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血证论》治血四法探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则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容川<血证论>中阐述的通治血证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法大纲,被公认为血证治疗的一般原则,为辨治各类出血性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出血性中风属血证范畴,是指"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外伤,内生脑瘤,使脑络破损,血溢于脑.以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997).因其发生在脑,证候更为凶险,病机更为复杂,治疗更为困难,因此,探讨治血四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运用,使其治疗方法系统化,对该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晓云  黄斌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59+1069
根据中医理论和微观辨证理论探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认为阳亢化火、迫血妄行为导致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关键病因,络破血溢、瘀血内停、瘀血化水是出血性中风的核心病机,止血、消瘀、息风、滋阴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对出血中风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尽相同的认识。中风病至清末始分缺血和出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病机比较强调肝风内动,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治当平肝潜阳,熄风清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认为与脾胃关系密切,中焦壅塞不通,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逆乱于脑是其中心病理环节,治应通腑泄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提出出血中风属中医血证,瘀血阻滞是出血中风急性期最基本的病机,活血化瘀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出血中风急性期内生毒邪说、虚损说、阴阳类证说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出血中风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演变规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旭 《光明中医》2010,25(3):411-412
本文根据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发病特点,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演变规律,认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发病诱因,风痰上扰,络破血溢是出血性中风的直接病因,而脑出血后,痰瘀、水毒等病理产物互结,郁闭脑窍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改变,并指出痰热腑实是出血性中风病机转归之关键,以期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病的进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近10余年来,国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报道,病机认识实验研究,新药开发等方面的进概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血瘀为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之一,活血化瘀法为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根本大法,从而认为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即“以行为止”的指导思想已初步形成,并对其今后的发展的方向提出了自已的管见。  相似文献   

6.
“治血四法”治疗出血性中风临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岗  何敏 《山西中医》2013,29(9):1-3
"治血四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临床常用于一般血证治疗。出血性中风亦属于血证范畴,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决定了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朝向多向性、阶段性、个体性和系统性发展。现主要就"治血四法"在出血性中风临证治疗中的运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作用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理、病理、病机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重要性。指出:瘀阻脑络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血溢脉外的是出血性中风发病之关键;血管于脑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中心。脑位于头颅之中,相对封闭,蓄于脑中之血无法迅速排出体外,因瘀血阻络及颅内压力的增加,脑出血可自行停止。脑出血之病理重点表现为瘀血滞留于脑内,故出血性中风重点在于尽可能快速清除脑中瘀血。  相似文献   

8.
出血性中风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纠正中医对出血性中风的错误认识和治疗方法。从理论上对中风病中医无出血性中风之诊断和病名进行了分析论述。结果 :通过对 10 2例中风脑出血患者的资料分析 ,应用开窍法治疗的 4 8例病人中死亡率达 64% ;而不用开窍法治疗的 5 4例病人 ,死亡率为 4 1%。结论 :对于脑出血性中风 ,传统中医理论的病机和治法用药是错误的。并提出中风脑出血的病机应为 :肝阳暴涨 ,阳化风动 ,气血并逆 ,上犯于脑 ,充破脑络 ,血溢清窍 ,瘀血与痰浊互结 ,壅阻脑髓 ,神明失用。治法首先应 (平肝或育阴 )潜阳熄风 ,引血下行 ,挟火者泻火 ,兼痰者涤痰 ,待肝平风熄 ,血随气降而血宁 ,则出血自止。而不宜早期应用开窍法。  相似文献   

9.
从生理、病理、病机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重要性.指出,瘀阻脑络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血溢脉外是出血性中风发病之关键;血蓄于脑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中心.脑位于头颅之中,相对封闭,蓄于脑中之血无法迅速排出体外,因瘀血阻络及颅内压力的增加,脑出血可自行停止.脑出血之病理重点表现为瘀血滞留于脑内,故出血性中风重点在于尽可能快速清除脑中瘀血.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中风以其高死亡率、致残率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既是出血便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即是瘀血,由瘀血引起的症候,辨证为血瘀证。根据“瘀血不去,新血难生”的理论,祛瘀应贯彻治疗过程的始终。但血瘀证的成因不一,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使得血瘀证每与其它证兼夹,因此祛瘀常与其他治法联合应用。本文对通腑逐瘀、利水散瘀、熄风通络、涤痰活血、益气养血等方法加以探讨。 1 通腑逐瘀,畅顺气机,荡涤瘀血 出血性中风发病前,约有半数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便干便秘等表现,腑气不通是出血性中风的诱发因素之一。腑气不通表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的因素。方法:选择20例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与同期之ARF的出血性中风50例对照临床观察。结果: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治疗血、甘露醇脱水、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高血钠高渗透压、高血糖等因素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甘露醇脱水、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高血钠和高渗量压、高血糖是引起出血性中风后肾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中风病情危急,中医治疗有独特疗效,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分析 脑出血(ICH)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脑出血属中医"中风"病范畴,中风病是指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滋脉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麻木为主症.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其患病人数占所有脑卒中患者数的10%~20%,住院病死率43%~51%[1].证候要素的确定应从病机研究入手,病机是证候要素确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对中风理论与治则的新认识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中风的传统理论要发展,中、西医治疗要革新,急性期活血化瘀是关键。只有把中、西医理论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形成新的中风理论体系,才会在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提出如下新认识。一、中风的病因病机不论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都是气虚血瘀,本虚标实。气虚是致病的根源,血瘀是病邪的核心。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是"同源异流",多是在脑血管硬化的基础上出现的缺血或充血,即血管内压减低(血流缓慢——低动力)或增高(血流加快——高动力〕所致的两种不同病证(梗塞或出血)。这是由慢性虚证  相似文献   

14.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危重,病机复杂多变,轻者口歪不遂,重者昏仆卒死。对其病因前贤多概括为风、火、气、血、痰、虚六端,然失于精详。目前中医界公认瘀血为其病机基础,不可否认活血化瘀法确是消除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的有效方法,然而只能起溶栓作用,不能像甘露醇那样迅速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挽救患者生命。深入探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有利于拓宽救治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中医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本人不揣浅陋,试论如下,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近二十年来,有关急性出性中风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临床应用于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主要制剂。  相似文献   

16.
中风先兆证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风先兆亦称小中风。李用粹《证治汇补》曰:“平人手指麻木,不时晕眩,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王清任《医林改错》详细列出34种中风先兆症状。张山雷《中风斠诠》提出中风先兆是可以治疗的。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明确指出治疗中风先兆用药有别于中风。中风先兆的病因是年老体衰,情志郁怒,饮食失节,劳勉失度等。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尤其是肝、脾、肾三脏虚损,使气血津液紊乱,气滞血瘀,痰浊内生,腑实积结,形成虚实错杂病变。因此,本病证应治血调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性中风发病前多有风阳痰火之始动诱因,而脑脉破裂,血溢脉外所形成的瘀血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因,水瘀毒雅互结,损伤脑髓为该阶段的主要病机,阳明腑实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转归的关键,从而指出祛瘀利水、解毒开窍为该病的治疗大法,辅以通腑泻下有助于急性期的救治。  相似文献   

18.
出血性中风(瘀热阻窍证)证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仲瑛 《中医药学刊》2002,20(6):709-711,723
指出,凉血通瘀法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治法,针对瘀热阻窍的基本病机,治宜凉血化瘀,通泄腑热认为,凉血清热折病势;通下瘀热,可以顺降气血;凉血化瘀能防瘀热动血;通脉散瘀可化蓄血,提示凉血逐瘀方药具有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减轻脑水肿,促进意识恢复等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简述络病理论的发展历史,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出血性中风的微观病机。出血性中风的病变部位在于脑络,"络脉失养"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毒损脑络"作为其发病的病机关键,其外围存在着络脉绌急、络血不行、络气郁滞、痰瘀阻络等系列实证及络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诸多虚证,实质是"络脉不通"。脑络是脑神的功能和结构载体,治疗以"解毒通络"为根本大法,使气血通,络脉复,神机自用。本研究旨在运用中医整体观念,重视络病理论指导,发挥中医药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优势。  相似文献   

20.
指出 ,凉血通瘀法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治法。针对瘀热阻窍的基本病机 ,治宜凉血化瘀 ,通泄腑热。认为 ,凉血清热折病势 ;通下瘀热 ,可以顺降气血 ;凉血化瘀能防瘀热动血 ;通脉散瘀可化蓄血。提示凉血逐瘀方药具有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 ,减轻脑水肿 ,促进意识恢复等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