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MP)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大鼠脊髓组织和血清中的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组(正常对照组)、B组(实验对照组)、C组(治疗组)三组,每组20只。A组单纯全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B、C组采用Allen's法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C组首剂量以30 mg/kg甲泼尼龙尾静脉注射,余剂量以5.4 mg·kg-1·h-1,每4 h静脉给药一次,24 h给完,A、B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甲泼尼龙尾静脉注射,剂量同C组。术后24 h、48 h对A、B、C三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行BBB评分;再在各时间点取受损节段脊髓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和MBP在脊髓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同时应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相应时间点脊髓组织中MBP m RNA表达量;取血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中血清MBP含量。结果 C组大鼠在损伤后24 h、48 h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B、C组血清中的MBP蛋白浓度较A组均明显升高,而C组血清的MBP蛋白浓度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脊髓组织中MBP表达高于B组,而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MBP m RNA表达显著高于B组(P<0.01),而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清中MBP显著升高,脊髓组织中MBP表达会降低,早期应用大剂量MP对脊髓急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褪黑素对急性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测褪黑素对急性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 3组 ,一组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 ,另两组Allen s法中度量 (5 0g/cm)损伤脊髓 ,分别予褪黑素 10 0mg/kg体重腹腔注射和含 5 %乙醇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4h后取伤段脊髓 ,测量组织的MDA ,游离铁和谷胱甘酞过氧化物酶活性(GSH PX)。结果 损伤后 4h ,伤段脊髓组织的游离铁有明显的升高 ,导致丙二醛 (MDA)大量生成 ,组织GSH PX活性升高 ;褪黑素能降低脊髓损伤后游离铁的释放 (P <0 0 5 ) ,减少MDA的生成(P <0 0 5 ) ,抑制组织谷胱甘酞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P <0 0 5 )。结论 褪黑素能减轻脊髓损伤后游离铁浓度升高触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 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神经修复的作用。 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10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脊髓损伤组、MT治疗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6只。脊髓损伤组和MT治疗组采用改良垂直打击(WD)法(打击量5X10g.cm)建立T12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切除T12椎板不损伤脊髓。脊髓损伤组和MT治疗组在脊髓损伤后10min分别注射含5%乙醇的生理盐水和MT制剂(按大鼠体重100mg/kg计算)。分别于模型建立手术后6、12、18、24和48h从每组大鼠中按随机数字表选取6只大鼠,取脊髓标本及血液,并检测血清中IL-6、IL-8和IL-10含量及脊髓中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术后18h时,再分别于3组中选取6只行主动脉灌流后取出脊髓标本甲醛固定,切片后行HE染色观察大体变化,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IL-10的表达特点。 结果术后6、12、18、24和48h脊髓内IL-10 mRNA水平和血清中IL-10含量对比,褪黑素治疗组均最高、脊髓损伤组次之、假手术组最低,各组间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应时间点脊髓损伤组的IL-6和IL-8水平最高、MT治疗组次之、假手术组最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8h脊髓标本中IL-10 mRNA阳性细胞数(个/高倍视野)对比,MT治疗组最高(5.7±0.80)、脊髓损伤组次之(4.6±0.83),假手术组最低(3.8±0.7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MT治疗后脊髓中央管及其周围的灰质IL-10水平改善。 结论MT可以通过提高IL-10的表达及抑制IL-6和IL-8的表达来改善损伤后神经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反应来修复损伤神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褪黑激素和甲泼尼龙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 4只SD大鼠随机分 4组 ,一组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 ,另三组用Allen法中度量 (50g·cm)损伤脊髓 ,分别给予褪黑激素每公斤体重 1 0 0mg腹腔注射 ;甲泼尼龙每公斤体重 30mg腹腔注射和含 5 %乙醇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4h后取伤段脊髓 ,测量组织的游离铁 ,丙二醛 (MDA)和谷胱甘酞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结果 损伤后 4h伤段脊髓组织的游离铁有明显的升高 ,导致MDA大量生成 ,组织GSH px活性升高 ;褪黑激素和甲泼尼龙能降低脊髓损伤后游离铁的释放 (P <0 .0 5) ,减少MDA的生成 (P <0 .0 5) ,抑制组织GSH px活性升高 (P <0 .0 5)。 结论 褪黑激素和甲泼尼龙能同样减轻脊髓损伤后游离铁浓度升高触发的氧化作用和脂质过氧化反应 (P <0 .0 5)。 相似文献
5.
背景: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现已得到国际公认,但其作用机制复杂,且目前并没有完全被揭示。目的:探讨MP对大鼠脊髓损伤组织C9和CD59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分组、实验对照、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为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对象为50只体质量250-300g健康SD大鼠。干预:50只SD大鼠随机抽签法分MP组和生理盐水组,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于伤后12h,1,3,5,7d对脊髓损伤组织取材制成性冷冻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C9和CD59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法图像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伤后各时间点脊髓损伤组织的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及C9,CD59阳性反应物的表达部位及时程。结果:MP组在伤后12h,1,3,5,7d时间点C9阳性表达均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87.82&;#177;4.16,82.13&;#177;3.84,65.91&;#177;4.04,82.69&;#177;6.15,95.53&;#177;7.49,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70,6.61,3.43,5.62,4.08,P&;lt;0.01);MP组在伤后12h,1,3d时间点CD59的表达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102.52&;#177;8.03,93.45&;#177;7.24,73.86&;#177;5.32,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5,P&;lt;0.01,t=2.41,2.27,P&;lt;0.05),伤后5,7d时间点两组间无显著性意义。结论:MP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机制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脊髓损伤大鼠预防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后氧自由基的变化。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只,利用Allen重物打击造成脊髓损伤,于损伤前30 min,观察组预防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于脊髓损伤后24,72 h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结果损伤后24 h,观察组与对照组Tarlov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脊髓损伤后24,72 h观察组大鼠血清和损伤段脊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较对照组增高(P<0.01),丙二醛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在损伤后72 h与24 h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可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氧自由基清除,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脊髓损伤(ASCI)早期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的经验,指导今后的诊治工作.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科诊治的36例AS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14例未接受MP冲击治疗,为对照组.B、C两组均接受MP冲击治疗,为治疗组.其中B组20例,伤后就诊时间<3 h;C组16例,伤后就诊时间为3~8 h.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美国第2次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SCISⅡ)推荐甲泼尼龙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MP冲击治疗.同时积极行手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炎、止血、脱水、机械通气、预防应激性溃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后2周、1年分别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评分标准、日本骨科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年随访,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各时问点B组评分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ASCI患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变化,及甲基强的松龙对其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03在上海市药物工业研究院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损伤对照组(6,24h,3,7d)、甲基强的松龙组(6,24h,3,7d),每时间点5只。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后,损伤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渗盐水,甲基强的松龙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30mg/kg),分别于伤后6,24h,3,7d切取损伤及临近部位脊髓组织,运用原位杂交技术,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精轻度复染。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高倍镜下(200倍),随机选择5个高表达视野,记数每个高倍镜视野下阳性细胞的百分比(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细胞胞浆内呈棕黄色为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脊髓损伤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纳入动物4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脊髓损伤后甲基强的松龙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阳性细胞数与损伤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眼损伤对照组伤后6,24h,3,7d分别为(8.91±0.82)%,(28.27±1.10)%,(42.09±0.93)%,(45.24±0.85)%,甲基强的松龙组伤后6,24h,3,7d分别为(7.93±0.40)%,(20.36±1.10)%,(31.34±0.62)%,(16.62±0.97)%演。②阴性对照未见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阳性表达。甲基强的松龙组和损伤对照组均有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阳性表达,甲基强的松龙组同损伤对照组相比,各时段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均有减少,且差异明显。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说明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不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背景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P)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现已得到国际公认,但其作用机制复杂,且目前并没有完全被揭示.目的探讨MP对大鼠脊髓损伤组织C9和CD59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分组、实验对照、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为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对象为50只体质量250~300
g健康SD大鼠.干预50只SD大鼠随机抽签法分MP组和生理盐水组,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于伤后12
h,,3,,7 d对脊髓损伤组织取材制成性冷冻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C9和CD59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法图像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伤后各时间点脊髓损伤组织的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及C9,D59阳性反应物的表达部位及时程.结果MP组在伤后12
h,,3,,7 d时间点C9阳性表达均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87.82±4.16,2.13±3.84,5.91±4.04,2.69±6.15,95.53±7.49,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70,.61,.43,.62,.08,<O.01);MP组在伤后12
h,,3 d时间点CD59的表达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102.52±8.03,3.45±7.24,3.86±5.32,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5,<0.01,=2.41,.27,<0.05),伤后5,
d时间点两组间无显著性意义.结论MP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机制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是致残率、死亡率很高的严重创伤,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沉重负担。脊髓继发损伤是脊髓原发损伤之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脊髓再损伤,所产生的脊髓损害可能大大超过了原发损伤。关于脊髓损伤治疗方面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多是针对抑制继发损伤方面机制的。目前临床上仅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脊髓急性损伤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其应用的时间窗及并发症问题.甲泼尼龙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有学者对此渐渐产生怀疑。因此,找到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一直是脊髓损伤药物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尤其在脊髓损伤远期治疗方面更需要有效的药物及方法。随着近几年来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研究,发现其在中枢以及周围神经系统中均有广泛表达,并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拟对EPO在脊髓损伤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A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EPO联合MP治疗;对照组单用MP冲击治疗.分别于人院时及治疗后末次随访时对脊髓损伤程度按ASIA2000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定,观察两组差别;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术后随访1~2年,平均1.7年,末次随访时治疗组患者ASIA残损分级,ASIA运动评分,皮肤感觉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联合MP冲击治疗ASCI比单用MP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ALLEN氏重物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A组给予黄芪注射液2 m L/(kg·d),连续给药14 d。B组给予黄芪注射液0.5 m L/(kg·d),连续给药14 d。C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甲基强的松30 mg/kg,24 h内每隔4 h后重复给药1次。D组给予灭菌生理用水0.5 m L/(kg·d)连续14 d。各组用药后1、5、10、14 d分别进行Rivlin斜板实验对大鼠脊髓功能的行为学评分进行评价,采用改良Gale联合行为评分(CBS)测定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学方面功能,在给药后48 h测定脊髓损伤组织的重量,并根据公式计算脊髓损伤组织的含水量。结果 A组各时间点Rivlin斜板度数明显高于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效果明显优于D组和B组。与D组相比,A组大鼠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CBS明显提高。根据公式计算脊髓损伤组织的含水量,D组和B组的含水量明显高于A组,而A组和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黄芪注射液能够改善大鼠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降低脊髓损伤组织的含水量,从而减轻组织的水肿。 相似文献
13.
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颈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基强地松龙、地塞米松对急性颈髓损伤的疗效,探讨激素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对59例颈髓损伤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法分为甲基强地松龙组(19例)、地塞米松组(25例)和常规组(15例),根据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并比较疗效,记录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甲基强地松龙组感觉改善优于另外两组,运动改善优于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与常规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3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类固醇激素可改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功能,甲基强地松龙的作用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的伤情、合并伤和并发症,提出早期治疗原则。方法 对1352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脊髓完全性损伤875例、不完全性损伤477例;合并症有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合并伤有颅脑损伤、四肢骨盆骨折、血气胸等。保守治疗包括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高压氧治疗、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等;对存在脊柱不稳、脱位和脊髓压迫者,进行减压内固定手术;合并伤均给予专科处理。结论 应重视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的现场急救,进行及时正确的早期处理;应重视处理合并伤,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和并发症;早期康复指导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预先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能否预防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银杏叶提取物保护组(G组)。其中G组每日腹腔注射给予0.83 ml.kg-1GBE,连续给药5天。采用腹主动脉缺血法制备大鼠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5 min,再灌注24 h后进行Tarlov神经功能评价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观察。结果 G组与IR组相比较,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IR组后肢神经功能改善明显,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IR组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神经细胞固缩、组织内血管充血等病理改变,G组的病理改变较轻,明显好于IR组。结论银杏叶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胚胎脊髓移植联合应用bFGF对脊髓神经组织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联合应用胚胎脊髓(FSC)移植和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损伤脊髓组织早期Ca^2+、Mg^2+的影响.方法利用Wistar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A组经蛛网膜下腔导管注入5 ml FSC细胞悬液;B组注入20 μl bFGF与FSC细胞悬液;C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6 h、24 h取A组、B组和C组动物损伤区脊髓组织测定水和Ca^2+、Mg^2+含量;术后5 d取损伤脊髓组织电镜下观察结构变化.结果 C组损伤区脊髓组织水含量增多,Ca^2+水平升高,Mg^2+水平下降,白质内髓鞘结构紊乱,囊性变严重;A组和B组上述变化均较C组改善.结论脊髓损伤后应用FSC移植和bFGF可减轻离子失衡,从而对继发性损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和FTY720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llen′s打击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84只大鼠分成4组:FK506+FTY720联合治疗组(A组)、FK506治疗组(B组),脊髓损伤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A组通过尾静脉注射0.3 mg/kg FK506,并予鼻饲0.3 mg/kg FTY720,B组通过尾静脉注射0.5 mg/kg FK506,C组注射生理盐水。伤后6 h、24 h和48 h取伤段脊髓行HE染色分析和Tunel凋亡分析;伤后第1、3和7天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伤后第1、3、7和14天行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和FK506治疗组伤后各个时间取材点的脊髓损伤出血坏死区均轻于损伤组,在第6、24和48小时时间点脊髓Tunel神经细胞凋亡检测明显轻于损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2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联合治疗组和FK506治疗组伤后各时间点SEP、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分均优于损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早期联合应用FK506和FTY720具有良好的保护神经功能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后炎症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及甲基强的松龙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甲基强的松龙(MP)对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表达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 Allen氏法建立大鼠脊髓(T9、T10)中度损伤模型,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SCI组(n=24)、生理盐水组(n=14)和 MP组(n=14),分别于损伤后 1 h、4 h、12 h、24 h、72 h和7 d取材,利用半定量RT PCR方法观察损伤段脊髓组织中上述 3 种细胞因子 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于 SCI后30 min经尾静脉给予MP(30 mg/kg),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 SCI后 4 h时 MP对各炎症性细胞因子 mRNA表达的影响;利用BBB评分检测MP对大鼠SCI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组动物脊髓组织中炎症性细胞因子mRNA仅有微弱表达。SCI后1h,各炎症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明显升高,其中 IL-1β,IL-6表达于损伤后 12 h达峰值,TNF-α于损伤后 4 h达峰值,至损伤后72 h仍高于假手术组( P <0.05)。SCI后4 h时,MP组大鼠 IL-1β和TNF-αmRNA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但MP并未对运动功能的恢复产生有益的影响。结论 MP可明显抑制SCI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