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近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光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356-1357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通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常常伴有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和高病死率。引起了临床的关注,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收住的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早期识别AMI不良预后参数,提高AMI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通常伴有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和高死亡率。但有关研究均是在溶栓治疗尚未成为AMI常规治疗措施之前进行的。溶栓可限制梗死面积、防止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等。但溶栓治疗对伴有RBBB的AMI患者的近期预后有何影响 ,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 ,本文对 1 994年 8月~2 0 0 0年 1 2月收治的 2 72例AMI患者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2 72例急诊住院的AMI患者 ,均符合下列条件 :①典型缺血性胸痛 ,持续时间 >30min ,…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通常是大面积心肌梗死的表现 ,常常伴有泵衰竭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和高死亡率 ,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 。为此 ,笔者自 1997年开始前瞻性观察AMI并发RBBB住院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 MB)水平 ,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观察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8月本院住院的AMI患者 16 0例 ,AMI诊断按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 ] 。 16 0例AMI患者 ,其中经心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观察266例心电图、心肌酶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58例(A组)AMI并发RBBB(占21.9%)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RBBB者(B者)。且CK及CK-MB浓度更高,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A组可能是大面积梗死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可以作为预示危险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我院153例资料完整的AMI的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153例中39例并发RBBB(占25.5%),其预后明显差于无RBBB者。表现为CK及CK—MB浓度更高,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较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AMI并发RBBB提示是梗死面积较大、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可作为预示危险程度的标志,对此类患者应积极干预,重建血运,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观察了 1995年 1月~ 1998年 5月 133例 AMI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 CK)及其同工酶 ( CK-MB)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2 9例 AMI并发 RBBB(占 2 1.8% )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RBBB者。表现为 CK及 CK- MB浓度更高 ,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 (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0 .0 0 5 )。结论 :AMI并发 RBBB可能是大面积梗死、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 ,可以作为一个预示危险的标志 ,对这些患者进行积极的介入性治疗 ,重建血管 ,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将我院 5年来收治的AM重患者共 2 4 0例分为AM重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性RBBB、持续性RBBB、短暂性RBBB、双束支阻滞和单纯性RBBB 6个亚组 ,观察各组的临床经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 AMI伴发RBBB 2 6例 ,占 10 8% ,与不伴RBBB比较 ,其CK峰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增高 (P <0 0 1)。RBBB组高发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非源自陈旧性RBBB和单纯性RBBB ,而是来源于新发生RBBB和双束支阻滞。新发生的持续性RBBB住院病死率最高 ,为 5 0 % ,短暂性RBBB为 11 1% ,而持续性RBBB的再灌注治疗率较短暂性RBBB明显降低 ( 2 5 %vs88 9%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伴发RBBB提示预后不良。再灌注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伴随急性心肌梗死 (AMI)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  2 94例 AMI分为RBBB组和非 RBBB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梗死部位、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水平、心功能状态、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死亡率。结果  RBBB组血清 CK、CK- MB平均峰值为 (2 2 82 .0± 6 74.3) u/ L、(2 5 2 .6±137.3) u/ L ,明显高于非 RBBB组的 (192 0 .4± 5 6 9.2 ) u/ L、(114.8± 5 6 .7) u/ L (P<0 .0 0 5和 P<0 .0 1)。 RBBB组killip平均级别为 2 .33± 0 .5 4级 ,非 RBBB组为 1.46± 0 .6 3级 (P<0 .0 5 ) ,RBBB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 (5 3.2± 9.6 m m )大于非 RBBB组 (4 5 .8± 8.2 m m,P<0 .0 5 ) ,左心室射血分数 [(4 8.9± 7.6 ) %]小于非 RBBB组 [(6 7.0± 3.7) %,P<0 .0 1]。 RBBB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高于非 RBBB组 (分别为 70 .8%和 39.0 %,P<0 .0 1;43.8%和 14.6 %,P<0 .0 1)。结论  AMI并 RBBB患者梗死面积大 ,严重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 (观察组 ) ,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84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CK峰值15 30± 10 6 9U/L及CK -MB峰值 2 39± 16 5U/L明显高于对照组 95 6± 713U/L及 117 1± 6 0 6U/L ,P <0 0 1。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 (2 5 5± 0 95 )明显高于对照组 (1 71± 0 82 ) ,P <0 0 1。观察组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2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3 8%P均 <0 0 1。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 30 %显著高于对照组 7 1%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 ,72岁。因胸骨后闷痛伴头晕、乏力 2d入院。既往健康 ,嗜酒。入院后急查心肌酶谱示谷氨酸转氨酶134U/L ,乳酸脱氢酶 5 5U/L ,肌酸磷酸激酶 4 79U/L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2 3U/L ,入院前门诊心电图 (图 1、2 )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表现。入院后给予吸氧、硝酸甘油 +多巴胺、地塞米松、肠溶阿司匹林及二磷酸果糖等治疗 ,病情缓解后出院。图 1 入院时的 12导联心电图梯形图中数据分别为心房周期、PR间期、心室周期 =心房周期 +PR间期递增量图 2 患者入院时Ⅱ导联心电图梯形图分析患者入院当天门诊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图 1)及…  相似文献   

12.
右束支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右束支阻滞的临床和预后意义。 方法 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右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共 12例作为观察组 ,梗死部位均累及前间壁或前壁 ,故将同期收治的无束支阻滞的前间壁或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共 2 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在症状发生后 2 4h内收入院。分析两组的临床经过、住院病死率和随访 1年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血清 CK- MB平均峰值为 (2 48.2± 15 4.9) 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0 8.6± 6 4.2 ) u(P<0 .0 2 )。观察组 5 0 %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对照组为 2 5 %。观察组心功能受损也更严重 ,Killip平均级别为 2 .45± 0 .6 8,对照组为 (1.2 0± 0 .42 ,P<0 .0 0 5 )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在观察组为 (5 6 .8± 11.0 ) mm ,对照组为 (4 7.0± 4.4) mm (P<0 .0 5 ) ,左心室射血分数在观察组为 0 .47± 0 .0 6 ,对照组为 (0 .6 5± 0 .0 9,P<0 .0 0 2 )。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为 2 5 % ,1年内因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率为 44 %。 结论 伴随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右束支阻滞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右束支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并发右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将该院近 7年收治的2 39例AMI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无新发的右束支阻滞 ;观察组 ,为伴有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后者又根据右束支阻滞持续时间长短及是否并发其他传导阻滞分为 4个亚组。分析各组并发心功能不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病死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分别为 19.0 %、4 7.6 %、30 .0 % ,较对照组相应的 3.0 %、19.8%、17.3%有显著增加 (P <0 .0 5 ) ;但后二者并非源自于单纯右束支阻滞 ,而与并发的其他传导阻滞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右束支阻滞持续时间周期对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的影响亦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伴随AMI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使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15.
16.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necrosis of the right bundle branch is responsible for development of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wenty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osep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studied--10 with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group A) and 10 without (group B)--to evaluate by serial sectioning the pathological ext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surrounding the right bundle branch and also that of right bundle branch necros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ached the right bundle branch more than 8 mm above the moderator band in all of group A, where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ached the right bundle branch less than 3 mm above the moderator band in only three patients in group B. Nine hearts in group A showed significant necrosis of the right bundle branch. In group B and in one case with transient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no necrosis was found. The occurrence of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was almost entirely explained by necrosis of the right bundle branch, but transient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did develop without necrosis of the right bundle branch.  相似文献   

17.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is difficult. We report a case of 56‐year‐old man with old extensiv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masked each other). The recurr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dicated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and first‐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making a clear diagnosis of complicated and interesting EC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