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中医眼科清阳清窍相关学说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窍为头面五官诸窍,清阳是人体五官诸窍等组织器官赖以温煦、濡养、护卫的物质,文章探讨了中医眼科学中清阳出上窍与目窍的生理关系、清浊升降失调与目窍的病理关系及升清降浊法在眼病治疗的应用,从眼的生理、病理及眼病的治疗3个方面阐述了清阳与眼的关系,以丰富对中医眼科清阳清窍相关学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汤岳龙 《陕西中医》2004,25(2):148-149
吴一纯教授从医50余年,他治疗疑难杂症,善于从痰论治。应用祛痰通络治疗骨关节病,是他独特的学术经验之一。他曾指出津液有滋润濡养的功能,能滑利筋骨濡养脑窍。津液的代谢输布障碍就会导致水液停滞,出现痰饮。痰饮无所不至,痰在筋骨可致筋骨疼痛,肢体麻木;痰阻经络可致半身不遂;痰饮上犯于头,可使眩晕昏冒。以此为  相似文献   

3.
肖家翔 《中医药通报》2008,7(3):33-34, 39
中医眼科有“目病属火”之说,因手足三阳经起止于目,或循于眼周,外感六淫之邪可化热生火,循经上客于目;情志内伤,五志之火,皆可上犯于目,尤其是肝火,因肝主情志,肝气通于目;因眼通五脏,气贯五轮,若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化火,邪火势盛,可上扰于目;因目既为肝之窍,亦为心之窍,君相二火妄行,必上窜于目。目虽居于上,但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火邪为患,使气机紊乱,气血津液运转失常,火邪既可灼津炼液为痰,又可熬血动血为瘀,导致目之玄府不通,目络不利引发眼病。针对致目为病之火以及目窍为人体升降出入玄府之特性,因此治眼病之火,在实火者泻其有余,虚火者补其不足的总则下,须注重具有眼科特色的发越郁火、平降气火,泄散阴火。  相似文献   

4.
李存信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2):554-554
泪囊功能不全是指泪囊无器质性病变,泪道冲洗通畅,而又有泪溢症状者。本病病因复杂,病情顽固,缠绵难愈。久流失治,令目昏暗,变生内障,不可轻视。笔者根据家传验方,从脾论治本病,疗效甚佳,现总结如下。1 以脾虚泪窍约束无力为病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目之功能赖水谷精微所化之气血的濡养,眼睑才能开合自如,泪窍约束有力,则泪液排泄正常。若脾气虚弱,脾不主肉,则肌弱无力,约束无权,泪窍虚损,囊失虹吸,泪不归道,则泪循无序,故“目自然泪出”。脾主运化水湿,是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津液在目化为泪,为目外润泽之水。脾之健运,水…  相似文献   

5.
《眼科阐微》开创了老年性眼病证治专论的先河,书中概括了老年性眼病的证候特征、阐释了病因病机、提出了治疗法则,其学术思想独具特色。在继承和发扬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冯俊认为老年性眼病为本虚标实、脏窍同病之证,其中,脏腑为本,一身之元归脾肾;目为标,目中之元归气血;玄府-络脉为枢,标本联系剔络为要。所以,老年性眼病位在五脏和目窍,发病之本为脏腑虚损,尤责之脾、肾;发病之标为目窍,尤责之气血。本文提出归元剔络法可作为老年性眼病的治疗原则,以剔络开府、益气通窍的归元剔络方可作为治疗老年性眼病的核心方,临证中可根据其标本、虚实辨证加减。  相似文献   

6.
浅谈治未病理论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进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6):100-101
青光眼是因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而引起的一种中老年常见眼病,能对眼球各部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甚至视野可全部丧失而致失明,为我国五大致盲眼病之一。该病相当于中医所称的五风内障(即绿风、青风、黑风、黄风、乌风内障),临床以绿风内障最常见,多由风、火、痰、湿、郁致气血失和,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珠内气血津液不行,神水瘀积所致[1]。  相似文献   

7.
《证治准绳》"目运于肺"及《审视瑶函》"目润于肺"二者观点各有侧重,前者强调肺之协调气机、宣发上行的助运功能,后者强调气血津液对睛珠的润泽作用.目运于肺,主要体现于肺气宣发、协调气机;目润于肺,主要体现于精血津液为气之所载.二者皆为肺主治节、协调诸脏的具体表现.临床从肺论治眼病,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助肺宣发,复其治节,养阴生津,润泽目珠.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白内障 ,属祖国医学“圆翳内障”范畴 ,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为配合治疗 ,促进早日康复 ,笔者多年来依据中医理论并结合临床 ,通过辨证施护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辨证分型1.1 肝肾亏损型肝藏血 ,开窍于目 ,能升血滋目 ;肾藏精 ,主津液 ,可上润目珠。肝肾充盈 ,精微物质不断输送至眼 ,滋养双目 ,以维持视觉功能正常。若肝肾不足 ,精血虚亏 ,不能上荣 ,目窍失养 ,晶珠渐混致视物昏朦。临床表现 :晶珠混浊 ,视物模糊 ,伴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脉象细弱 ,两尺尤甚。1.2 脾胃气虚型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胃为水谷之海 ,两者…  相似文献   

9.
"痰饮"为机体水液代谢失常、津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瘀血"是指离开经脉积存于体内之血,或血气运行不畅、血气郁而不行,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形成机理复杂多样,痰饮、瘀血病理产物不仅丧失了原来作为津液和血液的功能,而且可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导致新的疾病的产生。纵观历代医家及中医古籍研究可知,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痰饮、瘀血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加重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进程,同时糖尿病肾病患者又会出现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进一步加重糖尿病肾病,因此研究痰饮、瘀血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防治糖尿病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Graves眼病是Graves病最常见的甲状腺外表现,最终可致失明。急性活动期是决定本病预后的关键治疗阶段,当前对于Graves眼病活动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高天舒认为本病活动期与火邪、风邪和痰毒三者上壅肝窍相关,治疗上主张以清火明目法为主,兼行息风宁目、化痰柔目之法,同时运用针刺、放血、中药超声雾化等中医特色疗法,临床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1.
“正气”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目前对它的内涵有两种不同的规定:一者为单纯“机能”;一者为结构(物质)和功能(活动)。笔者认为,正气应是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统一。首先,“正气”应有组织结构方面的含义。即指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和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只有人体的脏腑经络以及气血津液等基本物  相似文献   

12.
眼病患者自诉常出现异常的形色等视觉障碍,而全身并无其他症侯可见,医者辨证治疗颇感困难。我师张望之主任医师经4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悉心研究,从视觉辨证治疗这类眼病,疗效颇著,兹介绍如下:视一为二脑为髓之海,髓为肾所生,目为肝之窍;肝肾充盈则脑气充沛,目视正常。若肝肾亏虚,脑气不足则目中精气衰弱散乱,精散则视岐,故见两物。治用金  相似文献   

13.
目为肝窍,“肝受血而能视”,故眼与血密切相关。《审视瑶函》云;“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生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目病生矣。”四物汤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历代调血良方,广泛用于诸科,眼科也不例外。无论血之虚实,均可用四物汤加减调之。本文就加减四物汤对一些有关眼病治疗的应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甲状腺相关眼病(TAO)主要发生在Graves病患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属自身免疫性或器官免疫性疾病。TAO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正常、低下或亢进,临床表现为:畏光流泪、突眼胀痛、异物感、阵发性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西医目前多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医认为目为肝之窍,TAO发病其病位在肝,涉及到心、脾、肾。王旭~([1])将TAO分为早、中、后三期。早期用清肝泻  相似文献   

15.
答:目痒是外障眼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患眼作痒或涩痒,或刺痒或痒痛交作,尤以在春夏发病的痒如虫行症最剧。目痒可发生在多种眼病,目痒的辨证较为复杂,其要点有三:  相似文献   

16.
“痰饮伏肺”与哮喘病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琳  田建辉 《陕西中医》2003,24(4):334-336
深入探讨哮喘发病机制 ,认为“痰饮伏肺”是其病机关键 ;是其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的病理基础 ;亦是导致瘀血内生 ,病情复杂的主要环节。将痰饮的总病机扩展为“水谷精微及津液代谢的双重障碍”,进而将痰饮的内涵由“水液”的病理产物拓展为一个引起多脏器、多系统功能紊乱的病理生理过程 ,并将这一假说引入哮喘发病的关键环节—痰饮伏肺 ,认为其是一个涵盖了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状态及气道重塑等在内的病理生理过程 ,从而进一步明确了“痰饮伏肺”在哮喘发病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其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其所涉及的脏腑经络、皮肤毛窍等均可用"肺系"加以概括.肺系正常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肺气的推动和调控,而肺气中又可再分为肺阴和肺阳[1].若肺气不足,在内则表现为呼吸无力而少气不足以吸,津液不得输布而痰饮内生...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目为肝窍,肝主目;眼为五脏之精,肝为五脏之长;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生血气,藏血藏魂;肝生"相火",萌发元阳;肝为将军之官,主攘外安内;肝主筋膜,罴极之本;肝为泪。强调眼病从肝治。根据中医肝病理论,很多感染性与包括肿瘤的免疫性眼病、代谢性与退行性眼病、缺血性与出血性和血管增生性眼病、干眼及与全身病相关眼病可通过采取措施改善各种人际关系使情志调畅,按时作息、生活规律以保证肝血充足使之疏泄有度,顺应天道无使肝的生发之气受到尅伐,适当的药物干预使失衡的肝脏功能恢复正常,从根本上防治各种眼病,进而推动眼科医学模式变革,提高我国眼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对痰饮确立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后世医家多宗此说。然而,辛温燥湿,化痰涤饮之品,多有伤阴之弊,而痰饮为体内津液运化失常所致,必然耗损津液,又因痰饮病  相似文献   

20.
"痰饮"以病因命名,临床表现为心悸,短气,呕吐涎沫,小便不利,咳嗽等。多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病机为脾阳虚不能输散津液,肺气虚不能敷布津液,肾阳虚不能气化津液,三焦气化失常而水道不通,水湿内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