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用活动矫治器对早期牙列畸形行阻断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6~ 12岁患儿的早脱牙应用间隙保持器 ,滞留牙及时拔除 ;2 0岁以前的畸形牙牙合应用活动矫治器进行诱萌、助萌和矫治。结果 :有效率为 10 0 %。结论 :活动矫治器简便 ,价廉 ,安全 ,尖牙少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片段弓技术是Burstone提出的,它将开弓分为若干段,每段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片段弓丝,同时进行多个牙段的治疗,牙弓段之间的弓丝无直接联系,可减少连续弓丝结扎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将全颌支抗有机地分割开来,更有利于作用力发挥作用,获得充足支抗。尤其在成人病例中,伴有牙周疾患倾向者,由于附着龈位置下降,牙周膜面积减小,片段弓的应用可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分布更趋合理化,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改建,在矫治程序和矫治设计上更趋灵活.1临床资料在3年的临床中我们选择了22~27岁的成年牙列拥挤病例.牙周条件、错颌类型基…  相似文献   

3.
姚培元  张国强 《天津医药》1998,26(8):481-484
介绍一种对生长发育期儿童的各类错He有良好矫治效果的正畸新技术,螺旋矫器是一种具有矫正畸双重作用的活动矫治器,通过正畸螺旋装置扩展整个或局部牙弓,继之以各类弹簧矫正牙齿错位,从而达到治疗错He的目的。本文结合50例错He病人的治疗对螺旋的构成、种类、用途及螺肇旋治器的作用原理、制作方法、临床应用、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钱吉平 《成都医药》2002,28(6):353-353
目的;探讨利用活动矫治器对早期牙列畸形行阻断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12岁患儿的早脱牙应用间隙保持器,滞留牙及时拔除;20岁以前的畸形牙He应用活动矫治器进行诱萌,助萌和矫治。结果:有效率为100%。结论:活动矫治器简便,价廉,安全,尖牙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国内外已将钛镍丝应用于正畸临床工作中,但是由于国外生产的钛镍细丝价格昂贵,不便于临床广泛使用,现国内生产的钛镍丝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且价格低廉。应用钛镍细丝弯制各种唇弓及弹簧。矫制安氏Ⅰ、Ⅱ、Ⅲ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便于推广使用,现将利用钛镍细丝进行矫治的临床工作做以总结。1 临床资料本文对329例恒牙列早期错合患者,采用钛镍丝矫治,男134例,女195例,患者年龄12~32岁。安氏Ⅰ类错合患者93例。安氏Ⅱ类错合患者80例,安氏Ⅲ类错合患者156例。其中92例采用不拔牙矫治,186采用拔牙减数。其拔牙部位一般…  相似文献   

7.
孙维娥  董国群 《天津医药》1997,25(7):413-415
对49例恒牙期牙列拥挤患儿采用拔牙方法矫治,并配合方丝弓固定矫正器治疗。凡牙列拥挤度在9.9mm以下拔1个牙占95%,拥挤度在10 ̄17.5mm拔2个牙占72.4%,拔除双侧第一双尖牙者占88.4%。均取得良好疗效,矫正率达100%。对牙列拥挤病人,拔牙矫治的方法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韩晓兰  纪向红 《河北医药》2009,31(8):959-960
目的探讨分裂簧活动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的矫治效果。方法将上牙弓狭窄的病例分为A、B2组,A组:先戴分裂簧矫治器开展上牙弓,待上牙弓开展后再戴固定矫治器。B组:分裂簧活动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同时戴。结果全部病例上牙弓开展良好。B组治疗时间明短于A组(P〈0.05)。结论分裂簧活动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矫治效果,并同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阻断性矫治器在防治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茂富 《淮海医药》2004,22(2):133-133
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咬硬物等,对处于快速发育时期的儿童颜面部常造成早期损害,易形成错He畸形。在错He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He畸形继续发展,将颌面部发育异常转向正常称阻断性矫治。用该方法制作的矫治器称为阻断性矫治器.如前牙平导,腭刺等。笔1997年1月~2002年9月在我院门诊共完  相似文献   

10.
<正>安氏Ⅲ类错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错畸形,许多患者在乳牙期就表现出严重的骨性错畸形,乳牙期的患儿由于配合差,口腔小,牙齿短,再加上替牙期乳牙的缺如,临床操作困难,以往都用传统自凝树脂矫治器进行矫治,此种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拔除上颌第二双尖牙在矫正牙列拥挤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牙列拥挤畸形患者26例,全部给予上颌第二双尖牙拔除进行矫治,分析比较矫正治疗前后患者软组织侧貌(Z角),颌骨矢状向(SNA角,SNB角及ANB角)及牙(IMPA角,U1-PP角及FMIA角)的变化。结果矫正后患者Z角及FMIA角显著增加,IMPA角及U1-PP角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前后患者SNA角,SNB角及ANB角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列拥挤畸形的患者,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正不仅可以改善其咬关系,唇突度,还可减小切牙突度,具有显著的解除拥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牙列拥挤错颌畸形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是继龋齿病、牙周病之后的第三大口腔疾病,且患病率逐年升高[1].此类畸形机理是牙量相对大,骨量相对小,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咀嚼、切割、发音、呼吸、心理健康及生长发育,其危害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牙列拥挤的矫治需缓慢、柔和而持久的矫治力[3].而固定矫治器矫治牙列拥挤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笔者近年来采用美容冠矫正技术对80例恒牙期各类拥挤错颌患者进行了矫治,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明华 《淮海医药》2002,20(4):312-312
目的 探讨应用隐形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1998年以来132例门诊牙列缺损患,根据缺失牙数目和基牙情况,合理设计隐形义齿,根据隐形义齿成功评判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经1-3年随访观察,132例共成功118例,成功率为89.3%,患陷形义齿戴用舒适,美观,可咀嚼一般性食物。结论 隐形义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方法对在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来医院进行口腔正畸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15个月后,对PAR.指数评分可以发现:各单项的PAR.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治疗后的PAR.总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升(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754颗牙齿中,有64颗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亚釉质脱矿的概率为8.5%。结论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口腔畸形的治疗中行之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襄汾县医牙列拥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约占错牙合畸形的60%~70%。一般观点认为待牙齿替换完毕,在其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矫治,但需要通过减数后获得的间隙解除拥挤。2006—2010年,笔者在替牙晚期利用离位隙提供的间隙,对中度牙列拥挤的病例进行不拔牙矫治,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该文对10例以夏颌后缩为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年龄10岁左右且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患者侧貌改善明显,X线头影测量显示SNB角增加,ANB、SNB角减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具有疗效显著,制作简便,高效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牙列拥挤是最常见的一种牙列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口腔健康和功能,严重者影响颅颌面的发育,甚至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和精神障碍。本文对2006年4月至2010年5月来我科诊治的98例牙列拥挤正畸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口腔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功能矫治器即功能性矫治器的简称,指那些通过改变面颌部肌肉环境从而促进牙合发育及颅面骨骼生长的一类矫治器.自1879年Kingsley提出"咬合跳跃"矫治器以来,功能矫治器问世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它在临床上开始被广泛使用是在上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70多年了.它通过建立新的"功能型"而产生新的"形态型",从而达到治疗安氏Ⅱ类、安氏Ⅲ类及开牙合患者的目的.还有人提出用它来限制口腔不良习惯[1].本文旨在介绍功能矫治器的作用机理、分类、适应证、矫形效应及复发与保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快套式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单端游离缺失的设计原理、适应证选择、制作程序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10例单侧游离缺失患者,对侧同时也缺失前磨牙或磨牙。利用快套式附着体进行义齿修复,追踪随访,分别从主观感觉、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临床随访1年,10例患者义齿固位良好,行使功能佳,美观舒适,基牙及牙周组织健康。结论快套式精密附着体在单端游离牙列缺失修复中疗效较好,较传统义齿有较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