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血透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特点及其与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3例行血透治疗2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及相关检查如血脂、心脏彩超等;先将全部患者按24h收缩压大小分为2组,即收缩压<140/90mmHg(1mmHg=0.133kPa)的为血压正常组(22例),收缩压≥140/90mmHg的为高血压组(31例),进行两组间血压变异性的比较;将高血压组按24h收缩压变异性均值递增顺序分为两小组:低BPV组(15例)和高BPV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血压变异性及心血管相关高危因素如血脂、心脏彩超等指标的差异。将53例血透患者按24h收缩压变异性均值递增顺序分为两组,进行上述(同高血压组)比较。结果:53例血透患者中,高血压组24hSBPV和24hMBPV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而其余各时段BPV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患者中,高低BPV两小组各项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比较中显示:24hSBPV、24MBPV、dSBPV是高BPV组显著高于低BPV组(P<0.01),且年龄、24hDBPV、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也是高BPV组高于低BPV组(P<0.05),但在性别、心率、BMI、其余时段BPV、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患者的甘油三酯与24hSBPV呈正相关(r=0.386,P<0.05);低密度脂蛋白与nSBPV呈正相关(r=0.403,P<0.05),其余指标与各时段血压变异性均无相关性;而血压正常组患者的BPV与各项心血管高危因素均无相关性。将53例血透患者按24h收缩压变异性均值递增顺序分为两组后比较,各时段BPV及各项心血管高危因素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透伴高血压患者的BPV与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如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480例,根据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进行分类,并对患者进行常规体检,检测不同中医体质高血压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异常患者数量,统计吸烟6个月及以上患者数量,分析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80例患者中正常质有77例,占16%,腻滞质有264例,占55%,燥红质有105例,占21.9%,倦滞质有34例,占7.1%;480例患者心血管中、高危人群有464例,其中腻滞质数量明显高于其他体质(P0.05);腻滞质患者血脂异常、抽烟、肥胖等因素明显高于其他体质(P0.05)。结论:腻滞质高血压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慢性肾脏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研究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国内外研究报道其患病率在10%左右。CKD的结局包括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中晚期CKD较其他疾病存在更多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在其中起着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晨血压管理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清晨血压管理,另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8.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晨血压管理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能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糖调节受损是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2h后血糖在7.8 至11.1mmol/L之间的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在6.1至6.9mmol/L之间、口服葡萄糖2h后血糖<7.8 mmol/L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1]。我国5个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及成都)曾对5 000例未诊断过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行餐后血糖调查,发现有48.25%高血压患者餐后(负荷后)2 h血糖增高,我国IGT已逾6 000万。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较单纯高血压更易出现高血管外周阻力及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动脉壁损伤和内皮功能紊乱,当高血压、高血糖等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可增加2~3倍[2]。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是引起IGT/IFG的共同病因[3]。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25%~30%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LVH是增加心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猝死等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的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所以使用各种药物逆转和预防LVH的发生,是高血压治疗目标之一。重新认识和积极防治逆转LVH已成为近年来中西医领域研究的焦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高血压LVH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曹明华 《河南中医》2016,(2):303-30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的分类,并对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5月的31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311例患者中腻滞质的占55.3%;燥红质的占22.2%;倦白光质的占5.8%;正常质的占16.7%。腻滞质组吸烟、血脂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腻滞质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以及尿酸(UA)等指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燥红质组总胆固醇(TC)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患者的舒张压、肌酐(Cr)、尿素氮(BUN)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以腻滞质和燥红质为主,其中腻滞质的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更高,应该尽早给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作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常见并发症,从CKD初期开始即可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首位死因。CKD与心血管疾病的复杂关联是由于机体长期处于CKD毒素内环境,聚集了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肾在病理生理过程上互为因果,以其密切的关联性及心血管事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其关键信号通路FGF-23/Klotho轴的深入研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FGF23、Klotho蛋白参与了CKD心血管并发症的病理过程。由于肾脏损伤,钙磷代谢紊乱,FGF-23作为一种调磷因子,其水平不断上升,伴随Klotho蛋白低表达,FGF-23/Klotho轴传导异常是引起肾脏病进展并诱发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心肾相交”作为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是对心肾两脏平衡的生理状态关系的经典概述,对此病的诊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心肾角度出发,探究FGF-23/Klotho信号轴介导CKD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深化对“心肾相交”理论的认识,以期在CKD的治疗过程中减少心血管事件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3个月,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所有患者都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组的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收缩压(SBP)、日间动态SBP、夜间动态SBP、24h动态脉压(PP)、日间动态PP、夜间动态PP都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434例孕产妇中重度高危妊娠的病因,探讨对策,为提高围产保健质量、规范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提供干预思路。方法:以2014年3月~2017年11月医院早孕建卡、产科门诊筛查出的1434例高危妊娠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病因构成和分布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34例孕产妇中无死亡者,围产儿死亡18例,占1.26%;影响孕产妇高危妊娠的因素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为主)、高龄合并两个及以上高危因素、两次以上人流史合并两个及以上高危因素等。结论:定期统计分析高危妊娠孕产妇的病因分布特征,对干预孕产妇不良事件的发生及优化妇幼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血浆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老年高血压和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老年高血压、4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以及健康体检的38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GGT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的GGT和DBP、Hb Alc、脉压以及CRP等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高血压组的GGT和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高血压伴糖尿病组的GGT和DBP、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以及膀抑素之间具有正相关。结论:可将GGT作为判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和预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DM)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高危因素,并且是加重病情及最终导致其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大量的流行病学和病理学资料证明,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较非糖尿病患者常见并且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早,病变广泛,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状况及干预情况.方法:调查社区400名老年人,患高血压病148例(37.0%),统计合并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冠心病、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例.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较高,尤以高盐饮食(55.4%)和高脂血症(54.1%)最明显,且普遍存在多重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存在多重危险因素和较高比例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如高脂血症尤为突出,是社区防治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研究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小剂量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有利于减少单一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是控制高血压的策略之一.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降压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贫血状况及其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湖北省中医院门诊、住院部以及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共211名CK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出不同年龄、不同分期、不同基础疾病以及透析与非透析的CKD患者贫血患病率,并对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1)根据K/DOQI贫血的诊断标准,211例CKD患者的贫血率达67.29%。而不同年龄层中,年龄30岁、30-50岁、50-70岁、70岁患者贫血率分别是31.78%、61.40%、71.95%、81.63%;(2)CKD1-5期患者贫血率分别为19.23%、38.23%、48.75%、82.6%、97.7%;(3)不同肾脏基础疾病患者的贫血发生率最高是糖尿病肾病(75.34%),其次是高血压肾病(66.6%)、慢性肾小球肾炎(64.5%)和多囊肾(60.45%)(P0.05);(4)透析组CKD患者的贫血率高达97.23%,而非透析组为55.56%(P0.01);(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肾功能及透析方式均与贫血率相关,多因素Log 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肾功能与贫血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发病早,发生率高,并随着肾功能的进展而加重,故应重视,加强早期干防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阳江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8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病史资料分析探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以及体质量等因素与AMI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本组288例患者中,男性210例,女性78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0岁以上患者245例,发病率85.07%。(2)其中血脂异常130例、合并高血压112例、吸烟103例、合并糖尿病71例、超重或肥胖44例;以上因素均为AMI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288例AMI患者中有254例(88.19%)患者行冠脉造影证实存在相关冠脉闭塞改变;其中53.54%的患者为三支病变或合并主干病变,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者分别为23.62%、22.84%。结论:AMI的危险因素复杂,其中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吸烟等最为主要,应提醒AMI患者注意控制上述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并控制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代谢指标、中医病理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影响。方法经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5例,以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分别作为因变量,以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中医病理因素、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以及脂代谢指标作为自变量,分别做二分法和多项法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是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B0),Hb A1c7.5%是原发性高血压、血瘀患者发生多支病变的保护性因素(P0.05,B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合并中医血瘀证候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多支病变的高危因素(P0.05,B0);对估算模型概率有贡献的主因子有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痰湿、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P0.05),其中吸烟史和HDL-C是对模型真正有统计学贡献的因素。结论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Hb A1c7.5%是原发性高血压、血瘀患者多支病变的保护性因素,LDL-C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瘀证候多支病变的高危因素,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痰浊、TG和HDL-C对估算模型概率有贡献。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29-2131
目的:以肾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为研究切入点,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重构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微观指标的相关性,探讨慢性肾脏病进程的可控性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2012年5月—2013年6月119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左心室肥厚有无分为伴LVH组和非LVH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两组间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果:肾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中医证候分布本虚证以脾肺气虚为主,标实证多以肾络瘀痹为主。结论:心肾脉络损伤与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血肌酐、血尿酸、血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是影响肾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疾病(Cardial Vessel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且CVD又是CKD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钙化是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现代医学一体化治疗CKD并CVD多从控制血压、血糖,调整血脂,纠正贫血、甲状旁腺功能紊乱、酸中毒及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治疗入手,但针对CKD血管钙化尚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案,而中医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逐渐显现其独特优势,因此寻求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在防治CKD病人血管钙化研究中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钱岳晟  张怡  朱鼎良 《中医药研究》2011,(10):1160-1161
目的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体质分类,并比较不同体质类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社区人群抽样调查,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评定和以心血管危险因素判断。结果被调查的高血压病患者623例,按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分为腻滞质345例(55.4%),燥红质138例(22.2%),倦?质36例(5.8%),正常质104例(16.7%)。按照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中危和高危人群占97.7%,在这些中危和高危的患者中腻滞质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腻滞质高血压患者年龄偏大、吸烟和血脂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3、0.016)。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以腻滞质和燥红质两种体质类型为主要特征,中医临床的辨证分型是从两种体质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体质类型决定了证型;腻滞质的高血压患者比其他体质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更高,进行早期干预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