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节疾病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和对于疾病发生的分子机理认识的深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方式已经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领域,骨科领域更是如此。基因治疗是指在特定的靶细胞、靶组织、靶器官中表达原本不表达的基因,或者导人新基因,使某基因过表达或限制、关闭异常表达的基因从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关节疾病是发病率高,后果严重的一类疾病,近年来基因治疗关节疾病更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性核苷酸聚合物导入人体细胞中,通过修正基因缺陷或是调节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技术,是治愈药物难治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新途径。肾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重要因素,现有的技术手段和药物,对包括AKI、CKD、转移性肾癌、肾移植后副反应以及多囊肾在内的多种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肾脏疾病相关机制的阐明,基因治疗成为肾脏疾病精准治疗的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肾脏疾病的基因治疗,是使用真核载体、病毒载体和细胞载体等载体技术,将质粒等转载入肾脏的靶细胞或者组织内以弥补自身缺陷或者增加质粒表达强度的一种技术,其为治疗肾脏疾病提供r新的对策.基因治疗的出现为肾脏病治疗开启了新的治疗途径,它是肾脏基因遗传缺陷病的理想治疗方法,同时还可用于肾脏其他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化、炎症介质产生的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作用。诱饵(decoy)核酸技术作为一个新的基因治疗策略.可特异性地阻断核转录因子的活性而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也极可能成为有效治疗肾脏疾病的新方法。本研究借助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  相似文献   

5.
反义核酸与肿瘤基因治疗孙旭,于茂生基因治疗是将外源性基因导入患者细胞并使之有效表达,产生起治疗作用的基因产物,从而达到治疗遗传病的目的.从目前基因治疗观点来看,此处的遗传病是指广义范畴的遗传病,从先天性单基因遗传疾病(狭义的遗传疾病)到后天性的多基因...  相似文献   

6.
趋化因子是一类能诱导不同类型白细胞迁徒的细胞因子,对于炎症性肾脏疾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为细胞类型特异性,有利于趋化因子结构特定的白细胞亚型,体外实验中,各种肾脏细胞都能在特定刺激下表达趋化因子及受体,动物模型和人类肾脏疾病的肾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同时出现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增多,趋化因子及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为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很重要的转录因子,其过度表达与许多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有关。国内外有关以NF-κB为靶点的拮抗治疗策略很多,目前针对NF-κB基因治疗已经成为非常有吸引力的治疗方法。近年的研究发现,诱杀性寡聚核苷酸抑制N-κB靶性基因治疗利用外源性含有转录因子结合序列的寡聚核苷酸来操纵转录因子和其他调节因子的基因表达,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实验中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有局限性,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入放射学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基因治疗方法迅速应用于恶性肿瘤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如何将目的基因选择性地导入靶细胞,并使之有效地表达是基因治疗中的关键问题。与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导入方法比较,使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经动脉灌注基因药物是提高基因转染效率的潜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肾脏疾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肾脏病分子和遗传机制的不断阐明,基因用于肾脏疾病的治疗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综述目前基因治疗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基因转移及其在肾脏研究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转移技术是研究疾病分子病理机制及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理化方法及病毒介 基因转移。本文就显微注射,脂质体,磷酸钙沉淀法,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外源性基因导入法等进行了简述,,并综述了近年来在肾脏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基因转移技术在肾脏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因治疗的重要意义在于从基因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除疾病的病因。随着基因转移技术的不断改进,基因治疗有望在今后五年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近年基因转移技术的进展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基因治疗的重要意义在于从基因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除疾病的病因。随着基因转移技术的不断改进 ,基因治疗有望在今后五年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近年基因转移技术的进展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基因治疗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探索性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治疗是随着对遗传性疾病认识的深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基因治疗概念的提出是在 80年代初期 ,随后获得了飞快的发展。 90年代初期 ,随着世界首例腺苷脱氨酶 (ADA)缺乏性重症免疫缺陷病的治疗获得了成功[1] ,基因治疗获得了临床治疗的批准 ,并进而推动了其他一些疾病的基因治疗的发展。基因治疗的早期概念是向靶细胞引入外源性基因 ,以纠正或补偿其基因缺陷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 ,基因治疗已经不再局限于治疗遗传性基因缺陷性疾病 ,所以目前它的概念应当是 :将外源基因导入目的细胞并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4.
基因转移技术是研究疾病分子病理机制及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理化方法及病毒介异的基因转移。本文就显微注射,脂质体,磷酸钙沉淀法,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外源性基因导入法等进行了简述,并综述了近年来在肾脏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基因转移技术在肾脏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基因疗法治疗脊柱疾病—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随着对人类基因结构及其功能研究的深入 ,基因疗法极可能成为 2 1世纪临床治疗脊柱疾病的有效手段。成功地将治疗基因转入椎间盘内的靶细胞 ,以及在动物模型上利用基因疗法成功促进脊柱融合 ,标志着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正取得快速进展[1] 。但是在基因疗法最终进入临床阶段之前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在介绍基因治疗研究最新发展的基础上 ,展望基因疗法治疗脊柱疾病尤其是椎间盘变性和脊柱融合相关疾病的前景。1 基因治疗概念的新发展基因治疗是将编码目的基因的核酸系列 (RNA或者DNA)导入某群细胞 ,改变细胞的基因成分 ,使细胞成为特…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相对于疾病的传统治疗方式,基因治疗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从1989年美国科学家Rosenberg等开始第一个人类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至今,虽然仅有17年的历史,但基因治疗无论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都获得了长足进展。据基因医学杂志(J Gene Med)临床试验数据库统计,截至2006年7月31日,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已完成、正在进行或已经批准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项目共1192项,主要集中在肿瘤(66%)、遗传性疾病(9.8%)和心血管疾病(8.3%)等方面。通过PubMed检索有关基因治疗的文献,结果显示1989年收录相关文献仅106篇,以后逐年增加,2000年起达每年3000篇左右,短短10余年增长约30倍。由此可以看出,基因治疗目前虽不完全成熟,但相关学者研究热情丝毫未减,仍在进行不懈的探索。对许多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或疗效并不满意的疾病而言,基因治疗是其获得治愈的潜在希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基因治疗与药物或重组蛋白治疗等治疗相比理论上有许多优点,本人介绍基因治疗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8.
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介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ils,MSCs)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成用前景。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并行综合分析。结果 由于MSCs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所以在细胞移植治疗和组织工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其能稳定表达转染到细胞内的目的基因。可治疗血友病、脑梗塞及骨缺损等,因此在基因治疗中应用广泛。其所具有的免疫调节特性,使它在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广泛的用途。结论 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且体外易于扩增,是一种理想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靶细胞,临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9.
肾脏疾病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部分肾脏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本的治疗方法,近十几年来基因治疗临床研究在治疗某些肾脏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本文集中讨论了A1port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肾纤维化及肾移植等肾脏疾病基因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βhCGmRNA在肾细胞癌(RCC)和良性肾脏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并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检测44例RCC和24例良性肾脏疾病组织βhCG基因及其亚型的表达。结果:RCC的βhCGmRNA阳性表达率为52%,晚期和低分化RCC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良性肾脏疾病组织的βhCGmRNA阳性表达率为54%,包括3例多囊肾(3/6),7例肾萎缩(7/13),2例嗜酸性细胞瘤,1例肾盂肾炎,β7基因是RCC和良性肾脏疾病组织中最常见的βhCGmRNA亚型。结论:βhCG基因可能在恶性肾肿瘤和良性肾脏疾病中发挥作用,其病理生理和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