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变化 ,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 ,以期进一步了解端粒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提取 ,用PCR -ELISA测定端粒酶活性 ,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不同条件下培养 ,并检测其端粒酶活性 ,在体外探讨端粒酶上调的机制。结果 :高血压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阳性率为 4 5 %,对照组为 18.5 %,A值分别为 0 .39± 0 .32和 0 .17± 0 .15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单因素分析表明 ,血压值、治疗与否、危险度分级等不是影响端粒酶的主要因素 ,而高血压的有无是影响端粒酶的主要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端粒酶活性与高血压病程负相关。细胞培养结果表明 ,PHA及CD3单抗可使培养细胞端粒酶活性上调 ,且与细胞计数正相关。结论 :(1)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上调 ,高血压病的有无 ,是影响端粒酶活性的关键因素 ,端粒酶活性与高血压病程长短负相关 ;(2 )淋巴细胞在体外可通过增殖 (有丝分裂原刺激 )及免疫活化途径使端粒酶活性激活。 (3)端粒酶是理想的细胞增殖的分子水平标志  相似文献   

2.
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端粒酶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测定恶性肿瘤患者48例,良性患者34例和38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结果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患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对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患者的检出阳性率分别达77.1%和47.1%.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因而检测外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常体细胞无端粒酶活性表达或很少表达[1] ,而在绝大多数肿瘤细胞和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动脉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均有端粒酶活性的明显增高[2 ,3] ,且国外有研究证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与端粒的损伤程度平行[4 ] 。但高血压患者这种端粒异常或激活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损伤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病因所致高血压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的活性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自我院 2 0 0 2年 1— 5月门诊和住院病例。肾性高血压组 :患者符合肾实质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排除糖尿病 ,肿瘤 ,共 3 8例 ,男 2 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高血压病动脉平滑肌细胞端粒酶活性与高血压的发病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法检测1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8例血压正常者体外培养的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端粒酶活性。结果:10例高血压端粒酶阳性表达9例,阳性率90%。对照组血压正常病人8例,端粒酶阳性表达2例,阳性率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高血压病动脉平滑肌细胞有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端粒酶活性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细胞端粒酶活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的关系。 方法 :用端粒酶PCR ELISA方法分别测定 30例健康未妊娠妇女 (健康未妊娠组 )、4 8例正常单胎初产妇 (正常妊娠组 )及 74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外周血及胎儿脐血端粒酶活性。 结果 :①妊高征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8.38% ,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 (14 5 8% )及健康未妊娠组 (6 .6 7% ) (P <0 .0 1) ,正常妊娠组与健康未妊娠组间无显著差异。②妊高征组脐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 (5 8.90 % )较正常妊娠组 (10 .4 2 % )明显增高 (P <0 .0 5 )。③端粒酶活性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④妊高征患者经解痉、降压治疗 5~ 8天后 ,与治疗前端粒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端粒酶是细胞增生活性分子水平的标志物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增高可能与胎盘床子宫螺旋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有关 ,并可能是引发妊高征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PCR-ELISA)检测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及健康体检者PBMCs端粒酶活性。结果52例肝癌病人中44例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阳性率为84.62%,端粒酶活性为(0.82±0.69)。端粒酶活性在肝硬化组为(0.19±0.12),肝炎组为(0.17±0.09),健康体检组为(0.12±0.06),均显著低于HCC组(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AFP(34/52,65.38%,P<0.01)。结论端粒酶表达在HCC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HCC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是一种灵敏、微创的早期诊断肝癌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动脉平滑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高血压的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PCR -ELISA法检测 3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2 0例血压正常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 (SMC)端粒酶活性。结果 :高血压患者端粒酶阳性表达 2 8例 (93.3% )。血压正常者端粒酶阳性表达 3例 (15 %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动脉平滑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升高 ,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一种利用周围血来检测微量的白血病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TRAP-ELISA法检测周围血单个核细胞(MNC)端粒酶活性。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例组周围血MNC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92.11%,正常对照组为2.63%。结论:TRAP-ELLSA法检测周围血MNC端粒酶活性可作为诊断ALL一种简单、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12例子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和5名正常健康查体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12例宫颈癌患者中,手术前有10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83.3%。手术后有9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75%,手术前后端粒酶活性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手术后的时间长短有关。5例正常健康查体人员外周血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对于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患者外周血经Ficoll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组分,再应用PCR-TRAP法检测56例原发性肺癌、32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5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39例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阳性率达69.6%,其中小细胞肺癌和鳞癌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较高,而腺癌较低。20例肺癌合并肺外转移病例端粒酶活性表达明显高于无肺外转移病例。结论 端粒酶活性变化与肺癌组织类型和肺外转移情况相关,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测量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148例)及正常对照者(152例)CSBP、外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进行一般情况及心理因素等问卷调查,并测定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等各项指标。结果①青年大学生高血压组及对照组 CSBP 均大于外周收缩压(P <0.05),高血压组 CSBP 水平(16.5±0.98)kPa 显著高于对照组(13.9±1.17)kPa(P <0.05)。②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心率、臂围、体重指数(BMI)、运动习惯、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家族史、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糖、三酰甘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抑郁、焦虑和自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二分类 Logistic 逐步向前回归分析表明运动、高血压家族史、三酰甘油、血糖和 BMI 与青年大学生外周血压升高密切相关;三酰甘油、血糖、BMI 和高血压家族史与青年大学生 CSBP 升高相关。结论 CSBP水平的升高提示青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下降。青年大学生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家族史、三酰甘油增高、高血糖、BMI 增高和运动减少,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以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为对照,MTT法检测rhIFNα-2b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效果,TRAP-ELISA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rhIFNα-2b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下调端粒酶活性,二者均呈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结论:rhIFNα-2b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下调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The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from 28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was measured using enzyme-release assay. The patients exhibited obviously decreased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subjec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atural killer cell dysfunction was related to steroidal therapy, but not to three auto-antibodies. The release of a soluble natural killer cytotoxic factor by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was tested by cytotoxicity assay induced in K562 cells. This releas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es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re-incub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with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nd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considerably enhanced natural killer cytotoxicity by stimulating the release of soluble cytotoxic factor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外周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循环肺癌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外周血液标本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微孔板杂交—酶联免疫分析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肺癌组血液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肿瘤组和健康组(P<0.01),Ⅲ、Ⅳ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P<0.05或<0.01)。结论检测血液端粒酶活性有助于发现循环肺癌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探讨AA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靶点。方法选取2010—09/2013—03月5所医院血液科确诊的71例AA患者,男性36例,女性35例,年龄12-82(39.48±18.78)岁,根据2009年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指南分组,其中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aplasticanemia,NSAA)组3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aplasticanemia,SAA)组26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erysevereaplasiaanemia,VSAA)组10例。同时选取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3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10-73(40.68±19.00)岁。于初诊时留取外周血标本3ml。分别采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flow-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low-FISH)检测PBMC端粒长度,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ase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一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①不同性别者外周血端粒长度无明显差别(t=0.548,P=0.585)。②外周血端粒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b=-0.387,P=0.001),不同组间比较,正常对照组端粒长度随年龄增长下降幅度要稍大于NSAA和SAA+VSAA组,NSAA、SAA+VSAA组端粒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一致。③控制年龄对外周血端粒长度的影响,多重比较发现NSAA、SAA+VSAA组外周血端粒长度均显著短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④随机选取NSAA组23例,SAA+VsAA组28例,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34例正常对照组检测端粒酶活性,34例正常对照组中阳性6例(17.6%),23例NSAA组中阳性11例(47.8%),28例SAA+VSAA组中阳性21例(75.O%)。3诊断组外周血酶活性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别(x^2=20.555,P〈O.001)。⑤各诊断组年龄和性别对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多重比较示SAA+VSAA组(P〈0.001)、NSAA组(P=0.002)端粒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PBMC端粒长度缩短,端粒酶活性增高,端粒及端粒酶可能成为再障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TheEffectsofAstragalusmembranaceusandTripterygiumhypoglaucumonNKActivityin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ZhaoXiao-zhong(赵小忠)(Depar...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基因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AS)、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S、RA病人各40例,分别为AS组、RA组,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活动性、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