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者女,15岁,因发热、腹痛、腹泻伴呕吐2天于1998年9月17日入院。入院前2天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部隐痛,约4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呕吐胃内容物,解暗褐色稀水样便,4~5次/日,无尿频、尿急及尿痛。入院时体检:腹软,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罗索征阳性,闭孔内肌及腰大肌试验阴性。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3.7×109/L,中性粒细胞0.845,淋巴细胞0.107。尿常规正常。粪便常规:红细胞阴性,白细胞0~2/HP,隐血试验(++)。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2.
病历摘要
患者男,6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左下腹持续性隐痛和腹泻3个月,体温波动于38.5~39.5℃,大便3~6次/d,黄色水样便;无畏寒、恶心、呕吐等症状,2006年3月6日至24日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肠镜检查提示降结肠、乙状结肠溃疡,活检病理为"结肠慢性炎症伴坏死及肉芽组织形成";大便培养"粪肠球菌优势生长",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伴菌群失调",用奥沙拉嗪和头孢三嗪等抗炎治疗,腹痛缓解,体温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半个月后因腹泻症状无改善而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3.
4.
5.
患者男,45岁,因发热2个月于2004年7月13日入院。患者于人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1℃,伴腹痛,腹泻住外院。查肝、脾B超未见异常,肥达试验0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脱氧核糖核酸多肽抗体谱阴性。予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腹痛、腹泻好转,但体温不降,波动于39-40℃,应用激素治疗,体温降至37.8℃出院。出院后仍发热,多次就诊于我院门诊及其他医院,予氧氟沙星、鱼腥草等治疗无效,遂收住我院。否认肝炎、结核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6.
7.
8.
病历摘要患者女,37岁,住院号89346。因腹部阵发性绞痛伴发热,呕吐8个月,症状加重2个月于1985年1月23日入院。患者于1984年5月22日傍晚,突然出现左下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并有畏寒、发热(未测体温),自服退热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女,82岁。5天前,患者进食葡萄干约60g,4小时后发生持续性腹痛,以脐周为著,伴恶心、呕吐4次,呕吐物为所进食物及黄水,10小时后出现棕色稀便,便后腹痛稍缓解,昼夜大便6次,次日体温37.8~38.7℃。在外院按“急性肠炎”和“急性菌痢”治疗5天无效而转来我院。该患者3年前因患冠心病并病窦综合征而埋置心脏起搏器。查体:体温37.6℃,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10.7kPa(120/80mmHg)。精神 相似文献
10.
11.
病历摘要患儿男 ,9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黄疸 18天入院。患儿于 18天前出现发热 ,体温 38~ 39℃ ,伴畏寒 ,无头痛、咳嗽、咳痰、咽痛、鼻塞及流涕。食欲可 ,无腹部不适 ,按上呼吸道感染在院外输注青霉素、地塞米松等治疗 7天无效 ,体温升至41℃ ,并出现持续性腹痛、恶心 ,频繁呕吐 (呈非喷射性 ,为胃内容物 )并伴腹泻水样粘液便 10~ 2 0次 / d,无脓血及里急后重 ,便后腹痛不缓解 ,应用青霉素、红霉素、头孢曲松等治疗 3天 ,体温不降 ,腹痛腹泻不止 ,并发现“眼黄”,连续查血 WBC分别为 1.7× 10 9/ L、1.8× 10 9/ L、1.9× 10 9/ … 相似文献
12.
13.
14.
16.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上腹痛7个月,于2005年5月27日入院。患者7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位于脐上偏右,为持续隐痛或钝痛,饥饿时明显,伴有反酸、烧心,疼痛不向肩背部放散,无恶心、呕吐。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见十二指肠球部变形,食管、胃和各组小肠未见异常,行胶囊内镜检查亦未见小肠病变,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此后多次门诊复诊,一直服用奥美拉唑,症状可暂时减轻,但无根本好转,并逐渐出现腹胀、进食后呕吐、消瘦。此次入院前行胃镜检查见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水平部见1个病变的局部,未能窥视全貌,呈形态不… 相似文献
17.
病历摘要
患者女,16岁,学生.因"腹痛、腹泻1周"于2005年3月3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感脐周疼痛,继而腹泻,解水样大便5~8次/日,便后腹痛减轻.腹痛无放射,与体位改变及进食无关,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当地医院给予止泻剂(具体药名不详)后腹泻次数减少,4~5次/日,为糊状烂便,色暗,附黏液.门诊以"肠道感染"收入院.自发病来,进食量少,体重减轻约2 kg.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腹部外伤及手术史.13岁初潮,月经周期为27~30 d,经期4~6 d,经量适中,色暗红,无凝血块,无闭经史,偶有痛经,末次月经时间为2005年2月11日.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18.
19.
20.
患者男,48岁,因上腹痛7个月,于2005年5月27日入院。患者7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位于脐上偏右,为持续隐痛或钝痛,饥饿时明显,伴有反酸、烧心,疼痛不向肩背部放散,无恶心、呕吐。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见十二指肠球部变形,食管、胃和各组小肠未见异常,行胶囊内镜检查亦未见小肠病变,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此后多次门诊复诊,一直服用奥美拉唑,症状可暂时减轻,但无根本好转,并逐渐出现腹胀、进食后呕吐、消瘦。此次入院前行胃镜检查见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水平部见1个病变的局部,未能窥视全貌,呈形态不规则的凹溃疡,底部覆白苔,周边堤坝样隆起,有黏膜中断。活检病理报告为活动性慢性炎症,部分腺管中度异型增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