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肝细胞肝癌(HCC)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关系.方法 以自身对照法收集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 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Ⅱ的表达,以巢式PCR扩增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基因片段,并分析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 HCC组TGF-β1和IGF-Ⅱ表达阳性率均为83.3%,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阳性率均为100%,H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组中TGF-β1和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数日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TGF-β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94.7%),且HBV 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P<0.05).结论 HCC组织中TGF-β1和IGF-Ⅱ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癌(HCC)组织HBV复制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表达间的关系.方法以自身对照法收集人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Ⅱ的表达;分析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HCC组织中TGF-β1和IGF-Ⅱ均呈较高表达,在HCC癌灶及非癌组表达存在显著差别,其阳性率均为83.3%,H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的癌灶组中TGF-β1和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数目无关(P>0.05);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且HBV 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肝癌组织中TGF-β1和IGF-Ⅱ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HCC)组织HBV复制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I表达间的关系。方法:以自身对照法收集人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II的表达;分析TGF-β1和IGF-II表达与HBV复制间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HCC组织中TGF-β1和IGF-II均呈较高表达,在HCC癌灶及非癌组表达存在显著差别,其阳性率均为83.3%,H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的癌灶组中TGF-β1和IGF-II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数目无关(P>0.05);TGF-β1和IGF-II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且HBV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肝癌组织中TGF-β1和IGF-II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和心肌组织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2周龄SHR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以药物灌胃,不给药物的SHR为对照组,Wistar组给蒸馏水4周,给药前后测尾动脉血压.提取主动脉、心肌组织.RT—PCR半定量法测TGF-β1 mRNA表达。结果:SHR主动脉组织TGF-β1 mRNA表达显著增加.卡托普利和氯沙坦显著降低了SHR主动脉TGF-β1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SHR与普通大鼠心肌组织TGF-β1 mRNA表达无差异。结论:早期SHR主动脉TGF-β1 mRNA表达增加,ACEI和AT1拮抗剂可减少主动脉TGF-β1 mRNA的表达.改善血管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7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癌旁组织中的IGF-1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以配对乳腺正常乳腺组织为对照。结果IGF-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配对癌旁及正常组织,IGF-1/β—actin比值分别为0.679&#177;0.075、0.463&#177;0.085、0.305&#177;0.031,三组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ER状态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病理分型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IGF-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赵昕  马淑芬 《河北医药》2009,31(17):2213-221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GFβR-Ⅱ)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复杂增生、正常于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及TGFβR-Ⅱ的表达。利用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子宫内膜癌及复杂增生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或P〈0.01),而前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正常子宫内膜、复杂增生到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GFβR-Ⅱ表达逐渐下降甚至缺如,且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VD高于复合增生组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与TGF-β1呈正相关(r=0.182,P〈0.01)。结论TGF-β1过度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癌的生长与血管发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现象,其负性调控的丧失与TGFβR-Ⅱ表达下降或缺如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Ⅱ-Ⅴ组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模型,于造模后第12天开始Ⅲ组给予甲氨喋呤灌胃治疗,Ⅳ-V组给予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第28天取膝关节滑膜,常规HE染色,计算滑膜病理积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NF-α、TGF-β1和VEGF在膝关节滑膜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滑膜组织均有少量TNF-α、TGF-β1和VEGF的表达,Ⅱ~Ⅴ组较Ⅰ组均明显增高(P〈0.05)。Ⅳ、Ⅴ组滑膜组织TNF—α表达较Ⅱ组明显减低(P〈0.05),而Ⅲ组与Ⅱ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组滑膜组织TGF—β1、VEGF的表达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溶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明显降低AA大鼠滑膜组织TNF-α、TGF—β1和VEGF表达,对AA大鼠的关节炎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抑制局部组织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8.
肝癌组织热休克蛋白 gp96 异常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热休克蛋白(HSP)gp96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织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织HSPgp96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分析HSPgp96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无论是原发性肝癌还是转移性肝癌,HSPgp96均呈较高表达;HSPgp96在肝癌灶及非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和46.7%(P〈0.05)。HCC的癌灶组织中HSPgp96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数目无关(P〉0.05)。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HSPgp96表达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HSPgp96在HCC中过度表达,且与HCC的分化程度和大小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杨东海 《河北医药》2016,(6):805-808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通过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TGF -β1/Smad)通路治疗结肠癌的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氧化偶氮甲烷处理组( AOM组)和AOM及5-Fu处理组( AOM+5-Fu组),每组8只。通过实时定量PCR、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5-Fu处理后结肠癌组织中TGF-β1及其Ⅱ型受体( TGF-βRⅡ)和下游Smad基因家族成员Smad4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AOM组大鼠TGF-β1 mRNA、TGF-βRⅡmRNA和Smad4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 P <0.01);与AOM组大鼠相比,AOM+5-Fu组TGF-β1 mRNA、TGF-βRII mRNA和Smad4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 P <0.01),但没有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大鼠相比,AOM组大鼠TGF-β1、TGF-βRⅡ和Smad4与β-actin的比值显著降低( P <0.01);与AOM组大鼠相比, AOM+5-Fu组处理后TGF-β1、TGF-βRⅡ和Smad4与β-actin的比值显著增加( P <0.01),但没有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大鼠相比,AOM组大鼠TGF-β1、TGF-βRⅡ和Smad4的AOD值显著降低( P <0.01);与AOM组大鼠相比,AOM+5-Fu组处理后TGF-β1、TGF-βRⅡ和Smad4的AOD值显著增加( P <0.01),但没有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5-Fu能够提高结肠癌组织中TGF-β1,TGF-βRⅡ和Smad4的表达,激活了TGF-β1/Smad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体外人源性肾小管细胞株(HK-2)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以及信号蛋白Smad2/3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和去甲斑蝥素组(NCTD组)。对照组为无血清DMEM培养,TGG-β1组为TGF-β1 5ng·mL^-1诱导,NCTD组为不同浓度NCTD(0.5、1.0、2.5μg·mL^-1)与TGF-β1(5ng·mL^-1)共同作用,各组作用时间48h。使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与Smad2、Smad3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E-cadherin、Smad2/3、p-Smad2/3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α—SMA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d0.05),E-cadher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TGF-β1组相比,NCTD干预组α—SMA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E-cadher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且均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Smad2、Smad3rnRNA和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TGF-β1组比较,NCTD干预组Smad2、Smad3mRNA和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下调(P〈0.05),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去甲斑蝥素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信号蛋白Smad2/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肾上腺疾病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标本分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皮髓质增生组、皮质腺瘤组、正常肾上腺组织组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各组IGF-Ⅱ及bFGF蛋白在各组的表达情况。结果IGF-Ⅱ及bFGF蛋白表达水平在四组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达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组、肾上腺皮质腺瘤组,而正常肾上腺组皆地低表达或不表达。各组中IGF-Ⅱ及bFGF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前三组IGF-Ⅱ及bFGF蛋白阳性细胞面积与血压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IGF-Ⅱ及bFGF蛋白在人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症、皮质腺瘤,特别是嗜铬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及其高血压的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s)及其抑制剂(TIMPs)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中鼻甲息肉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中鼻息肉与40例中鼻甲黏膜组织中的MMP-1、TIMP-1以及TGF-β1的表达量,并对其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情况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鼻甲息肉组织中MMP-1、TIMP-1以及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73.33%及100.00%,中鼻甲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75.00%及25.00%,两组MMP-1及TGF-β1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两组TIMP_1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中鼻甲息肉中MMP-1与TGF-β1阳性表达间存在正相关性(r=0.721,P〈0.01),但TIMP-1与TGF-β1阳性表达间的差异不存在相关性(r=-0.049,P〉0.05)。结论MMP-1及TGF-β1在中鼻甲息肉组织中有较强的表达,可作为中鼻甲息肉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指示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ISHH)检测42例宫颈癌组织中HIF-1αmRNA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水平。结果:0-I期患者HIF-1αmRNA的表达低于Ⅱ-Ⅳ期患者(x2=12.017,P〈0.05),HIF-1αmRNA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表达增强,而与年龄无关(x2=0.001,P〉0.05),与预后相关%=2.378,P〈0.05)。VEGF—C表达与患者年龄(x2=1.117)、临床分期(x2=1.840)、预后ZC=1.187)均无关(均P〉0.05)。VEGF—C、HIF-1αmRNA表达阳性组微血管密度均高于阴性组(Zc分别为4.74和4.40,P〈0.01),HIF-1αtmRNA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s=0.321,P〈0.05)。结论:VEGF—C、HIF-1αmRNA在宫颈癌进展过程中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相关的血管生成起协同作用。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宫颈肿瘤癌RNA,信使缺氧诱导因子  相似文献   

14.
余涵  张向东  付群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8):16-17,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IGF-Ⅱ和IGF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50例T2DM患者[包括14例无DR的T2DM患者(NDR)、16例单纯型DR患者(BDR)、20例增生型DR患者(PDR)]及2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GF-Ⅰ、IGF-Ⅱ和IGFBP-3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IGF-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GF-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305,P〈0、01);PDR组IGF-Ⅰ水平显著高于BDR组(P〈0.01),后者又显著高于NDR组(P〈0.05);PDR组和BDR组IGF-Ⅱ水平显著低于NDR组(P〈0.05)。NDR组、BDR组和PDR组间IGFBP-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Ⅰ和IGF-Ⅱ可能参与了DR的病理过程,并与视网膜病变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活化蛋白-1(A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分子机制以及阿托伐他汀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A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肾组织AP-1(c-jun)、TGF-β1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生化法测定各组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肌酐及24h尿蛋白。结果:DM组AP-1的活性和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1),阿托伐他汀抑制AP-1活性(P〈0.05)、降低TGF-β1和FN的表达(P〈0.01)、减少24h尿蛋白排泄(P〈O.05)、改善肾功能指标及肾组织病理学损害。结论:AP-1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对AP-1和TGF-β1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其非降脂性肾脏保护作用的诸多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瑞吉  刘兰吉 《河北医药》2011,33(12):1806-1807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2型糖尿病(DM)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型DM患者95例,其中正常尿蛋白组32例。微量尿蛋白组32例,临床尿蛋白组3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GF及TGF-β1水平,同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正常蛋白尿组血清HGF及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DM患者肾损害的逐渐加重,血清HGF水平逐渐减低,微量蛋白尿组与临床尿蛋白组血清H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TGF-β1水平则逐渐增高,微量蛋白尿组与临床尿蛋白组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GF和TGF-β1呈显著负相关(r=-0.618,P〈0.01)。结论2型DM患者不同肾损害期HGF和TGF-β1变化明显,HGF和TGF-β1在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骨形成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细胞外基质(E(M)Ⅳ、Ⅲ型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4只舍SD大鼠制作糖尿病模型,其中12只入糖尿病模型(DM)组,另12只入糖尿病模型+atRA(DM+atRA)组,此外再随机选择12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NC)组。分别于第8、12周末各组处死6只大鼠,通过光镜、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MP-7,TGF-β1,Ⅳ、Ⅲ型胶原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TGF-β1 mRNA、BMP-7mRNA,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DM+atRA组大鼠肾组织BMP-7表达较同时期DM组增加(P〈0.01),主要表达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而TGF-β1表达较同时期DM组减少(P〈0.01):且DM+atRA组大鼠肾组织ECM重要成分Ⅳ、Ⅲ型胶原表达与DM组相比较显著减少(P〈0.01)。同时观察到BMP-7蛋白与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5,P〈0.01),与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1,P〈0.01),与TGF-β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86,P〈O.0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DM+atRA组BMP-7mRNA水平升高,TGF-β1 mRNA水平下降,且两者星显著负相关(r=-0.83,P〈0.01)。结论atRA能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延缓肾脏纤维化,这一防治作用可能与其增加BMP-7表达,下调TGF-β1表达从而减少肾组织ECM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及MMP-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兴安  许明  沈国良  赵小瑜 《江苏医药》2005,31(12):901-902,F0003
目的 研究人体病理性瘢痕组织(增殖性瘢痕及瘢痕疙瘩)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方法取10例病理性瘢痕切片,SP法检测TGF-β1及MMP-1,并与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结果免疫组化法沉淀病理性瘢痕中TGF-β1、MMP-1表达较正常皮肤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及MMP-1均呈高表达,导致胶原沉积,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肝癌(HCC)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COX-2、VEGF的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高分化HCC中COX-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HCC(P〈0.05);转移组COX-2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转移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无包膜HCC中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有包膜HCC(P〈0.05)。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COX-2和VEGF及VEGF和MVD之间表达的强弱呈正相关(分别r=0.6261,r=0.6097,均P〈0.001)。结论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与高分化HCC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36例肝癌标本进行研究。结果TGF-β主要分布于肿瘤细胞质中,其在肝癌中的表达率(69.25%)明显高于正常组织(19.16%)(P〈0.05)。TGF-β型受体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其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34.52%)明显低于正常组织(95.83%)(P〈0.01)。结论TGF-β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其受体表达的缺失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逸TGF-β负调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