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76例ARDS足月新生儿病历资料,以1∶1比例随机抽取产科分娩足月正常新生儿病历资料,分析引起新生儿ARDS的相关因素。结果足月新生儿ARDS的发生与分娩方式、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有关(P〈0.05或P〈0.01),与新生儿性别、分娩孕周、胎位、脐绕颈无关(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是引起足月新生儿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引起足月新生儿ARDS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2.
68例新生儿窒息相关脏器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并发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6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对其多脏器损害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窒息后脏器损害发生率为58.82%,多脏器损害发生率为48.53%,重度窒息组中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多脏器损害的发生与羊水污染、脐带绕颈、窒息程度及合理复苏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如出现羊水污染及脐带因素所致的宫内窘迫应及时终止妊娠,进一步加强监护及产科与儿科合作,提高复苏技术,防止多脏器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程度新生儿窒息引起的脏器损害及其相关因素,防止窒息后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将10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50例)和重度窒息组(50例),对其脑、心、肺、肾、肝、胃肠功能检查并对围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除肺损害外两组患儿的脑、心、肾、肝、胃肠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轻度窒息多器官损害率为30%,重度窒息多器官损害率为70%,两组患儿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窒息儿多器官损害与围产因素中不同的体重、性别、胎龄、分娩方式无关,而与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脐带因素有关。认为重度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且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及脐带因素均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合并脏器损害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奕怀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424-142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合并脏器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146例窒息新生儿出生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儿各脏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窒息后脏器损害发生率最高达84.17%,依次为代谢异常、心脏损害、脑损害、胃肠损害、肺损害、肾损害;轻、重度窒息组患儿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窒息程度、复苏措施、宫内窘迫、动脉血pH值、胎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常伴有脏器损害,其发生率与窒息程度、复苏措施、宫内窘迫、动脉血pH值及胎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损害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10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与各种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 110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 74例 ,发生率为 6 7 2 7%。②重度窒息中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为 78 84% ,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 5 6 9% ( χ2 =5 99 P <0 0 2 5 )。③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与窒息程度、胎龄、Apgar评分、宫内窘迫、羊水情况、分娩状态、窒息持续时间、能否及时合理复苏有密切关系。结论 :预防新生儿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 ,应重视围产期保健 ,分娩前的严密监测 ,加强产儿科合作 ,及时合理复苏和重视复苏后的监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住院分娩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189例足月妊娠(包括过期妊娠)住院分娩时发生胎儿窘迫者,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结果:189例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分别是:脐带因素占59.26%,羊水因素占10.58%,胎盘因素占10.05%,母体因素占4.76%,产力因素占5.82%,原因不明占9.52%。分娩方式对胎儿窘迫而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较大影响,阴道分娩及胎吸助娩者的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结论:足月分娩时胎儿窘迫受多种因素影响,以脐带因素为主;羊水度污染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及时终止妊娠,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刘金祥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2):284-284,292
为探讨胎儿窘迫对窒息新生狠生我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影响,对277例窒息新生儿作回顾分析,窒息新生儿MSOF发病率在无胎儿窘迫组为15.4%,胎儿窘迫组为41.9%,窘迫组不同成熟度窒息新生儿MSOF发病率亦均显著高于无窘迫组。MSOF无窘迫组无1例死亡。而死亡25例均为窘迫组患儿。胎儿窘迫组大多数呈Ⅱ型呼吸衰竭,失代偿性酸中毒。分析表明,胎儿窘迫的窒息新生儿易发生MSOF,且衰竭脏器数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
胡玲  胡健蓉  徐凤仪  苏春宏 《吉林医学》2011,32(16):3189-3190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足月妊娠脐带绕颈病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80例足月妊娠非脐带绕颈病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脐带绕颈对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产程延长,Apgar评分降低,脐静脉呈现乏氧性酸中毒(P<0.05);绕颈周数越多,胎儿窘迫、窒息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加强产前诊断和产时监护,选择最佳方式及时机分娩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一组并发心肌损害的窒息新生儿,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复苏后酸中毒和低氧血症是导致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心力衰竭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窒息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桂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16-116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临产时发现胎儿窘迫或分娩后诊断为新生儿窒息73例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过期妊娠及早产儿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足月妊娠分娩高,脐带因素,胎头受压,胎盘因素仍然是造成胎儿宫内窒息及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而且宫内窘迫持续时间越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率越高,Aprar's评分越低。结论:结合分娩前及分娩时的病史,B超、胎电临护等联合临测手段对绝大多数胎儿窘迫可以提前确诊,通过及时干预和出生后新生儿复苏的抢救准备工作,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害发生率及围生期因素与多脏器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60例窒息新生儿脏器损害发生率进行评估,并对窒息新生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度窒息发生多脏器损害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窒息后脑损害发生率占70.0%,肺损害占68.5%,心肌损害占61.9%,肝脏损害占46.9%,胃肠损害占27.7%,肾脏损害占12.3%.窒息后多脏器损害与出生地、点宫内窘迫、脐带异常、窒息程度及窒息的抢救及时与否有关。结论重视围生期保健,分娩前严密监测,加强产儿合作,及时合理复苏和重视复苏后监测,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害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窘迫的延续,凡是引起胎儿窘迫的因素均可导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医学中发生率较高的严重病症,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治疗,缺氧时间过长,将影响全身各脏器的正常功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损害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琴  程功 《安徽医学》2006,27(4):295-29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18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与各种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窒息后脏器损害发生率达87.61%,多脏器损害发生率为60.09%。重度窒息组中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与窒息程度及是否及时合理复苏有密切关系。结论预防新生儿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应重视围产期保健,加强产儿科合作,及时合理复苏和重视复苏后的监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胎儿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病例131例,按胎儿生产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平均年龄(26.94±3.17)岁,平均孕期(39.37±3.94)周,采用阴道助产术;观察组69例,平均年龄(27.53±2.88)岁,平均孕期(39.61±4.02)周,采用剖宫产。观察产妇及新生儿可能导致胎儿窘迫的因素,评估新生儿的Apger评分、窒息、肺炎及死亡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脐带原因影响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和头颅血肿或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和产程延长、肺炎、其他并发症和死亡、新生儿症状改善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合适的胎儿生产方式可减少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发生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6例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非心肌损害患儿89例(非心肌损害组),发生心肌损害患儿67例(心肌损害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特征、母亲基本特征及母亲分娩时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相关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窒息新生儿发生心肌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意义的变量为7个,分别为胎龄、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孕妇的年龄、羊水异常、宫内窘迫、窒息程度;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窒息新生儿发生心肌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比值比(OR)从大到小依次为羊水异常(OR=4.951)、母亲年龄(OR=3.191)、宫内窘迫(OR=3.172)。结论 窒息新生儿发生心肌损害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早发现可能导致心肌损害的异常状况,尽早进行干预,以减少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发生率,降低窒息新生儿致残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 cephalopathyHIE)是由于胎儿宫内窘迫、缺氧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造成胎儿生后严重缺氧、窒息 ,产生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 ,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循环抑制引发多脏器损伤的一种疾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其脑部的病理变化最初是脑水肿 ,进而形成颅内高压征 ,持续的颅内高压可使脑灌流量降低 ,脑供氧不足 ,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害 ,病情严重者 ,颅内压迅速增高 ,形成脑疝 ,常危及生命。据统计 ,HIE80 %是由于新生儿窒息引起的 ,每 10 0 0个活产足月…  相似文献   

17.
黄婵姿 《广西医学》2009,31(10):1478-1479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的合理诊治措施。方法对503例孕足月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3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66例,发生率13.12%。符合胎儿窘迫诊断标准中其中一项者35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7例,发生率4.80%。符合诊断标准两项及两项以上者149例,新生儿窒息49例,发生率32.89%。结论符合胎儿窘迫诊断标准指标项数多,新生儿窒息率高。胎儿窘迫诊断应多指标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围生期高危因素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136例分娩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比例,对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以及高危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共136例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23例,发生率为16.91%(23/136);其中胎儿窘迫11例,发生率为8.09%(11/136),占所有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产妇的47.83%(11/23);新生儿窒息12例,发生率为8.82%(12/136),占所有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产妇的52.17%(12/23)。年龄≥35周岁、胎膜早破、贫血、胎盘异常、羊水污染以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脐带绕颈、剖宫产、产程延长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风险明显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产程延长、脐带绕颈为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围生期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以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导致多系统器官损害的围生期相关因素。方法对85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6例发生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54.1%。围生因素中,发生多器官损害的百分率分别为:母亲妊高征83.3%,胎儿宫内窘迫82.8%,脐带异常78.9%,羊水污染75.0%,原因不明的胎动减少68.8%,胎膜早破64.3%,胎盘早剥57.1%,前置胎盘50.0%,早产儿87.5%,低体重儿87.9%。结论母亲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系多器官损害的主要高危因素。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发生率应全面做好围生期保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临床应用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疗效。方法选择18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90例产妇采用阴道助产术,治疗组90例产妇采用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母婴的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发生因素如胎盘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临产过程中一旦发现胎儿窘迫,尽量采用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在分娩前要做好一切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少新生儿于围产期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