略教学之重点,是回归"病→脉→证→治"逐级分类循证推理之临床诊疗模式。即将每一条原文所记载真实世界的临床诊治实践,根据"病→脉→证→治"逐级分类循证推理过程去提出问题,层层递进,以临床问题带动条文的讲解,进而训练提升"病→脉→证→治"临床诊疗模式及临床诊疗决策思维能力及技巧。  相似文献   

5.
6.
"一气周流"思想源于清代名医黄元御《四圣心源》,"一气"即中焦土气,所谓脾胃之气。故运用"一气周流"思想对妊娠病脉证并治及养胎之法作一简要论述,认为妊妇结胎之初易见"阴搏阳别"之病理状态,故妊娠之初脉象见"尺微而寸洪",待母体中土之气健、木火生长之气旺,则妊妇尺中脉见阴中生阳之搏击动数之象。而"胎妊之结,生长资乎木火,收成藉乎金水,土者四象之母",故养胎之要在于强健中土,中土健而后"凉润于东南,以治木火,则血调矣;温燥于西北,以治金水,则气调矣"。  相似文献   

7.
就《金匮要略》中妊娠病的证治规律及方药运用进行阐述与分析,同时对妊娠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金匮·妇人妊娠病》“则绝之”临床含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一条:“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佳枝汤主之。干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此条经文为论述妊娠恶阻的证治,已被历代注家所公认.但对‘呗u绝之”的含义则注释不一,众说纷法。现笔者结合临床谈谈对“则绝之”的认识.不妥之处.尚清指正。尤在任“‘注释说;“妊娠两月,正当恶阻之时”.假若有医生不知是孕而误治.则“病气反增,正气反损.而呕泻有加矣”。故尤氏认为:‘“绝之谓禁绝其医药也”。明代医家楼英”’以其临床…  相似文献   

9.
10.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有“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条文中“微饮短气”不仅仅是独立的病理状态,更是对其它痰饮病的稳定期或缓解期的一个概括,对痰饮病的善后治疗有原则性指导意义。条文中给出的治疗方法是“从小便去之”,即指“利尿”;又根据病情的虚实、病位等,给出了“……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为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书中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一篇的原文中提出胸痹、心痛、短气三个病症,而实际上是论胸痹和心痛二症,短气只是胸痹的一个兼症。胸痹是以胸膈间痞窒满闷、胸部疼痛为主;心痛是包括心窝和上腹部的疼痛。胸痹、心痛,包括短气,往往相互影响,所以并入一篇中论述。现就胸痹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其理法方药结合条文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曾利用脉象来说明病机。这类条文又分为两类:一是仅指出脉象和症状,并没有相关解释;一是指出患者脉象后,随即分析这种脉象所主之病机。在《金匮要略》有关虚劳病的论述中提到脉象的共有9条原文,其中属于前一种情况的有8条,后者有1条。以下笔者就不同于普遍看法之4条分析如下。1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  相似文献   

13.
解娟 《湖南中医杂志》2014,(12):114-115
仲景《金匮要略·妊娠病》篇中芍药广泛用于妊娠恶阻、妊娠合并癥瘕下血、妊娠腹痛、胎动不安等妊娠疾病,乃取其敛阴养血、柔肝疏肝、缓急止痛之功以安胎。文章就芍药的安胎作用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病机及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以“阳微阴弦”的脉理阐发了上焦阳虚,阴邪上乘,胸阳闭塞,不通则痛的病机实质,并围绕“通阳”这一中心原则,创立了逐饮、降逆、散寒、温阳等治法和栝蒌薤白白酒汤等名方,为后世医家辨治胸痹心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病机概览、方药解说、名候析疑、病变机转、证治举例5个方面对膈中病进行探析,得出膈中病因"忧恚寒热"四气和"动气"伤神,进而脾胃运化失司,气血化生不足,痰饮水湿之气弥漫胸膈所致,临床常见饮食不下、反酸烧心、短气、胸闷、心下痞坚等症,并与胸痹心痛病、腹满寒疝病、奔豚上气病、虚劳结气病、脚气冲心病等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中藏经>脉证理论对于肺脏病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提炼<中藏经?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篇中有关肺脏病的脉证条文.结果 <中藏经>对于肺脏病的脉证论述十分详尽,从<中藏经>中推导出了"肺为阳脏"的新理论.结论 <中藏经>是以五行生克理论来指导生死逆顺脉证的,肺脏五行属金,肺脉当浮缓,若遇见其生之母脾脏脉(土生金),其所生之子肾脏脉(金生水),其所克之木肝脏脉(金克木),皆无大碍.若遇见其所不克之火,心脏脉(火克金),则死不可治.脉若无根亦死.气血不收,散出于外,阴病见阳证,阳病见阴证,皆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叶太生 《四川中医》2004,22(11):30-31
从《金匮要略》首篇之“十七句”历代医家争论中得到启示:五行学说论治杂病的理论基础是五行学说的思辨功能,实质是理清病变过程,即针对每行的内外平衡、四种关系,分清主次的治疗过程,在临床运用五行学说指导杂病治疗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的内存,在伤寒之类病中出现类似"霍乱"、以严重"吐利"为突出表现的病证,<伤寒论>将其冠以"崔乱病"之名.<伤寒论>撰用了"霍乱"之名,表明这类胃肠型伤寒之类病的特点,又有"霍乱"与伤寒的"雀乱病"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医收集病理资料的方式依然是望闻问切,形式上与古人相同,但在具体操作上却相差较大。现代中医过分依赖问诊,主要依靠病人陈述,望闻问切结束方开始分析病情;而古代大医却较重视脉诊,参考问诊,脉诊的过程即是诊断辨证的过程,相比之下,此法对医生的诊断水平要求较高,但诊断的准确性亦较高,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病脉证并治"的诊疗模式当为此诊法之肇端。"脉诊"乃"病脉证治"诊疗模式的核心内容。脉诊是对患者整个身体状态的把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推测病因,推测治疗经过,推测兼证,推测预后,指导治疗,其中,最关键是治疗作用。由此可见,较目前中医普遍应用的诊疗模式而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体现的"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模式临床的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