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理性钙浓度透析液联合碳酸钙、骨化三醇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的变化。方法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1.75mmol/L浓度钙离子透析液12月以上后改为1.25mmol/L浓度钙离子透析液(生理性钙透析液),联合碳酸钙和小剂量骨化三醇口服,3个月后观察血清总钙、磷、钙磷乘积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生理性钙透析液治疗后,患者血清总钙、iPTH未见明显变化,而血清磷以及钙磷乘积均明显下降。结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生理性钙透析加碳酸钙有助于降低血磷,提高了对活性维生素取和含钙磷结合剂治疗的耐受性,避免加重高钙血症和转移性钙化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崔丽 《中国卫生产业》2013,(9):168-168,170
目的观察不同钙浓度(1.25、1.50、1.75mmol/L)透析液治疗3个月对患者血压、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45例,分为三组治疗3个月:A组接受1.25mmol/L透析液治疗;B组接受1.50mmol/L透析液治疗;C组接受1.75mmol/L透析液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使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监测透析前后血压,透析前后血清钙、磷,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全段IPTH水平。结果使用钙浓度1.75mmol/L透析液血压升高(P<0.01),血钙浓度升高(P<0.05),IPTH下降(P<0.01);使用钙浓度1.50mmol/L透析液血压、血钙浓度、IPTH无明显变化;使用钙浓度1.25mmol/L透析液血压降低(P<0.01),血钙浓度降低(P<0.01),IPTH上升(P<0.01)。结论低钙透析液会降低患者血压、血钙、IPTH升高;高钙透析液会升高血压、血钙、IPTH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科自2008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司维拉姆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5例,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磷、血清钙磷乘积水平以及血清低密度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都有了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朱军涛 《现代养生》2014,(20):64-65
目的:比较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口服与静脉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发生贫血的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均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联合口服铁剂治疗,实验组联合静脉铁剂治疗。对比两组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静脉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不良反应更小,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离子水平及血压变化的影响,为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由原来一直使用的1.5mmol/L换成低钙1.25mmol/L,比较患者换液前后血压及血钙、iPTH浓度的变化。结果换用钙离子浓度1.25mmol/L透析液后,患者血钙在首次透析后及治疗4周后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TH有所升高,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换用1.25mmol/L透析液首次透析后及治疗4周后收缩压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钙透析液透析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但会导致透前血钙在正常范围内或偏低的患者透后血钙降低,应调整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的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难治性高血压行不同钙浓度血液透析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诊治的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予以1.50 mmol·L-1透析液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予以1.25 mmol·L-1透析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改善及血液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压指标虽然略低于治疗前,但比较未见高度差别(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指标不仅较治疗前发生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Cl指标水平比较,均未显示高度差别(p>0.05),研究组治疗后Ca、i PTH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变化,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合并难治性高血压行低浓度钙离子(1.25 mmol·L-1)透析治疗效果良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同时可保持其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透析3个月后观察记录患者的并发症状况,并对患者健康教育情况和满意度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调查结果。结果透析3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发生率为42.5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优良率为77.50%,对照组为40.00%,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维挣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学、钙磷代谢及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惠东县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治疗期间均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且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尿素清除指数,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b、ALB、Hct、Ca水平、尿素清除指数均升高,P、iPTH、SCr、β2-MG、BUN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更大;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血液学指标,调节钙磷代谢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透析液温度对维持血淮透析患者透析中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朝阳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40例,根据透析前血压,既往透析中血压变化特点,透析中是否进餐等情况选用不同的透析液温度。记录每次透析中每位患者最高、最低平均动脉压、严重高血压、低血压、畏寒、发热、透析器凝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次数,连续记录20次.并与同组透析患者未应用个体化透析液温度前20次的透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透析液温度个体化调节后,患者透析中严重高血压、低血压发生次数明显下降(P〈0.001=,透析中血压波动幅度明显低于调整前(P〈0.001=,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1=。结论个体化透析液温度能够减少透析中严重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保护重要器官供血,且患者耐受性好,方法简单,透析中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纯透析对长期深静脉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及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采用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液进行透析,试验组患者采用超纯透析液进行透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情绪,皮肤瘙痒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CRBSI发病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及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SAS、SDS均降低,且试验组SAS、SDS及皮肤瘙痒评分分别为(39.13±0.71)、(39.73±0.52)及(3.62±0.91)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18.62±1.41)、(19.14±1.90)、(19.21±1.63)、(18.94±1.53)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RBSI发病率0低于对照组的6.00%(3/50)(P=0.241)。结论超纯透析可有效避免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现象,降低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能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方面出现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