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大量研究显示,PSD是在卒中基础上多种机制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就PS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卒中后抑郁能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造成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卒中后抑郁能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造成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神经生物学机制和社会心理学机制,国内外研究一直无一致结论.目前认为,PSD是各种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是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与卒中互相影响,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可能与神经递质、颅内病变部位、炎性细胞因子和精神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病率在23%~60%之间.文章对PSD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前个性、文化程度、卒中和抑郁病史、卒中类型、卒中部位、神经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失语以及社会支持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8.
抑郁症是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与残疾、认知障碍和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就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预测因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30%以上的卒中患者合并卒中后抑郁(PSD),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了卒中后的致残率。近20余年来,PSD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介绍PSD的药物治疗,并简要介绍了电惊厥疗法、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0.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抑郁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与抑郁之间存在着双向性关系,治疗抑郁症是防治卒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和舍曲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B3arthel指数进行评价.结果 阿戈美拉汀组(n=38)和舍曲林组(n =42)HAMD、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改善(P均<0.001).阿戈美拉汀组与舍曲林组HAMD和NIHSS评分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Barthel指数评分从治疗后第4周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阿戈美拉汀治疗PSD的疗效与舍曲林相当,且其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优于舍曲林,两者安全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12.
情感淡漠是卒中后的一种常见神经精神并发症.识别卒中后情感淡漠及其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文章对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发病率、病理生理学机制、诊断评估和治疗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 EPVS)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完成头颅 MRI 检查并进行 EPVS 分级,在发病3个月时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进行 PSD 评定,分析 EPVS 与 PSD 之间的联系。结果共入组249例患者,其中62例(4.9%)在3个月时发生 PSD。 PSD 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4(3~6)分对3(2~5)分;Z =-2.950,P =0.003]以及半卵圆中心(χ2=14.370,P =0.001)和侧脑室旁(χ2=11.590,P =0.003) EPVS 分级患者构成比与非 PSD 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半卵圆中心 EPVS 2级[优势比(odd ratio, OR)3.8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59~9.56]和3级(OR 3.28,95% CI 1.04~10.33)与 PSD 显著相关;侧脑室旁 EPVS 2级(OR 0.72,95% CI 0.27~1.91)和3级(OR 2.24,95% CI 0.68~7.37)与 PSD 无关。结论半卵圆中心 EPVS 与 PSD 独立相关,而侧脑室旁 EPVS 则不然。  相似文献   

14.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延缓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可能增高残疾率和病死率.有关PSD发病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脑小血管病与PSD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就脑小血管病与PSD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失语是由卒中导致的获得性语言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并降低其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很大负担.传统的治疗方法没有肯定的疗效,因此失语的药物治疗备受关注.文章就卒中后失语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米氮平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氮平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109例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米氮平组同时加用米氮平治疗。治疗前后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RSD)评价抑郁状况,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和12周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中国卒中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12周末,米氮平组患者痊愈35例(64%),总有效52例(95%);对照组患者痊愈9例(17%),总有效31例(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5、5.52,P〈0.05)。治疗后4周末和12周末时,米氮平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2.93、3.12,P〈0.01);治疗后4周末,两组CSS和BI评分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末,米氮平组CSS和B1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5.02、10.25,P〈0.01)。米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但症状轻微。结论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且能改善12周末时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特征.方法 分别对13例PSD患者以及无PSD卒中患者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作为指标,分析PSD患者脑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SD组患者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扣带前回、右侧扣带后回、左侧岛叶、左侧尾状核和左侧海马的ReHo值显著降低.结论 PSD患者存在静息态神经环路功能异常,提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