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颅内小病灶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颅内小病灶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 结合CT/MRI,在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指导下,对19例直径0.8~3.5cm的颅内病变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所有病灶均定位精确,一次手术切除,无死亡病例.病变性质:胶质瘤9例,转移瘤3例,脑囊虫3例,脑脓肿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论 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颅内小病灶病变是一种定位精确、侵袭性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的经验、体会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病变直径在0.4~3.5cm的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脑立体定向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24例患者的颅内病变全部行显微手术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13例继发性癫痫中10例,术后停止发作,另3例发作显著减少.结论对于MRI检查显示病此界限清楚,MRI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一种简便、定位准确、微侵袭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9例直径为0.8~3.5cm的颅内病灶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所有病灶均定位精确,一次手术切除,无死亡病例。病理性质:脑胶质瘤(WHOⅠ-Ⅱ)级6例,转移瘤3例,慢性炎性肉芽肿3,脑猪囊虫3例,脑脓肿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论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病变是一种定位精确、侵袭性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脑内小肉芽肿继发癫痫的CT脑立体定向开放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31例儿童脑内小肉芽肿继发癫痫病变直径在0.4~2.5cm之间的患采用CT脑立体定向仪定位,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 31例均在显微镜下操作将病灶完整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随访8个月~3年,经CT复查证实无复发,癫痫消失,脑电图正常。结论 儿童脑内小肉芽肿继发癫痫的CT脑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病灶,定位准确,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或MRI导向的立体定向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的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采用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在CT或MRI导向下对46例直径1.0~3.0cm的颅内小病灶定位,通过小骨窗开颅和显微外科技术去除病灶.结果 46例颅内小病灶均精确定位,在直视或显微镜下全切除.全组无手术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死亡.31例有癫痫症状患者术后24例症状完全消失,7例发作次数显著减少.25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20例恢复正常,3例减轻,2例无改善.结论 CT或MRI导向下的立体定向手术为颅内小病灶的切除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安全、微侵袭且疗效较为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引导切除颅内小病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在精确定位切除颅内小病灶时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仪手术计划系统,对28例颅内小病灶行术前精确定位后,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病灶。结果直视下全切除小胶质瘤10例,转移瘤5例,脑膜瘤4例,结核瘤3例,脑脓肿4例,金属弹头2例。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引导并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颅内小病灶,具有定位精确,手术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CChiari畸形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探讨(汪阳等),22CT CT/MRI结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杨坤等),105CT血管造影诊断破裂脑动脉瘤(陈铮立等),151垂体腺瘤经蝶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附25例报告)(成朋贵等),66巨大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视神经显微解剖及功能保护技术的探讨(吕著海等),81神经导航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赵鹏来等),4D导航近红外立体定向辅助导航大鼠模型研究(于国强等),119低钠血症蝶鞍区手术后低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吴明琴),186第三脑室肿瘤第三…  相似文献   

8.
颅内小病灶的开放性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科自1997年5月-2001年5月应用CRW定向系统,在CT或MRI引导下立体定向开放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3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颅内孤立或多发的小病灶,采用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1999年10月~2003年5月采用有框架或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与显微手术结合治疗37例病人,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立体定向技术,辅助皮层电极监测,开放显微手术切除导致顽固性癫痫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提高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6例顽固性癫痫病例,MRI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直径在0.5~2.5 cm),视频脑电图检查诊断与MRI定位一致.10例采用常规显微手术切除,16例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放置硅胶管引导显微手术切除病灶,辅助皮层脑电图监测确认致痫灶切除.结果 手术时间:常规组为3.5小时,定向组为2.3小时.病灶全切率:常规组80%(8/10),定向组93.7%(15/16).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常规组癫痫消失8例,脑电图记录到癫痫波2例,临床癫痫发作2例.定向组癫痫消失14例,脑电图记录到癫痫波2例,临床癫痫发作1例.结论 在没有导航系统的条件下,立体定向引导显微开放手术,辅助皮层电极监测,切除以顽固性癫痫为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开放显微手术治疗脑内致痫小病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脑内致癫痫小病灶术前、术中的精确定位和病灶切除,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探讨立体定向开放微创手术,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脑内致痫小病灶的手术方法。方法53例症状性癫痫病例,CT、MR I检查有脑内小病灶(直径在0.5~3.0 cm),24 h视频脑电图确认致痫灶为脑内单发病灶。ASA 601S型立体定向仪CT引导辅助全麻环钻开颅,导针穿刺放置导管引导,显微镜下手术分离、切除病灶,皮层脑电图确认将致痫灶切除。结果病灶全切率达96.2%,术后5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6.3个月,癫痫消失45例,脑电图检查记录到癫痫波11例,临床癫痫发作5例。因肺癌死亡3例。结论CT立体定向引导,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致痫小病灶,术中皮层电极确认将致痫灶切除,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皮层电极描记配合立体定向切除癫痫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皮层电极描记在立体定向切除癫痫灶手术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对25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继发性癫痫患者采用MRI导向下,立体定向环钻开颅,切除病灶前行皮层电极描记,记录有无癫痫波和范围,切除病灶后再次描记,如仍有癫痫波,则在不影响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将有癫痫波的皮层尽可能切除。结果 25例患者中有19例在切除病灶前记录到棘波、棘-慢波、尖波或尖-慢波,切除后有15例上述癫痫波完全消失,4例仍有散在的少许癫痫波;另有6例患者未记录到癫痫波,但表现为基本的节律异常,切除病灶后好转。25例患者中胶质瘤6例,脑囊虫病5例,蛛网膜囊肿3例,软化灶3例,皮层发育不全2例,血管畸形2例,转移癌2例,炎症1例,胶质细胞增生1例,病灶直径在0.8~4.7cm。手术后24例癫痫发作消失,1例仍偶有癫痫发作,比例能够被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手术后患者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结论 皮层电极描记和立体定向方法相结合,既能明确癫痫灶的范围,又能以微侵袭的方法切除癫痫灶,尤其适用于直径小于4cm的癫痫灶的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或MRI导向的立体定向手术切除中央区脑囊虫病灶的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在CT或MRI导向下对25例中央区脑囊虫病灶,通过环钻开颅和显微外科技术摘除病灶。结果 25例脑囊虫病灶均能精确定位后完全切除,全组无新的神经功能损伤出现。结论 CT或MRI导向下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央区脑囊虫病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Brain LAB公司的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10例。结果术后10例近期复查CT或MRI证实病灶全切除率均为100%,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无其它重要神经功能受损表现,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定位准确、动态示踪、微侵袭、安全可靠等特点,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灶的切除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学技术共同确定脑活检手术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脑内病变并行活检手术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和MRI检查。术前将PET、CT和MRJ图像进行融合,综合确定活检部位,术中在多参数影像引导下完成脑内病变活检术。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胶质瘤15例(WHOIV级5例,Ⅲ级4例,Ⅱ级6例),淋巴瘤3例,生殖细胞瘤1例,血管炎性病变1例。PET确定的活检部位与MRI相符9例,单纯依赖PET确定活检部位7例.综合确定活检部位4例。术后病人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多参数影像辅助技术可帮助确定脑内病变活检部位,得到准确病理诊断.为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术中监护下神经导航手术切除功能区及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在神经导航引导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对32例脑功能区及深部病变病人进行正中神经N20、P25和胫后神经P40、N50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护,以及大鱼际肌和胫前肌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护,以指导手术操作.结果术后MR复查示均达到全切除.24例偏瘫病人中术后症状改善21例,17例癫癎病人中癫癎症状术后消失13例,12例失语病人中术后改善10例.术后未产生新的神经损害症状,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对于提高脑功能区及深部区域病变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神经导航辅助锁孔手术治疗功能区小病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锁孔显微手术切除脑功能区小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神经导航辅助锁孔显微手术切除18例脑功能区小病灶。术前将影像学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分析治疗结果。结果导航平均注册误差(2.05---0.62)mm,平均骨窗直径3.0cm。所有病例术中均准确定位病灶,其病灶全切17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16例病人恢复良好,原有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1例原有神经症状加重,1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神经导航辅助锁孔显微手术能准确切除脑功能区病灶,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死亡率、病残率,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定位立体定向活检术的优点及其在颅内多发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安装Leksell-G型定位框架,采用MRI扫描,确定靶点的位置。对2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影像学上较难诊断的多发疑难占位患者施行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结果22例患者均未出现因活检手术造成的颅内出血、偏瘫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及相应的治疗。结论MRI定位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具有准确性高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诊断颅内多发疑难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